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趙賢)訊: 3月18日與25日兩個星期天,特級教師陳繼英先生第九次應深圳大學繼續教育處和深圳教育局繼續教育基地邀請,在深圳大學為深圳市教師開講《新課程高效作文教學研究》課程,受到學員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許多老師反映,陳先生的講座既有前瞻性、理論性,又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聽課后就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實驗。下面是一些教師聽課之后所寫的感受文字,現整理出來,發于本博以作為資料保存,也供廣大博友參考探討。 作文教學的困惑與思考 深圳市福田區華富中學 陳強 我對初中作文教學感到非常困惑,作文教學除“無本、無序、無奈、無語”等之外,還覺得初中與小學的銜接很難,學生作文內容蒼白,感情粗糙等問題很突出。聽了陳教授的課,我開始反思,試圖尋找一下改進的方法。 一、 陳老師課件上“國外關于作文教學的作法”給我很大啟示,在平時的教學中可借用,老師對學生作文應有很具體的操作指導,既做寫作的訓練,更要做思維的訓練。 片段作文訓練應以各種描寫方法的訓練為量點,如創設情境,作家作文留空等形式,讓學生展開聯想與想象,訓練外貌、神態、動作、心理等描寫,即訓練了譴辭造句能力更訓練了形象思維能力。 二、 引導學生把一篇記敘文的架子搭建起來,并鼓勱新穎的拘思,使思路明確,立意鮮明深刻,結構完整。在大作文訓練時融入片段作文訓練的成果,使學生在作文訓練中有成功感,從而產生寫作的興趣。 三、 多使用互評,寫完即評的方式保證大部分作文能及時反饋。 四、 以上是學習了陳教授的課之后的一些想法,我將在以后的作文教學中多思考,多嘗試,希望能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 陳老師的課帶給我很多啟發與思考,非常感謝! 關于作文教學中語言與思維訓練的一些感受 沙井中學 田華華 我是沖著“創新能力培養”這個名稱報續的這門課。在今天的課程上確實學到了一些較新的觀念,如:尺水興波,片斷組合,移情法等,也學到一些新的方法如命題作文開發形象思維,片斷作文訓練想象力。還認識到學生沒有思想,其實是沒有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下面結合這一課所學以及自己的實際教學情況談談我的感受。 寫作是有法可依的,正所謂文有定法,老師就是教這個方法的,在我看來初中側重語言表達的訓練而高中側重思想立意的訓練,這是一個升級的過程,但又不可截然分開,正所謂文道并重。我是教高中語文的,下面側重談談高中作文教育的感受。 關于語言訓練:(1)我們每周做摘抄,抄好句子并仿寫。(2)然后是寫周記練筆。(3)積累成語,包擴好的語言形式,如成語、俗語,歇后語等,我們統一印發給學生積累識記;(4)閱讀課,每周至少有一節閱讀課,閱讀規定的各著;(5)演講與朗續。包括有些班級的課前三分鐘等,這是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關于思維訓練:因為高中主要寫作議論文,因而思維的訓練顯得尤為重要。議論文的思維訓練;(1)閱續名篇,如朱光潛,魯迅高人的文章,我們不定期發給學生;(2)進行思維訓練,主要是邏輯思維訓練,包括今天陳老師所講的內容,如因果思維法,質疑思維法等。(3)就課文有爭議的內容和人物進行辯論,就社會熱點和新的社會現象發表著法。(4)寫好議論段的主要步驟,把一個觀點說清楚。 我以為,目前的作文教學語言訓練的練的方法還是很多的,但思維訓練,可依之法太少了。就我們學校的作文教學而言,很多都是例題的講解和總結,而沒有科學有效的思維訓練的方法。 我們沙井中學組織所有的語文老師寫了一本《高中議論文寫作指導大全》從審題立意到結枸安排到材料的取舍等方面作了總結,希望對高中議論文體系教學有一個幫助,我們從中受益匪淺。 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輕”與“重” 羅湖區羅芳中學 黃承志 我是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己經10多年了。要說對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的認識,可以說是困惑多于經驗,茫然感多于成就感。近年來我開始關注國內外一些作文教學方面的理論,開始學習名師們的教學經驗,這次聽了陳老師的講座,我感到收獲很大很多,茅塞頓開。以下是我對初中作文幾個方面關系輕重的思考。 一是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熟輕熟重。語文課堂重閱讀輕作文是現在初中語文課堂的現狀。無論是課時安排,還是教學任務。閱讀總是大大超越作文。而我們教師出去聽課,也大多是閱讀課。國內語文教育教學方理論方面,也總是難見作文教學理論方面的書籍與成果。而閱讀教學方面上理論文章,則是多于牛毛了。這里我的思考是,語文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為主,語文教學應該更加關注寫作,應該在課時安排,日常訓練,評價標準等方面向作文教學傾斜。 二是重興趣還是重技能,現在初中作文教學的現狀是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沒內容可寫,應敷了事,而我們的作文指導卻總是以為教給學生寫作的技巧就可以了。可是學生如果沒有食欲,我們再給他們更多我的美味又有什么好呢。所以我們覺得老師們應該在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方面多花心思。想辦法讓學生對表達感興趣,巧婦方配為有米之炊, 三是考場作文與日常作文熟輕熟重。我們一般重視命題作文與考場作文,而忽視日常的作文練習。我以為我們考場作文之所以言之無物,無從下筆,主要還是平常缺乏積累。而作文更需要一個寬松的思想空間,所以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個日常作文訓練的平臺,引導學生多拿起筆來寫自己的內心感受與日常體驗,并樂于向公眾展示,這樣就慢慢有了作文的動機,寫作水平也自然就提高了。 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無本、無序、無語的狀態,需要專家們和一線教師們的共同努力。我們更希望像陳特這樣的專家給我們一線教師更多的指導,給我們提供更多的理論資料和切實可行的措施。 感謝陳特給了我們很多很多的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