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養殖情況
蒼蠅的繁殖能力在昆蟲中居前列,蠅蛆蛋白質是優質白,不僅是優質飼料,還可提取蛋白粉、開發高級營養品、航天食品、藥品等。蒼蠅的人工養殖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現在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已實現機械化工廠化生產蠅蛆。在美國邁阿密市郊,建有一座蒼蠅農場,以生產無菌蠅蛆為主,從而帶動了家禽家畜飼養業,推動了種植業、衍生出飼料加工、工業提煉、醫藥制造、食品加工等一系列的場辦企業。我國華中農業大學的專家研究發現,經特殊工藝加工,從蠅蛆身上可提煉出抗菌活性蛋白、復合氨基酸、蛆油、幾丁質等物質。這些物質使蒼蠅具有強大的免疫系統抗拒病菌,因而在醫藥、保健品、化工等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目前,蠅蛆最直接的用途還是作為飼料。在前蘇聯、朝鮮和美國有很多雞場、漁場都設有蠅蛆車間。我國北京市飼料研究所也在試驗工廠化生產蠅蛆,天津、廣西、江西、湖南、江蘇、武漢等省市(自治區)都在積極發展蠅蛆養殖業。編輯本段蠅蛆作飼料的效果
蠅蛆粉粗蛋白質含量高達56%~63%(平均為59.5%)、脂肪13%、灰分7%、糖類3.1%。作為高蛋白質飼料,蠅蛆的營養水平可與進口最好的秘魯魚粉媲美,是豆餅的1.3倍、骨肉粉的1.9倍。鮮蛆含粗蛋白質15%、粗脂肪5.8%,不僅可直接伺喂常規品種的豬、雞、鴨、魚,而且還是特種動物蝦、蟹、鰻、黃鱔、美國青蛙、牛蛙、七星魚、斑魚、龜等最好的活餌料。 蠅蛆容易培育,成本低,周期短。2000克糞能生產500克蠅蛆。1立方米蠅籠一天大約能生產150克。用10個有上中下層的蠅籠,則每天能獲得20~25千克鮮蛆。生產1000克鮮蛆,全部成本只需0.14元。以4千克鮮蛆折合1000克魚粉計算,只有魚粉價格的30%。據北京飼料研究所試驗,在18平方米的養殖面積上,平均日產蠅蛆9.75千克。該所用自繁自養的蠅蛆飼料來喂雞試驗,在飼料中添加10%蠅蛆,對照組飼料添加10%魚粉,結果前者比后者產蛋率提高20.3%,飼料報酬提高15.8%。用蠅蛆100克飼喂小豬,比喂等量秘魯魚粉的增重7%,成本降低13.2%。 廣西勞改管理局養殖場實現蠅蛆規模化生產以后,平均日產鮮蛆300千克。每天按埃及塘角魚體重的5%投喂鮮咀,10天后魚體重由每尾65克增加到175克,增重速度比投喂常規飼料的對照組提高41%。以蛆粉代替等量魚粉配制豬配合飼料,試驗組豬增重提高5.1%,豬瘦肉蛋白質含量提高5%;以蛆粉代替魚粉(等量)配制雞飼料,飼喂1月齡肉雞,成活率提高9%,增重提高20%,飼料成本降低7%,節約飼料20%—40%。江西省興國縣埠頭鄉楓林村一位農民,用竹篾編蠅籠,籠養蒼蠅發展到14只籠子,日產蠅蛆30千克,足夠1000只甲魚的飼料。自從把蒼蠅“編進”生態鏈后,他養甲魚的成本投資減少了近一半,而年產值比原來翻一番。編輯本段生物學特征
蒼蠅為昆蟲雙綱翅目中蠅科家蠅、麻蠅科麻蠅和綠蠅科大頭金蠅的總稱。編輯本段生活史(以家蠅為例)
家蠅(Musca demestica)是家蠅屬(Musca)動物,是完全變態昆蟲,其生活史包括卵、幼蟲(蠅蛆)、蛹、成蟲(蒼蠅)四個階段(圖1),共需12~15天。成年雌蠅剛排出的卵很小,1克卵有13000個左右,當溫度在25℃、相對濕度70%時,孵化期為12小時。剛孵出的幼蟲為灰白色、怕光,在飼料表層下2~10厘米處活動、采食,生長速度極快,4~5天有1厘米長、重約30毫克,開始化蛹。在溫度22~30℃、相對濕度60%~80%的條件下,蛹經過3天發育,蛹體由軟變硬、由黃變棕紅色,再變為黑褐色有光澤。蛹殼破裂、羽化成蟲,經1小時后開始吃食、飲水、飛翔。3~5天后性成熟,雌雄蠅交配產卵。1只雌蠅每次產卵100~200粒,每對家蠅一年內可繁殖10~20代,按生物學統計測算可產1億~2億個后代。天涯編輯本段形態特征
家蠅
(一)家蠅的形態特征 成蠅體長約5~8毫米,眼紅褐色。雄蠅兩眼距離近,雌蠅兩眼距離相對較遠。觸角芒的上下側有較長的纖毛,口器吮吸式。胸背有4條明顯的黑色縱紋。翅透明,基部稍帶黃色。足黑褐色,末端有爪1對,扁的撲墊1對和刺狀爪間突1個。爪墊上有濃密微毛,其微毛滲出粘性物質,使成蠅能在光滑物面上(如玻璃)和倒懸在天花板上行走。腹部兩側帶黃色,最后腹節黑褐色,腹背中央有一直的暗黑縱紋;家蠅有卵較小,白色,長橢圓形,長約1毫米。在卵的殼面有2條脊。卵粒多互相堆疊;幼蟲灰白色,無足,體后端鈍圓,前端逐漸尖削。3~4日齡幼蟲體長8~12毫米,體重20~25毫克,幼蟲口呈鉤爪狀,前氣門呈扇形,后氣門呈“D”字形;蛹橢圓形,長約6.5毫米。初化蛹為黃白色。后逐漸變為棕紅或深褐色,有光澤,蛹為圍蛹。大頭金蠅
(二)大頭金蠅的形態特征 大頭金蠅別名紅頭蠅、綠蟲蠅,成蟲體長8~11毫米,綠藍色、有明顯光澤,頭部寬,頂部黑色,復眼大,深紅色,額中條褐紅色,顏和頰部橙黃色;觸角和小顎須呈褐色;胸腹部綠色偏藍,有紫色光澤,幼早成熟時,身體蛆形,為黃白色,前端尖細,末端截平。體分14節,頭部1節,胸部3節,腹部10節,體表有小棘形成的環;蛹呈桶狀,為圍蛹,即蛹殼為第3齡幼蟲皮收縮而成。蛹的顏色由白逐漸變深,最后為栗褐色。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成蠅一般喜歡白天在室外活動,偶爾飛入室內,善飛行。夜間多棲息于樹上或室內天花板上,氣溫低時喜群集在溫暖的地方。蠅類喜食甜的瓜果、植物汁液、發酵產物,更貪食新鮮人畜糞便及腥臭物質;幼蟲主要孳生在人畜糞便堆、垃圾、腐敗物質中,取食糞便及腐爛物質,也有的生活于腐敗動物尸體中。幼蟲老熟后潛入茅廁及糞坑附近的土表下化蛹,以蛹越冬,越冬蛹在土中深度可達10厘米左右。蠅類在一般地區,一年可繁殖10代以上,在溫暖地區可達20代以上。在終年溫暖地區,家蠅的孳生可終不絕,但在寒冷的冬季,則以蛹期越冬。成蠅6~8月為盛發期,蒼蠅性成熟后6~8日齡為產卵高峰期,以后逐日下降,到15日齡失去繁殖力。雌蠅一生的產卵期為12天,可產卵1500粒。多數蠅種類宜在氣溫25~30℃之間生產繁殖,12℃以下則停止發育,不交配產卵。若溫度超過35℃,種蠅騷動不安,39℃時不能產卵,40℃時種蠅逐漸死亡。蛆有避光性,當強光照射時,就會鉆到糞堆底部。溫度及餌料養分對蛆的生長發育有很大影響,一般室溫控制在22~23℃,相對濕度60%~80%范圍內,溫度愈高消耗養料愈多,蛆的生長發育越快,蛆就越大,化成蛹也越大。
蠅蛆
編輯本段種蠅飼養方法
制蠅籠
種蠅有飛翔力,須籠養。采用木條或直徑6.5毫米鋼筋制成65厘米×80厘米×90厘米的長方形框架,在架外蒙上塑料窗紗或細眼銅絲網,并在籠網一側安上紗布手套,以便喂食和操作。每個蠅籠中配備1個飼料盆和1個飲水器。1個籠可養成蠅4萬~5萬只。[1]備飼料
種蠅用5%的糖漿和奶粉飼喂;或將鮮蛆磨碎,取95克蛆漿,5克啤酒酵母,加入155毫升冷開水,混勻后飼喂。初養時可用臭雞蛋,放入白色的小瓷缸內喂養。飼料和水每天更換1次。育種蠅
種蠅的來源,可將蠅蛹洗凈放入種蠅籠內,待其羽化到5%時開始投食和供水。種蠅開始交尾后3天放入產卵盤。盤內盛入2/3高度的引誘料。引誘料用麥麩、雞飼料或豬飼料,加入適量稀氨水或碳酸銨水調制而成。每天接卵1~2次,將卵與引誘料一起倒入幼蟲培養室培養。控溫濕
種蠅室的溫度要控制在24℃~30℃,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50%~70%。編輯本段蠅蛆養殖
方法
家蠅的養殖可分為無菌種蠅的養殖及普通培育兩種方法。無菌蠅蛆的產量高、營養價值高、無菌、無臭味、實用,但需要一定的技術。普通野蠅的養殖成本低、方便、易行,但產量低,須經過七代的馴化養殖才提高產量,且污染環境。 高效無菌蠅蛆的養殖方法。
蠅蛆
養殖設備
一)養殖設備: 1、蠅籠。籠高1.5m(其中籠腳50cm),寬60cm,長100cm。籠的底面可用三合板,四周用12目的鉛沙窗釘上。在長方形的一面開個10×10cm大的洞口,縫上1個褲腳,作為換料進出口。 2、育蛆平臺。砌成10cm一個斜坡的平臺。平臺內用水泥抹光滑。成熟的蛆習慣往高的一側爬行。 3、生產流程: ①糞料的配方: 育蛆原料:80%鮮豬糞 10%麥麩 10%花生渣 (注:每天用EM 1:10調水噴灑可除臭) 集卵原料:80%鮮豬糞 10%麥麩
蠅蛆
飼料的選擇
二)育蛆飼料的選擇 1、飼料配方 飼料是養好蠅蛆的物質基礎,通過蠅蛆飼料對比養殖試驗,以純雞糞和豬雞糞二者按一定比例配合養殖蠅蛆比較好,牛糞養蛆比較差(表1) 表1 育蛆飼料配方試驗對比 飼養名稱組合項目 純豬糞 純雞糞 純牛糞 豬雞糞1:2 豬雞糞1:1 豬雞糞2:1 豬牛糞1:1 飼料總數(千克) 10 10 10 10 10 10 10 接卵日期(月/日) 4/1 4/1 4/1 4/1 4/1 4/1 4/1 孵出日期(月/日) 4/2 4/2 4/2 4/2 4/2 4/2 4/2 成蛆日期(月/日) 4/6 4/6 4/6 4/6 4/6 4/6 4/6 成蛆總數(月/日) 4695 4958 2865 4784 4245 4692 3962 成蛆總重(月/日) 109 138 41.7 123 111.4 127 74.3 每克成蛆數(月/日) 43 36 69 39 38 37 53 注:接卵數都是5000個 根據表中結果得出一組配方,供選用: (1)豬雞糞各1份,加水混合,其含水量約80%。 (2)豬糞1份和雞糞2份,加水混合,其含水量80% (3)豬糞2份和雞糞1份,加水混合,其含水量80%。 2、用豬糞做餌料降低養蛆成本。許多資料介紹,生產蠅蛆主要餌料采用麥麩。為了降低養殖蠅蛆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我們進行了用豬糞代替麥麩作餌料的人工養殖蠅蛆試驗。經過試驗,用麥麩作餌料生產500克鮮蛆需要2千克麥麩,1千克蠅蛆成本0.25元(不包括設備投資),養蛆后的麥麩雖然經過化驗其蛋白質含量不減少,但是再用來喂畜禽效果不好,因而造成了大量麥麩的浪費,使推廣應用受到了限制。用豬糞作餌料養蠅蛆與用麥麩飼養蠅蛆方法相同,每平方米蠅蛆產量基本相同,通過化驗兩種餌料生產的蠅蛆所含各種主要營養成分也基本相同,飼養過程中未出現異常情況。以豬糞餌料生產蠅蛆每千克成本從原來0.5元降低到0.14元(豬糞未作價,只計人工飼養費及種蠅費用等)。實踐證明,用豬糞作飼料養蠅蛆,飼料來源廣,生產成本低,飼養方法簡便,育蛆后的糞渣還可以做肥料或沼氣原料,不僅使生物能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為大力推廣蠅蛆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編輯本段簡易生產技術
方法介紹
農村飼養蠅蛆作畜禽和特種動物餌料,可就地取材簡易生產,現將常用的幾種蠅蛆簡易生產方法介紹如下: 1、塑料盆(桶)繁殖法;少量生產可用此法,每個塑料盆生產的蠅蛆約1~1.5千克。可喂山雞50—75只。將新鮮動物內臟、死鼠等放在蒼蠅較多的地方,讓蒼蠅在上面產卵,早放晚收,將收集的蠅卵放入直徑6厘米的大盆里(或直徑30厘米的塑料桶)。向塑料大盆里灑水保持濕潤,加蓋。經過2~3天蛆蟲就會長出來。這一方法可在野外養殖蠅蛆,不必引種。飼養蠅蛆,其食物量由少到多投喂,即將新鮮雞糞、豬糞按1:1投入盆里,一個直徑60厘米的塑料盆日投料1千克(桶養投料減半),再噴灑3%糖水100毫升(或糖廠的廢液、糖蜜),經4~5天后可長出蛆來飼喂動物。取喂方法:將水注入盆里,用木棍輕輕攪動,將浮于水面的鮮蛆撈出,洗凈消毒后直接飼喂動物。渣水倒入沼氣池或糞坑發酵,滅菌消毒。若用來喂龜鱉、鱔、魚,可連糞渣一起倒進池塘飼喂。 2、室外地平面養殖法 本方法適合養殖場較大規模養殖 (1)養殖地點選擇。在遠離住房和靠近畜禽舍的地方,選一塊地平整、夯實,以高出地面不積水為宜,作為培養面。一個培養面面積約4平方米左右。根據飼養規模來確定培養面的數量。 (2)支架制作。用鐵或木做一個能覆蓋培養面的支架,高50厘米,在支架上面及兩側蓋一層牛皮紙,遮擋直射陽光。再在支架四周圍一層塑料布(東西兩側能掀開),做成一個罩,以利保溫保濕。支架同培養面一樣大,是活動的,能隨時搬開,便于投料和取蛆。 (3)在培養面上鋪糞,用新鮮雞豬糞,按1:1拌勻后鋪放,鋪前先用水拌濕,濕度以不流出糞水為宜,然后把糞疏松均勻攤在培養面上,厚度5~10厘米,天熱時薄,天冷時厚,最后把支架移到培養面上蓋住糞層,把東西兩側塑料布掀開,在入口處糞面投入幾只死鼠或0.5~1千克的動物腐尸、內臟、魚腸等,引誘蒼蠅進來產卵。 (4)鋪糞后24小時內,要根據濕度要求噴幾次水,保持糞層表面潮濕,以利蒼蠅產卵以及蠅卵孵化。如果用雞糞噴水即可;如果單獨用豬糞,可在水中加萬分之三的氨水或碳銨,以招引蒼蠅飛來產卵。蒼蠅在糞層產卵一晝夜后,可把支架東西兩側塑料布放下來,周圍壓緊,保持罩內溫度,使蠅卵在糞層中孵化。 (5)蠅卵在25℃時經8~12小時即可孵化出蛆蟲。蛆蟲孵出后,仍要根據水分蒸發情況向糞層噴水,但不使糞層中有積水,以防蛆蟲窒息。利用啟閉支架東西兩側塑料布來調節罩內溫度在20~25℃之間。蛆蟲生長后期、糞層濕度要降低,以內濕外干為好。 (6)蛆蟲孵化6~9天就可利用。原則上不能讓大批蛆蟲化蛹。由于蛆蟲怕陽光直射,所以取蛆時可把支架移開,讓陽光照射糞層,蛆蟲就鉆到糞層底部,把表層糞鏟去,再把底層的糞和蛆扒開,放雞進去啄食,這是最簡便的收蛆方法。雞吃完蛆后,再把糞扒攏成堆,加入50%的新鮮糞拌均勻,澆水攤平后又重新育蛆。此法溫度在5℃以上即可進行,氣溫10℃以下加入20%的馬糞發酵升溫。若按每平方米產500克蠅蛆,每只雞按日需20克計,4平方米培養面積生產1個周期可供100只雞飼喂1天。 3、豆漿血水單缸繁殖法 此法適合城鎮特種養殖中苗市場或食品加工廠兼營養殖,生產少量蠅蛆時采用。 先將1只大缸放置在蒼蠅較多的地方,將500克黃豆磨成豆漿倒入缸內,再加10千克水拌勻,然后倒入2.5~3千克新鮮豬血或牛血,再加入洗米水5千克拌勻,讓蒼蠅來缸里采食產卵,以撈取蠅蛆喂動物,一次投料可連續使用2~3個月。這一育蛆法的要求是,缸內要保持40~50千克豆漿血水,當豆漿血水揮發減少時要注意添加;另外缸必須放在蒼蠅較多的地方。 4、多缸糞尿循環繁殖法 此法適合小型飼料養場、小魚塘和種苗場采用。.. 取能裝30千克水的瓦缸12個,放在蒼蠅較多的地方分兩行排好,按順序編好1~12號。第1天在1號缸投放新鮮雞糞1千克,新鮮豬糞1千克,人尿500克,死鼠(蛙)2只或動物腐肉、內臟250克,以后每天加尿水保持濕潤。第2天按照第一天方法和數量投放2號缸,第3天投放3號缸,以此類推,這樣投放完12個缸后,到第13天就把第1號缸的成蛆連同糞渣一起倒入池塘喂魚。若是飼喂畜食,可將水注缸內,讓蛆蟲浮到水面,撈出飼喂。然后倒掉糞水,將缸洗凈,按照第1天做法重新投料。第14天取第2缸,第15天取第3缸,這樣依次輪換下去周而復始,不斷獲取新鮮蠅蛆作為畜禽飼料和動物活體餌料。 5、平臺引種水池繁殖法,此法適用于小規模養殖場。 (1)建1平方米的正方形小水泥池若干個,池深5厘米。在池邊建1個200厘米與池面持平的投料臺,然后向池內注水,水位要比投料平臺略低,池上面搭蓋高1.5~2米的遮陽檔雨棚。 (2)在投料平臺上投放屠宰場丟棄的殘肉、皮、腸或內臟500克,也可投放死鼠、兔等動物尸體300克,引誘蒼蠅來采食產卵。 (3)將放置在平臺上2~3天的培養料放到池水中攪動幾下,把附在上面的幼蛆及蠅卵抖落到水中,然后把培養料放回平臺上再次誘蠅產卵。 (4)每池投放新鮮豬雞糞各2千克,或4千克人糞,投料24小時后,待蠅蛆分解完漂浮糞后再次投料。 (5)在池內飼養4~8天,見有成蛆往池邊爬時,及時捕撈,防止成蛆逃跑。用漏勺或紗網將成蛆撈出、清水洗凈、趁鮮飼喂。 (6)清池。當池底不溶性污物層超過15厘米,影響捕撈成蛆時,可在一次性撈完蛆蟲后,將池底污物清除,另注新水。 建池24個,每天投料2池,采用循環投料法,日產鮮蛆6千克,可供養12頭肉豬或300只小雞食用。 6、塘邊吊盆飼養法 在離塘岸邊1米處,支起成排的支架,每隔1~2米遠,將1個直徑40百米的臉盆成排吊掛在特種經濟動物的養殖塘面上,盆離水面20厘米左右。把豬雞糞按等量裝滿臉盆,加水拌濕,灑上幾滴氨水,再在盆面放幾條死魚或死鼠,引誘蒼蠅來產卵。家蠅或其他野蠅會紛紛飛到盆里取食產卵,一個星期之后就會有蠅蛆從盆里爬出來,掉入水中,直接供塘中動物食用。采用這一方法設備簡單,操作簡便,2千克糞料可產出500克鮮蛆。具體操作要注意幾點:一是盆不宜過深,以10~15厘米為宜;二是最好采用塑料盆,在盆底開2~3個消水洞,防此下大雨時盆內積水;三是盆加滿糞后,最好能用荷葉或牛皮紙加蓋3/4盆面,留1/4盆面放死動物引誘蒼蠅,這樣遮住陽光有利蠅蛆生長發育;四是夏日高溫水分蒸發快,要經常檢查,澆水,保持培養料濕潤。 7、室外土池飼養法 此法適合在林區、水庫邊的耕作區,在地頭的肥堆、糞坑中結合養殖。 選擇背風向陽、地勢較高、干燥溫暖的地方挖土池、規格為長2米、寬1米、深0.6米,放入畜禽糞便、稻草、甘蔗渣,澆水拌濕發酵后,投入死魚,死動物內臟等腥臭物。上面用木板蓋好,木板上設置有1個0.3米見方活動玻璃窗讓成蠅飛進支采食產卵。注意在池外周圍挖排水溝,池內不能積水。放料后每7~10天掀開木板蓋,扒開表面糞層,趕雞鴨去坑里采食、或連糞和蛆一起鏟進桶內,倒進池塘水庫喂魚。 8、室外塑料棚育蛆法 在室外果樹行間或林蔭下,開挖1個5米長、0.8米寬、0.25米深的淺坑,在坑里鋪放厚料膜,注入15厘米深的糞水,每坑投放雞糞2擔,豬糞2擔,牛糞1擔,死鼠或動物腐肉、內臟1500克。沿坑邊撒一些生石灰和草木灰,防止成蛆逃跑。然后在坑上用竹條制作成1米高的半圓形支架,覆蓋塑膜,周邊塑膜用土壓實。中側和兩端掀開一個20厘米╳30厘米的孔,讓蒼蠅飛進采食和產卵,經5~7天可掀開塑料膜撈成蛆洗凈后作餌料。 9、果樹施肥兼育蛆 此法是將育蛆與果樹施肥結合起來,適合在果林間養禽采用。具體操作是:幼齡果園中,在離樹要40~50厘米處挖環狀溝,溝寬20~30厘米,深30厘米,每條溝內放新鮮豬雞糞各一擔,再放些死鼠、動物內臟或豬毛血水等引蒼蠅來產卵,每天注意澆水保持濕潤,3天后用草皮將糞蓋住,一星期后掀開草皮,放雞進園扒糞吃蛆。然后再覆蓋好,一星期后又再扒開喂雞。如此重復4~5次后,蛆蟲暫少,可蓋土填平育蛆溝,即完成果樹施肥。成林果園測沿著樹冠下開挖3~4個對稱點狀育蛆坑,規格為長0.8米、寬0.4米、深35厘米。 室內立體育蛆法 (1)準備直徑60厘米的塑料大盆12個,塑料小碗8個為一個生產小組。在室內支起1個長1.3米、寬0.6米、高1.5米的木架或鐵架。支架共分5層、每層高26厘米,每層放兩個塑料盆,連頂層共放12個塑料大盆。 (2)每盆放新鮮豬雞糞各5千克、人尿(或5%碳氨水)1千克,3%糖水(或糖廠廢液)500克。 (3)在豬場或蒼蠅多的地方放置8只內裝250克死鼠、腐肉及動物內臟的塑料接卵碗,引誘蒼蠅來采食和產卵。2~3天后,將蠅卵及幼蛆用清水漂洗出來分別放進兩只塑料盆。以后每天接種兩盆。在塑料盆內培養5~6天即可分離了新鮮成群蛆作餌料。 第四節 小型蒼蠅農場的設計 隨著農村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生產條件的改善,當前蠅蛆生產的不足之處將會得到克服。農戶生產蠅蛆將從飼養種蠅開始,逐步采用小型蒼蠅農場的高效益養殖模式。參照國內外的先進經驗,這里特設計一個日產100千克蠅蛆的家庭小型蒼蠅農場的高技術方案。供養殖專業戶參考。 一、辦場基本條件 (一)飼養種蠅數目的測算 據測定,產卵高峰期每1萬只蒼蠅產的卵經5~6天飼養,可產鮮蛆4千克。日產鮮蛆100千克,則需要正常處于產卵高峰期的25萬只成年蒼蠅,為了保險,一個生產單元的種蠅飼養數量應確定為30萬只。考慮到種蠅產完卵后要淘汰更新,一個更新周期至少要4天。因此,要準備兩個單元的種蠅生產規模,才能保證持續不斷供應日產100千克蠅蛆需要的卵塊。 (二)種蠅房的面積及網箱數量 目前,飼養種蠅有房養、籠養和網箱養三種,其中以網箱飼養較好。按每個網箱長1米、寬1米、高0.8米放養1.2萬只種蠅計,一個單元需要25個網箱,網箱在室內分上下兩層吊掛固定,30平方米房擺放26個網箱。兩個生產單元共需60平方米種蠅房和50個網箱。 (三)育蛆培養面積的計算 按1平方米養殖面積可產500克鮮蛆計算,日產100千克鮮蛆需200平方米養殖面積。如果采用平面養殖則1個單元需要建總面積250平方米的塑料棚,若采用搭架立體養殖,按4層計算需建1個7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棚內搭架與擴建棚面相比,投資基本相同,如土地條件允許,目前農村宜推廣平面養殖。按蛆從孵出到成熟期5天計算,要保證連續出蛆,采用流水作業法,則需建5個生產單元。即平面養殖1250平方米,立體養殖350平方米。 (四)糞料(培養基)的準備 日產100千克鮮蛆需要400千克糞料,按豬糞2份、雞糞1份的配方,需要豬糞266.8千克,雞糞123.4千克。按1頭豬日排糞4千克、1只雞日排糞68.5克計算,則需要70頭豬和1725只雞提供鮮糞。如果不能與養殖場合作,蒼蠅農場必須自養大約80頭豬和2000只籠養雞。才能保證日產100千克蠅蛆的足夠用糞。生產技術操作
(一)種蠅房建設 選擇遠離居民住宅區、光線較好、通風的地方建種蠅房。要求1/2的天窗采用透明材料,門窗以用能逃出蒼蠅的地方都要裝上紗網或鐵網。每20平方米面積在墻上裝一換氣扇,并在房內備有流動空氣扇,有條件的最好裝一個溫控儀,當房內溫度超過33℃時,換氣扇和流動空氣扇就會自動工作。種蠅房共建兩間,每間面積30平方米,共60平方米。在室內搭架立體養殖,架高2米、寬1米,分上下兩層。架內分13格,每格1米,上下兩層共容納26個網箱,布滿整個室內。用尼龍紗網按1米長、1米寬、0.8米高的規格縫成一個個密閉的網箱,在網箱一側下方開1個寬25厘米、高10厘米左右的小口,并在口外用尼龍紗網縫一個相應大小,15~20厘米長的袖筒,便于伸手進去喂食、取卵等,平時袖筒用夾子夾住,以免成蠅飛出網箱,另外,可在網箱內中上部中間懸掛幾片尼龍網紗,增加成蠅棲息面積。使用時,將網箱因定在架層上,如同掛蚊帳一般,籠底托在一塊小平板上。為了使網箱掛上、拆下方便,易于消毒清洗,網箱的四角可用夾或勾固定在搭架層上。每只網箱內放4個塑料碟,飼料、飲水各2個碟,另放2個集卵盤。 (二)育蛆塑料大棚建設 基本構造與目前推廣的反季節蔬菜大棚一樣。如果采用平面養殖基建長16米、寬8米、高2米(內有效面積100平方米)塑料大棚共10個。大棚的東西南北方各開1上門,供通風換氣和進出料用,在大棚的上方安裝2臺排風扇。如果是立體養殖則只需建五個大棚,每個長14米、寬6米、高3米,單個面積為84平方米(實際飼養面積70平方米)、總面積420平方米。棚內中間和前后各有一條1米寬的走道。兩邊排列有上中下三層、每層高30厘米的養殖架,連頂層從上到下可作四層立體養殖,內放1平方米長方形竹篾編織成的養殖筐200個。棚內開門和安裝排風設備同平養塑料棚一樣。 (三)種蠅的采集與馴化 家蠅是許多細菌的中間宿主,人工養殖飼養密度加大后,引種必須經過消毒無菌處理才能作種蠅用。具體做法:將50%豬糞,30%雞糞、20%切碎動物內臟混合,加水,使之含水量為60%~70%,在室外鋪成2平方米面積、7厘米厚的養殖平面,加幾滴氨水,上面搭架蓋塑布遮避雨,四周敞開,引誘家蠅來覓食產卵。卵經8~12小時孵化成幼蟲,幼蟲生產5~6天長成蛹。把蛹用鑷子揀出放入1%的高錳酸鉀溶液或3%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約3分鐘,殺滅蛹體表的細菌,然后置入種蠅網箱飼養。 每個網箱放消毒過的蠅蛹250克約1.2萬只,種蠅的飼料一般采用下列之一種:①18%米粉、20%紅糖,加水調成稀液;②把已蒸熟并切碎的動物內臟或肉類下腳料搗爛調稀;③蠅蛆漿95克,啤酒酵母5克,水150毫升調勻。以上配方中沒有糖的最好能加些紅糖或糖廠廢液。當有15%的蛹變成成蟲時,開始把上述飼料中的一種放入種蠅網箱內的飼料盤上。同時把水注入飲水盤上,在水盤上放一塊海綿,讓種蠅棲息于上面吸水而又不被水淹死。1萬只種蠅1天的飼料約10克左右。每次2碟共放25克料,兩天換1次料和水。種蠅用料極少,應當采用上述精料配方,才能保證在短期內大量產卵而且不退化。在溫度17~33℃、相對濕度為50%~75%的適宜環境下,種蠅羽化后3天(在上述范圍以外的溫濕度環境則需超過5天)即成熟交配產卵。當種蠅臨產卵時,含水量為60%~70%的麥麩,每天接卵1~2次。將卵與麥麩一起倒入幼蟲飼養盆或飼養池中。幼蟲培養料采用曬干消毒過的豬雞糞,消毒方法一般采用堆漚發酵再經陽光曝光。育利蛆的方法如前所述。待幼蟲(利蛆)化蛹后,再移入種蠅網箱中羽化飼養。這樣周而復始,經過8~10代可得到馴化好的良種家蠅。注意問題
三、飼料蠅蛆批量生產應注意的問題 飼料蠅蛆批量生產技術操作與前面介紹的蠅蛆簡易繁殖法完全相同。只是生產規格擴大了,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正式投產之前,要進行小區試驗,通過測試,校正設計方案有關數據后再擴大面積投產。 (2)認真搞好生產管理,根據季節變化做好溫、濕、光、熱的調控工作,每天巡回檢查4~6次,為蠅蛆創造最佳生態環境。 (3)加強生產的計劃性和連續性,搞好流水作業,做到每天接種1個單元,產出1個單元,更新一批種蠅。 (4)做好綜合經營,配套豬、雞生產及農業飼料相關產業,保證生產蠅蛆有足夠的糞料。注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辦場綜合效益。 (5)不斷做好種蠅提純復壯工作,提高單位面積蠅蛆產量。 (6)蒼蠅能傳播各種疾病,在培養蠅蛆過程中,特別需要防止網箱中的無菌蠅飛出,更要嚴防室外邊的蒼蠅飛入飼養種蠅的網箱內。分離及糞料處理
四、蛆、糞分離及育蛆后糞料處理 (一)蛆糞分離方法 經過4~5天的培養即長成蠅蛆,除留做種蠅的應繼續留在糞中化蛹外,鮮蛆應與糞料及時分離。 1、光照分離法 由于蛆有較強的避光性,可采用強光照射,待蛆從表面向下移動,可層層剝去表面剩余的培養糞料,最后剩少量糞料與大量蠅蛆混在一起,可用鏟鏟入水中,經攪拌,蛆浮于水面,用紗網撈出。 2、自然分離法 根據蠅蛆三齡幼蟲需要尋找干燥較暗的地方化蛹的習性,可在培養料表面四周空出10厘米的地方,撒上干谷殼,讓3齡幼蟲自動爬進谷殼內,這時用小棕毛掃收集鮮蛆,達到分離目的。 (二)育蛆后的糞料處理 分離后的糞料內,往往還殘留有少量的蛆和蛹,若不妥善處理,就會造成環境污染。處理方法是堆漚,選擇排水良好的地方挖一個長方形的坑,把糞料倒入坑中,噴上消毒藥水,蓋上塑料薄膜,漚制半個月,可當肥料使用。用蠅蛆飼喂動物
五、用蠅蛆飼喂動物 (一)可用蠅蛆飼喂動物的品種 蝦、蟹、泥鰍、黃鱔、鰻、斑魚、塘角魚、七星魚、娃娃魚、熱帶魚、龜類、鱉、山瑞龜、螞蝗、蛙類、蟾蜍、山雞、竹絲雞、黑鳳雞、珍珠雞、野鴨、鴛鴦、麻雀(幼鳥)、水貂、穿山甲、蜈蚣、蛤蚧。 (二)蠅蛆作餌料的飼喂方法
蠅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