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豬脂、苦杏仁,共搗成膏,絹包搽之。
又,用一掃光調搽,俱效。
又方∶明雄黃六錢,明礬三錢,共研末,津唾調涂。
膝上生癰
名牛頭癰。連須蔥頭切碎,用糯米飯乘熱拌敷,重者五六次必消。
惡瘡有肉如飯粒突出破之流血隨生
馬齒莧,燒枯研末,以豬脂油調敷極效。永戒食鵝肉。
天瘡
生大黃,磨濃汁,時時搽之。
又方∶小麥一合,炒黑研末,加冰片少許,以清茶調敷。
又方∶白花百合,搗爛敷之。
又方∶老菱殼,燒枯為末,蚯蚓泥,麻油調敷,均極效,又荷花瓣口津潤濕貼之。
天泡濕熱肥瘡等類
滑石一兩,生甘草五錢,研末敷天泡,加生綠豆末,治濕熱肥瘡,再加枯礬少許,專治肥瘡,俱極效。
天火瘡
初起似痱子,漸如水泡,熱如火燒,其色赤,用蕓苔根苗、蔓菁根苗,各等分搗如泥,以雞蛋清調敷。如無蔓菁,用商陸根亦效。蕓臺即今油菜臺也。
丹毒
因生瘡服過丹藥,以致火毒發作。水中絲草,搗爛敷之,干又再換,極效。
驢馬汗瘡
瘡愈后,因聞驢馬汗氣而毒發腫痛??莸\、黃丹(水飛炒紫)等分,研末敷之。
膿泡瘡
絲瓜取汁,調宮粉涂之,或柳花汁調涂亦妙。
疥瘡膿窠肥瘡皆治
松香一兩,雄黃一錢為末,入竹紙卷成條子浸菜油內,一宿取出,倒吊燒之,取滴下油,候溫頻搽,皆效。
惡瘡及癬,騾糞燒灰,為末摻之。
瘡毒初起,青荷花瓣,將唾沫舐濕貼瘡上即消,已潰者貼之即收口,青荷花瓣夾在簿中陰干可用。
破傷風
凡瘡破及損傷破皆須禁風,若受風則痛欲死。用蟬蛻(去頭足翅凈)六錢,瓦上焙干為末
翻花瘡
肉如飯粒,破之血出隨生。蒼耳葉,搗汁服三合,并日涂汁數次。即愈。
蛇纏瘡
或纏手足腰腿。燕窩泥研末,水調敷之。
又,雄黃研末,好醋調搽。
又,雞冠血,日涂數次。
又,生百合和白糖搗爛,涂敷即消。
又,鯽魚燒灰,和醋搽之,均極效。
天行發斑
狀如豌豆,熱如火燒,頭面及身,須臾周遍,皆載白漿。蜂蜜、升麻、水煎,每服一杯日三四服,再以棉蘸升麻蜜汁,時時遍拭之,自愈。
火珠瘡
其瘡如珠,始生發中,相染不已,亦有傷命者。用∶生蘿卜搗爛,滴醋少許,和勻敷之,自愈。
痘爛生蛆
嫩柳葉鋪席上,臥之蛆盡出而愈。
消化瘡毒驗方
魚鰾切成寸段,用香油炸脆,每食數錢,初起輕者三服即消,重者五六服亦消,已成形者亦可輕減一半,惟已穿潰出膿后不可服。曾見頸上腮旁或包或癤腫毒疼痛,此方服之自消,屢試屢驗,業已經驗多人。
肚癰發背奇方
肥皂子七個燒枯,蜈蚣一條,雄黃、密陀僧各一錢,雞蛋殼一個,共研末,雞蛋清調搽即愈。
癰疽腫硬如牛皮
南星、半夏、草烏、豬腦髓各等分,共搗爛敷,留出瘡頭即愈。
惡瘡肉
烏梅肉,燒灰存性,研末,敷惡肉上,一夜即盡,或微加輕粉。
頑瘡腫多年不已
生馬齒莧,搗爛敷之,三次即愈。
多年惡瘡
冬瓜葉陰干,瓦上焙,研細末,瘡濕即干摻之?;蛴枚嗄赍懯屑?,雞子清調成塊,火過,候冷再為末,姜汁調敷。
又,枸杞根為細末,用鹽茶洗瘡后干摻之,或馬齒莧、或蒲公英均可搗爛敷之。
膿窩疥瘡
水銀、大楓子肉、油核桃、燭油,各三錢研,作五丸。每夜將一丸總在心口滾擦,通身皆好。
膿窩瘡神效方
用最舊齷齪鞋一雙,最舊年久絲棉絮筋二種,俱燒成灰,候冷,再用大楓子肉為末,共以香油調勻敷之,瘡濕干摻,無論大人小兒身上膿窩瘡,流黃水,瘙癢不止,延蔓無已,均效。
又方∶宮粉一兩炒黑,冰片三分,共為末敷之。
灸瘡出血
有人灸火至五壯,血出不止如尿,手冷欲絕,以酒炒黃芩二錢為末,酒調服,血即止。
身上無故一孔出血
用鮮豬肉切一濃片貼之,外用布帶縛住,勿使移動,其血即止,再服生血清熱藥。
凡針灸疤內發拱出血及一切血管出血不止者,用熱黃牛烘涂之即止。
凡毛竅出血,甲片炒成珠,研細末,干摻之,以帛扎住,血即止,隨服補血湯數劑即愈
陰疽外敷藥
白疽皮色不變,不燒熱,不疼痛是也。艾葉一斤,硫黃、雄黃各五錢,水煎半日搗爛,候溫敷上,再煮再敷,連易十數次,常敷無間,至知痛者可生。
諸般瘡毒多年不收口
羅細鍛石末,入桐油調成塊,再用活鱉魚一個,切去頭,將血頃入灰內,再加好陳醋和勻成膏,敷于瘡上,即結痂收功矣。
又方∶用龍眼肉(即桂元肉)不拘多少,若男患瘡用女人口嚼,女人患瘡用男人口嚼爛成又,合口生肌散方∶取山上久經風雨漂白之牛糞,研細末,摻上三五次,此方簡便而極效。
又方∶龜甲 枯,研末摻之,即能生肌收口。
又,多年瘡口不收,流黃水者,用冬瓜葉烘干,研末摻之。
又,白槿花, 枯存性,研末摻之,雖碗大瘡口,用之皆效。
又方∶熟石膏一兩,黃丹五錢,象皮(用滑石炒焦)三錢,共研細末,摻上即愈。
又,惡瘡久不愈者,用金銀花浸酒,或用金銀花煎水當茶,日日飲之,久瘡必愈。
又方∶金銀花連根帶葉一把,雄黃五錢,水二碗用罐煎之,紙封罐口六七層,中穿一小孔,將瘡向孔,熱氣熏約三個時辰,流出黃水后,再上生肌散,無不效驗。
瘡已愈后復起紅泡不結痂
用陳臘肉油搽之。
又,生半夏醋磨涂,并治癬,除根。
黃水瘡
初如粟米,癢而兼痛,破流黃水,浸淫成片,隨處可生。用青黛、僵蠶、輕粉、蛤粉、黃柏、滑石、浮水石、寒水石、熟石膏、甘草、白芷梢各一錢,共研末,麻油同豬膽汁調搽又方∶老菱殼燒灰,用小磨麻油調搽。
火赤天瘡
初起小如芡實,大如棋子,燎漿水 ,色赤者為火赤瘡,頂白根赤名天 瘡,俱能延及遍身, 熱疼痛,破流毒水。上身多生者屬風熱盛,頻服解毒瀉心湯,下體多生者屬濕熱盛,頻服清脾除濕飲。初起未破,外搽如意金黃散,已破流水,外摻石珍散,破爛自干。多煎甘草湯洗凈瘡痂,方好上藥,各方俱見后主治及敷貼匯方。
黃水瘡并鬧瘡
土硫黃一兩,人言、鐵銹各五錢,韭菜根、蔥白各錢半,共搗極爛涂碗內,覆小磚灶上,燒艾葉熏干,麻油調和,放藥手心內,兩手搓極熱,時時以鼻嗅之,然后搽瘡極效。
又方∶真紅粉、輕粉、牙硝、麻油調搽。
又方∶雄黃、輕粉、銀朱、白礬、牙硝、松香、密陀僧、銅綠、油頭發,用鐵盞盛桐油熬藥末,傾地上槽孔中,候冷結條磨搽,極效。如癢,再加椒殼末。
手足瘭疽
此疽常生手足肩背,累累如赤豆,刺之汁出,用蕓苔菜葉煮汁,服一碗,并食干熟菜數頓,少與鹽醬,冬月用子研服。
腦漏鼻流臭膿
破瓢、白雞冠花、白螺絲殼(各燒存性)等分,血竭、麝香各五分,為末,以好酒潤濕,熟艾連葉揉成餅,貼在頂門上,以熨斗火熨之,以愈為度。
異疽似癰
惟有小異,膿如小豆汁,今日去,明日滿,用蕓苔(即油菜苔)搗爛布袋盛,于熱灰中煨
天火熱瘡
初起似痱(音費),漸如水泡、似火燒、瘡色赤,急用蕓苔菜葉搗汁,調大黃、芒硝、生
黃水瘡
紅棗燒灰二錢,飛黃丹、松香、枯礬各一錢,共研細末。麻油調敷。
瘡爛成孔
凡小兒,或頭面遍身形似楊梅瘡者,取蒸糯米甑上汽水滴下,以盤盛取,頻頻搽之,數日即愈。
漆瘡發熱作癢
芒硝,泡湯搽之?;虬椎\泡湯洗之,或干荷葉、或川椒煎湯洗之,俱極神效?;蝮π窔ぜ鍦匆嗝?。
漆瘡腫腐
以新鐵釘一斤,浸水一宿,搽之立愈。
又,白果葉煎湯洗數次,腫消全愈。如已腐潰成瘡者,生石膏一兩,水粉一兩,輕粉一錢,共研細末,韭菜搗取汁調搽。
|
|
來自: 學中醫書館 > 《驗方新編-鮑相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