六環節美化考場作文 眾所周知,寫作占了語文考試中的半壁江山,其地位不言而喻,更何況,考場作文與平時作文不同,其最大的區別就是時間緊、要求高。如何在短時間內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文字,這是每個臨考師生最為關心的問題,俗話說,兵貴神速,考場作文要一舉獲勝,得講究點“技巧”含量。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在此對這個問題理理頭緒,以求教于同仁。 一、巧用修辭美標題 標題是文字的眼睛,“題好一半文”,此話一點不假,好題目能讓閱卷教師的眼睛為之一亮,心靈為之一震,“第一印象”好,便成功了一半,美化標題的方法很多,但修辭法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比如:以“環保”為話題:①《地球就診記》(擬人);②《一頭白發,滿山青蔥》(對偶);③《點燃綠色的火焰》(比喻);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引用);⑤《家園:她好我也好》(化用)。 二、曲折感人美情節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要寫得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就必須講究一點方法。 (一)合理設置懸念 寫作時,不妨在開頭故意設置疑團,引起讀者急切期待的心情,然后逐步揭開,當讀者們似有山窮水盡之感時,再解開懸念,在讀者心里掀起情感波瀾,從而收到不凡的效果。如:《驛路梨花》,開頭寫夜行人見屋不見主人,瑤族老人的出現使夜行人發生了一次誤會,從而引起讀者急欲了解小屋主人的興趣;接著寫哈尼族小姑娘出現,又發生了一次誤會,使讀者再生疑惑,最后引出哈尼小姑娘講的一段故事,從而解開“懸念”,運用這種方法,能使文章疑團迭生、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二)善于運用抑揚 先揚后抑,或先抑后揚的方法,是蕩起波瀾的有效方法。如《荔枝蜜》一文,作者本意是贊揚蜜蜂,但開頭卻寫對蜜蜂“總不大喜歡”,壓抑感情,然后對蜜蜂逐漸了解認識,最后說“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小蜜蜂”,直接贊揚,這樣,一方面使文章波瀾起伏,搖曳多姿,更重要的是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抒發得更加順暢、深沉。 三、推陳出新美立意 古人寫文章常常能反向立意。如:王勃能一改送別詩的傷感,豁達地道出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千古名句,劉禹錫也一改悲秋情緒,高喊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佳句。的確,文章主題不出新,便沒有光彩。有些文題若采用反常法來寫,避老套,就新穎,往往可以高人一籌。比如,一位作者從“堅持就是勝利”這一話題的反面切入,開篇立下“堅持就是勝利”的靶子,然后依次從兩個角度進行反駁:人生目標錯誤則堅持不能勝利,客觀物質條件不具備也同樣如此,最后水到渠成地歸結出“堅持未必勝利”的正面論點,并警醒人們學會戰略轉移,讀來令人為其擊節贊賞。再比如,以“素質教育”為話題,從減負的角度擬定《真想做個后進生》、《渴望停電》的文題,以“感謝”為話題擬寫出《感謝失敗》、《感謝敵人》等,從反常的角度來立意,均能讓人耳目一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