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黑熊
亞洲黑熊喜歡在
海拔1000到3000
米的
山林居住,到了
冬天就遷移到低海拔地區。它們的分布地區分為兩處:從
西伯利亞東部地區到中國東北地區和
日本;從
阿富汗和
巴基斯坦到
越南和
泰國,現多分布于
歐亞大陸的東部、
臺灣、
日本等地的
森林地帶。
國內分布: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陜西、
甘肅、
青海、
西藏、
四川、
云南、
貴州、
廣西、
湖北、
湖南、
廣東、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臺灣、
內蒙古,
海南也曾有分布。
國外分布:
伊朗、
巴基斯坦、
阿富汗,
克什米爾地區、
印度、
尼泊爾、
不丹、
緬甸、
泰國、
老撾、
越南、
朝鮮、
俄羅斯遠東地區以及
日本的
四國和
本州。
亞洲黑熊的
亞種問題存在一定爭議性。過去的觀點認為亞洲黑熊有四個亞種(
蒙古、日本、臺灣、
指名亞種)。但如今科學家們認為這些所謂的亞種之間可能只存在一些種群差異,而不能算作單獨的亞種。
在中國,根據分布地不同,曾被劃分為5個亞種:
東北黑熊:分布在東部山區,比
棕熊多,據估計,
黑龍江、
吉林和
遼寧境內有1000~1500頭;
喜峰黑熊:數量很少;
四川黑熊:分布較廣,數量也多,估計
四川盆地周圍及川北山地、
甘南及秦巴山區、
云貴高原、
廣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福建、
廣東、
安徽以及
浙江等各省區野生種群約在8200~12500頭;
西藏黑熊:在西藏分布面積較大,包括滇西山區,向北延伸至青海南部
玉樹地區,估計種群數量2500~3500頭;
臺灣黑熊:數量已很少。
我國黑熊的野生種群估計為一萬二千至一萬八千頭,最高估計也不過兩萬頭。
頭-軀干: 110-220cm ,尾長: 6.5-13.6cm 。體重 ,雄: 90-250kg,雌: 70-200kg 。

亞洲黑熊
體重比美洲黑熊稍小,不足棕熊的三分之一,體長1米6左右,體重一般不超過200公斤。身體粗壯。頭闊,吻較短。除
胸部具有白色或黃色倒人字斑紋外,全身被著富有光澤的漆黑色毛;鼻面部棕褐色或赭色。頸側部毛較長,成毛叢狀;胸部毛最短;前足腕墊發達,與掌墊相連;前后肢趾呈黑色。頭圓、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足墊厚實,前后足具五趾,爪尖銳但不能伸縮。 通常以
四肢行走,掌行式(plantigrade),但是也能用后腿站起直立行走。擅長上樹和游泳。
體毛黑色而富有光澤。因東、西部地域差異,毛的長度有些區別。東部的黑熊毛較短,背毛長4至5厘米,頸側毛長6至10厘米;西南部的黑熊毛較長,背毛長4至6厘米,頸側毛長6至14厘米。黑熊胸部的毛較短,一般都未超過4厘米。毛皮一年脫換一次,舊毛的脫落和新毛的長出,為連續而緩慢的過程。一些黑熊的毛皮沒有絨毛,一些黑熊毛皮進入冬季時有絨毛。
黑熊的頭骨略呈長圓形,與棕熊相比,前短后長。吻部較短,鼻骨長度約等于頭骨在第一上
臼齒前的橫寬;眼眶前緣至中央
門齒齒槽前緣的距離小于左右眶后突之間的距離。額骨平緩,中央不下陷。頂骨較寬;即使老齡個體也達不到頂骨的三分之一處;乳狀突很發達,致使頭骨后部顯得寬大。顴弓較弱。腭骨延伸到后臼齒的后面。鼓室扁平。下頜骨短,最后下臼齒位于眼窩前緣的后邊。

亞洲黑熊
亞洲黑熊通常生活在潮濕的叢林地區,尤其是山地森林,除發情期外一般單獨生活。它們夏季遷移到海拔3000-4000米的高處,春秋兩季則下到海拔1000米或更低處。亞洲黑熊一般在夜晚活動,白天在樹洞或巖洞中睡覺。其善于攀爬,可以上到很高的樹上去取果子和
蜂蜜;并善游泳。亞洲黑熊的嗅覺和聽覺很靈敏,順風可聞到半公里以外的氣味,能聽到300步以外的腳步聲。但視覺差,故有“
黑瞎子”之稱。亞洲黑熊可以像人類一樣直立行走,也能像人一樣坐著,但行動謹慎又緩慢,很少攻擊人類。
亞洲黑熊食性較雜,以植物葉、芽、果實、種子為食,有時也吃
昆蟲、鳥卵和小型獸類等。北方的黑熊有冬眠習性,整個冬季蟄伏洞中,不吃不動,處于半睡眠狀態,至翌年三、四月份出洞活動。
黑熊基本為
獨居動物,只有交配的時候才會雌雄相會,并可能在一起尋找食物。不同地區的黑熊交配季節也有所不同,生活在俄羅斯的黑熊在每年的6-7月份交配, 而它們的愛情結晶通常在12月至翌年的3月間出生;生活在巴基斯坦的黑熊通常到了10月份才會考慮傳宗接代,它們的寶寶則一般在次年的2月前后降生。熊媽媽的孕期可能有6-7個月,并有受精卵延遲著床的現象,時間約有2個月。但對于延遲著床現象的發生機制人類還不十分了解。
黑熊媽媽每次能生下2-3個孩子。和其他種類的
哺乳動物相比,剛出生的黑熊寶寶顯得小得可憐,體重大概只有200-300克。這是因為黑熊媽媽在懷孕期間不再進食,而是將體內的蛋白質分解成葡萄糖來為肚子里的寶寶提供養分。由于在母體內養分吸收不足,出生后的黑熊寶寶體型十分小。不過熊媽媽的母乳蘊含極為豐富的脂肪和養分,足以將它們先前缺失的部分補充回來,也正因為如此,熊媽媽不用象其他
食肉動物那樣需要給孩子頻繁哺乳。熊寶寶出生一周后才能睜眼,斷奶則最少需要3個月。孩子們通常會和媽媽一起生活2-3年才會獨闖天下,性成熟則是3-4歲的年紀。由于熊媽媽一般每2-3年生一次寶寶,因此有的熊媽媽可能同時和不同年齡的孩子生活在一起。
黑熊的悲慘命運

被取膽的黑熊
世界上共有8種熊受人類獵殺的威脅,其中7種受到
熊膽貿易的威脅。熊的毛皮、膽囊、
熊掌以及其它身體部位,被銷售給中醫和野味食物市場。熊膽的需求,曾促成了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境內養
熊業的快速發展。當時大批野外的黑熊特別是幼仔被捕捉和販賣到熊場,而且由于飼養條件和技術的限制,不少黑熊在引流手術感染和飼養過程中病死,形成對熊類資源的一次浩劫。這種現象在所有有熊的
國家里普遍存在,導致熊類總量驟減。在
韓國的一場拍賣會上,一副亞洲黑熊的熊膽賣到18000美元。
每年,全世界有七千多只亞洲黑熊在四百多個熊場上受著殘酷的折磨。它們被關在小得無法翻身的鐵籠里,被人們用極不衛生的原始方法向體內植入導管,每天取膽汁入藥,它們腹部的傷口永不縫合。大部分的熊自小就被關進了牢籠,有的一關就是13年, 身心俱殘。由于手術技術低劣,加上常年關禁,熊場上的熊最多只能活它們正常壽命的1/3。
中醫記載,熊膽主治肝火導致的
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如今已有54種之多的草藥可以達到同樣療效,而且價格更加便宜。事實上,活熊取膽非但沒有減少對野生熊的獵殺,因為熊場上許多熊仍是從野外捕捉而來,它反而刺激了野生熊膽及膽汁的市場。
保護黑熊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于1994年起開始在中國資助亞洲黑熊的保護項目,在
廣東番禺成立了
黑熊養護區,號召人們不買熊膽制品,盡量使用草藥代用品;不吃有熊掌或其它熊器官的食品;不參觀熊場,不光顧出售熊類制品的商店、飯店;向有關機構和新聞單位揭發和舉報非法狩獵、非法交易以及虐待動物的行為等。

拯救黑熊
2002年12月16日,
亞洲最大的黑熊救護中心——“四川龍橋黑熊救護中心”在
成都落成。這個中心的落成,標志著由
亞洲動物基金會、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
四川省林業廳共同發起的、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拯救黑熊”行動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該中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
龍橋鎮,占地160畝,可容納150頭亞洲黑熊。“拯救黑熊”行動準備花5年時間從四川省條件最惡劣的養熊場拯救500頭黑熊,10年內把這個行動推廣到全國。
據統計,截至2009年12月,
中國大陸地區31個省(市、區)中,有19個沒有活熊取膽養殖場的存在。根據
國家林業局1993年的規定,在中國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協調下,除
上海外的18個省級林業部門于12月上旬陸續頒布了政府文件,宣布其轄區內沒有活熊取膽的養殖場,其野生動物保護部門不再批準建立活熊取膽養殖場的申請,并承諾嚴肅查處其轄區內可能存在的非法養殖場。
18個無活熊取膽養殖場的省(市、區)是:
安徽、北京、
重慶、甘肅、貴州、
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內蒙古、江西、
江蘇、寧夏、青海、天津、
山西、西藏和
新疆。
CITES瀕危等級:附錄I
IUCN的紅皮書瀕危等級:易危(vu)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
黑熊是典型的林棲動物,
雜食性,春天以山毛櫸等的新芽為食,夏天主要以螞蟻、蜜蜂等
昆蟲為食,秋天主要橡樹、栗子等果實為食。秋天會大量進食,以準備
冬眠。冬季在大樹的樹洞、巖洞或地洞等冬眠。交配在6~8月左右進行,一次約產1~2頭幼仔。
它們從低海拔600米的熱帶雨林到亞熱帶的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干旱河谷灌叢;溫帶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以及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地寒溫帶暗針葉林,都有棲息。有垂直遷徙的習慣,夏季棲息在高山,入冬前從高地逐漸轉移到海拔較低處,甚至到干旱河谷灌叢地區。
臺灣亞種
U. t. formosanus:分布于臺灣。
U. t. gedrosianus:分布于伊朗和巴基斯坦。
U. t. japonicus:分布于日本。長毛亞種
U. t. laniger:分布于阿富汗、伊朗東南和中國南部。四川亞種
U. t. mupinensis:分布于中國西南部。
指名亞種U. t. thibetanus:分布于喜馬拉雅和印度支那。東北亞種
U. t. ussuricus:分布于西伯利亞南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
(英文) Garshelis, D.L. & Steinmetz, R. (2008).
Ursus thibetanus.
2008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 2008。擷取于27 January 2009 Listed as Vulnerable (VU A1cd v2.3)
Ursus thibetanus. 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 麝。熊,劉務林編著,北京:中國林業,1996 ISBN 7-5038-16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