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歷史老照片:1952年的“霧都倫敦”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原圖地址:http://www./2008/11/a-proper-pea-souper-the-terrible-london-smog-of-1952/ 原文題目:A Proper Pea-Souper – The Terrible London Smog of 1952 與原文地址: http://www./12-05-2012/112/Pea-souper-that-killed-So-black-you-couldnt-see-the-screen-in-cinemas-So-suffocatingly.php 原文題目:The pea souper that killed 12,000: How the Great Smog choked London 60 years ago this week 1952年的霧都倫敦老照片 人們在煙霧中等待公共汽車 司機無法看到街道和停車位置 ![]() 下圖---現在的英國冬天的空氣指數(基本上全年保持在這個水平,或者比這個指數還要低些) 空氣最好的季節在春天和夏天,那個時候應該在1以下,海邊的小鎮空氣中幾乎沒有污染懸浮顆粒。 ![]() ![]() 現代的英國是一個風景優美環境優秀,在英國的土地上是一個幾乎沒有任何空氣污染的充滿田園風光的島國。同樣是這么一個國家,在60年前,他們的倫敦還被世界稱之為“霧都”。這個霧都的別稱,可不是現在倫敦每年都有的大霧,而是煙霧之都。 20世紀50至至70年代,倫敦和大部分英國人都使用煤作為家居燃料,煤炭焚燒之后產生大量煙霧。這些煙霧在倫敦的秋冬來臨的時候,無法消散,造成了倫敦世界聞名的煙霧景象,英語稱為London Fog(倫敦霧)。其實,這是個美麗的誤會,更為準確的英語表達應該是作“濃煙”(The Great Smoke),倫敦并由此得名“霧都”。當狄更斯的小說《霧都孤兒》暢銷世界的時候,倫敦霧都的“美名”,被世界所恥笑。單單是1952年12月5日至9日期,一個星期的時間,倫敦煙霧事件令4000人死亡。當然,死亡大多都是平民百姓,那些貴族們,每到這個季節都躲到鄉下去避開倫敦濃霧。據記載,讓英國政府痛定思痛,在1956年大力推行了《空氣清凈法案》的導火索,是兩個酒醉的貴族,在酒醉之后,在泰晤士河邊散步,直接走到泰晤士河里淹死了。之后,法案實施, 倫敦地區禁止使用產生濃煙的燃料,產生污染的工廠或者停工或者搬遷出市區。 轉眼60年過去了。今天的倫敦。每到春秋季節仍然會大霧彌漫,這時候的“霧都”才真的變成了“霧都”。 當時的倫敦人這樣描述1952的倫敦: 霧都里一點兒也不浪漫,濃霧中帶著殺氣。 20世紀,和平時期的英國最嚴重的災難。 動物與人在這里窒息而死。 一位退伍軍人說:在戰壕里沒有被敵人的毒氣熏死,倫敦的煙霧,讓他的肺部患上了呼系統疾病。他產生極大的困惑、哮喘、掙扎地活著。 一位司機說,煙霧像油煙一樣黏黏膩膩地貼在擋風玻璃像刷過油漆一樣,不能抹去。人們用火炬幫著他指路,他開車需要探出車窗,才能夠看清楚道路。 一位碼頭工人說,人們行走的時候,看不清楚自己的腳。常常有人掉到泰晤士河里。 一位船工說,煙霧中感覺像行駛在一個黑暗的大海上一樣。 1952年的霧都倫敦 老照片 迷霧中人們被迫地帶著口罩 街上行人表情壓抑而又無奈 ![]() 一對兒情侶在街上漫步,這絕對不是霧中的浪漫 ![]() 生活還要繼續,街市中購物人群 ![]() 倫敦著名地標 ---倫敦塔橋 遠處可見到煙囪還在冒著濃煙 ![]() 白天公共汽車在路上行駛,必須要開著車燈 但是,還是因為看不清道路 車禍連連 每天都有很多人因為大煙霧造成的影響,各種原因而死去 ![]() ![]() ![]() 車前的這個人,當時是不是還能活著,誰知道呢 ![]() ![]() ![]() 人們相互碰撞著,走進地鐵 ![]() ![]() ![]() 街上執勤的警察,要點上火把,讓別人看到自己 ![]() 這是1952年的“霧都倫敦”真實老照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