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房企之爭聚焦在“綠色競爭力” ——訪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科學技術司副司長韓愛興 采訪背景: 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已為能源資源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伴隨建筑節能問題的提出,“綠色建筑”概念開始進入我國。到2000年前后,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這一概念在業內逐漸形成討論熱點。 中國現在面臨的兩大難題是新能源的發展以及節能與減排。中國發展及改革委員會在“十二五”規劃中設定了增加非化石能源的使用率占比總能源消耗到12%-13%的目標。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實際上來自于建筑物的能耗。 作為目前我國建筑業最高水平的綠色認證,綠色建筑三星標識吸引越來越多品牌房企的目光。綠色建筑評價標識是指國家確認綠色建筑等級并進行信息標識的評價活動,評價標識分為“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和“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分別用于處于規劃設計階段和運行使用階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據了解,綠色建筑評價標識認證有著完整嚴謹的評估過程和考核程序,對申請者的資質、達標項目把關嚴格,認證主要由國家建部負責。建設部主要依照《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從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室內環境和運營管理六大方面考核。 2011年11月5日,由技術專家委員會主辦、當代節能協辦的“夏熱冬冷氣候地區綠色建筑技術路線研討會”在南昌召開。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韓愛興、技術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孫克放、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原院長葉耀先、江西省科技廳副廳長王曉鴻等領導、專家學者出席了此次研討會。 在研討會之前,記者有幸采訪了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科學技術司副司長韓愛興,聽他上了一堂生動的綠色建筑課——未來房企之爭聚焦在“綠色競爭力”上。 綠色建筑是推動建設系統轉變的著力點 記者:十二五期間,國家提出建設綠色社會的重任,現在很多地方都在提低碳城市、綠色城市的構想,請問韓副司長,綠色建筑和節能建筑這兩者之間有何區別與聯系呢? 韓愛興:目前,我國建筑相關能耗占全社會比重偏大,在我國新建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較為普遍。據世界銀行估計截至2015年中國的新建筑將占比世界總建筑的一半,是世界上新建筑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中國的綠色建筑市場預計將在2020年達到2,000億美元。然而中國綠色建筑的發展面臨著一系列的嚴峻挑戰包括:綠色科技的創新,綠色材料供應鏈的可靠性,綠色建筑的高成本,綠色設計專業技能的成熟度,立法和標準體系的完善。 什么是節能建筑,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很好的定義。我覺得綠色建筑這個概念比較好,可能是今后推動整個建設系統轉變的很好的著力點。建筑節能是階段性的,是動態的,節能30%、50%、65%、75%,是沒有終結的進程。很多宣傳不到位容易引起大家誤解,特別是夏熱冬冷地區和南方炎熱地區,人們會認為我們這不用能,還讓我們節能。當然他們不了解情況,宣傳培訓的不夠,大家的理解還有差距。綠色建筑起點比較好,一開始就有明確的概念、明確的定義。 直白地講,綠色建筑就是科學的、合理的節能建筑,它不是新生兒,而是一種原始的回歸。綠色建筑概念徹底顛覆了過去高價格、高消費、高污染的建筑觀念,更加注重成本,注重品質,注重性價比。綠色建筑是利用最機械、最實用、最簡單的建筑和結構原理,盡可能地減少人們采用主動方式尋求棲息之所而帶來材料、能源上的浪費。 “綠建三星”建筑業最高水平的綠色認證 記者:對于“綠建三星級標識”很多人不是很了解,請韓副司長介紹一下什么是綠色建筑評價標識?您覺得這種認證的意義在哪? 韓愛興:綠色建筑概念在我國興起后,專家們紛紛對其作出不同詮釋,房產商也給自己的房屋打上“綠色”牌,以此進行宣傳、促銷。為了統一學界的認識,規范房產商的宣傳行為,更好地引導未來建筑設計朝著更理性的方向發展,2006年6月1日,原建設部出臺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第一次為“綠色建筑”貼上了標簽。 《標準》是我國第一部從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壽命周期出發,多目標、多層次,對綠色建筑進行綜合性評價的推薦性國家標準?!稑藴省分校G色建筑的定義為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共有六類指標,劃分為中國綠色建筑三星、二星和一星。 關于認證工作,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在《民用建筑節能管理條例》的審查過程中,我們做了很多解釋工作,說明中國建筑市場每年在全世界的地位、所占的比重,國外建筑標識、節能標識、綠色標識紛紛到國內來,作為中國一個泱泱大國,必須要有自己的標識,從知識管理等各方面都是極其必要的。要先寫到規定里,提供一個法律依據。經過短短幾年時間,我覺得現在綠色建筑標識搞的非常好,確實是很重要環節,如果沒有法律許可,我們做的很多工作就沒有意義,也沒有法律依據。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為中國未來建筑設計設定了一個統一的、標準的指標,讓未來城市的居民能夠住進一個同樣綠色的家。 未來房企之爭將聚焦在“綠色競爭力” 記者:2011年9月,在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的最新一批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的公告中,當代南昌滿庭春MO-MA一期項目榜上有名,榮獲國家最高級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綠色建筑三星標識。請您簡要評價一下,滿庭春MOMA獲得中國綠建三星標識對南昌乃至江西房地產市場的意義。 韓愛興:未來房地產開發企業之爭將聚焦在“綠色競爭力”。綠色建筑評價工作截至2011年,全國僅有百個住宅項目獲此標識,而能夠達到三星標準的更少。滿庭春ΜΟΜ∧系列產品在遠遠超出國家要求標準的同時,大大提高了住宅的舒適度,獲此標識當之無愧。目前,九江項目、長沙項目和仙桃項目也正在申請地方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當代節能作為節能地產領域的先行者,有責任也有義務為綠色節能建筑做得更多、更好。 進入2011年后,一批國字頭的地產企業均在內部要求加強綠色建筑的配比與投入。國企地產有此舉措,一方面是“政治正確”,另外一方面是在以“限購令”為主要游戲規則的市場形勢下,綠色建筑節能住宅產品更一步凸顯價值?!叭藗儠诱湎ё约旱哪且粋€購房機會?!?BR> 目前,市場上打著綠色建筑產品旗號的住宅產品并不少見,但是,其中打噱頭牌的居多,但是否獲得綠色建筑認證將成為關鍵。綠色建筑不是企業說了算,必須經過國家住建部或者市建交委評審,獲得相應的綠色建筑星級標識。而目前市場上不少樓盤都打著“綠色建筑”的旗號,市民出手之前,一定要向開發商索要綠色建筑星級認證,以免被開發商“忽悠”。 作為江西省首個綠建三星級標識項目——南昌滿庭春MOMA項目,不僅推動了當代節能在科技節能地產領域邁向新臺階,對于整個江西省,乃至中國中南區域,在推動綠建發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記者手記 “綠色”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綠色建筑理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綠色發展”的戰略,增加了社會和諧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權重,這對整個中國房地產行業今后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限購令的出臺,對于市場的平穩發展還是有好處的。今后的房產品將進入以品質取勝的時代。相信這對于二、三線城市的房產品質,將有很大的提升。今后大家買房子的標準也正在發生改變:消費者都要求買好房子。綠色建筑、科技節能、生態環保、文化內涵,這些都將成為消費者衡量一個樓盤好壞的標準。 如何在行業發展與環境友好間找到平衡,節能環保成為必須面對的發展課題,這也正是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核心,未來房地產界永恒的話題?,F實情況也正如此,自國家力推綠色建筑發展以來,房地產企業均加大了綠色建筑開發比例,應用新技術、新產品去實現建筑的低碳、綠色、生態化,房地產企業也加大了投入力度,力求“低耗、減排”。 科技、低碳、環保的綠色地產開發,無疑意味著比傳統房地產開發更高的成本投入與更復雜的管理實踐,必須找到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完美平衡,企業才能夠在綠色地產開發的道路上前行。 作為江西省首個綠建三星級標識項目,當代置業經過多年實踐,努力做到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其節能設計超出國家標準兩個級別,獨特的MOMA建筑節能技術系統、四維設計理念、高科技人性化的安防系統,國際領先的外圍護、降噪聲等系統,充分改善傳統住宅冬冷夏熱現象,使居室空間更安靜舒適。當代節能正是用自己的“綠色模式”才得以可持續性發展并領先于同行,始終站在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的最前列的。 (江西發展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