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學年九年級思想品德期中試卷 (制卷 法脿中學 王如華) 班級 姓名 得分 (考試時間:12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選出并將其字母填寫在答題卷相應題號的空格內。每小題2分,共40分)
1.“沙是散的,堆積起來就是無垠的沙漠;水是散的,積聚起來就是遼闊的海洋;風是散的,匯聚起來就是威力無窮的風暴。”由此可見,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是( ) ①個人和集體相互依存 ②個人好集體互不相干 ③集體不能離開個體而存在 ④個人只有依靠集體才有無窮力量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論語》中說:“小人之過也必文。”意思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還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意思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有過錯了。可見,面對過錯正確的做法是( ) A.錯了,就要加以掩飾,并逃避責任 B.錯了,就要勇于承認,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C.錯了,就要報無所謂的態度,泰然處之 D.錯了,就要知錯就改,改了再錯 3.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我國的綜合國力顯著提高,但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地區發展不平衡,科學技術水平和人民的文化素質還不夠高,社會主義社會的具體制度還不夠完善。這說明我國( ) A 人民生活還處于溫飽水平 B 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C 還是世界上落后的國家 D 已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4. 回顧歷史,我們這艘“中國號”巨輪能經受住一次又一次的嚴峻考驗,并在急流險灘的航程中劈波斬浪,高歌向前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 ) A 中國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 B 堅持改革開放 C 解決了現階段的主要矛盾 D 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5.我國正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國最基本的國情。所謂初級階段是指( ) A.我國的社會生產力還處于一個低水平階段 B.我國還沒有發展到真正的社會主義階段 C.不發達階段,這種不發達表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 D.是一個通過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然后再來發展資本主義的特定階段 6.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內容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這里的一個中心是指( )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以改革開放為中心 C.以四項基本原則為中心 D.以艱苦創業為中心 7.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世界上其他國家都不曾有過的最高持續增長水平。這表明( ) A.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B. 改革開放是興國之要 C. 改革開放是立國之本 D. 改革開放是政治保證 8.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為使少數民族地區更好地發展,讓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內部事務,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了( )這一基本政治制度。 A.群眾自治制度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一國兩制 D.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 9.“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這句歌詞生動地表明( ) A.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B.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緣關系 C.我國當前已不存在民族問題 D.祖國分裂,民族離亂,是各族人民之禍 10.“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解決“鄉愁”,實現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 ) A.遵循“一國兩制”的方針 B. 加強交流與合作 C.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D. 貫徹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 11.鄧小平說:“如果從明朝中葉算起到鴉片戰爭,有三百多年的閉關自守...... 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后,愚昧無知。”這說明,我國要走向富強,必須( ) A.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實行對外開放 C.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D.根除現有的生產關系 12.俗話說:“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這句話表明( ) ①要以環境保護為中心,進行現代化建設 ②環境保護搞好了,經濟就能快速發展 ③既要發展好經濟,又要保護好環境 ④只有切實保護好環境,才能保證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下列有關可持續發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可持續發展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和發展 B. 可持續發展要求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 C. 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們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負的責任 D. 可持續發展就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 14.科教興國就是通過科技和教育來振興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關鍵是( ) A.加速科技進步 B.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 C.落實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 D.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15.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實現了宇航員出艙太空行走和釋放伴飛小行星。這個事實說明( ) A.我國的航天技術等一些重要領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B.我國科技技術已進入發達國家水平 C.我國科技技術有了快速發展 D.我國已擺脫胡發達狀態 16.幾千年來,中華文明雖歷經滄桑,飽受磨難,卻綿延不絕,歷久彌新。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 ) A.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B.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民族,各族人民有著相同生活 C.中國經歷了漫長的封建社會,而封建社會就是創造先進文化的社會 D.中華文明是在世界各國的幫助下創造的,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17.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保障。這里的“法”是指( ) A.刑法和民法 B.民法和刑法 C.憲法和法律 D.普通法律 18.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下列屬于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 ) ①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國的前提 ②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 ③執法必嚴是依法治國的關鍵 ④違法必究是依法治國的必要保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9.我國的刑法、民法、未成年保護法等法律,均特別寫明“以憲法為依據,制定本法”或“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這說明( ) A.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 B.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 C.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據和立法基礎 D.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 20.有一天,小林偶然看到一名陌生男子,鬼鬼祟祟地在我某軍事基地又拍照又打聽有關基地的情況。小林及時將此事報告了有關部門。小林履行了( ) A.維護國家統一的任務 B.維護國家榮譽的義務 C.維護國家安全的一位 D.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二、簡答題(共3題,共24分) 33.簡答我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國家的根本任務是什么?(6分) 34.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6分) 35.閱讀材料,簡要回答:(12分) 歷史無數次證明,凡是民族團結搞得好的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實惠就多;反之,凡是民族團結遭到破壞的時期,社會就會動蕩,發展停滯,各族人民遭殃。各族人民大團結和社會穩定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 (1)為了正確處理好民族關系,我國政府實行了什么政治制度?(3分) (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什么?(3分) (3)我們青少年應如何為加強民族團結做貢獻?(6分) 四、材料分析題(共2題,共24分) 36. 材料一 我國資源總儲蓄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居世界第53位,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材料二 目前我國主要能耗工業中,單位能耗平均比世界先進水平高47%以上;我國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比發達國家低15%-25%;我國礦產資源的總回收率為30%,比國外先進水平低20%. (1)以上兩則材料分別說明了什么?(3分) (2)針對材料反應的問題,我國提出了什么戰略決策?(2分) 37. 電視連續劇《闖關東》在中央一臺黃金時段播出以后,全國觀眾反響非常強烈。該劇除了在藝術上的成功以外,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彰顯和頌揚了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堅忍不拔、誠實守信、重情重義、團結協作的中華民族精神。 某校九年級學生在觀看了該劇后,為配合全國“中小學生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月”宣傳活動,開展了“品闖關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下列問題:(9分) (1) 請你列舉三例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形成的民族精神。(注:不少與三例)( 4分) (2) )作為青少年學生,你打算如何以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5分) 38.九年級一班的小麗同學發現,最近在校門口不遠處開了一家網吧,每天都有低年級的同學進出。于是她打電話向有關部門反映。 (1)小麗在行使什么權利?(2分) (2)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4分) (3)你認為小麗應該采取哪些渠道來行使這些權利?(4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