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興才 作
佘土肯 譯 流傳地域:新疆、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 在祖國遙遠的西陲, 鑲嵌著一顆璀璨奪目的寶石, 那是如花似錦的伊犁喲, 人道是古什烏孫的舊址。 遙想當年準噶爾部的達瓦奇(1), 叛亂的烽煙中發出稱帝的夢囈, 班第、永常二將軍奮勇定邊(2), 歹毒的狂虜覆滅在格登山里。 受難的人民渴望安居樂業, 殘暴的匪徒妄想蠢蠢再起, 阿睦爾撒納(3)挑起分裂的黑旗, 罪惡的戰火又彌漫了大地。 清廷急令兆惠(4)率師殄滅窮寇. 浩蕩的大軍所向無敵, 阿睦爾撒納膽懾潰奔安集延(5) 歷史的罪人在那里染疾命斃。 漫長的國界如何守衛? 邊疆的百姓安得生息? 縱觀史書啊調兵遷民, 屯墾反邊是萬全之計。 大清皇帝發出了諭旨, 傳到奉天將軍那里, 命令抽選錫伯千戶人, 遠戍邊防到伊犁(6)。 長翅的羽檄飛傳白山黑水(7), 選派的兵丁聽命辦理戶籍, 行軍之苦戰禍之災誰人不知, 縱然窮鄉難舍又有何計! 奉天省的錫伯啊眷戀故地, 親吻著沃土不忍上鞍嗚咽哭泣, 誥命如山忍痛又割愛, 眼望故鄉十步九回難離去。 吉林省的庶民喲離別骨肉 相抱痛哭何凄凄, 莫道是鋼鑄鐵打的漢, 心如刀割垂淚涕。 黑龍江的百姓呀告別眾親, 聲聲抽搐哭成泥, 縱使鐵石心腸的人, 淚如泉涌把頭低。 姑父姑姑哀哀來送行, 呼喚著侄兒依依共幽咽, 萬般悲癰也救不了苦命, 別了,揮淚行禮從此辭。 舅舅舅母幽幽來送行, 一腔怨嗟簌簌淚沾衣, 哭干了眼淚行人難久留, 別了,今后相見只能在夢里。 至愛親朋戚戚來送行, 頓足牽衣無言惟啜泣, 而今奉命戍邊到伊犁, 別了,與君惜別無會期。 滿屯的鄉親含淚聚議, 人間的傷別莫過于此, 斷腸時節應備餞別飯, 觀天擇吉四月十八日。 滿懷憂憤到祖先的寢地, 追念父輩的恩澤捶胸號泣, 此行一去跪拜在萬里之遙, 荊棘叢生的陵園誰來掃祭! 留下孤獨的墳冢準來燒紙? 面對先輩的遺骨不忍離去, 同族皆走了,無人來培土, 惟有殘月傷懷,杜鵑啼血! 森森國法,誰能逃避? 區區百姓,能說不去? 天地無情,慟哭何用, 萬般冤屈,吞在心里。 悲憤怨傷,向誰傾訴? 涕淚縱橫,官吏憐你? 皮鞭催遲,刑法欲施, 無盡緬思,早應割去! 出嫁的閨女對月哀思, 莫非退還收下的彩禮’ 恩愛良姻用不著殺豬宰羊, 遠戍前匆忙對拜天地。 定親的兒媳扶柳凝神, 難道割斷忠貞的情絲? 共趕患難是女子的美德, 喚女快跟夫婿同穿戎衣。 可憐呀受盡折磨的童養媳, 難言的苦衷逼出心中的瘡痍, 將在邊塞熬度少女的青春, 無盡的憂慮何日才能完畢。 備好啊踏上征途的什物, 生活需要它千萬莫怕費事, 帶上故鄉如金似銀的南瓜籽. 播在西域荒時曝月好充饑。 精心裝好吉樣的喜利瑪瑪(8) 菩薩保佑子孫繁衍生殖, 裹好祚福的哈爾堪瑪法(9), 富神保佑六畜興旺豐頤。 三干余名錫伯人啊離鄉背井, 無可奈何強忍心中的悲泣, 吞悲飲淚套上古老的木輪牛車 憂悒恍惚離別豐美的故地。 遠去的人們呀心肝摧裂, 灑下的淚水把車印打濕, 送行的人們啊攔道號啕, 哭干了眼淚又哭出了血…… 高陡的山路崎嶇難行, 健壯的老牛急喘粗氣, 鞭梢系過多少山頭的白云, 摘下來抒寫懷念故鄉的詩句。 趕車的吆喝聲有氣無力, 跟車的人邁著蹣跚的步履, 催促的鞭子抽得皮開肉綻, 一路青草涂染了斑斑血跡。 轄領西遷的大臣阿木胡朗, 是個貪婪殘暴喝人膏血的獅子, 不等拂曉像黃鼠狼吼叫著即催啟程, 真是蛇蝎的心腸狠毒又暴戾。 路上發放的餉銀微微無幾, 哪能分到兵丁的手里; 鹽銀菜金誰曾見過, 喂肥了狠心的貪官污吏。 遙遠的伊犁卡倫(10)望不到頭, 遠征的隊伍日夜兼程走得急, 頭頂炎熱腹中飯糗如草, 風劍霜刀里人畜積勞成疾。 戈壁之路迢迢四十個驛站。 沙丘起伏的征途真夠累死, 酷暑的驕陽焦灼了枯萎的蒺藜, 烈日烙著的沙石磨破了牛蹄。 茫茫的大漠揚起漫天塵埃, 狂風挾著雨雪飛沙走石; 單薄的衣衫早已破爛不堪, 只好用麻片裹著疲憊的軀體。 饑寒交迫使孕婦途中早產, 裸身嗷啼的嬰兒命在旦夕, 割下路邊的枯草當襁褓, 干癟的奶頭哪能咂出乳汁! 車轔轔,夜夜風餐露宿, 路漫漫,日日勞累已極, 未到卡倫身先死者長已矣, 清冷的月光里惟有紙幡在飄曳。 逶迤的隊伍發出饑餓的呻吟, 心中的愁云凝聚得如此濃密, 吃完了樹皮采集難得的烏珠木耳(11), 謝天謝地勉強填充饑腸轆轆的肚皮。 啊!翻越了高聳入云的杭愛山(12), 跋涉那河水縱橫的烏里雅蘇臺(13)草地, 穿過了朔風凜冽的科布多(14), 又往冰雪封凍的塔爾巴哈合(15)進發。 當北國飛來報春的大雁, 山花露出嬌艷的笑臉, 隊伍在巴爾魯克(17)休整了—冬, 又浩浩蕩蕩克服新的難關。 巍峨的鳥道直插云天, 失修的古棧道無比艱險, 當滑倒的牛車掉進深溝, 再也聽不到親人的呼喚。 湍急的河流洶捅咆哮, 從哪兒去找擺渡的船帆? 砍來山上的樹木架起了橋, “錫伯渡”(17)的美名傳到今天。 邊塞的戈壁一片荒涼, 干渴的人們夢想清泉, 夜晚圍住篝火彈起冬不爾, 疲憊不堪的同胞以此聊以消遺。 披荊斬棘跨過了萬水千山, 櫛風沐雨經受了萬般苦難, 男女老少緊跟堅硬的牛蹄, 攀登西陲崢嶸的山巒。 步入巉巖突兀的果子溝, 懸崖絕壁構成了天塹, 狹窄的通道蜿蜒而陡峭, 飛流和瀑布半腰阻攔。 憑一雙開天劈地的臂膀, 架起了橋梁,開拓了坦途, 靠一雙鋼鑄鐵打的腳板, 踏平了荊棘,征服了兇險! 啊,誓以報國的英雄民族 何畏關山有千難萬險! 闖過了雄峙的果子溝, 披肝瀝膽結束了西遷。 長途跋涉的隊伍先后來齊, 安營扎寨在蘆草溝北面; 七月二十二日報到將軍府, 來年遷駐在伊犁河南岸(18)。 皇上頒布了戍邊的期限, 駐防時間六十年一換, 待到六十年期滿時, 功載青史重返家園。 六十個春秋雖然長, 總會盼到換班的時間, 定住富饒的伊犁河邊, 捕魚也可熬過饑餓的難關! 千里邊防線上擺下了虎威的錫伯營, 減員的兵馬暫編為六個旗, 大地母親養育著勤勞的兒女. 聞散馬甲又重編了正規的八旗(19)。 重編的意圖官民皆知, 遣返的諾言已成詐欺, 無根無蒂的弱民要謀生存 哪可坐等朝廷的恩賜。 一手拿著弓箭保衛國土, 不讓豺狼踐踏卡倫的旌旗, 一手拿著銑鐮開源節流, 開墾狐兔野豬出沒的荒地。 揮舞銀光閃耀的鐵鍬, 刨掉了樹根,搬走了亂石, 依靠英勇善戰的兵民, 修成了波光粼粼的綽霍爾渠(20)。 滾淌的汗水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沉睡的大地獻出了金燦燦的稻米; 斷缺的軍糧用不著再發愁, 裊娜的炊煙帶來了生活的氣息。 紅火安定的日子剛剛開始, 潮濕的河邊流行致命的瘧疾, 求蒼天求神仙皆不靈, 可憐的同胞死亡于可怕的瘟疫。 生存的道路這樣的坎坷不平, 才站住腳跟的田園又要拋棄, 在廣袤的坡地探明了水源, 引來淙淙的清泉辛勤地耕織。 轉眼間已過三十七年, 亙古的荒丘漠野里村落興起, 涓涓的溪流滋潤綻放的花蕾, 輕飏的楊柳逗引啼鳴的黃鸝。 喜利瑪瑪上增拴弓箭和搖籃, 旗下檔房的花名冊上填寫了兒女的名字, 人丁的興旺使泉水竟成杯水車薪 眼前的耕地已經遠遠不足種植。 胸懷抱負的志土為民操勞, 遠近的山河留下勘察的足跡; 圖公(21)壯志凌云要開引伊犁河水, 他為民族的安身立命深謀遠慮。 終日飽食的貪官們惡言嘖嘖, 刁鉆古怪的索倫岱(22)行同狗彘; 心懷叵測誹謗圖伯特, 妄想阻擋人民的意志。 摩倫大喇嘛(23)一片丹心, 大義凜然力排眾議: “若要此事功告無成, 愿同圖公斬親滅族,在所不惜!” 正義的呼聲壓倒了邪惡, 搗鬼的蠢豬們不敢再放厥詞 男女老少猶如眾星捧月, 擁護圖公造福子孫的建議。 四百多名健兒氣壯山河, 跪對獵獵大纛莊嚴宣誓: 心里如鋼跟隨圖公開山劈嶺, 若不水到渠成死不辭! 壯士的膽量粉碎了頑石, 揮灑的汗雨浸濕了戈壁; 圖公身先士卒肝膽相照, 不辭辛勞出入帳幔含蓼問疾。 多少個返工的痛苦時刻, 他細心琢磨塌方的沙石, 多少個勵精圖治的不眠之夜, 他秉燭耿耿迎接黎明的晨曦。 刺骨的寒風凍冰了打顫的牙齒, 炎熱的太陽焦灼了身上幾層皮? 勇士們的信心堅定不移, 哪會把艱難困苦放在眼里。 兩千五百多個日日夜夜奮斗不息, 牽引的水龍乖乖聽從英雄的意志 引過了溝壑,穿過了山丘…… 像一條銀色的飄帶奔流二百里。 啊!幸福的水呀,生命的水, 碧波托著喜淚從錫伯的心中流去! 啊!金銀的水呀,長流的水, 每一朵浪花都展現著勝利的欣喜! 從此啊,村落相望,阡陌縱橫, 到處五谷豐登,牛羊遍地; 萬年的荒原變成了塞外的糧倉, 人們光榮地命名為“察布查爾大渠”。 灑下七年的血汗奠定了百年大業, 開墾了近八萬畝肥沃的耕地, 建設邊疆保衛邊疆有了堅固的基礎, 人們縱情贊頌圖公輝煌的功績! 啊,二百年來金戈鐵馬縱橫馳騁, 豈容沙俄的魔爪來凌辱和吞食, 每一個嘎善(24)都是一個英雄的城堡, 用生命和鮮血保衛了每一寸土地! 啊,二百年來的歷史功勛誰來評說? 中華民族的史冊上寫進光輝的一頁! 雄偉的烏孫山可以作證錫伯的忠誠, 心臟和著祖國的脈搏跳動在一起! [注釋] (1)達瓦奇:清朝初年,反動貴族噶爾丹取得準噶爾部的統治權后,勾結沙俄.發動 叛亂,自稱可汗。1690午和1696年,康熙皇帝兩次親自率兵平定叛亂,大敗匪 兵.噶爾丹服毒自殺。后準噶爾部的權力被達瓦奇篡奪,達瓦奇再度發動叛 亂.和消朝分庭抗禮o (2)1755年2月,乾隆皇帝派出兩路軍隊,一路由定北將軍尚書班第率領,另一路 由定西將軍陜甘總督水常率領,會剿達瓦奇。達瓦奇全軍覆滅,只帶隨從竄到 南疆烏什縣,被烏什縣阿奇木伯克霍集斯逮住,交給清軍,送京處死o (3)阿睦爾撒納(1723一1757):在達瓦奇敗事后,舉兵叛清。沙俄極力支持阿睦爾 撒納,并下令向中俄邊境增兵。乾隆皇帝派遣兆惠和成袞扎布率兩路軍會攻伊 犁,叛軍望風潰逃.阿睦爾撒納狼狽逃住俄國,不久死去。清政府嚴辭交涉,沙 俄不得不把尸體交還給清政府。 (4)兆惠(1708—1764):清滿洲正黃旗人,參與乎定阿睦爾撒納之役,授定邊將軍。 (5)安集延: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境內。 (6)乾隆皇帝徹底乎定準噶爾部的叛亂后,1762年,在新疆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天 山南北。第一任將軍明瑞,上奏折要求派遣弓馬嫻熟的錫伯兵。于是,1764 年,從盛京(今沈陽)等城挑選了1000名錫伯族官兵,第一隊,官兵500人,連同 家屬1665人,由盛京城守尉阿木胡朗轄領,于農歷四月十日出發;第二隊,官兵 510人,連同家因1600人.由協領嘎爾西轄領,于農歷四月十九日出發,次年農 歷七月二十二日,先后到達霍城蘆草溝北面。報到伊犁將軍府后,當年住在馬 哈爾里克城(1772年在此地建立了綏定城)。 (7)白山黑水:長白山與黑龍江的合稱。舊以此泛指我國東北地區。 (8)喜利瑪瑪:錫伯族沒有文字時代的原始家譜,是家族宗室繁衍生殖的標記。有 文字后.逐步變為祭祀的神靈。喜利,錫伯語,延續;瑪瑪,娘娘神,即保佑子孫 繁衍之神靈。 (9)哈爾堪瑪法:瑪法,錫伯語,祖神.即保佑牲畜興旺之神靈。 (10)卡倫:錫伯語,邊防哨卡。 (11)烏珠木耳:錫伯人稱的一種可以食用的野菜。 (12)杭愛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 (13)烏里雅蘇臺:今名扎布哈朗特,在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 (14)科布多:今名吉爾格朗圖、在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 (15)塔爾巴哈合:今新疆塔城。 (16)巴爾魯克:新疆塔城境內。 (17)錫伯渡:即新疆阿勒泰額爾齊斯河流域的齊伯渡,齊伯渡.是錫伯渡的變音。 (18)1766午春天,錫伯營軍民根據伊犁將軍明瑞的命令,從烏哈爾里克城遷駐伊犁 河南岸。 (19)八旗:清代軍隊和戶口編制,以旗為號,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 紅、錫藍八旗。八旗官員平時管民政,戰時輕將領.旗民子孫水遠當兵。 (20)綽霍爾渠:準噶爾部曾在伊犁河南岸開挖的水渠。因連年戰爭,長期失修。錫 伯營軍民遷駐伊犁河南岸后,重新疏導,作為第一個立足的根基。 (21)圖公:即圖伯特,乳名圖克善,出生在沈陽,lI歲時跟隨父親遷來伊犁,后做錫 伯營總管。1802年10月,他率領440名軍民,從察布查爾山口開引伊犁河水, 經過六年奮斗,挖成了全長100多公四的察布查爾大渠,開地700公頃。 (22)索倫岱:錫伯營正白旗(三牛錄)名門達官。他反對圖伯特開渠,揚言若要水渠 能挖成,他便笑死。傳說當渠水流到三牛錄時,正值他歡宴作樂,聽到水到渠成 的消息,自慚羞愧.無地自容,竟被噎死。 (23)摩倫大喇嘛:乾隆年間,錫伯營正紅旗(四牛錄)人,精通佛學和醫學,尤其擅長 外科手術“ (24)嘎善:錫伯語.村莊,家鄉。 |
|
來自: yezhu8888 > 《詩詞歌賦 詩詞詩人 詩詞格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