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龍(山)脈(1)
浙江省總體上是一個多山的省份,山地丘陵占浙江總面積的70%,西部和南部的海拔較高。天目山、天臺山、四明山、雁蕩山幾大山系貫穿全省,海拔一般在200~1000米。全省最高峰是西南部的黃茅尖 (1929米)。全省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
全省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總體上分為北部平原區和中南部丘陵山地區兩部分。省內大部分龍脈都呈西南——東北走向。具體可分為:



浙江主要山脈一覽表
|
|
主要山峰 |
海拔(米) |
位置 |
高度排名 |
1 |
天目山脈 |
清涼峰 |
1787.4 |
臨安 |
3 |
2 |
西天目 |
1507 |
臨安 |
13 |
3 |
東天目 |
1479 |
臨安 |
16 |
4 |
大明山 |
1489.9 |
臨安 |
15 |
5 |
莫干山 |
719 |
德清 |
|
6 |
龍王山 |
1587 |
安吉 |
9 |
7 |
龍門山脈 |
觀音尖 |
1246 |
桐廬 |
28 |
8 |
北山 |
1310 |
金華 |
24 |
9 |
三界尖 |
1015.2 |
諸暨 |
47 |
10 |
天塘崗 |
943 |
富陽 |
|
11 |
仙華山 |
720.8 |
浦江 |
|
12 |
會稽山脈 |
東白山 |
1195 |
諸暨 |
34 |
13 |
西白山 |
1095 |
嵊州 |
37 |
14 |
南園尖 |
1090 |
諸暨 |
39 |
15 |
棕櫚尖 |
1028 |
嵊州 |
43 |
16 |
四明山脈 |
四明山 |
1017 |
嵊州 |
46 |
17 |
撲船山 |
1021 |
嵊州 |
44 |
18 |
三尖山 |
1000 |
嵊州 |
48 |
19 |
雪竇山 |
800 |
奉化 |
|
20 |
天臺山脈 |
華頂山 |
1094 |
天臺 |
38 |
21 |
蒼山 |
1113 |
天臺 |
35 |
22 |
菩提峰 |
996 |
新昌 |
|
23 |
天姥山 |
818.1 |
新昌 |
|
24 |
茶山 |
872 |
寧海 |
|
25 |
大盤山脈 |
大盤山 |
1246 |
磐安 |
28 |
26 |
清明尖 |
1314 |
磐安 |
23 |
27 |
棋架山 |
1073 |
磐安 |
41 |
28 |
鞍頂山 |
834.3 |
磐安 |
|
29 |
千里崗山脈 |
磨心尖 |
1522 |
淳安 |
12 |
30 |
千坑頭 |
1040 |
淳安 |
42 |
31 |
紫高尖 |
1018 |
建德 |
45 |
32 |
懷玉山山脈 |
金紫尖 |
1450 |
淳安 |
18 |
33 |
嘯天龍 |
1395 |
淳安 |
19 |
34 |
外溪崗 |
1276 |
開化 |
26 |
35 |
古田山 |
1246 |
開化 |
28 |
36 |
括蒼山脈 |
括蒼 |
1382 |
臨海 |
21 |
37 |
面長山頭 |
1104 |
臨海 |
36 |
38 |
大青岡 |
1270 |
永嘉 |
27 |
39 |
南正尖 |
1214 |
永嘉 |
33 |
40 |
大洋山 |
1500 |
縉云 |
14 |
41 |
雁蕩山脈 |
北雁蕩 |
1056 |
樂清 |
40 |
42 |
南雁蕩 |
1237 |
泰順 |
31 |
43 |
金子山 |
1320 |
青田 |
22 |
44 |
棋盤山 |
1231 |
平陽 |
32 |
45 |
望州山 |
753 |
蒼南 |
|
46 |
洞宮山脈 |
黃茅尖 |
1921 |
龍泉 |
1 |
47 |
百山祖 |
1857 |
慶元 |
2 |
48 |
上山頭 |
1690 |
景寧 |
5 |
49 |
白云山尖 |
1601 |
景寧 |
7 |
50 |
香爐尖 |
1597 |
慶元 |
8 |
51 |
金子峰 |
1563 |
慶元 |
10 |
52 |
八面湖 |
1389 |
青田 |
20 |
53 |
龍隱洞 |
1291 |
青田 |
25 |
54 |
仙霞嶺山脈 |
九龍山 |
1724 |
遂昌 |
4 |
55 |
白馬山 |
1621 |
遂昌 |
6 |
56 |
藥王山 |
1452.6 |
衢州 |
17 |
57 |
爛柯山 |
164 |
衢州 |
|
58 |
江郎山 |
824 |
江山 |
|
59 |
長興地區山峰 |
顧渚山 |
355 |
長興 |
|
60 |
云頂峰 |
521 |
長興 |
|
61 |
黃塔頂 |
611 |
長興 |
|
62 |
舟山 |
普陀山 |
292 |
舟山 |
|
63 |
武義 |
牛頭山 |
1560 |
武義 |
11 | |
浙北平原區: 杭嘉湖平原是長江三角洲的一部分,地勢極為低平,河網密布,有京杭大運河穿過,主要城市有杭州、嘉興和湖州。寧紹平原位于浙江東部沿海,主要城市有寧波和紹興。

浙西中山丘陵區:包括天目山、白際山、昱嶺、千里崗、龍門山等山脈,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浙東盆地低山區: 海拔多不足500米,主要山脈有會稽山、四明山、天臺山等。山間分布有諸暨盆地、嵊新盆地、天臺盆地、仙居盆地等。
浙中丘陵盆地區: 本區位于千里崗與仙霞嶺兩山脈之間,其中金衢盆地沿衢江伸展,是浙江最大的盆地。
浙南中山區: 是浙江地勢最高,省內的錢塘江南源和甌江均發源此區,山間較大的盆地有麗水盆地、松古盆地等。是浙閩丘陵的一部分,有較多山峰高于海拔1000米,主要山脈有仙霞嶺、洞宮山、括蒼山、雁蕩山等。
沿海丘陵平原區: 在浙江東南沿海,自北向南還有溫黃平原、溫瑞平原等。
溫黃平原位于浙江省東部,椒江干流南岸、楠溪江以東、樂清灣以北,東部和東南部瀕臨東海,總面積2361平方公里,現有耕地101.4萬畝(其中水田87萬畝),分屬臺州市的溫嶺、黃巖、路橋、椒江4個市(區),是浙江省重要的商品糧和柑橘生產基地,主要有永寧江(流域面積889.8平方公里)和金清江(流域面積1172.6平方公里)兩大水系。
溫瑞平原位于浙南沿海,整個平原被甌江、飛云江、鰲江分割成幾個小塊,屬江河沖積、濱海沉積的平原,如甌江北岸的樂清平原、南岸的溫州平原,飛云江兩岸的瑞安平原,鰲江兩岸的平陽平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