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補陽還五湯

      蝶夢飛花 2012-12-23

    補陽還五湯是一劑活血祛瘀的方藥,補氣活血通絡。

    主治氣虛血瘀之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遺尿不止,舌暗淡,苔白,脈緩。

     【處方組成】黃芪50g,赤芍、當歸、甘草各20g,川芎、桃仁、紅花、葛根各15g,地龍25g,丹參、白芍各30g,全蝎6g,蜈蚣2條。 加減變化:伴頭暈目眩者,加天麻15g,鉤藤20g;氣虛不甚者,黃芪用量為20g;瘀阻甚者,加乳香、沒藥各6g,元胡15g;肌肉萎縮明顯者,加熟地、雞血藤各30g,何首烏、菟絲子各20g;小便失禁者,加益智15g,桑螵蛸20g;便秘者,加大黃15g;語言不清者,加石菖蒲20g,遠志15g

    【治療方法】水煎,每日1劑,日服2次。1個月為1療程,停藥3-5天后再繼續下一療程,共3個療程。

    【功效注治】補氣活血,祛瘀通絡,主治脊髓型頸椎病。

    【臨床療效】用本方加減治療脊髓型頸椎病12例,服藥3個療程后評定療效。結果:顯效(肢體活動靈活,麻木及疼痛消失,恢復日常生活能力者)7例;有效(肢體較治療前活動靈活,留有輕度肢體麻木,日常生活無明顯障礙)3例;無效(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或加重)2例。

    【經驗體會】劉柏齡教授認為年老肝腎虧虛,正氣不足,瘀血內陰,督脈瘀滯,筋骨失養乃本病的病機關鍵,治宜“補通”:補氣活血,祛瘀通絡。方用補陽還五湯加味。方中重用黃芪大補元氣,氣旺血行;當歸、川芎、丹參、桃仁、紅花、赤芍活血被瘀開通經絡;白芍、甘草酸甘化陰、緩和拘攣;全蝎、蜈蚣、地龍具有較強的通絡作用;葛根為引經藥,也是治頸椎病的要藥。綜觀全方,補中有通,通中有補,補通結合;氣血充足,瘀祛絡通,筋骨得養。臨床應用順注意:若連續服藥3個療程無效或癥狀呈進行性加重者,應行手術治療。另外,在服藥期間可配合針灸及推拿等療法。

    臨床運用1 腦血管病后遺癥

    組成  黃芪 生,四兩[125g] 當歸尾 二錢[6g] 赤芍 一錢半[5g] 地龍 一錢[3g];川芎 一錢[3g] 紅花 一錢[3g] 桃仁 一錢[3g]

    用法  水煎服。功效  補氣活血通絡。

    主治  中風及中風后遺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遺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脈緩。

    方解

    君藥---生黃芪:重用,大補脾胃之元氣,使氣旺血行,瘀去絡通。

      臣藥---當歸尾∶長于活血,兼能養血,因而有化瘀而不傷血之妙。

    佐藥---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助當歸尾活血祛瘀; 地龍∶通經活絡。

      配伍特點---大量補氣藥與少量活血藥相配,氣旺則血行,活血而又不傷正,共奏補氣活血通絡之功。

      本方所治證候,半身不遂,系由氣虛血瘀所致。半身不遂變稱中風。肝主風又主藏血,喜暢達而行疏泄,“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氣為血之帥,本證中風半身不遂,一屬中氣不足則邪氣中之,二屬肝血瘀滯經絡不暢,氣虛血瘀發為半身不遂。治宜補氣活血為法。氣虛屬脾,故方用黃芪120克補中益氣為主;血瘀屬肝,除風先活血,故配伍當歸尾、川芎、桃仁、赤芍、紅花入肝,行瘀活血,疏肝祛風;加入地龍活血而通經絡。共成補氣活血通絡之劑。

    補陽還五湯出自清代王清任著《醫林改錯》一書。由黃芪、赤芍、川芎、當歸、地龍、桃仁、紅花七藥組成。方中重用黃芪補氣,與活血化瘀藥配伍,功在益氣活血,主治氣虛血瘀之中風。

      1.本方是體現王清任所創氣虛血瘀理論的代表方劑。常用于中風后的治療。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脈緩或脈細無力為證治要點。   2.常用于腦血管意外后遺癥,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癱、截癱,或上肢或下肢痿軟屬氣虛血瘀者。

    加減

    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風3克,服四五劑后去之;如已病三兩個月,前醫遵古方用寒涼藥過多,加附子1215克;如用散風藥過多,加黨參1015克。

      按語:本方治療氣虛血瘀所致半身不逐所致半身不遂的方劑,黃芪四兩補氣主藥,以補為主,補活結合,有扶正祛邪之功,凡屬由氣虛為導致血瘀發為半身不遂者,用本方較為貼切。如屬血瘀實證,本方不宜使用。

    使用注意注意事項

    1)本方證是由于氣虛血瘀所致,以正氣虧虛為主,原書稱為‘因虛致瘀’,故生黃芪用量宜重(可從30~60g開始,效果不顯,再逐漸增加),祛瘀藥宜輕。

    2)使用時,以病人清醒,體溫正常,出血停止,脈緩弱者為宜。

     3)使用本方,需久服緩治,療效方顯。愈后還應繼續服用一段時間,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

    4)高血壓患者可用,但正氣未虛者慎用,陰虛陽亢,或陰虛血熱,或風,火,痰,濕等余邪未盡者,均忌用。

    方歌

    補陽還五赤芍芎,歸尾通經佐地龍,四兩黃芪為主藥,血中瘀滯用桃紅。

    臨床運用1 腦血管病后遺癥

    石某,男,55歲。   患者因腦血栓住院搶救治療后,右側肢體癱瘓不用。語言謇澀,胸悶不適,喉間痰聲漉漉,伴關節腫痛,舌苔薄膩邊有紫斑,脈弦滑。此乃氣虛不能運行血液,痰瘀阻于脈絡,擬補陽還五湯合開竅化痰。   黃芪60g,當歸5g,赤芍10g,紅花5g,桃仁6g,川芎8g   地龍10g,牛膝10g,川菖6g,膽星10g,丹參15g

      經上藥加減進治30劑,下肢已恢復功能,能親自步行至門診治療。上肢雖能活動,但持物仍欠自如,言語也已正常。

       按:中風后遺,有虛有實,本例患者形體較豐腴,胸悶生痰,但因病情危重搶救,元氣已損,因而辨證氣虛痰瘀阻絡成立,故在益氣活血之中配以化痰開竅通絡,改善局部循環,恢復血液流動及血管壁彈性,使偏廢之肢體恢復較快。本方運用時應注意黃芪之用量大而當歸輕。

    2 麻痹性震顫

    何某,男,70歲。   患者有高血壓病史。診時四肢麻木,震顫不止,雖能站立,但不能開步,上肢抖動致不能持物。伴眩暈,神倦,氣短懶言,心煩,夜臥不安。舌紅少苔邊紫,脈弦細。證屬氣虛血瘀,風動絡阻,治當益氣活血化瘀定振,擬補陽還五湯加育陰祛風。

      黃芪50g,赤芍10g,當歸6g,紅花6g,桃仁6g,川芎6g   地龍10g,蜈蚣2條,棗仁10g,石斛15g,鉤藤20g,僵蠶10g   上藥服15劑,震顫大減,已能步履,上肢持物也漸正常。

      按:麻痹性震顫也屬中醫“中風”范圍。《證治準繩》謂:“筋脈約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風之象也。”本病其本氣虛血瘀,其標在肝。氣虛血阻,肝陰失養,腦海失養,顫振作矣。故用益氣活血平肝熄風而獲效。

    3 蛋白尿

    吳某,女,30歲。   患者慢性腎炎史,水腫、蛋白尿反復難愈,而轉中醫治療。診時見下肢浮腫,眩暈,神倦,氣短乏力,口淡,身酸,小便少而濁,舌淡苔薄邊微紫,脈細數,尿常規檢查見蛋白+++,管型細胞++,證屬氣虛精衰,運化失職,治當補氣活血,益精利水,擬補陽還五湯加減。

      黃芪30g,當歸6g,白芍10g,地龍10g,紅花5g,桃仁5g   川芎6g,女貞15g,苡米20g,豬苓15g,茯苓10g,澤瀉10g 丹參15g

     上藥加減進治一個月,水腫盡消,尿檢蛋白、管型已正常。終以金匱腎氣丸固本,隨訪一年未復發。

      按:慢性腎炎是欠病入絡,腎氣衰微,瘀血阻滯,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因而患者長期蛋白難以消退,以微循環障礙理論指導,運用補陽還五湯一面大量補氣,增強細胞免疫和增加抗體形成。而活血化瘀則能改變血流粘滯度,疏通腎毛細血管,抑制腎炎發展,因而蛋白尿就能控制。

    4 眩暈(頸椎病)

    沈某,男,75歲。   患者因頸椎病退行性病變而眩暈反復難愈。就診時見眩暈如坐舟車,上肢麻痛,時有失眠,神疲,惡心,生痰,舌苔薄邊有瘀紫,氣虛血瘀而使脈絡受阻,清陽不升,擬補陽還五湯加味:

     黃芪30g,赤芍10g,當歸6g,紅花5g,桃仁5g,川芎6g   地龍10g,天麻5g,法夏10g,葛根10g   上藥加減服用20劑,眩暈未見發作。

     按:“無虛不能作眩”,頸椎退行性病變之眩暈多發于老年者,蘭時腎氣衰,脈道不暢,血液不能上奉于腦,致腦失濡養而成眩。故用補陽還五湯益諸臟之氣,活一身之血,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功能恢復,而收滿意療效。

    5 聲帶結節

    林某,女,25歲。   患者從事聲樂工作,每當歌唱頻繁時即聲音嘶啞,經多方治療未見顯效。聲音嘶啞時輕時重,咽干口燥,伴眩暈,身酸,偶有生痰,月事不調,舌淡少苔,脈弦細。經省某醫院檢查確診為聲帶結節,中醫診為氣虛血瘀,脈絡不利,上結咽喉,治宜益氣活血,化瘀利咽。   黃芪30g,當歸6g,赤芍10g,丹參15g,地龍10g,桃仁6g   紅花5g,麥冬10g,千張紙10g,桔梗10g,僵蠶10g,甘草5g   上藥治療半個月,聲音正常,并能登臺演唱,未見嘶啞出現。   按:素體虛弱,長期高歌,暗耗氣血,血液運行不利,脈絡血瘀,治療當用益氣化瘀,通絡散結,余悟補陽還五湯可治中風之失語,故也可用于結節性之聲嘶。果獲效。   臨床上難治之證,總是患病時間長,纏綿難愈,勢必久而耗氣,氣虛則血瘀,因而應用補陽還五湯,藥證相符而獲效。但使用本方時應注意辨證準確,如屬病實則非本方所宜。

    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急性腦梗塞36

    1臨床資料

    72例均為本科20072~201011月住院患者,經ctmri證實,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度的腦梗死診斷標準,均為首次發病,發病在1周內,無腦出血,腦外傷,昏迷等,無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等。隨機分為對照組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齡38~72歲,平均56.2歲。治療組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齡40~73歲,平均57.7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脫水,護腦及對癥等常規治療。治療組在上述常規治療基礎上辨證分型服補陽還五湯加減。氣虛絡瘀型:黃芪30 g,當歸15 g,赤芍15 g,地龍15 g,桃仁15 g,川芎15 g,牛膝15 g。風陽上擾型加天麻15 g,鉤藤15 g,石決明15 g。風痰入絡型加半夏15 g,南星15 g,全蝎15 g。陰虛風動型加玄參15 g,枸杞15 g,牡蠣15 g,天麻15 g,。每日1劑,連服15 d

    近十年補陽還五湯的研究進展王健(09中藥一班    09311032

    [摘要] 目的:整理與了解補陽還五湯近十年的研究進展;結果:在整理與過程中發現補陽還五湯在今天臨床運用廣泛;意義:對補陽還五湯的運用進行整理以便于更好地利用其在臨床上的作用,并且可以促進其發展。

    補陽還五湯來源于清代名醫王清任的《醫林改錯》由黃芪、當歸、赤芍、地龍、川芎、桃仁、紅花組成,其功效為補氣養血,活血通絡,主要治療由急性缺血性中風引起的半身不遂,肢體麻木,口眼歪斜。現在在中風后遺癥,血液循環系統,骨傷科,腎系統,以及神經系統等都運用。以下是對補陽還五湯近十年研究進展進行總結,敘述如下:

    1. 中風及中風后遺癥

    1.1 中風病機  近代醫家張伯龍、張山雷、張壽甫總結前人經驗,遵循《內經》“血之與氣并走于上,則為大厥”之旨,倡導“肝陽化風,氣血并逆,直沖犯腦”之論,明確了“腦”、“血”兩者是中風的根本因素。現代醫學認為,腦血管意外是腦部或支配腦的頸部動脈病變引起的腦局灶性血液循環障礙,導致急性或亞急性腦損害癥狀。較常見的病因有微栓塞、血流動力學改變、腦動脈痙攣動脈受壓扭曲、腦部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血管破裂出血等。臨床上可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2大類。

    1.2 對缺血性中風的作用機理

    楊小清[1]研究認為補陽還五湯補氣活血、通絡功效于一方,擴張腦血管,增強腦血管血流量,提高機體清除自由基能力,降低脂質過氧化損傷,增進神經系統的修復,祛除腦府之瘀,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使中風向愈。

    1.3 對缺血性中風的臨床運用

    1.3.1急性期的治療

    鄭關毅等[2]用補陽還五湯(黃芪120g,當歸、赤芍、地龍、川芎各9g,桃仁、紅花各6g)濃煎過濾,離心濃縮至200m,l 150m,l 14,連服3(意識不清者鼻飼)治療急性腦梗死(發病12~72小時入院)27,總有效率88. 9%,優于單純用西藥對照組

    張永悅等[3]應用補陽還五湯加味(黃芪40~80g,當歸、赤芍、川芎、丹參、桃仁、紅花、地龍、路路通、澤蘭各10g)治療中風病早期患者87(腦梗死72,腦出血15),痊愈顯效率90. 8%

    1.3.2恢復期的治療

    馮天雷等[4]用補陽還五湯(黃芪60-20g,當歸、地龍各15-0g,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各15-0g)治療恢復期的梗塞。11,水煎3,每次煎20n,共煎取藥液900m,l混勻分早、中、晚3次于飯后溫服,觀察57,愈顯率68. 4%,明顯優于西藥組(P<0. 01)。補陽還五湯能明顯提高臨床痊愈率及顯效率,改善血液流變學,且能顯著改善患者血清LPOSOD水平,而西藥組未見此作用。

    李立凱[5]運用予補陽還五湯加味,藥用生黃芪40~60 g,當歸、赤芍、地龍、川芎各15 g,桃仁、紅花、水蛭、全蝎、桂枝、牛膝各10 g。每日1,水煎服,早晚各1, 30天為1療程。:本組病例用藥1-個療程39, 4-個療程23例。其中治愈32,51.1%;好轉27,43.5%;無效3例占4.4%;總有效率為95.6%

    1.3.3后遺癥期的治療

    曾紹明[6]以補陽還五湯基本方(黃芪30~60g,當歸、川芎、桃仁、紅花、赤芍、地龍各10g)加味(氣虛血瘀型加雞血藤、桂枝、牛膝、甘草;兼痰濁內阻型加菖蒲、竺黃、白芷、膽星;兼肝腎陰虛型加龜甲、萸肉、天冬、黃精),共治療腦梗死后遺癥30;對照組30例予腦復康、腦活素,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 6個月后療效評定,治療組總有效率90%,對照組66. 6%,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 05)

    2. 補陽還五湯對神經損傷的治療

    劉俊娥、張繼平[7]的實驗研究,補陽還五湯可通過多途徑、多環節、多靶點發揮抗腦缺血神經細胞凋亡的作用,從而對神經隨上具有治療作用。謝明劍等[8]還觀察了運用本方治療能夠明顯降低血中興奮性氨基酸的作用,從而減輕興奮性氨基酸對腦神經的損害作用。王新陸等[9] 究補陽還五湯可在一定程度減輕腦損傷。

    3.1.3臨床治療

    鄧建華等[12]75例糖尿病足0級病變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0)和對照組(35),對照組采用前列腺素E1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補陽還五湯。治療3周后,評價、總結其療效。結論:補陽還五湯對糖尿病高危足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王愛軍[13] 46 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一般飲食控制及降糖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補陽還五湯加減,結果顯示在不影響糖代謝的情況下,能明顯減少蛋白尿、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

    4.1骨科的運用

    賴建豪等[18]

    以兔作人工骨折模型進行骨痂成分及生物力學性能測定,結果發現補陽還五湯可提高骨折兔骨痂鈣及羥脯氨酸含量,為加速骨折愈合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另外還認為補陽還五湯有較好的改善骨折部位抗壓縮載荷性能。

    楊國謀等[19]用補陽還五湯合彌可保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39,治愈29,總有效率為97. 44%,優于單純給予彌可保治療的對照組。

    孫波等[20]55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分別運用補陽還五湯加減與西藥(西比靈5 mg,睡前服)聯合治療,15 d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統計療效,結果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提示補陽還五湯加減組比西藥組療效好。

    張開偉等[21]總結了沈馮君教授以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經驗, 69例腰椎間盤突出病例中治愈19,好轉30例。

    通過以上的整理可以看出來補陽還五湯在中風以及腎系統等方面以氣虛、血瘀等為病機的疾病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總之補陽還五湯在臨床的運用越來越廣泛。

    參考文獻:

    [1]楊小清.論補陽還五湯治療中風病氣虛血瘀證的作用機理. 中國中醫急癥[J],2005 ,14(4):342-343.

    [2]鄭關毅,林智穎,陳曉東,.補陽還五湯對腦梗塞患者胰島素及纖溶活性的影響.福建中醫學院學報[J], 2004, 14(6): 11-14.

    [3]張永悅,邵淑娟,施 樂,.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中風病急性期臨床觀察.天津中醫[J], 2002, 17(1): 11-12.

    [4]馮天雷,秦幼平.補陽還五湯治療恢復期腦梗塞臨床研究.四川省衛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6]曾紹明.補陽還五湯治療腦梗塞后遺癥的臨床研究.海南醫學[J], 2005, 16(7):

    補陽還五湯臨床研究進展

    南方醫科大學(原第一軍醫大學)  田時雨廣州中醫藥大學  吳宣富

    1  前言

    王清任是我國清代偉大的醫學科學家,他的學術成就是舉世矚目的。100多年來,國內外對王清任學說的研究方興未艾,碩果累累。他的唯一著作《醫林改錯》,確為后世集活血化瘀之大成者。該書制方三十三首,除去可保立蘇湯、黃芪防風湯及單方等11首外,余22首皆以活血化瘀為主,用以治療50種血瘀癥,兼治20種氣虛癥,應用范圍甚廣。現就王氏補陽還五湯的臨床研究進展試探討如下:

    2  補陽還五湯

    補陽還五湯出自清代名醫王清任的《醫林改錯》“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蹇澀,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頻數,遺尿不禁。

    黃芪四兩(生)(30-60)[1]  歸尾二錢(10)   赤芍一錢半(10)  地龍一錢(去土)(10)   川芎一錢(10)  桃仁一錢(10)   紅花一錢(10)  水煎服。

    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風一錢,服四五劑后去之。如患者先有入耳之言,畏俱黃芪,只得遷就人情,用一、二兩,以后漸加至四兩,至微效時,日服兩劑,豈不是八兩,兩劑服五、六日,每日仍服一劑。如已病三、四個月,前醫遵古方用寒涼藥過多,加附子四五錢。如用散風藥過多,加黨參四五錢,若未服,則不必加。此法雖良善之方,然病久氣太虧,肩膀脫落二、三指縫,胳膊曲而搬不直,腳孤拐骨向外倒,啞不能言一字,皆不能愈之癥,雖不能愈,常服可保病不加重。若服此方愈后,藥不可斷,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不吃恐將來得氣厥之癥。方內黃芪,不論何處所產,藥力總是一樣,皆可用。”

    【方歌】

    “補陽還五赤芍芎,歸尾通經佐地龍,四兩黃芪為主藥,血中瘀滯用桃紅。”

    該方特點為重用黃芪為君,大補元氣使氣旺血行,周流全身;川芎、赤芍、歸尾為臣,養血行血;桃仁、紅花為佐,破結散瘀;地龍為使,通利經絡。黃芪量四兩,而其它活血祛瘀藥物大都為一錢,僅歸尾、赤芍稍多,亦不過二錢,合計為八錢,其黃芪用量是其它活血藥總和的五倍。本方以補氣活血化瘀通絡為主,用于中風半身不遂等癥,治驗頻多。

    3  補陽還五湯的現代藥理學研究                             

    補陽還五湯據現代藥理學研究具有以下藥理作用:

    3.1   擴張血管,尤其是動脈血管。

    3.2    改善微循環,提高組織耐氧的能力。

    3.3    改變血液流變學的性質,降低血脂,抗動脈硬化。

    3.4    調節血流分布,改善心臟功能。

    3.5    抑制血液凝固,抗血栓形成及預防血栓再發。

    3.6    促進出血和滲出物的吸收。

    3.7    促進組織的修復和再生。

    3.8    抑制膠原纖維的合成,抗組織增生,促進增生性病變的轉化和吸收。

    3.9    增強免疫代謝功能,抗過敏反應或變態反應。

    3.10             增強組織的細胞的興奮性。

    3.11             抗血小板聚集、降低纖維蛋白原。

    3.12             可促進腦內源性神經干細胞的生長、存活和向神經元及膠質細胞的分化,并與神經功能恢復呈正相關。

    4  補陽還五湯臨癥辯證加減方藥34

    4.1  中風急性期加防風。

    4.2  兼神志不清加菖蒲、遠志。

    4.3  兼語言不利者加菖蒲、遠志、桂枝、生蒲黃。

    4.4  兼有口眼歪斜者加菖蒲、生僵蠶、白附子、全蝎。

    4.5  兼有偏頭痛者加茺蔚子、鉤藤。

    4.6  兼有眩暈者加菊花、蔓荊子、白芷、元胡。

    4.7  兼口禁或唇緩涎出者加鉤藤、僵蠶。

    4.8  兼失眠者加知母、茯神、酸棗仁。

    4.9  兼血壓高者加珍珠母、石決明、磁石、牛膝,黃芪用量宜少;若血脂高者加山楂、大黃。

    4.10  兼血壓偏低者黃芪宜加量,若其體溫升高,可加知母、花粉涼潤之品以制之。

    4.11  若半身不遂已久,脈虛緩無力者重用黃芪;若病日不久,邪氣仍盛,正氣未衰,脈弦有力者不用黃芪為宜;若癱瘓日久,曾用過桃仁、紅花、歸尾等活血藥,效果不明顯者可改用水蛭、虻蟲等活血藥,以破瘀通絡。

    4.12  若以下肢癱瘓無力為主者加補肝、腎之劑,如桑寄生、功勞葉、千年健、枸杞、川斷、牛膝、地黃、山萸肉、鎖陽、肉蓯蓉;上肢癱瘓為主者加桂枝;右癱瘓加人參、白術,左癱瘓加熟地、杭菊;腰脊無力加枸杞子。

    4.13  弱智體萎軟較重者加虎骨、熟地、石決明、龍骨、牡蠣。

    4.14  若肢體寒冷者加肉桂、附子。

    4.15  若肌肉痿縮者加鹿角膠、阿膠、魚鰾。

    4.16  若痰盛者加天竺黃、南星、桔紅。

    4.17  若大便秘結者加麻仁、杏仁、枳實、菜菔子、酒大黃或蕃瀉葉沖茶。

    4.18  兼大便失禁者加熟地、山萸肉、肉桂、五味子;小便不利者加車前草、旱蓮草。

    4.19  兼有自汗而氣短、脈虛弱緩或先天不足者加倍黃芪或人參、鹿茸、熟地。

    4.20  兼關節痛而脈促者加乳香、沒藥。

    4.21  若肝火盛而脈弦數口苦者加龍膽草、山梔、黃芩。

    4.22  若傷陰者(舌質紅、無苔、脈細數)加白薇、麥冬、玉竹。

    4.23  若痰濕重者(苔膩、脈滑)加菖蒲、天竺黃、霍香、青皮。

    4.24  若心下痞(自覺胃脘部痞悶不適)而氣不利者加臺烏、青皮。

    4.25  若納少胸悶者枳殼、陳皮、白術。

    4.26  若心下痞而善太息者加人參。

    4.27  若脈浮弦數而心煩失眠者加山梔、炒棗仁。

    4.28  若口淡無味,飲食不香加黨參、白術、云苓、半夏、陳皮、甘草。

    4.29  口干,口內常有甜味,飲白水也甜系脾蘊濕熱,加霍香、山梔、石膏、防風、甘草。

    4.30  如果原方劑中加上蜈蚣、全蝎、白附子則療效更佳。

    4.31  呃逆,用旋覆花、代赭石、人參、半夏、生姜、大棗、甘草。

    4.32  深靜脈血栓癥,加乳香、沒藥、蒲公英、連翹、黨參、牛膝等。

    4.33  血管性癡呆加遠志、菖蒲、郁金、龜板。

    4.34  “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平衡氣血,科學地調節被破壞了的身體陰陽平衡可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藥—補陽還五湯,來重建人體的內環境,年過半百之人,在秋、春季服該方藥10-15劑,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頸椎病、腰腿關節病。

    5  補陽還五湯古方新用

    近年來廣泛運用于臨床各科,取得可佳的療效,現概述如下:

    5.1  血管性癡呆:加遠志、菖蒲、龜板或石菖蒲、郁金、天竺黃、膽南星等。

    5.2  腦動腦炎:加膽南星、天竺黃、菖蒲、全蝎、麥冬、陳皮等。

    5.3  腦萎縮:加首烏、云苓、白術、半夏、莪術、杞子、生龍骨、生牡蠣。

    5.4  小兒病毒性腦炎致偏癱。

    5.5  帕金森病:加僵蠶、牛膝、勾藤、菊花、陳皮、生石決明。

    5.6  多發性硬化、急性脊髓炎。

    5.7  腦靜脈竇血栓形成、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5.8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加天麻、刺蒺藜、丹參、葛根素注射液。

    5.9  深靜脈血栓形成:加牛膝、雞血藤、忍冬藤、水蛭。

    5.10  血栓性深靜脈炎(脈痹):加蒼術、茯苓、牛膝、雞血藤、土鰲蟲、甘草。

    5.11  輸液性靜脈炎:加桑枝、桂枝、羌活、威靈仙、蒲公英。

    5.12  雷諾氏病:加桂枝。

    5.13  面神經炎:加僵蠶、全蝎、附子或勾藤、陳皮。

    5.14  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有機磷中毒性多發性神經病:加雞血藤、茯苓、桂枝、蜈蚣。

    5.15  糖尿病致周圍神經病:加牛膝、穿山甲、丹參。

    5.16  糖尿病肢端壞死:加路路通、益母草、玄胡、牛膝。

    5.17  坐骨神經痛:加黨參、全蝎、蜈蚣、丹參、羌活、乳香、沒藥。

    5.18  頸椎病:加葛根、菟絲子,如風寒痛加桂枝、附子、細辛。

    5.19  早期強直性脊柱炎:加雞血藤、威靈仙、羌活、獨活、牛膝。

    5.20  類風濕性關節炎:加丹參、烏梢蛇、全蝎、蜈蚣、穿山甲、威靈仙、羌活、獨活。

    5.21  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去赤芍,加天麻、勾藤、乳香、沒藥、黨參、茯苓、白花蛇、甘草。

    5.22  肩關節周圍炎:加青風藤、威靈仙。

    5.23  冠心病(胸痹):加丹參、黨參、半夏、薤白、山楂。

    5.24  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加瓜蔞、薤白、枳實、半夏。

    5.25  慢性肺心病:加瓜蔞、黃芩、川貝、桑白皮。

    5.27  高脂血癥:加澤瀉、虎杖、首烏、決明子、山楂。

    5.28  腎病綜合癥(水腫型):加丹參、水蛭、益母草、半枝蓮。

    5.29  慢性腎炎:加蟬蛻、益母草、杞子、甘草。

    5.30  前列腺肥大(癃閉):加王不留行、澤蘭、牛膝、魚腥草、三七。

    5.31  遺尿癥:加太子參、桑螵蛸、制香附、牛膝、杜仲、復盆子、陳皮。

    5.32  陽萎:加十二至丸、炮穿山甲或棗皮、澤瀉、女貞子、淫羊藿、首烏。

    5.33  糖尿病:加山藥、知母、黃精;合伴周圍神經病加蜈蚣、桂枝、雞血藤。

    5.34  消化性潰瘍:臨癥加味。

    5.35  汗出:加煅龍骨、牡蠣、制附片、鹿角霜、莪術。

    5.36  慢性蕁麻疹:加荊芥、全蝎、防風或疾藜、防風。

    5.39  黃褐斑:加遠志、杞子、女貞子、旱蓮草、甘草。

    5.40  慢性闌尾炎膿腫:腹痛加玄明索、白芍、敗醬草;包塊大;穿山甲、莪術;身熱大便干燥加大黃、山梔、蒲公英;脾虛畏寒、食欲不振加黨參、附片、白術、焦山楂。

    5.41  腹部外傷:加 蟲、甘草。

    5.42  胸部外傷:加 蟲、枳殼、陳皮。

    5.43  腦部外傷:澤瀉、茯苓、木通、葶藶、牛膝。

    5.44  四肢骨折及軟組織損傷:加 蟲、甘草。

    5.45  周圍神經斷裂吻合術后。

    5.46  腦外傷后綜合征。

    5.47  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加生蒲英。

    5.48  視網膜動脈硬化性眼底出血:臨癥加味。

    5.49  美尼爾氏病:加菊花、益母草、勾藤、竹茹、代赫石。

    5.50  慢性肥大性鼻炎:加辛夷、貝母、白芷。

    5.51  慢性扁桃體炎:加桔梗、牛蒡子。

    5.52  慢性盆腔炎:加丹皮、三棱、魚腥草、甘草。

    5.53  子宮內膜異位癥。

    5.55  腫瘤:乳腺瘤術后上肢腫脹加路路通、炮山甲、腫瘤化療或放療后加蜈蚣、威靈仙、雞血藤、丹參。

     



    [1] 注:通常用量,單位為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美女内射无套日韩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丝瓜影院|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国产丰满美女A级毛片| 欧美 日韩 亚洲 精品二区|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国产强奷在线播放|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 | 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 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 日日橹狠狠爱欧美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四凭|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 色爱综合激情五月激情|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免费第一福利|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草裙社区精品视频播放| 好湿好爽好疼免费视频|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大学生被内谢粉嫩无套| 好爽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二区|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香蕉| 奇米网777色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一码二码三码| 丁香五月婷激情综合第九色|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85| 成人网站网址导航| 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色| 日韩内射美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网站|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二区| 精品香蕉久久久午夜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国产真实伦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