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湯
(又名:吳茱萸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吳茱萸15g 人參9g 生姜18g 大棗12枚 上4味,以水500ml,煮取300ml,溫服lOOml,日三次。 (功效)溫胃散寒,降逆止嘔。 (主治} 主證:干嘔,吐涎沫,頭痛,尤以巔頂冷痛多見;胸脘痞 滿,吞酸嘈雜;少陰吐利,四肢厥冷,煩躁不安。舌質(zhì)淡,苔 白,脈沉弦而遲或沉微者。 副證:手足厥冷,胃脘疼痛,或下利。 (臨證力口減) 1.本方臨床應用:吳茱萸湯方中人參臨床常以黨參代之, 療效無明顯差異。方中藥物的劑量,臨床實踐中體會到人參(黨 參)與吳茱萸等量,生姜為吳茱萸倍量時效果更好,可供臨證參 考。[江蘇中醫(yī)雜志,1982,c3,:30] 2.吳茱萸湯加減治療目疾:癥見目赤腫痛,淚多,不畏陽 光,脈弦細。方用吳茱萸18g,生姜30g,黨參30g,大棗4枚。 惡寒者加炮附子,手足麻痹或四肢怠懈加桂枝;心悸不寐或血虛 加當歸、茯苓;嘔多加半夏;腹脹滿加砂仁、厚樸;腹痛LI苦加 白芍。結(jié)果均獲痊愈。曠東中醫(yī),1958,f6,] 3.吳茱萸的臨床新用:從內(nèi)用和外用兩個方面介紹了吳茱 萸的臨床應用。內(nèi)用可治療神經(jīng)性噯氣、頭痛、脅痛、脹痛、排 尿性暈厥、失眠、腦動脈硬化、高血壓病、泄瀉、崩中、不孕 等;外用可治療癲癇、高血壓病、慢性前列腺炎、陽痿、早泄、 口瘡、陰囊濕疹、麻痹性腸梗阻、小兒咽炎、多發(fā)性麥粒腫、小 兒泄瀉等。[河北中醫(yī),1996,c2,:3Z]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