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厭食一般是指1--6歲的兒童長期見食不思、胃口不開、食欲不振,甚則拒食的一種病癥。該病主要是由于飲食喂養不當,損傷腸胃功能而引起的。厭食患兒一般精神狀態均較正常,若病程過長,就會出現面黃倦怠、形體消瘦等癥狀,但與疳癥的脾氣急躁,精神萎靡等一系列癥有所區別。
1.山楂陳皮治療小兒厭食
[配 方] 山楂6克,陳皮5克,白術4克。
[制用法] 將上述3味共研細粉,米湯調糊,敷于臍窩,蓋上紗布,外用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2次,3~5日為1療程。
[功 效] 治療小兒厭食。
2.白術茯苓飲治療小兒脾虛厭食
[配 方] 白術6克,茯苓6克,黨參6克,陳皮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健脾和胃。治療脾虛型厭食。癥狀表現為面色蒼黃,形體消瘦,不思飲食,好臥懶動,疲倦少語,大便稀不成形,舌質淡,苔少,脈象細弱無力。
3.韭菜籽治療小兒厭食
[配 方] 韭菜籽9克,面粉適量。
[制用法] 將韭菜籽研末,調入面粉和勻,制成餅,蒸熟,日分 3次服用,連服3-5日。
[功 效] 適用于兼見自汗、面白等癥的小兒食欲不振癥。
4.番茄汁治小兒厭食
[配 方] 西紅柿數個。
[制用法] 洗凈,用開水泡過去皮,去籽,用干凈紗布擠汁,每次 服用50-100毫升,每日2~3次,汁中不要放糖。
[功 效] 健脾開胃,治小兒厭食。
5.木香治小兒厭食
[配 方] 木香15克,砂仁15克,六曲60克,炒麥芽60克, 焦山楂60克,炒檳榔40克,炒萊菔子40克,炒青皮30克,胡連 20克,黃芪90克。
[制用法] 共為細面,煉蜜為丸,每丸重4克,每服1丸,每日 2次,奶水各半送服。如服藥面亦可,每次服2克,日2次。
[功 效] 用治小兒厭食,癥見見食則煩,體弱發稀。
6.黨參治小兒厭食
[配 方] 黨參3~6克,白術3-6克,茯苓6—10克,陳皮3—6 克,蒼術3-6克,山楂6—10克,雞內金3-6克,枳殼3~6克,甘草 2~3克。
[制用法] 藥物用清水浸泡30分鐘,再煎煮15~20分鐘,上藥 可研細末,6克空腹服,日服兩次。
[功 效] 健脾開胃。用治小兒厭食。
7.大黃治小兒厭食
[配 方] 大黃3克,檳榔6克,陳皮6克,砂仁5克,焦山楂 10克,建曲10克,炒麥芽10克,甘草3克。
[制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功 效] 理氣醒脾,消食開胃。用治小兒厭食癥。
8.山藥治小兒厭食
[配 方] 山藥200克,神曲150克,茯苓100克,丁香20克。
[制用法] 為細末,每次沖服15克,日3次。
[功 效] 治小兒厭食。
9.香薷治小兒厭食。
[配 方] 香薷、砂仁、草果、陳皮、五味子、甘草各10克。
[制用法] 共為細末,每次沖服3克,日2—3次。
[功 效] 治小兒厭食。
10.蒼術治小兒厭食
[配 方] 蒼術1份,陳皮1份,雞內金1份。
[制用法] 共研細末,以適量蜂蜜調和后開水沖服即可。1日3 次,2歲以下每次1克,3-5歲每次1.5克。
[功 效] 治小兒不思飲食,腹脹,泄瀉,舌苔白膩。
11.山藥山楂治小兒厭食
[配方] 山藥10克,山楂、雞內金、白扁豆各5克,甘草4克。
[制用法] 用水煎沸15分鐘,濾出藥液,再加水煎20分鐘,去渣,兩煎所得藥液兌勻,分服,日1劑。
[功 效] 治小兒厭食癥。
12.石菖蒲治小兒厭食
[配 方] 石菖蒲5克,佛手10克,荷葉 5克,益智仁5克,枳殼10克,麥芽10克,山藥3克,山楂10克,龍膽草3克,石斛10 克,蒼術5克,陳皮1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 效] 開胃進食。用治小兒厭食。
13.扁豆治小兒厭食
[配 方] 炒扁豆、黨參、玉竹、山梔、烏梅各等份,白糖適量。
[制用法] 各藥加水同煮,至豆熟時取汁,加白糖飲服。
[功 效] 本方適用于因脾胃虛弱所致的厭食癥。
14.蠶豆治厭食癥
[配 方] 蠶豆500克,紅糖適量。
[制用法] 將蠶豆用水浸泡后,去殼曬干,磨粉(或磨漿過濾后,曬干),即成。每服30-60克,加紅糖適量,沖人熱水調勻食。
[功 效] 本方適用于脾胃不健,消化不良,飲食不下等所致的厭食癥。
15.大米治厭食癥
[配 方] 大米500克,南瓜大半個(或1000-1500克),紅糖適量。
[制用法] 將大米淘凈,加水煮至七八成熟時,濾起,南瓜去皮,挖去瓤,切成塊,用油、鹽炒過后,即將過濾之大米倒于南瓜上,慢火蒸熟。若蒸時加入適量紅糖,其味更美。
[功 效] 本方適用于脾失健運所致之厭食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