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泉丸
【處方】烏藥 川椒(去目并合口者,出汗)吳茱萸(九蒸九曬)益智(炒)各等分 【制法】上藥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便頻數。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臨臥鹽湯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四引史越王方
縮泉丸出自《婦人良方》一書,由烏藥、山藥、益智仁組成,有溫腎祛寒、縮小便的功效。主治下焦虛寒、小便頻數及小兒遺尿癥。 縮泉丸 - 文獻摘要 《醫方考》:“脬氣者,太陽膀胱之氣也。膀胱之氣,貴于沖和,邪氣熱之則便澀,邪氣實之則不出,正氣寒之則遺尿,正氣虛之則不禁。是方也,烏藥辛溫而質重,重者墜下,故能療腎間之冷氣;益智仁辛熱而色白,白者入氣,故能壯下焦之脬氣。脬氣復其元,則禁固復其常矣。”
縮泉丸 - 方歌
縮泉丸治小便頻,膀胱虛寒遺尿斟,烏藥益智各等分,山藥糊丸效更珍。
縮泉丸 - 配伍特點
溫補脾腎與澀精縮尿并用。
縮泉丸 - 藥方解析 君 ── 益智仁 ── 溫補脾腎,固精氣,縮小便。
臣 ── 烏藥 ── 調氣散寒,除膀胱腎間冷氣,止小便頻數。 佐使 ── 山藥 ── 健脾補腎,固澀精氣。 三藥合用,溫腎祛寒,使下焦得溫而寒去,則膀胱之氣復常,約束有權,溺頻遺尿可痊愈。 縮泉丸 - 辯證要點
縮泉丸 - 病機
下元虛寒,膀胱失約。
1.忌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 3.本品宜飯前服用。 4.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服藥2周癥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6.兒童、孕婦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7.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8.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服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0.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1.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縮泉丸 - 方論選萃 1、 明?吳昆:脬氣虛寒,小便頻數,遺尿不止者,此方主之。脬氣者,太陽膀胱之氣也。膀胱之氣,貴于沖和,邪氣熱之則便澀,邪氣實之則不出;正氣寒之則遺尿,正氣虛之則不禁。是方也,烏藥辛溫而質重,重者墜下,故能療腎間之冷氣;益智仁辛熱而色白,白者入氣,故能壯下焦之脬氣。脬氣復其天,則禁因復其常矣(《醫方考》)。
2、清?徐大椿:脬氣不固,小便頻數,精府亦因之以動,故遺精晝甚,明是陽虛氣不施化焉。烏藥順九天之氣,敷氣化于脬中;益智補先天之火,縮小便于水府;山藥糊丸,淡鹽湯下,乃以耑補脾陰兼益腎臟也。使脾腎兩充,則陽化陰施,而精溺自分,積室完固,安有溺數遺精之患乎?此化氣攝液之劑,為陽虛氣不施化之耑方(《醫略六書?雜病證治》)。 縮泉丸 - 近代驗證
帶下綿綿已半年余。經婦科檢查診為“宮頸糜爛”,給予西藥外用和中藥完帶湯、易黃湯等治療,均無顯效。診見:帶下量多,質稀如水,無氣味,陰部整日有濕冷感,腰尻酸重,畏寒肢冷,尿頻清長,性欲減退。舌淡體胖,脈沉細。證屬下元虛寒帶脈失約。方取締泉丸改湯加味,處方:烏藥、鹿角、烏賊骨、牡蠣(打碎先煎)各10克,益智仁、山藥各15克。水煎服。并用藥渣煎水洗浴陰部。 目的了解縮泉丸對氯氮平所致流涎的療效。 方法對服用氯氮平后出現流涎副反應患者予以縮泉丸治療,療程3周,并在治療前后用自編的流涎程度量表及TESS、BPRS評定,以觀察療效和副反應。結果 38例,顯效8例、有效22例,總有效率為78.9%;TESS、BPRS治療前后對照無顯著差異。 結論縮泉丸治療氯氮平所致流涎效果較為滿意
縮泉丸 - 研究
目的觀察縮泉丸對腎陽虛多尿模型大鼠腎臟加壓素二型受體(AVPR-V2)表達的影響。方法 用腺嘌呤250mg/kg灌服大鼠4周,造成腎陽虛多尿模型,分別給予縮泉丸、腎氣丸和去氨加壓素治療4周,用免疫組化法檢測縮泉丸對腎陽虛多尿模型大鼠腎臟AVPR-V2表達的影響。 結果模型組腎小球、集合管、腎小管和腎小囊的內壁細胞上AVPR-V2的表達明顯較正常組減弱,表現為棕黃色顆粒明顯減少,顏色明顯變淺,dDAVP組和縮泉丸高劑量組腎臟AVPR-V2表達比模型組明顯升高。 結論縮泉丸能夠改善腎陽虛多尿模型大鼠腎臟AVPR-V2的表達。
桑螵蛸散合縮泉丸治療小兒遺尿經驗
總結張士卿教授治療小兒遺尿的經驗。
依據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從先天稟賦不足、下元虛寒、肺脾氣虛來辨證用桑螵蛸散合縮泉丸加減治療小兒遺尿臨床取得滿意療效。
張教授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用桑螵蛸散合縮泉丸加減治療遺尿臨床取得滿意療效。筆者有幸跟隨臨診現將張士卿教授治療小兒遺尿經驗介紹如下。
1病因病機 遺尿是指3周歲以上小兒在睡眠中小便自遺醒后方覺的一種病癥。《素問〃經脈別論》指出“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經四布五經并行。”《素問〃靈蘭秘典論》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人體的水液代謝與肺、脾、腎、三焦、膀胱等臟腑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古代醫家多認為遺尿系下元虛寒、膀胱失約所致。如《仁齋直指小兒附遺方論〃大小便諸證》記載:“小便者津液之余也。腎主水膀胱為津液之腑腎與膀胱俱虛而冷氣乘之故不能約制。其水出而不禁謂之遺尿。睡里自出謂之尿床。此皆腎與膀胱俱虛挾冷所致也。”雖然最后導致遺尿的直接原因是膀胱失約但是也與其他臟腑功能失調、水液代謝失常有關。 張教授認為小兒遺尿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稟賦不足下元虛寒或后天失于調養肺脾氣虛膀胱氣化功能失調所致。因腎為先天、封藏之本元氣之根腎氣有固澀下元之功職司二便脾為后天之本正氣之源脾腎為生命活動根源。而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其中又以肺、脾、腎三臟不足更為突出。腎陽不足溫化無力膀胱失約則遺尿。脾屬中土性喜燥惡濕而能制水。肺脾功能正常方能維持機體水液的正常輸布和排泄。若肺脾氣虛上虛不能制下則尿不禁也。治療時應溫補腎陽培元益氣固澀小便。
2治療方法 桑螵蛸散方源于《本草衍義》由桑螵蛸、遠志、菖蒲、龍骨、人參臨床多用黨參代替、茯神、當歸、龜板組成。方中桑螵蛸補腎固精止遺為君藥臣藥以龍骨收斂固澀且安心神龜板滋養腎陰亦補心陰佐以人參大補元氣茯神寧心安神菖蒲開心竅遠志安神定志且通腎氣上達于心如此心腎相交更以當歸補心血。諸藥共奏交通心腎、補益氣血、固脬止遺之效。縮泉丸方源于《婦人良方》由益智仁、烏藥、山藥組成。方中益智仁辛溫溫補脾腎固精氣縮小便為君藥烏藥辛溫調氣散寒能除膀胱腎間冷氣止小便頻數故為臣藥更以山藥糊丸取其健脾補腎固攝精氣為佐使藥。三藥合用溫腎祛寒使下焦得溫而寒去則膀胱之氣復常約束有權。 張教授運用此二方治療遺尿時常常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隨證加減如心火偏旺加導赤散加減以清心利水肺脾氣虛加黃芪、白術補肺益脾下焦濕熱加蒼術、黃柏清熱燥濕小便混濁加萆薢利濕祛濁夜臥不安伴磨牙鞏膜藍斑平日愛咬指甲加烏梅、川椒、使君子等以驅蟲陰陽失調夢中遺尿加龍骨牡蠣湯、浮小麥益氣斂汗腎氣不足加巴戟天、莵絲子補腎助陽固精縮尿肝經郁熱加龍膽草、川木通清熱利濕。
3典型案例 驗案1陶某女9歲2008年1月4日就診。患兒家長代訴患兒遺尿數年每晚尿床1次以上小便清長神疲乏力平日怕冷舌淡苔薄白。治以溫補腎陽固澀小便。選桑螵蛸散合縮泉丸加減桑螵蛸10 g、益智仁15 g、黨參10 g、當歸10 g、覆盆子10 g、五味子10 g、臺烏藥10 g、小茴香6 g、補骨脂10 g、雞內金10 g、芡實15 g、炙甘草6 g、生龍骨先煎15 g、生牡蠣先煎15 g、巴戟天10 g、遠志6 g、莵絲子10 g、金櫻子10 g。12劑水煎服。服后每晚尿床次數減少精神好轉其余癥狀如前。上方去當歸繼服12劑諸癥悉除。 按患兒平素畏寒小便清長白天神疲乏力此乃腎陽虧虛失于溫養腎氣不足失于固攝所致之遺尿。張教授在桑螵蛸散合縮泉丸的基礎上酌加溫補腎陽之品以達溫補腎陽固澀小便之功。 驗案2盛某男6歲2008年6月25日就診。患兒體胖汗多夜間睡覺不易叫醒夢中遺尿尿色黃味重舌質紅苔黃。治以清利濕熱固澀小便。選桑螵蛸散合縮泉丸加減桑螵蛸10 g、益智仁10 g、蒼術6 g、黃柏6 g、覆盆子10 g、五味子10 g、烏梅10 g、木瓜6 g、煅龍骨15 g、煅牡蠣15 g、浮小麥15 g、臺烏藥10 g、桔梗6 g、雞內金10 g、石菖蒲10 g、炙甘草6 g、白芍15 g。12劑水煎服。服后睡覺易叫醒尿床次數減少汗多好轉。復診時受涼感冒腹有蟲。上方去浮小麥、五味子、木瓜、石菖蒲、臺烏藥加桂枝3 g、白芷10 g、蒼耳子10 g、烏梅10 g、檳榔6 g、牛蒡子10 g。服6劑后夜間偶有尿床余癥愈。繼上方去桂枝、白芷、蒼耳子、烏梅、檳榔、牛蒡子加玉屏風散、焦三仙調理6劑遺尿愈再未復發。 按患兒平素體胖汗多尿色黃味重舌質紅苔黃此乃下焦濕熱之遺尿。張教授在桑螵蛸散合縮泉丸的基礎上酌加清利濕熱之品以達清熱利濕、固澀小便之功服后見效。二診見兼風寒感冒及腹有蟲故于原方去利濕開竅之品而加祛風散寒、驅蟲安蛔之藥。三診夜間偶有尿床余癥已愈故去散寒之品以玉屏風散、焦三仙固表和胃以作調理。
4體會 遺尿多與腎和膀胱的功能失調有關其中尤以腎氣不足、膀胱虛寒為多見。故臨證當補腎固脬培補元氣溫補下元使其開闔有度水液不得隨意流失方能達到水津四布五經并行的目的。脾屬中洲為水液運行的通道在臨證時要注重筑堤固壩健脾益氣以制水勿使水液泛濫外溢成災。另外臨證還要考慮調暢三焦氣機開竅醒神、交通心腎使水火既濟。故在小兒遺尿的治療中要對上述臟腑全面進行調理才能達到治療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