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圓圓本姓邢,名沅。明末清初南曲名妓,蘇州人居姑蘇山塘街。陳圓圓初入南曲便被名士爭相攀求一時名氣蓋過溫婉可人的董小宛,如皋公子冒辟疆訪之,許以來年婚姻。豈料中途國舅周奎欲給皇帝尋求美女,聞得圓圓芳名掠奪而去。其時戰(zhàn)亂頻仍,崇禎無心逸樂。陳圓圓又回到田府,后被吳三桂納為妾。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遂引清軍入關。冒辟疆后與董小宛結合。據(jù)說陳圓圓跟吳三桂到了云南,后出家為尼,又一說自縊而死。被后人附會為明末清初“秦淮八艷”抑或“江南八艷”。 陳圓圓(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畹芬。明末清初江蘇武進(今常州)人。身于貨郎之家,少女時便艷驚鄉(xiāng)里。因家貧父母將其寄養(yǎng)于經商的姨夫家中。圓圓冰雪聰明,詩詞歌賦,一點就通。時逢江南年谷不登,重利輕義的姨夫,將圓圓賣給蘇州梨園。圓圓初登歌臺,扮演《西廂記》中的紅娘,人麗如花,似云出岫。鶯聲嚦嚦,六馬仰秣,使臺下看客凝神屏氣,入迷著魔。圓圓遂以色藝雙絕,名動江左。 紅顏傾國——傾國名姬陳圓圓 陳圓圓“容辭閑雅,額秀頤豐”,有名士大家風度。每一登場演出,明艷出眾,獨冠當時,“觀者為之魂斷”。父業(yè)“驚閨”, 俗呼貨郎。母早故,育于姨母陳氏家,改姓陳,居蘇州桃花塢。隸籍梨園,為吳中名優(yōu)。戲曲家尤西堂少時“猶及見之”。陳圓圓“容辭閑雅,額秀頤豐”,有名士大家風度。每一登場演出,明艷出眾,獨冠當時,“觀者為之魂斷”。 明天啟至清康熙年間吳江鄒樞所著《十美詞記》中載“姑蘇歌姬昆曲戲子陳圓圓年青聰慧,容貌娟秀,姑蘇歌姬陳圓圓演《西廂》,扮貼旦紅娘腳色,體態(tài)傾靡,說白便巧,曲盡蕭寺當年情緒,常在予家演劇,留連不去。后為田皇親以二千金酬其母,挈去京師……”明崇禎末,北去京都,入田府。適吳三桂出鎮(zhèn)山海關,慕陳殊色,以千金聘納為妾。暮年為女道士。陳圓圓乃蘇州名妓,善歌舞。初為田畹歌妓,后吳三桂納為妾。吳三桂出鎮(zhèn)山海關,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陳圓圓曾被俘。吳三桂降清,清軍攻陷北京,仍歸三桂,從至云南。晚年為女道士,改名寂靜,字玉庵。民間傳說稱吳三桂降清是為了她。 陳圓圓母親早亡,從養(yǎng)母陳氏姓。圓圓能歌善舞,色藝冠時,為蘇州名妓,名冠蘇州,響譽江南,時為稱“江南八艷”之一。崇禎時外戚周奎欲給皇帝尋求美女,以解上憂,遂派遣田妃的父親田畹下江南選美。后來田畹將名妓陳圓圓、楊宛、顧秦等獻給崇禎皇帝。其時戰(zhàn)亂頻仍,崇禎無心逸樂。陳圓圓又回到田府,田畹占為私有。一日吳三桂在田府遇見陳圓圓,一見傾心,后吳三桂納圓圓為妾。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遂引清軍入關,在一片石攻破李自成,陳圓圓復歸吳三桂。后吳三桂為滇王,圓圓隨往,以女道士卒于云南。 小說家姚雪垠在論《圓圓曲》(《文學遺產》季刊198O年第一期)一文,認定陳圓圓當時已不在北京,早就到了寧遠(興城,在錦州南邊),不久病死。 崇禎末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威震朝廷,崇禎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一說為田國丈)欲給帝尋求絕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憂慮之心,遂遺田妃的父親田畹下江南覓艷。田畹尋得蘇州名姬陳圓圓后,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為己有。 不久李自成的隊伍逼近京師,崇禎帝急召吳三桂鎮(zhèn)山海關。田畹對農民起義軍整日憂心惶惶,便設盛筵為吳三桂餞行,圓圓率歌隊進廳堂表演。吳三桂見蘇州名姬陳圓圓后,神馳心蕩,高興得摟著圓圓陪酒。酒過三巡警報突起,田畹恐惶地上前對吳曰:“寇至,將若何?”吳三桂說:“能以圓圓見贈,吾首先保護君家無恙。”未等田畹回答,吳三桂即帶圓圓拜辭。 吳三桂在其督理御營的父親勸說下,將蘇州名姬陳圓圓留在京城府中,以防同行招惹是非讓皇帝知道。李自成打進北京后,吳三桂的父親投降了起義軍,陳圓圓被李之部下所掠。當吳三桂答應投降李自成時,聞圓圓已被李之部將所占,沖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遂投降了清軍與農民軍開戰(zhàn)。這就是吳梅村在《圓圓曲》中所曰:“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李自成戰(zhàn)敗后,將吳三桂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殺死,然后棄京出走。吳三桂抱著殺父奪妻之仇,晝夜追殺農民軍到山西。此時吳的部將在京城搜尋到蘇州名姬陳圓圓,飛騎傳送,自引吳三桂帶著陳圓圓由秦入蜀,然后獨占云南。 順治中,吳氏進爵云南王,欲將圓圓立為正妃,圓圓托故辭退,吳三桂別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對吳的愛姬多加陷害冤殺,圓圓遂獨居別院。圓圓失寵后對吳漸漸離心,吳曾陰謀殺她,女性圓圓得悉后,遂乞削發(fā)為尼,從此在五華山華國寺長齋繡佛。 后來吳三桂在云南宣布獨立,康熙帝出兵云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吳三桂死后,陳圓圓亦自沉于寺外蓮花池,死后葬于池側。直至清末,寺中還藏有陳圓圓小影二幀,池畔留有石刻詩。(前身合是采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只有淚沾衣。) 1644年3月18日,闖王李自成率領號稱“大順軍”的百萬起義軍攻陷北京,留在北京城內的蘇州名姬陳圓圓即刻被“大順軍”高級將領劉宗敏像勝利果實一樣地擄走。當還在山海關率兵抵御清兵的吳三桂聽到這一噩耗時,即刻“沖冠一怒”,并迅速打消了投降李自成的念頭,遂引領清軍火速入關,與清兵一道進入北京攻破李自成,也救回了陳圓圓。 據(jù)史料記載,當年闖王李自成率兵攻陷北京后,迅即派手下干將劉宗敏在京城四處開展追贓活動,重點追討明朝宮廷及各級官府的庫銀和明朝遺臣們手中的金銀財寶。為了使追贓活動取得實效,劉宗敏采取了四處抓捕、嚴刑拷打等一系列最嚴厲手段,于是整苦了那些沒有跑掉的明朝遺臣們,北京城也隨之陷入白色恐怖之中。 對于市民百姓來說,也并沒有什么好日子過。在金錢與殘虐中尋求最大快感的“大順軍”,發(fā)展到后來似乎是已經完全失控了的瘋狂軍隊。他們在追討榨完了明朝遺臣權貴的錢財之后,開始任意捕捉富戶、商家和平民百姓,許多店鋪和居民戶經常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受“大順軍”登門搶劫,那情景簡直跟北京城遭遇了大股土匪下山搶劫一樣。 據(jù)《流寇志》記載,在劉宗敏的鼓動和縱容下,“大順軍”的公開搶掠每天都在升級,幾乎是見人就抓,見財物就搶掠,而且不分富戶與百姓,稍有爭執(zhí)和反抗,就隨意大開殺戒。與此同時,淫掠民女的事件也多有發(fā)生。對長期在外作戰(zhàn)的“大順軍”來說,進入京城后掠奪美女也是其欲望宣泄手段之一。 據(jù)記載,闖王李自成在這方面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帶頭作用,他一進入北京,就迅速住進了皇宮,并下令將宮女們集中起來,自己先把貌美色佳的留下來,然后將那些剩下的分別賞給他手下諸將和群臣。 在闖王李自成的影響帶動下,“大順軍”眾多將領也開始了大規(guī)模淫掠民女之類的惡行。在這方面,最厲害的就是劉宗敏,他搶先占據(jù)了皇親田弘遇的豪華府第,并將府第中幾十名美貌女子盡數(shù)掠去,整天地沉醉在花天酒地之中。 當劉宗敏得知吳三桂的愛妾蘇州名姬陳圓圓還在京城時,根本不顧闖王李自成勸降吳三桂的旨意,居然做了一件色膽包天的事:他到吳襄府把吳三桂寵妾陳圓圓掠來,急欲強占之。而又有一種說法竟是,李自成因貪圖陳圓圓的美色,親自下令劉宗敏帶人去掠搶的,竟想納陳圓圓為自己的嬪妃…… 不論是劉宗敏還是李自成,他們確實都不該做掠搶蘇州名姬陳圓圓這樣的事情。然而,歷史卻是無情的,他們確確實實地做了掠搶陳圓圓這件事,由此陳圓圓背負百年“紅顏禍水”惡名。 所謂的“沖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引領清兵火速進入北京,不僅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也攻破了李自成的“大順”政權,使闖王李自成的命運發(fā)生了不可挽回的逆轉,而且隨著清兵快速入關,還大大推進了清朝定都北京和大清王朝的建立與崛起。 千古江山,美人無覓,陳圓圓處。 絕世容顏,傾城傾國,引領風流去。 連天烽火,貪心霸念,魂斷未曾停住。 算身邊,紛擾過客,盡皆世上龍虎。 三朝人杰,何曾及得,座上吳郎一顧。 山海關前,北京城下,鐵騎飛馳路。 長河日落,乾坤變換,拍案尚聞金鼓。 噫吁戲,奇情曠侶,可堪罪否? ——詩酒仙 明朝“復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風流瀟灑,飽讀詩書,而且難能可貴的是他正直不阿,敢于向閹黨叫板。那個時代的江南名妓節(jié)氣頗高,仿佛達成一種共識,都喜歡有才學、有膽識、有正義感的文人。冒辟疆正是這樣一個人,據(jù)說當時無數(shù)女子寧愿給冒辟疆當小老婆,也不愿做貴人的正妻。 在愛上冒辟疆的女人中,就有讓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的明末第一美女、“亂世佳人”陳圓圓。陳圓圓曾對他一見傾心,冒辟疆在懷念董小宛的文章《影梅庵憶語》里記述過這段擦肩而過的緣分。 他在文中并未直接道出陳圓圓的姓名,稱她為“陳姬”。說他初見陳圓圓時,“其人淡而韻,盈盈冉冉,衣椒繭,時背顧,湘裙,真如孤鶯之在煙霧。” 當時陳圓圓穿著一套淺黃色的裙子,如暮靄中孤單的黃鶯,惹人憐愛,而她的咿咿呀呀的唱腔,如珠玉在盤。才子動心,佳人含情,兩人情投意合,談話一談就到了四更時分,忽然風雨驟起,陳圓圓急著要回家,冒辟疆拉著她的衣角相約佳期。陳圓圓說:“過半個月后,一起到光福看那‘冷云萬頃’的梅花吧!”冒辟疆說半個月后要去接母親,于是再次約定,索性等到八月,兩人一起到虎丘賞桂。 等到冒辟疆接母親回來,路過蘇州,卻聽說陳圓圓被豪強搶走了。他跟朋友談起陳圓圓,惋惜自己沒艷福,一再嘆息“佳人難再得”,朋友則告訴他一個驚喜:被搶走的是假陳圓圓,真陳圓圓現(xiàn)在所藏的地方離這里很近,他可以帶路,陪冒辟疆去看她。 于是冒辟疆與陳圓圓再次相逢,按照冒辟疆的敘述,陳圓圓見到故人后,十分驚喜,由于她剛剛逃脫虎口,驚魂未定,寂寞凄涼,很想與他作一番徹夜長談,說有事相商。 冒辟疆當然知道陳圓圓要商的是何事,陳圓圓雖艷麗無雙,是獵艷的最佳對象,然而要談婚論嫁,他可沒有思想準備,于是找借口說放心不下母親在船上的安全,連夜回去了。 陳圓圓硬是十分看好冒辟疆,第二天早上化了淡妝去拜訪冒辟疆的母親,準備搞曲線愛情攻關,并且執(zhí)意邀他再去她家。月光如水的夜晚,陳圓圓再次向他表白托付終身的愿望。他則很煞風景地委婉回絕了,理由是他父親正陷于起義軍包圍,他沒心思考慮這事。并且說,他兩次找她,只是無聊消遣罷了,她的要求過于唐突,令他驚訝,必須趕快打消念頭,以免耽誤了她的終身大事。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是相當不客氣了,擱平常的女子身上,立馬掉頭就走。然而陳圓圓的臉皮厚得可以,說對方如果沒有完全關死那道門的話,自己可以等。美人無怨無悔的癡情讓冒辟疆再也無法拒絕,只是有些敷衍的順口答應,陳圓圓就“驚喜申囑,語絮絮不悉記”,冒才子詩興大發(fā),還寫了絕句贈給她。 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冒辟疆的父親沒有危險了,他才有心情再去找陳圓圓,沒想到陳圓圓這次是真被人搶走了,搶他的人是崇禎皇帝寵妃的父親田弘遇。 冒辟疆悵然若失,郁悶無比,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遇上紅顏知己董小宛的,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不然,那篇深情款款的《影梅庵憶語》就不會問世了。 冒辟疆即使后來娶了董小宛,還對陳圓圓念念不忘,有惆悵也有炫耀:天下第一美人曾經愛過我,我卻沒怎么當回事,我冒辟疆風流公子的名聲,不是虛的吧! |
|
來自: 昵稱11715192 >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