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鳴.. 1.小柴胡合溫膽湯加羚羊角. 菊花. 蒺藜。 2.痰火上攻,耳鳴耳聾.. 二陳湯加黃柏. 瞿麥.萹蓄. 木通。 3.治耳中蟻斗方.. 熟地90克 山萸肉90克 白芍90克麥冬30克 柴胡9克 山梔9克白芥子3克 連服一月當愈。 4.止喧丹.. 耳鳴. 腎水虧耗,復怒氣傷肝。 熟地30克 山萸肉18克 麥冬30克白芍12克 山梔9克 白芥子6克 5.左歸丸.. 耳鳴,眼花。 熟地 山萸肉 淮山 枸杞 菟絲子 川牛膝鹿膠 龜膠 6.古庵心腎丸.. 補養心腎,益氣固精。用于陰虛血熱引起心腎不交的遺精盜汗,健忘失眠,腰膝無力,目暗耳鳴等。 生地 熟地 山萸肉 山藥 茯苓 丹皮澤瀉 枸杞 當歸 龜板 鹿茸 紫河車 黃連 黃柏 牛膝 甘草 7.腎虛耳嗚聲響,如風水鳴,如鐘磬聲。 白毛烏骨雞1只 甜酒4斤,燉食。煮食三五只。 8.小柴胡合溫膽湯加羚羊角. 菊花. 蒺藜。 9.真陰虛之耳鳴.. 熟地 山萸肉 白芍 麥冬 天冬 五味子磁石 龜板 牛膝 秋石 10.吹耳散.. 腎虛耳鳴耳聾。. 五倍子炒 海螵蛸 煅龍骨各20克 枯礬0.6克 冰片0.3克麝香0.6克 黃丹1克 共研極細面,吹耳中少許,日二次。 11.腎虛肝郁..耳內時聞螞蟻戰斗之聲,時開時閉.. 柴胡 山梔 白芥子各9克 麥冬30克 白芍 熟地 山萸肉各90克. 12.柴胡12克 歸尾9克 赤芍9克 川芎9克 香附9克 黃芩9克 紅花6克 石菖蒲15克 骨碎補30克 蔥白7根 13.耳中忽聞螞蟻戰斗聲,是為腎水耗盡,又加怒氣傷肝所致。 熟地90克 山萸肉90克 白芍90克 柴胡9克 麥冬30克 白芥子3克 山梔9克 14.杞菊地黃湯加生石決.夏枯草.石菖蒲。 15.黃芪24克 當歸15克 白術15克 蒼術15克 云苓15克 棗仁15克 遠志15克 石菖蒲12克 木香3克 龍眼肉15克 磁石18克 蟬蛻10克 僵蠶10克 天竺黃5克 片姜黃10克 夜交藤15克 合歡皮15克 炙草12克 生姜2片 大棗3枚 16.補中益氣湯加枸杞.菊花.蟬蛻.葛根.石菖蒲。 17.四逆散加當歸.知母.路路通.五靈脂.蒲黃。 18.耳鳴如蟬者,多主腎虛..如潮者,多主肝腎。 腎四味加熟地90克 砂仁9克共搗如泥,麥冬30克 天冬30克 茯苓15克 五味子6克 巴戟天30克鹽水炒 桂皮4克后下 赤石脂30克 腎四味藥為枸杞.菟絲子.補骨脂.淫羊藿。 19.歸尾 生地 白芍 川芎 知母鹽水炒 黃柏鹽水炒 全蝎炙 蟬蛻 蘇葉黃菊花 枸杞 蒺藜 磁石 骨碎補 路路通 廣木香 丹皮 澤瀉 20.桑葉 白菊花 勾藤 生石決 生鱉甲 生牡蠣 生龜板 煅磁石 生地麥冬 天冬 白芍 黑芝庥 苦丁茶 21.蟬蛻10克 僵蠶10 克 磁石18克 石菖蒲12克遠志15克 天竺黃5克 片姜黃10克 黃芪24克 白術15克云苓15克 棗仁15克 夜交藤15克 合歡花15克 木香3克炙草5克 生姜2片 大棗3枚 22.石決明 蒺藜 菊花 連翹 黃芩 山梔 苦丁茶 赤芍 生地 桔梗 甘草石菖蒲 炙遠志 夜交藤 23.瀉肝鎮逆.. 龍膽瀉肝湯加赭石.磁石.白芍.石菖蒲.遠志.香附.酒軍。 24.心脾兩虛.. 歸脾湯加百合.石菖蒲.遠志。 25.腎氣不足.. 熟地 山藥 山萸肉 枸杞 菟絲子 肉蓯蓉鹿角片 石菖蒲 蔥白 26.耳嗚,重聽,精關不固,性交早泄,此為肝腎陰液兩虧,肝陽化風上擾。法當鎮潛固攝。 熟地 山藥 山萸肉 石斛 麥冬 天冬白芍 芡實 五花龍骨 生鱉甲 生龜板 生牡蠣 煅磁石 27.熟地 山藥 山萸肉 丹皮 黃柏 知母 制首烏 沙苑子 蓮須 芡實桑螵蛸 黃魚鰾膠 煅牡蠣 酒芍 煅磁石 青鹽 研末,煉蜜為丸。 28.兒系丸.. 腎虛耳鳴,夢遺,目眩,倦怠。 石蓮肉90克 菟絲子150克酒炒 淮山90克茯苓60克 研末,煉蜜為丸。每次服9克,日三次。 膿耳. 1.柴胡 黃芩 黃芪 當歸 白芍 生地 地骨皮 龍膽草 白芷 香附 甘草 2.柴胡 黃芩 當歸 生地 白芍 白芷 香附 龍膽草 地骨皮 甘草 3.聤耳流膿屬腎虛者.. 六味地黃湯加地骨皮。 4.核桃肉3至5枚,搗如泥,加冰片1克,用布包放飯上蒸,取溫熱油滴耳內。 5.麝香0.3克 冰片1.5克 黃連1.5克 柿蒂7個燈芯1克燒灰存性 研末,吹耳。 6.麝香0.3克 冰片0.3克 枯礬6克 烏賊骨12克黃柏6克 研末,吹耳。 7.蛇蛻3克 蟬蛻3克 五倍子3克燒灰存性 麝香0.1克冰片0.1克 研末,吹耳。如耳邊潰爛,調醋外搽。 8.麝香0.3克 冰片3克 枯礬6克 滑石6克 研末,吹耳。 9.銀朱3克 枯礬3克 麝香0.3克 冰片0.6克 研末,吹耳。如耳外潰爛,流黃水發癢,則加陳醋或豬油調藥,外敷患處。 10.桑螵蛸 蛤粉 枯礬 雄黃各等分 共搗和,外敷患處。 11.耳流膿,日久不愈.. 銀朱3克 麝香0.6克 冰片3克黃連3克 研末,調麻油滴耳。 12.灌耳心,久治不愈.. 上桂,研末,調雞油滴入耳內,連滴七日。 13.耳內流膿血.. 麝香0.6克 兒茶6克 黃丹6克制爐甘石9克 白礬6克 研末,吹耳。 14.耳炎凈.. 全蝎6克 冰片3克 枯礬60克 研末,吹耳,日二次。 15.耳疔,流膿,疼痛,耳聾.. 核桃肉15克 全蝎9克 冰片1克 將布包放在飯上蒸,取油滴耳。注意先將耳內膿液粘盡,再滴藥油,日三次。 16.紫草油.. 紫草,浸入麻油內,俟油變成紅色即成。用時外涂患處。 17.蛇蛻3克 蟬蛻3克 五倍子3克,上三味燒灰存性,加入麝香0.1克,冰片0.1克,研末,吹藥入耳,治耳流黃水,如耳邊潰爛,調醋外搽患處。 18.耳漏..耳流臭濃水. 枯礬3克 青黛3克 冰片2克 研細面, 吹藥粉少許入耳中 ,日三次。此方化膿甚快。 19.吹耳紅棉散..排膿消腫,止癢止痛。用于內耳腫痛,流膿水。 胭脂炭9克 蛇蛻3克燒炭存性 陳皮炭6克 枯礬6克 麝香0.1克 冰片0.3克 研細面,先將藥棉擦凈耳孔 然后吹藥粉少許入耳中,日二三次。 20.耳中流膿.. 枯礬6克 冰片1.5克 五倍子1.5克 研末。將耳中膿拭凈,吹藥于內,日三次。 小兒耳底流膿,經久不愈.. 1.白礬9克,用雞蛋1個,將一端打一孔,將礬裝進蛋內,置火爐邊煅焦為度,取出研極細。用時,將耳底之膿擦凈,將藥滴入耳內。三天痊愈,百發百中。 2.白礬研末,裝入豬膽內,陰干,取出研極細,就可使用。找幾個豬苦膽,往里面添白礬,滿了就好。要陰干,等外面有一層霜,大概一個月左右,掃下藥面,加點冰片。這個藥要平時準備好,外用吹耳。 3.小兒灌耳心流膿.. 青礬0.3克火煅至鮮紅,涼后研末 冰片1克研末,吹耳。 耳忽大痛,如有蟲在內奔走,或血水流出,或干痛不可忍者.. 蛇蛇燒灰存性,鵝翎吹之,立愈。此經驗秘方也。 風熱干腎..惡寒發熱,耳中策策疼痛不安,脊強背直。 人參敗毒散加白芷.細辛 蔓荊子 蟬蛻 赤芍 黃芩 紫荊皮。 耳疾..突肉色紫鮮紅。 龍膽瀉肝湯加丹皮. 地骨皮。 耳疾日久不愈.. 麝香3克 冰片5克 銀朱6克 雄黃6克 枯礬6克 龍骨5克 青黛3克 輕粉3克 制爐甘石6克 研末,裝瓶密封,勿令泄氣。每日早晚先用硼酸水洗凈患處,再吹藥入耳。 耳腫,伴牙痛.. 梅花點舌丹 外敷內服。 傷左右耳根方.. 羌活3克 防風6克 白芷6克 川芎3克 蒼耳子9克炒蔓京子6克 骨碎補9克 制乳沒各3克 甘草3克 蔥3根 生姜3片 耳內有小蟲.. 雄雞冠血,滴耳。 耳外旋耳瘡.. 1.防風通圣散 水煎服。并外用冰片. 硼砂. 青黛. 鉛粉. 制爐甘石研末外敷,以祛風火熱毒。 2.旋耳散..繞耳生瘡,流黃水,纏綿不愈。 黃連15克 黃柏12克 枯礬8克 銅綠6克 冰片5克 研細面,裝瓶密封,勿泄氣。用時調麻油外搽患處,日換一次。 寸耳風.. 小柴胡湯。 骨槽風.. 耳前及腮頰筋骨隱痛,日久腐潰,漫腫硬痛,牙關拘緊。 馬齒莧5斤 白礬30克研末 將馬齒莧煮去渣,納入白礬,熬成膏,外敷患處。 聰耳蘆薈丸.. 治肝經有火,耳內蟬鳴,漸至重沂,鼻不聞香臭者。 蘆薈 青黛 酒軍 紅胡 黃芩 龍膽草山梔 當歸 青皮各30克 廣木香3克 制南星9克 麝香1.5克 為末,神曲糊丸如綠豆大。每次服20克,食后. 姜湯送下,每日三次,配服柴胡清肝散。 耳中出血..柴胡清肝散.. 紅胡 黃芩 白芍 山梔 黃連 連翹 龍骨桔梗 甘草 聤耳.. 麝香0.3克 冰片0.6克 銀朱0.6克制爐甘石1克 全蝎1克 僵蠶3克 研末,吹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