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潔若談《尤利西斯》:中譯本不怕挑錯 在前天《文學報》主辦的“我心中的周莊”征文大賽的頒獎儀式上,本報記者見到了著名翻譯家文潔若。文老此次憑借一篇題為《我心中的周莊》的散文,一舉獲得了大賽特別獎。不過她與記者聊天的話題依然是老本行文學翻譯。面對近日來的某些質疑,她再三表示,她和丈夫蕭乾合譯的《尤利西斯》翻譯上“沒有問題”。
《尤利西斯》將出中英對照本 青年報:您和蕭乾先生合譯的《尤利西斯》已成了這部作品的經典中文譯本。不過,最近有一些關于這本作品的質疑,您知道么? 文潔若:能翻譯出這樣一本“天書”,我們很自豪。當初翻譯的時候,我們真是字斟句酌,不僅根據英文版,而且還參考了3個日文版,通過不同版本的相互印證,選取最佳的譯法。這恐怕也是這個中譯本受歡迎的原因。當然,最近也有人說這個譯本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馬上要推出《尤利西斯》的中英文對照本,讀者可以一邊看中文一邊看英文,我們不怕挑錯。 青年報:金堤先生也翻譯了《尤利西斯》,他曾經有一種觀點認為,您和蕭老的這個合譯本抄襲了他的成果。 文潔若:他的質疑我也聽說了。我和蕭乾是1990年開始翻譯,到了1994年完成,歷經1500多天。而金堤的譯本是1996年出版的。顯然,我們的譯本在前,到底存不存在抄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給譯作糾錯不怕得罪人 青年報:您剛談及您和蕭老合譯《尤利西斯》的一些細節,你們孜孜不倦的態度讓人感動。您對當下翻譯界的情況怎么看? 文潔若:說實話,我很不滿意。過去翻譯一本作品要幾年,現在幾個月就完成了,批量生產、抄襲都成了社會風氣。這樣翻譯出來的作品,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青年報:但是現在人們又在討論翻譯稿費低的問題,認為不批量生產,譯者就沒法解決溫飽。 文潔若:這不是理由。我覺得現在的翻譯的稿費不低,因為翻譯和其他文學創作不同,在譯作首次出版后,譯者可以拿一次稿費,當作品再版后,譯者可以再拿金額差不多的稿費。所以只要原作選得好,譯作被多次再版,譯者就可以多次拿稿費,生活是沒有問題的。再說,譯者賺錢能以犧牲譯作質量為代價嗎? 青年報:您最近又在忙什么翻譯? 文潔若:沒翻譯,在瞎忙,主要是給某些翻譯家糾錯。解放初期的時候,曾有一本期刊叫《翻譯通報》,專給譯者糾錯,這其實很好,但這本雜志已經沒有了。那我就承擔起這個任務,我不做好好先生,我不怕得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