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豬場場址選擇、布局、豬舍設計及類型 一、場址選擇 豬場場址的選擇應考慮其在本地區所處的位置,本地區長遠的發展規劃,常年的主風向,豬場前后的通風、交通、水電等條件。從保護環境的角度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存發展環境 養豬生產是一個需要長期穩定發展的產業,因此選擇場址要根據當地城鄉中遠期(20年)的發展規劃來確定。要在城鄉規劃中劃出的畜牧生產基地建場,以避免因城鄉建設、公路或鐵路的開通等項目而拆遷,以減少經濟損失。對新建規模不足萬頭的豬場,從占地、水源、電力和糞便處理等方面,要留有發展的余地。 (二)水源、電力及交通條件 1.水源 在自動飲水的情況下,豬的需水量為每千克干飼料 2.電力 現代規?;i場往往需要采用成套的機電設備來進行飼料加工、供水供料、照明保溫、通風換氣、消毒沖洗等環節的操作,再加上生活用電,一個萬頭豬場的裝機容量往往達70~100千瓦左右,因此,靠近豬場應有方便充足的電源條件。為應付臨時停電,豬場應有小型發電機組。 3.交通 機械化豬場物料運輸量較大,一個萬頭豬場每天進出的物料包括飼料、糞便、上市生豬等約有20~30多噸,為了減少運輸成本,在防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場址應選擇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三)衛生防疫環境 一個萬頭豬場豬群每天排除的糞便大約15噸,還有大量的有害氣體和糞尿污水等,對周圍環境容易造成污染,所以場址選擇應遠離市區、村鎮和生活密集區,以便豬場搞好衛生防疫和維持安靜的環境。一般要求場址遠離居民區 (四)糞污處理和利用環境 現代規?;i場產生糞污量大而集中,場址選擇要充分考慮糞便處理和環境的利用。如果豬場周圍有足夠的農田、魚塘等條件來進行豬場糞污的消化,不但提高了養豬綜合效益,而且還保護了周圍環境,這是一種既養豬、又保護環境的良好生態養殖模式。 二、建筑布局 豬場在布局上應該分三個功能區,即生活區、生產區和生產輔助區??傮w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衛生防疫和飼養管理。 1.生產區 應該與生產輔助區嚴格分開,并保持一定的距離(最好超過 2.生產區的布局 配種舍、妊娠舍、分娩舍應安排在清潔、安靜和閑雜人員少的上風區;育成舍、肥育舍豬數量多,因出售與外界交流頻繁,應設在離出口近和接近排污區的下風方位;隔離豬舍也應設在生產區的下風方位,并盡量遠離生產豬舍。生產區只設一個大門,并設值班室、人員消毒室和車輛消毒池;出豬臺和集糞池應設在生產區圍墻外,外來運豬車、運糞車在圍墻外操作;飼料成品車在生產區外將成品卸到圍墻邊的飼料間,飼料間另一端與生產區相通,區內另用飼料車運料。同時還要把人行道、飼料運送道與趕豬運糞道分開。 3.生產輔助區 水、電等輔助設施應接近生產區豬舍,以節約輸送管線和減少輸送損失。 4.總體平面設計 應充分考慮糞便處理與利用環境,包括處理與利用設施的布置和糞渣、廢水的出路等,如圖3-1。
1.配種舍 2.妊娠舍 3.分娩舍 4.保育舍 5.生長舍 6.育肥舍 7.水泵房 8.生活和辦公用房 9.生產附屬用房 10.門衛室 11.消毒室 12.廁所 13.隔離舍及剖檢室 14.死豬處理設施 15.污水處理設施 16.糞污處理設施17.選豬間 18.裝豬臺 19.污道 20.凈道 21.圍墻 22.綠化隔離帶 23.場大門 24.糞污出口 25.場外污道 三、 豬舍設計及類型 (一)豬舍建筑設計原則 1.豬舍排列和布置必須符合生產工藝流程要求。一般按配種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長舍和肥育舍依次排列,盡量保證一棟豬舍一個工藝環節,便于管理和防疫。 2.豬舍的設計處理。依據不同生長時期豬對環境的要求,對豬舍的地面、墻體、門窗等做特殊設計處理。 3.豬舍建筑要便利、清潔、衛生,保持干燥,有利于防疫。 4.豬舍建筑要與機電設備密切配合,便于機電設備、供水設備的安裝。 5.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盡量降低造價,節約投資。 (二)豬舍建筑常見類型 豬舍依其結構、豬欄和功能等形式,可分為多種類型。豬舍類型如圖3-2所示。 圖3-2 常見豬舍類型示意圖 1.按屋頂形式分 單坡式、雙坡式、聯合式、平頂式、拱頂式、鐘樓式、半鐘樓式等。 2.按墻的結構分 (2)半開放式 三面有墻,一面設半截墻,略優于開放式。 (3)密閉式 分有窗式和無窗式。有窗式四面設墻,窗設在縱墻上,窗的大小、數量和結構應結合當地氣候而定。一般北方寒冷地區,豬舍南窗大,北窗小,以利保溫。為解決夏季有效通風,夏季炎熱地區還可在兩縱墻上設地窗,或在屋頂上設風管,通風屋脊等。有窗式豬舍保溫隔熱性能好;無窗式四面有墻,墻上只設應急窗(停電時使用),與外界自然環境隔絕程度較高,舍內的通風、采光、舍溫全靠人工設備調控,能為豬提供較好的環境條件,有利于豬的生長發育,提高生產率,但這種豬舍建筑、裝備、維修、運行費用大。 3.按豬欄排列分 (1)單列式 豬欄一字排列,一般靠北墻設飼喂走道,舍外可設或不設運動場,跨度較小,結構簡單,省工省料造價低,但不適合機械化作業。 (2)雙列式 豬欄排成兩列,中間設一工作道,有的還在兩邊設清糞道。豬舍建筑面積利用率高,保溫好,管理方便,便于使用機械。但北側采光差,舍內易潮濕。 (3)多列式 豬欄排列成三列以上,豬舍建筑面積利用率更高,容納豬多,保溫性好,運輸路線短,管理方便。缺點是采光不好,舍內陰暗潮濕,通風不暢,必須輔以機械,人工控制其通風、光照及溫濕度。 現介紹幾種常見的大、中、小型豬舍規格,供參考。 大型舍:長80~100米,寬8~10米,高2.4~2 中型舍:長40~50米,高2.3~2 小型舍:長20~25米,高2.3~2 (三)豬舍的地面和排污設計 1.地面設計 豬舍地面是豬活動、采食、躺臥和排糞的地方,要求保溫、堅實、不透水,平整防滑,便于清洗消毒。修建豬舍時,地基頂部應設防潮層,可在地表下鋪一層孔隙較大的材料(如爐灰渣、空心磚、粗砂石等),厚15~30厘米,以增加其保溫性能。表面多用水泥粗面,地面要有3﹪~5﹪的坡度,以利排污。 (1)空懷舍、妊娠舍、生長舍、育肥舍 大多是前面2∕3為水泥地面,坡度約為3﹪~5﹪,后面1∕3為漏糞地板(鑄鐵、水泥條或者鋼筋噴塑等),漏糞板下面是一條寬約 (2)分娩、保育舍 由于現已廣泛推廣使用免維修型鑄鐵分娩欄、保育欄,床架中間不再設置任何支撐腳,因此要求在豬欄排糞區底部設置同上的自動沖水糞溝或人工揀糞糞溝。施工時要求保證豬欄前后支腳處的標高,前后腳的距離為 2.排污設計 現代規?;B豬豬群密度大,每天產生的糞便也較多,因此合理的排污設計是維持豬舍環境的重要因素。 各種豬群平均日排泄糞尿量見表3—1。 表3—1 各種豬群平均日排泄糞尿量
(1)舍內糞溝的設計 目前豬舍內的排污設計有人工揀糞糞溝、自動沖水糞溝和刮糞機清糞。為了保證排污徹底而順暢,設計的糞溝須有足夠的寬度和坡度及一定的表面光滑度,自動沖水糞溝還必須有足夠的沖水量。糞溝設計的一般情況是:人工揀糞糞溝寬度為25~30厘米左右、始深 (2)總糞溝的設計 一般情況下,萬頭豬場總糞溝寬度 (四)豬舍的通風和保溫設計 1.通風設計 設計良好的通風系統,可使豬舍經常保持冷暖適宜、干燥清潔,不但能及時排除舍內的臭味或有害氣體,而且還能防止疾風對豬只的侵害。 (1)自然通風 在自然通風的情況下,豬舍應合理的設計朝向、間距、門窗的大小和位置及屋面結構。一般情況下,單棟建筑物的朝向與當地夏季主導風向垂直,豬舍間距大于5倍豬舍的高度,通風情況最好。但是目前興建的規?;B豬場都是一個建筑群,要獲得良好的自然通風,一般將豬舍的朝向與夏季主導風向成 自然通風主要靠熱壓通風,要求在豬舍頂部設置排氣管,墻的底部設置進氣管??稍谟嬎愠鐾L管總面積后,根據所確定的每個排氣管的斷面積,求得一棟舍內需要安裝的排氣管數。風管總面積的計算公式如下: A﹦L∕V 式中 A 為風管總面積;L 為確定的通風換氣量;V 為空氣在排管中的流速(米∕秒) (2)機械通風 機械通風有三種方式:負壓通風、正壓通風和聯合通風。負壓通風是用抽風機抽出舍內污濁空氣,讓新鮮空氣通過進氣管進入舍內;正壓通風是用風機將舍外新鮮空氣強制性送入舍內,使舍內壓力增高,污濁空氣經風管自然排除;聯合式通風是一種同時采用機械送風和排風的方式,適用于大型封閉式豬舍。 現代規模化養豬豬群密度大,舍內環境經常隨著豬只的數量、體重及室外氣溫而改變,有時單靠自然通風是不夠的,還要設置必要的機械通風裝置,通過風機送風和排風,從而調節豬舍內的空氣環境。例如美國三德公司封閉式豬舍的通風系統,它在屋頂正中設計垂直通風道并安裝蒸發式冷風機,把風送入設置在屋架下弦的水平風道,再經水平風道兩側面的送風口均勻的送到舍內;在南北兩側墻上裝有排風機,墻的內側有通氣管與排風機相連,這樣有助于把接近地面的部分氣體抽出,是一種良好的機械通風方式。 2.保溫設計 對豬舍進行合適的保溫設計,可以解決低溫寒冷天氣對養豬的不利影響,又可以節約能源,夏天還可以隔熱和減少太陽的熱輻射。因此在設計豬舍時應盡可能采用導熱系數小的建材作為修建屋面、墻體和地面的材料,以利保溫和防暑。目前北方地區豬舍多采用“單斜面半敞開式”結構形式,設計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幾點。 (1) 豬舍的方位 采用坐北向南、東西延長(陽光透過率低的地區,偏西5~8°為好),要有一個合理的采光屋面(冬季能使太陽光最大限度的射入棚內,夏季能使太陽的高度角近乎垂直,舍內遮陰面大,去掉棚膜,通風涼爽)。 (2) 豬舍前坡 采光部分用雙層結構模式,里層為永久性鋁合金架玻璃采光層,外層為無滴漏塑料薄膜(西北地區風沙大可設計為鋼架保溫采光結構),夜間加草簾等覆物。 (3) 棚頂 多使用土木結構,建造時最好鋪足夠的保溫材料(如爐灰、鋸末等),并用多層材料(如草泥、石棉瓦等)組合在一起,有效的提高其保溫性能。 (4)墻體 僅次于棚頂,要選擇導熱系數小的材料,確定合理的隔熱結構,提高墻壁的保溫能力。目前,大部分豬場都是采用磚砌的墻體,如果使用空心磚或在墻體內填充一些稻草、碎紙片、泡沫塑料等,可以有效的改善其保溫性能。 (五)豬舍內部結構設計 豬舍內部結構包括前墻、后墻、中梁柱、豬欄、食槽、走道、糞溝等部分?,F以北方地區常用的“單斜面半敞開式”日光節能豬舍為例介紹。 豬舍型式為“單斜面半敞開式”日光節能舍,中梁柱高 這種單間和標準棟適合于各類型的豬舍,如配種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后備舍及育肥舍。不同的是:分娩舍和保育舍不安裝隔欄,而裝配專用的限位欄和保育欄;分娩舍和保育舍排污溝的位置距離前墻基 |
|
來自: LM0318 > 《437.畜牧 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