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漢北海淳于長夏承碑》考釋

     嘯海樓 2013-01-24

    《漢北海淳于長夏承碑》考釋

     

    ●任乃宏

     

    引言

     

       《漢北海淳于長夏承碑》,簡稱《夏承碑》,東漢建寧三年(公元170年)立,隸書,正文358字。據宋代趙明誠《金石錄》載:“碑在洺州,元祐間(1086~1094)因治河堤得于土壤中。”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廣平知府秦民悅“見府治后堂有碑仆地,閱之乃《漢北海淳于長夏承碑》。”遂于堂之東隅建“愛古軒”以覆之。明嘉靖初年(1522年),有人將碑上的“勤約”二字剜為“勤紹”。因其書法一向為人所重,椎拓不斷,“土人苦需索之煩苛,嘉靖癸卯(1543年)筑城之后,遂瘞置南城樓下”。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廣平知府唐曜取舊拓于漳川書院重刻一碑置亭中。重刻碑高259.2厘米,寬124.8厘米,文13行,滿行30字,末有楷書“建寧三年蔡邕伯喈書”落款及四行229字的唐曜重刻跋文。該碑“文革”中被毀,今永年縣文物保管所存有殘塊。

       《夏承碑》究為何人所書宋代尚無定論,至元代王惲始定為蔡邕所書,稱其“形模怪譎,氣凌百代”;明王世貞稱其“骨氣洞達,精彩飛動”;清王澍盛贊“此碑字特奇麗,有妙必臻,無法不具。漢碑之存于今者,唯此絕異”;翁方綱評價“是碑體參篆籀,而兼開正楷之法,乃古今書道一大關捩”;今人啟功在《論書絕句》中說:“今傳《夏承碑》,字之結構雜用篆法,筆劃又矯揉頓挫,轉近唐隸之俗者,其整體氣息,絕似《蘭陵王高肅碑》、《唐邕寫經碑》一派”。

       《夏承碑》存世拓本多系重刻本。據說存世唯一比較可信的原石拓本,為明代無錫華夏(字中甫)真賞齋本,缺三十字,有翁方綱長跋,世稱孤本。永年縣文物保管所保存有“勤紹”版的重刻拓片。本文中所用拓片選自濟南市圖書館收藏的民國石印本。

        由于時代久遠、文化變遷,盡管人們對《夏承碑》的書法不斷地品頭論足,對碑文內容的全面考釋卻難得一見。本文的任務就是根據目前掌握的材料,加上筆者的參悟,對《夏承碑》的文字做出一個當代的詮釋。

    ————————————————————

    注釋:

    ①宋代洺州屬河北西路,故治即今河北省永年縣城關鎮。

    ②見明·秦民悅《廣平志》。

    ③見清·程瑤田《通藝錄》。

    ④見清光緒版《永年縣志》。瘞置:埋藏。

    ⑤“勤紹”版拓本。

    ⑥王惲,字仲謀,號秋澗,元初著名學者、詩人、政治家,《元史》卷167有傳,著有《秋澗集》一百卷,是研究元初政治、歷史、文學的重要資料。(王惲對《夏承碑》的評論載《秋澗集》卷七十一“跋蔡中郎隸書后”)

    ⑦蔡邕 (133-192年),字伯喈,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書法家和歷史學家。曾師事太傅胡廣。漢獻帝時官拜左中郎將,故亦稱“蔡中郎”。

    ⑧見明·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

    ⑨王澍,字若林,號虛舟,康熙五十一年進士,清代著名書法家,“摹古名拓殆遍,四體并工”。有《虛舟題跋》傳世,《清史稿》卷503有傳。

    ⑩見翁方綱為真賞齋本明拓《夏承碑》所做長跋。

     

         君諱承,字仲兗,東萊府君[1]之孫,大尉掾[2]之中子,右中郎將[3]弟也。累葉牧守,印紱典據,十有餘人[4],皆德任其位,名豐其爵[5],是故寵祿傳于歷世,策薰[6]著于王室。

    ————————————————————

    注釋:

    [1]東萊:郡名。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年)置東萊郡,屬青州。治掖縣(今山東萊州市),領掖縣、腄縣(今煙臺福山區)、平度、黃縣、臨朐(今萊州城西北)、曲成(今萊州城東北)、牟平(今煙臺福山城區西)、東牟(今煙臺牟平區)、弦縣(今黃縣西南)、育犁(今煙臺福山城區西北)、昌陽(今文登城區南)、不夜(今榮城城區北)、當利(今萊州城區西南)、盧鄉(當利東南)、陽樂(當利北)、陽石(今萊州城區南)、徐鄉(今龍口城區北)等十七縣。東漢東萊郡移治黃縣(今龍口市黃城集),領黃、牟平、昌陽、盧鄉、長廣(今萊西市境內)、葛盧(今膠縣境內)等六縣和弦、曲成、掖、當利、東牟、黔陬(今膠縣西南)、不其(今青島市境內及即墨市南部)等七個侯國。(《漢書·地理志》、《后漢書·郡國志》)

    府君:太守的別稱,也稱郡守。漢代郡守為一郡最高行政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東漢的郡守秩皆二千石(《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注云:“二千石者,月俸一百二十斛。”),只有河南郡因京師所在,長官稱河南尹,位比九卿,秩中二千石(中是滿的意思,中二千石即實得二千石,月俸一百八十斛,其地位在真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之上。)。

    [2]大尉掾:大尉即太尉,漢代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一。太尉的職權是掌武事,實際上在西漢只不過是皇帝的軍事顧問,本身并無發兵領兵之權。建武二十七年(51年),光武帝劉秀改大司馬為太尉后,因可領尚書事,職權逐漸加重。在東漢三公中,太尉地位最尊。根據東漢以三公領九卿的制度,太尉領太常、衛尉、光祿勛三卿。太尉府的屬官有長史一人,總管各曹事務;掾、史、屬二十四人,各分曹理事(西曹主府史署用。東曹主二千石長史遷除及軍吏。戶曹主民戶、祠祀、農桑。奏曹主奏議事。辭曹主辭訟事。法曹主郵驛科程事。尉曹主卒徒轉運事。賊曹主盜賊事。決曹主罪法事。兵曹主兵事。金曹主貨幣、鹽、鐵事。倉曹主倉谷事);此外還有令史及御屬二十三人,負責各種雜務(《后漢書·百官志》)。“掾”與“史”的區別是:掾為正職,史為副職。

    [3]右中郎將:漢代九卿之一的光祿勛(中二千石)的屬官,秩比二千石(月俸一百斛)。

    [4]葉:世也。牧守:州郡長官。印紱:印綬。典據:掌管,占據。全句意為:包括夏承的父祖在內,夏氏家族連續幾代人中有十幾位都是祿秩二千石的州郡長官。

    [5]全句意為:夏氏家族的十幾位牧守,無論品德和能力都非常稱職,官聲相當好。  按:此處諛墓之嫌頗顯,查前后《漢書》,政績、名望卓異的夏氏郡守幾乎杳無痕跡,其父、祖、兄長的名字和事跡更是無從查考。

    [6]策薰:記功勛于策書之上。《康熙字典》:“薰”通“勛”。 《后漢書·光武帝紀下》:“夏四月,大司馬吳漢自蜀還京師,于是大饗將士,班勞策勛。”李賢注:“其有功者,以策書紀其勛也。”

     

        君鍾[7]其美,受性淵懿[8],含和履仁[9],治《詩》、《尚書》,兼覽群藝,靡不尋暢[10]。州郡更請,屈己匡君[11],為主簿[12]、督郵[13]、五官掾[14]、功曹[15]、上計掾[16]、守令[17]、冀州從事[18]

    ————————————————————

    注釋:

    [7]鍾:集中。

    [8]受性:生性,秉性。  淵懿:淵深美好。

    [9]含和:蘊藏祥和之氣。通常比喻仁德。履仁:履行仁義之道。

    [10]靡不尋暢:沒有不通的。

    [11]匡君:匡輔君主。

    [12]主簿:漢代郡守(太守)的下屬因任命方式不同,可分為佐官與屬吏兩類:秩二百石以上者由朝廷任命,有丞、長史、都尉等,謂之佐官;秩百石以下者由郡守自行辟除,如功曹、五官、督郵、主簿等掾史,皆為屬吏。主簿為郡守門下親近屬吏,掌管文書,無固定職守,拾遺補缺,代讀書教、奉送要函、迎接賓客等均為主簿所職(類似于當今的辦公室主任)。

    [13]督郵:督郵主巡行境內,督察長吏,主要是督察縣政(類似于當今的地、市紀委)。一郡往往分為幾部,各設一督郵充當郡守耳目,故督郵多為郡守信任而又精明能干者充任。《三國演義》中被張翼德鞭打的督郵,對理解這一職務具有相當形象的幫助。

    [14]五官掾:五官掾雖無一定職掌,其實是什么都能管,功曹缺任,可以主功曹事,其他曹缺任,則可主其他曹事(類似于當今的“不管部長”)。東漢時,五官掾常主祭祠,因而列于諸吏之首。

    [15]功曹:功曹主選署功勞,包括郡吏的任免和賞罰(類似于當今的組織部長)。

    [16]上計掾:戰國、秦漢時期,各郡、縣的簿籍所記錄的情況,都要在每年的年終或下一年度的歲首統一報告朝廷,稱為“上計”。上計的內容包括經濟的收支、戶口的多少、土地面積的數量、耕地的增減、自然災害情況、社會治安狀況等。通過這一制度,朝廷可以掌握各個方面的情況和變化,并據以作為征收賦稅、征發徭役、計劃開支和制定政策的依據。同時,上計材料也是考核各郡、縣長官政績的主要依據。有道是“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能練會說才是好把式”,為仕途計,各郡、縣對主管上計工作的人選必然非常重視。地方上計中央,最初由地方長官親自進行,西漢時改為郡丞、長史代勞,漢武帝時開始有上計掾史隨行,東漢則專由各郡上計掾史主持。  按:夏承既然能一路升任上計掾,可見其能力是得到郡守的充分認可的。

    [17]守令:代理縣令。漢代官吏實行試用制度,試用期為一年,試用期間稱“守”,一年期滿后正式任官,稱為“真”。同時規定:郡的下層行政長官縣令或縣長由朝廷署置,郡守不得更調;但遇其不能勝任或“真”令有缺,則可置守令以攝理其事。

    [18]從事:漢代司隸校尉和州刺史的屬吏中都有從事史一職,從事史亦稱從事。司隸校尉的常職是督刺三輔(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后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三河(河南、河內、河東)、弘農七郡,其職與刺史略同。東漢時期,司隸校尉屬下配置十二個從事,其中:都官從事主察舉百官犯法者;功曹從事主州選署及眾事;別駕從事主校尉行部(巡察地方)奉引、錄眾事;簿曹從事主財谷簿書;兵曹從事主軍事。州刺史屬下從事的員職與司隸校尉基本相同,只不過不設都官從事,其功曹從事則改稱治中從事。

     

        所在執憲[19]、彈繩糾枉[20],忠絜清肅[21],進退以禮,允道篤愛[22],先人後己,克讓有終[23]。察孝不行[24],大傅胡公歆其德美[25],旌招俯就[26],羔羊在公[27],四府歸高[28]

    ————————————————————

    注釋:

    [19]執憲:司法,執行法令。

    [20]彈繩糾枉:糾正枉法,公平執法。

    [21]忠絜清肅:忠于職守,廉潔奉公,清正嚴明。

    [22]允道篤愛:允,誠信。為人誠信,追求道德高尚。

    [23]克讓:謙讓。有終:有始有終。

    [24]察孝不行:察舉孝廉的事情還沒有最終結果。察舉即選舉,是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漢代察舉的標準有四條: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達法令,足以決疑,能案章覆問,文中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決,才任三輔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應劭《漢官儀》)。察舉的標準雖然只有四條,察舉的科目卻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賢良方正、文學以及明經、明法、尤異、治劇、兵法、陰陽災異等臨時規定的特殊科目。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實授官職。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這是舉孝廉的開始。東漢和帝永元之際(89—105年),又改以人口為標準,率二十萬人歲舉孝廉一人;不滿二十萬,二歲一人;不滿十萬,三歲一人。兩《漢書》中關于察舉孝廉的例子很多,從被舉者的資歷來看,大多為州郡屬吏或通曉經書的儒生。從任用的情況看,在中央的以郎署為主,再遷為尚書、侍御史、侍中、中郎將等官;在地方則為(縣)令、長、丞,再遷為太守、刺史。可見孝廉一科,在漢代為官吏進身的正途。

    [25]大傅:太傅。東漢講求經術,太子宮臣中以太傅為首,太子即位后,往往以太傅錄尚書事,成為事實上的丞相。東漢一朝,趙熹、鄧彪、張禹、馮石、桓焉、趙峻等均以太傅錄尚書事。太傅死,即不再任命,以示崇重。漢靈帝時,以陳蕃為太傅錄尚書事,后來陳蕃被處死,以胡廣繼任,是唯一的例外。與西漢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上公不同,東漢唯以太傅為上公,不置太師、太保。至于漢獻帝時董卓自任太師,位在太傅上,屬于權臣擅權所為,死后即廢。據《漢官》記載,太傅所屬官吏有長史一人,秩千石;掾屬二十四人;令史、御屬各二十二人。   胡公:胡廣(91—172年),字伯始,東漢南郡華容人,歷事東漢安帝、順帝、沖帝、質帝、桓帝、靈帝,“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又為太傅(168年)。其所辟命,皆天下名士。”熹平元年死于太傅任上。《后漢書》卷四十四有傳。   歆:喜愛。

    [26]旌招:以旌招之,謂征召賢士。語出《孟子·萬章下》:“敢問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 

    俯就:敬辭,屈尊而就。

    [27]羔羊在公:要弄懂“羔羊在公”的涵義,須對《詩經·國風·召南·羔羊》一篇的詩意給予正確的解讀。原詩如下: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絲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縫,素絲五緫;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詩篇的字面意思較簡單:詩人看見一個身穿羔裘的大夫從公門出來,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他已經用過公膳(《毛傳》:“大夫羔裘以居”;《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公膳,日雙雞。”杜預注:“謂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問題在于對詩人反復詠嘆的“委蛇委蛇”一詞該如何理解。一派持“贊美”觀,將其解釋為“氣質高貴、風度優雅”;另一派持“諷刺”觀,將其解釋為“飽食終日、洋洋自得”。清人姚際恒是“贊美派”的代表:“此篇(為贊)美大夫之詩。詩人適見其羔裘而退食,即其服飾、步履之間以嘆美之;而大夫之賢不益一字,自可于言外想見:此風人之妙致也。”(《詩經通論》)筆者以為,《夏承碑》的作者毫無疑問應該屬于“贊美派”,因此,“羔羊在公”一詞應該解釋為:(夏承)高貴的氣質和優雅的風度令人羨慕和贊嘆;或者也可套用后來的一句成語叫做“腹有詩書氣自華”。

    [28]四府:東漢中期以后,太后臨朝稱制,外戚以大將軍執政,與太傅、三公合稱為五府。此處言“四府”,應該是指太傅府和三公府。理由如下:

    兩漢的察舉與考試是相輔而行、相互為用的,察舉加考試,是漢代選官制度中的兩個重要步驟。察舉之后,必需經過考試,才能量才錄用。郡國歲舉的孝廉、茂才,到京以后,要依其科目與被舉人的學藝,由公府分別加以考試。考試的內容,諸生試經學,文吏試章奏。考試的方法,有對策(命題考試)和射策(抽簽考試)兩種。對策多用于舉士,射策多用于博士弟子。注意:由公府分別加以考試,意味著每個被舉人都要在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各考一場。對于夏承來說,由于他是太傅胡廣征召的人,除三公府外,太傅府自然也要對其進行考核。因此,夏承的考試就由三場變成了四場。

    歸高:漢代公府辟召之士,通常由公府主官負責薦舉,或依詔令所定科目,選出高第以貢朝廷。無疑,此處的“四府歸高”,應該是夏承在太傅府和三公府的考試中都取得了優異成績,“四府”也都對其給予了高度評價。

     

        除淳于長[29],到官正席[30],流恩褒善[31],糾姦示惡[32],旬月化行,風俗改易。轓軒六[33],飛躍臨津[34],不日則月[35]。皓天不弔,殲[36]此良人,年五十有六,建寧三年六月癸巳[37],淹疾卒官[38]。嗚呼痛哉!臣隸辟踴[39],悲動左右[40],百姓號咷,若喪考妣[41],孩孤憤泣[42],忉怛[43]傷摧,勒銘金石,惟以告哀。其辭曰:

    ————————————————————

    注釋:

    [29]除:任命。顏師古《漢書》注:“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    淳于:縣名。漢代淳于縣屬北海郡,故治在今山東濰坊市坊子區黃旗堡鎮駐地西南四公里的杞城村。    淳于長:淳于縣縣長。漢制:縣的行政長官為縣令或縣長。縣內戶口在萬戶以上稱縣令,秩千石至六百石;縣內戶口在萬戶以下稱縣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縣令長總管縣內所有政事,包括人事、司法、財經、文教等,所掌管的事務比郡守更為具體。縣令長的佐官有掌管軍事、治安的縣尉和掌管文書、倉獄的縣丞,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農稼和刑訟是縣級行政的主要內容,對縣令長的考核也以戶口、墾田、稅收、盜賊等項為主。

    按:胡廣繼陳蕃任太傅是在建寧元年(168年)九月,夏承就任淳于縣長的時間應在其后,而其死于建寧三年(170年)六月,時年五十六歲,則其就任縣長時至少已五十四歲,且任縣長的時間最多不足兩年。

    [30]到官正席:正式就任。意為一到任就開展工作。

    [31]流恩褒善:像流水一樣地廣施恩惠,對好人好事加以表彰。

    [32]糾姦示惡:公開對奸惡之徒予以嚴懲。

    [33]轓軒六蓿恨N軒,有帷帳的車。轡,韁繩。古代一車四馬,馬各二轡,其兩邊驂馬之內轡系于軾前,謂之軜,御者只執六轡。《漢書·韋玄成傳》:“繹繹六蓿橇惺搶恚儀濟濟,朝享天子。”

    [34]飛躍臨津:與今語“飛黃騰達”意近,未查到原始出處。

    [35]不日則月:很快,就要。三句話連起來大致意思是:要不了多久,朝廷就要將其從地方調至京城,升任更重要而顯赫的職務。

    [36]殲:死。

    [37]建寧三年:公元170年。建寧,東漢靈帝劉宏年號。

    [38]淹疾:久病。   卒官:死于任上。

    [39]臣隸辟踴:臣隸,佐官和屬吏。辟踴,捶胸頓足。

    [40]悲動左右:(下屬的)悲痛感動了左右的人。

    [41]考妣:已死的父母。父死后稱“考”,母死后稱“妣”。語出《禮記·曲禮下》:“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42]孩孤憤泣:孩孤,失去父親的幼子。憤泣,悲憤(上天的不公),邊哭邊說。

    [43]忉怛:憂傷,悲痛。

     

        於穆皇祖[44],天挺應期[45]。佐時理物[46],紹縱先軌[47],積德勤約[48],燕于孫子[49]。君之群慼[50],並時繁祉[51]。明明君德[52],令問不已[53]。高山景行,慕前賢列。庶同如蘭,意願未止。中遭冤夭[54],不終其紀。夙世霣祚[55],早喪懿寶。抱器幽潛[56],永歸蒿里[57]。痛矣如之,行路感動。黨[58]魂有靈,垂後不朽!

    ————————————————————

    注釋:

    [44]於穆:南懷瑾在《中庸講記》中說:“於穆”兩個字很難解釋、不需要解釋,這是個形容詞。(譬如)我們現在用白話形容一個東西很深遠、很廣大,有什么好句子形容啊?實在找不出來,只好用“於穆”,那么高遠,那么偉大。(就像)朗誦詩:你好偉大啊!好崇高啊!就是那個樣子。  皇祖:疑為“漢高祖”,如釋為“皇天、祖宗”,則下文的“天挺應期”無法解釋。

    [45]天挺:天生卓越超拔。   應期:應運而生。另,用生辰八字預測吉兇時,求測者所問吉兇事項發生的具體時間也叫應期。

    [46]佐時:輔佐當世之君治理國家。   理物:處理國家事務。“理物”常與“治人”相連。《抱樸子》:“才不足以經國理物。”《后漢書·陳蕃傳》:“獄以禁止奸違,官以稱才理物。”

    [47]紹:繼承。  縱:發揚。    先軌:先王的法度。

    [48]勤約:勤勞節儉。《后漢書·循吏傳序》:“勤約之風,行于上下。”

    [49]燕:疑通“延”,未查到出處。   孫子:子孫。

    [50]群慼:親戚,親人。

    [51]繁祉:多福。

    [52]明明君德:(君)光明正大的品德。

    [53]令問:美好的聲名。問,通“聞”。    不已:傳頌不息。

    [54]夭:夭折。

    [55]夙世霣祚:前世無福。夙世,前世;霣,通“殞”; 祚,福分。   按:由此可見佛教思想在東漢后期已對士大夫階層產生影響。

    [56]抱器幽潛:才未展而身先死。抱器,懷才未試。幽潛,隱居。

    [57]蒿里:本為山名,相傳在泰山之南,為死者葬所。因以泛指墓地、陰間。晉陶潛《祭程氏妹文》:“死如有知,相見蒿里。”

    [58]黨:通“倘”。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中文字幕人妻不卡精品| 国产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男同精品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www鸭子| 国产乱码1卡二卡3卡四卡5| 亚洲另类精品无码专区| 色狠狠色婷婷丁香五月| 暖暖 在线 日本 免费 中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天天澡日日澡狠狠欧美老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五月|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国产成人MV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v不卡| 国产很色很黄很大爽的视频|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美利坚| 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精品|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爽爽| 18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破解版|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激情亚洲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本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九九在线精品国产|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国产裸体XXXX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普通话国语对白露脸 |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好涨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日本一道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图片|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老司机免费的精品视频| 欧美人妻在线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