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
胃癌是指從胃粘膜層開始生長的癌腫,以胃竇部多見,其次是胃小彎,胃大彎和前壁少見。胃癌占我國消化道腫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腫占第三位。多發生在40-60歲之間,男性多于女性。胃癌的發病原因趨向認為與N-亞硝基化合物在人體內外合成致使胃粘膜常接觸此類致癌物,加上遺傳、免疫及飲食習慣、環境等綜合因素有關。癌前期病變包括胃息肉、胃潰瘍、萎縮性胃炎等。 有哪些癥狀?
胃癌在早期多無明顯癥狀或僅有類似潰瘍病和慢性胃炎或消化不良等癥狀,一般不引起注意。患者可有上腹脹滿不適、隱痛、噯氣、食欲減退或輕度貧血等早期的不典型癥狀,尤其按胃炎或胃潰瘍治療也可得到暫時性緩解,因而易被忽視。 隨著病情的發展,胃部癥狀日趨明顯,此時的癥狀隨癌瘤在胃內的部位而有所不同,胃竇部癌接近幽門,故常出現幽門梗阻癥狀,如上腹脹滿不適、疼痛、不適,漸即出現惡心、嘔吐,有吐隔餐或隔夜食物等典型幽門梗阻癥狀,嘔吐后舒服。胃小彎或切跡癌因影響胃竇蠕動,也常出現類似幽門梗阻癥狀。胃底賁門癌癥狀出現晚,多在侵犯食管下端引起吞咽困難時被發現。胃體或大彎側癌癥狀出現更晚,有時雖已出現遠處轉移,亦可無明顯的消化道癥狀。胃癌不論生在何部位,一旦破潰或侵襲血管,導致出血、黑便或突發上消化道出血。晚期可出現食欲減退、乏力、明顯貧血、消瘦、上腹胂塊,或轉移引起的肝腫大、腹水、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臍周腫塊等全身癥狀,終呈惡病質。 胃癌早期無明顯體征,一旦出現陽性體征,則多屬中、晚期。常見體征為貧血、消瘦及上腹腫物等。腫塊多在劍突下或臍上,質硬,多呈結節狀,略有壓痛。 如何診斷?
對有上腹痛、食欲不振、進食后疼痛不緩解或加重、貧血、乏力、消瘦的病人,特別是40歲以上者,應想到胃癌的可能。對有不典型的“潰瘍病”或“胃炎”病史者,癥狀加重,對癥治療無效,尤其是疼痛性質發生改變者,應高度懷疑。 確診胃癌,須作纖維胃鏡、病理學檢查、B型超聲、免疫學檢查等。 如何治療?
基本方一 炒山楂9克,炒建曲9克,炒麥芽15克,煅瓦楞30克,炙雞內金9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15克,木香9克,陳皮9克,丹參12克,煅牡蠣30克,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海帶15克。 *氣脹者,加香附15克,青皮15克。 *痛甚者,加郁金15克,炙乳香12克,炙沒藥12克。 *氣虛者,加黨參30克,黃芪30克。 *血虛者,加熟地15克,何首烏15克。 *大便秘結者,加制大黃9-15克。 *大便隱血者,加白及12克,生蒲黃15克,仙鶴草30克。 上藥加水煎煮2次,將兩煎藥液混合均勻,分為2次服用,每日1劑。 用于胃癌早期。 基本方二
炒黨參12克,炒白術10克,茯苓10克,炙雞內金10克,威靈仙10克,生薏苡仁30克,龍葵30克,半枝蓮30克,法半夏9克,陳皮6克,木香6克。 *便血,吐血,加白及10克,三七(研末沖服)3克,生地榆10克,仙鶴草15克。 *納呆,加雞內金10克,佛手10克。 *畏寒,加吳茱萸或小茴香10克。 *氣滯,加厚樸花10克。 *血瘀,加郁金10克,丹參15克。 *吞酸,加海螵蛸10克。 *疼痛,加九香蟲10克,沒藥10克。 *脘腹脹痛,加枳實10克,炒萊菔子15克。 *腫塊大而堅硬,加穿山甲15克,鱉甲15克。 上藥加水煎煮2次,將兩煎藥液混合均勻,分為2次服用,每日1劑。 用于胃癌中期,腫瘤迅速增長,胃脘明顯不適,不愿進食,食后疼痛脹悶,體倦乏力。 基本方三
刀豆子30克,黃芪30-50克,人參10克,麥冬10克,白術10克.掌葉半夏10克.制南星10,豬苓15克,巴戟天15克,鎖陽15克,莪術15克,肉桂3克。 *上腹疼痛,加元胡10克,香附10克. *嘔吐,加旋復花(包)10克,代赭石30克。 *腹脹,加枳殼10克,炒萊菔子10克。 *黑便,加棕櫚炭15克。 *舌苔厚膩,加砂仁(后下)6克,川樸花10克。 *舌有瘀斑,加丹參15克,參三七(研末沖服)3克。 上藥加水煎煮2次,將兩煎藥液混合均勻,分為2次服用,每日1劑。 用于胃癌晚期,失去手術機會,面色蒼黃,四肢不溫,形寒怯冷,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脘腹冷痛,舌質青紫,脈沉細。 基本方四
生黃芪30克,炒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桂枝18克,生姜l2克,大棗6枚,飴糖40克,穿山甲10克,白及10克,砂仁10克,鱉甲10克,三七粉(沖)5克,露蜂房20克,瓦楞子20克。 *便血,吐血,加生地榆20克,仙鶴草30克,并加大白及、三七用量。 *納呆,加雞內金10克,佛手10克。 *畏寒,加吳茱萸或小茴香10克。 *氣滯,加木香10克,厚樸10克。 *血瘀,加郁金15克,丹參30克。 *泛酸,加海螵蛸30克。 *疼痛難忍,加沒藥15克,九香蟲15克。 *脘腹脹滿,加枳實10克,炒萊菔子30克,去大棗,減炙甘草用量。 *腫塊大而堅,加黃藥子30克,穿山甲、鱉甲加量。 上藥加水煎煮2次.藥液混合.分為2次服用,每日1劑。用于潰瘍型胃癌。 基本方五
潞黨參10克,生黃芪30克.生白術12克,生薏苡仁12克,仙鶴草20克,白及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蚤休10克,石見穿10克。 *陰虛,加沙參10克,天冬10克,麥冬10克,生地10克,石斛10克。 *血虛,加當歸10克,白芍10克,熟地10克。 *氣滯,氣逆,加八月札10克,旋復花(包)10克,枳殼10克,佛手10克。 *血瘀,加丹參15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 *惡心嘔吐,加姜半夏10克,代赫石30克,姜竹茹10克。 *消化不良,加山楂15克,麥芽15克,雞內金10克,神曲10克,谷芽10克。 *腹痛難忍,加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橘葉10克。 *白細胞減少,加黃精10克,雞血藤10克,補骨脂10克。 上藥加水煎煮2次,藥液混合,分為2次服用,每日1劑。 用于晚期胃癌術后。 基本方六
白花蛇舌草30克,懷山藥15克,茯苓15克,半邊蓮10克,陳皮3克,甘草3克。 *神疲,加黃芪10克,太子參30克。 *胃脘不適,納少,加雞內金15克,蠶沙10克,佩蘭3克,柿蒂10克。 *失眠,加夜交藤30克,合歡皮15克,生龍骨15克,生牡蠣15克,酸棗仁10克。 *小便不利,加海金沙10克,萆薢10克,車前子(包)10克。 *解毒通絡,加白花蛇(另燉沖)1條。 *消食,加羊肚棗15克。 *疼痛,加云南白藥(沖服)1克。 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30天為1個療程,一般服3個療程,待病情穩定后用原方煎湯代茶,隔日1劑,以維持療效。 用于胃癌康復期。 有哪些單驗方?
1.牛黃10克,雄黃10克,乳香30克,沒藥30克,三七粉30克,山慈姑30克,砂仁30克,薏苡仁30克,共研細末,裝入膠囊,每次2粒,每日3次,飯后服用,溫水送下。 2.向日葵桿剝去外皮,取內白心作為藥用,每日6克,煎成湯,代茶飲。 3.龍葵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蜀羊泉30克,黃毛耳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特別提示 1.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改善營養狀況,提高身體抗病能力。進食不宜過熱、過冷、過硬,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食宜定時定量,不宜過于飽脹。 2.消除思想壓力,保持心情舒暢,因為過度的悲傷、憂慮和緊張.輕者可引起食欲減退.重者可導致胃部痙攣疼痛和出血。 3.早期胃癌經過治療后可從事輕工作,晚期患者則需臥床休息。惡液質患者應做好皮膚護理,定時翻身并按摩受壓部位。 4.體力較差時,可在床上做肢體運動,體力恢復后,可逐步加大運動量,如散步、打太極拳、做探等。 5.化療期間注意藥物的毒剮作用,如出現惡心、嘔吐及白細胞明顯減少等,發現異常時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6.伴有腸上皮化生及異型增生的萎縮性胃炎患者應積極治療。 7.定期到醫院檢查。 |
|
來自: 學中醫書館 > 《120.胃癌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