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山西省林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地球村360 2013-03-15


     

    根據國家林業局《林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山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要求,結合山西林業發展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十一五”林業建設主要成就
        (一)造林綠化成績顯著
        “十一五”時期,全省堅持“山上治本”與“身邊增綠”同步推進戰略,大力實施國家林業重點工程和省級造林綠化工程。省政府堅持每年在一個市召開全省造林綠化現場會,及時總結推廣經驗,推動全省造林綠化向更高層次發展。據統計,“十一五”全省完成營造林2371.95萬畝,其中人工造林1452.43萬畝,飛播造林107.1萬畝,封山育林812.42萬畝。在造林總面積中,國家工程造林1649.05萬畝,省級工程造林382.46萬畝。特別是“身邊增綠”工程的大力實施,使全省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十一五”期間,共完成通道綠化2.58萬公里,綠化村鎮6389個,城市建成區和縣城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8.01%、31.11%。
        (二)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通過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推進封山禁牧,加強重點區域管護,使全省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一是健全了森林公安機構,每年組織開展“春雷”、“飛鷹”、“綠盾”等專項活動,有力打擊了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二是啟動完成了森林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建成125個森林防火指揮中心和400個監控點,覆蓋全省林地3000多萬畝,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森林遠程視頻監控全覆蓋的省份;三是全面落實《山西省封山禁牧辦法》,有效鞏固了造林綠化成果,促進了生態自然修復;四是建立森林和野生動植物類型、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45處(其中國家級5處),保護區總面積1710萬畝,占全省國土面積的7.28%,保護植物1000余種、野生動物450多種(其中國家級保護動物70多種),在野生動物集中分布區和候鳥遷徙通道及越冬地建立了大同縣、龐泉溝、運城市等10處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和壺流河、濁漳河、平陸縣等21處省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初步形成了省、市包括省直林局在內的監測網絡體系;五是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全省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5‰以下,無公害防治率達到76.2%,監測預報準確率達到83.4%,種苗產地檢疫率達到98.2%。
        (三)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順利推進
        按照國家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2008年,在晉城市六縣(市、區)及清徐、左云、平魯、五寨、方山、祁縣、靈石、左權、陽泉郊區、沁源、隰縣、垣曲等18個縣開展了試點工作。到2009年10月底,試點工作圓滿結束,共確權集體林地1076萬畝,占應確權林地面積1383.8萬畝的77.7%,群眾滿意率達到98.7%。試點工作結束后,林改工作在全省全面鋪開,取得良好成效。到2010年底,全省累計確權面積達到5907萬畝,占全省集體林地總面積8214萬畝的71.9%。同時,及時跟進林改配套措施,山西銀監局出臺了《關于金融支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各大銀行機構紛紛響應,進一步拓寬了林業投融資渠道。省財政廳、省林業廳聯合印發《山西省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調整了全省育林基金的征收范圍,減輕了農民負擔。陽泉、晉城等市以及靈石、沁源、壽陽等縣啟動了本級生態公益林補償機制。晉中、晉城、長治、陽泉、大同五市及方山、沁水、祁縣、靈石、榆次、榆社、左權、和順、昔陽、壽陽、太谷、平遙、介休等 13縣成立了林權管理服務機構。到2010年底,全省林權主體改革任務順利完成,配套改革逐步展開。
        (四)林業產業規模壯大
        “十一五”時期,全省林業產業發展迅速,逐步向基地化、規模化、市場化邁進。一是經濟林產業化步伐加快。到2010年底,全省干鮮果經濟林面積達到1559.87萬畝,其中:以核桃、紅棗、仁用杏等為主的干果經濟林1094.91萬畝,以蘋果、梨、葡萄、桃、杏等為主的水果經濟林  425.09萬畝,木本藥材39.4萬畝。二是森林旅游成為朝陽產業。全省森林公園發展到111處,包括國家級18處、省級37處、縣級56處,五臺山、太岳山等6處森林公園納入省十大重點景區,各市、縣城郊森林公園建設納入省十大林業重點工程。全省森林旅游人數達到620萬人次,森林公園門票收入5957萬元,年實現森林旅游社會綜合產值12.5億元。三是種苗花卉產業發展迅速。全省有國營苗圃136個,建立采種基地79.5萬畝,新建和改擴建林木良種基地50處,育苗面積達到65萬畝,年產合格苗木20億株,林木苗木實現產值20億元。全省現有花卉種植面積800萬平方米,年產鮮切花1272.7萬支、盆花4192.6萬盆、觀賞苗木1765.6萬盆,銷售額4.38億元。同時,生物質能源、灌木林利用、林下資源開發、野生菌類、中藥材以及森林氧吧、森林泉水等林業產業星羅棋布,豐富多彩,經濟效益顯著增長。
        (五)科技支撐能力顯著增強
        全省有33項林業科技成果通過省級以上部門組織的成果評價,有9項成果獲得省以上科技進步獎勵,有5項獲得專利技術。林業標準化建設速度加快,發布各類林業技術標準13項,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明顯提高。培育和引進了河北楊、晉豐核桃、速生楸、中華紅葉楊、彰武松、美國黃松、北美蜜槐等20多個優良品種。建成森林資源和林木種質資源等基礎數據平臺,實現了數字生態地理信息化、精準化。大力實施林業科技示范園區、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生態工程科技示范等項目,先進適用技術和成果推廣應用率普遍提高。全省生態工程良種使用率達到35%,經濟林和豐產林良種使用率達到75%,成果轉化率達到40%,科技貢獻率達到35%。
        (六)外資項目方興未艾
        “十一五”期間,我省積極引進林業外資項目,先后實施了世行五期項目、中日合作第二期黃河流域防護林建設等各個項目,共利用外資1.8433億元人民幣,完成造林18.85萬畝,撫育幼林17.33萬畝,改擴建苗圃23個,新修林道88公里,培訓技術人員7000人次。
        二、“十二五”林業發展基本思路
        (一)指導思想
        “十二五”林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建設生態文明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以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提升林業質量效益為主線,以實現林業生態興省為目標,以大力實施六大林業工程為重點,堅持“山上治本、身邊增綠、產業富民、林業增效”工作思路,整體推進、區域突破、機制創新、政策跟進,高速度、高質量、高效益實施各項林業建設,努力構建現代林業發展的基本框架,奠定生態文明建設的牢固基礎,追尋科學發展的良好環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貢獻。
        (二)基本原則
        ——堅持把“雙增”目標作為林業發展的核心任務。“十二五”是落實增加森林覆蓋率、增加森林蓄積量“雙增”目標的關鍵時期,必須以嚴格保護林地為前提,堅持依托六大林業工程,加快森林資源培育,全面開展森林撫育經營,提高林地生產水平,加快城鄉綠化步伐,切實增強林業發展活力,充分調動廣大農民和社會各方面造林育林護林的積極性,為實現“雙增”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把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作為林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十二五”時期,必須緊緊圍繞發展方式轉變這條主線,在加快發展中轉變方式,在轉變方式中加快發展,從數量擴張向數量質量并重,更加注重效益,更加注重保護現有森林資源,鞏固生態建設成果。林業產業建設在保持發展速度的同時,更加注重產業結構調整和惠民富民。林業發展機制在政府主導的同時,更加注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林業建設在加大投入的同時,更加注重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
        ——堅持把興林富民,改善民生作為林業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十二五”時期,必須著眼于創造更豐富的生態產品,不斷改善我省生態環境;著眼于提供更優質的物質文化產品,滿足人民物質精神需要;著眼于吸納更多的社會就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著眼于改善林區民生,使林區職工與全省各行各業一起實現小康。
        ——堅持把深化改革作為林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十二五”時期,必須繼續深化集體權制度改革,積極創造條件啟動國有林場改革,形成林業改革全面推進的態勢,為新時期林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用體制創新為林業發展提供動力,用改革推動各項林業事業高質量高效益發展。
        ——堅持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林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十二五”時期,必須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提高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積極發展碳匯林業。增強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中的作用,努力構建具有我省林業特色適應國際規劃的全省林業碳匯計量與監測體系。
        ——堅持突出重點、區域推進,把六大林業工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十二五”是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機遇期。適地適樹,大搞造林綠化;下大力氣,抓好六大林業工程建設;多管齊下,搞好全省通道綠化和呂梁山生態脆弱區植被恢復兩個標桿項目;整體推進,為建設美麗山西奠定堅實的生態和資源基礎。
        (三)主要目標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十二五”林業發展目標是:5年完成營造林2250萬畝,森林撫育經營600萬畝,全民義務植樹2億株。到2015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23%,森林蓄積量達到1.3億立方米,森林植被總碳儲量達到2.2億噸,重點區域生態治理取得顯著成效,國土生態安全屏障初步形成。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在林業產業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更趨合理。生態文化體系初步構成,生態文明觀念廣泛傳播。到2015年林業發展主要指標如下:
        ◆林地保有量達到11624.1萬畝;
        ◆森林保有量達到5400萬畝;
        ◆全省公益林面積達到9369萬畝,其中重點公益林地5220.15萬畝(包括國家級公益林3411.55萬畝);
        ◆全省商品林地面積達到2255.1萬畝,其中重點商品林地1709.85萬畝;
        ◆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積達到480萬畝以上,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度達到59%;
        ◆義務植樹盡責率達到65%,城市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6%,村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5%;
        ◆商品材年產量達到260萬立方米,人工林商品材供應率達到70%左右,木材綜合利用率達到90%;
        ◆主要經濟林產品總產量達到530噸,產值180億元;
        ◆林業生物質能源占我省可再生能源比例達到2%;
        ◆主要造林樹種種子全部實現基地供種,良種使用率達到65%;
        ◆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
        ◆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5‰以下;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0%;
        ◆集體林地確權率和林權證發放率達到90%以上;
        ◆林業生產累計直接提供就業機會2.5億個工日;
        ◆森林公園總數達到270個,面積達到135萬畝,森林旅游累計接待游客2000萬人次,產值80億元。
        在上述指標中,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積、自然濕地保護率、林業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百分比、重點公益林地面積、重點商品林地面積等項指標為約束性指標;林地保有量、義務植樹盡責率、城市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科技進步貢獻率、良種使用率、林業產業總值等項指標為預期性指標。
        (四)總體布局
        根據《山西省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結合各地自然條件、區域地貌特性,“十二五”林業發展的總體布局是:以汾河兩岸為中軸線,以太行山和呂梁山為重點,集中建設四大生態屏障、五大林業產業、重點生態文化基地。
        1.構建四大生態屏障
        按照國家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的要求,以重點工程為依托,加快在晉北晉西北、呂梁山、太行山、中南部盆地、中小河流及庫區、平原農區、城市區等地構筑四大生態屏障,形成維護國土生態安全的保障體系。
        (1)晉北晉西北防風固沙生態屏障。在晉北、晉西北建設以防風治沙為主要功能的喬灌草防護林體系。建設范圍包括大同城區、大同礦區、大同南郊區、大同新榮區、大同縣、左云、陽高、天鎮、渾源、靈丘、廣靈、右玉、朔州平魯區、朔州朔城區、應縣、山陰、懷仁、河曲、保德、偏關、神池、五寨、岢嵐、寧武、靜樂、繁峙、代縣等縣區。主要依靠國家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荒山造林、省重點區域造林等重點工程支撐,大力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大規模發展喬灌混交林和特種灌木林,形成喬灌草相結合的綠色屏障,使晉北晉西北的風沙基本得到遏制。
        (2)呂梁山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態屏障。在呂梁山脈及周邊地區建設以治理水土流失、降低土壤侵蝕模式為主要功能的防護林體系。建設范圍包括原平、忻府、興縣、臨縣、嵐縣、孝義、石樓、柳林、方山、中陽、交口、交城、汾陽、離石、清徐、婁煩、古交、晉源、尖草坪、萬柏林、隰縣、永和、大寧、吉縣、鄉寧、蒲縣、汾西、新絳、稷山、河津、萬榮等縣區。主要依靠國家三北防護林、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荒山造林、省重點區域造林等重點工程支撐,有效改善黃河東岸嚴重的水土流失狀況,使這一區域的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3)太行山土石山水源涵養生態屏障。在太行山區域建設以涵養水源為主要功能的防護林體系,建設范圍包括廣靈、靈丘、五臺、陽曲、迎澤、杏花嶺、小店、榆社、和順、左權、壽陽、昔陽、靈石、平定、盂縣、陽泉城區、陽泉礦區、陽泉郊區、平順、黎城、壺關、武鄉、沁源、沁縣、霍州、安澤、翼城、古縣、浮山、屯留、長子、襄垣、潞城、陵川、沁水、陽城、垣曲、平陸、芮城等縣區。主要依靠國家太行山綠化、退耕還林荒山造林、省重點區域造林等重點工程支撐,大力造林,封山育林,積極護林,有效涵養太行土石山區珍貴的水資源,從根本上改善山西十年九旱、長期缺水的自然狀況。
        (4)中南部盆地生態經濟林建設。在中南部盆地建設生態經濟體系。建設范圍包括清徐、晉源、小店、介休、平遙、祁縣、太谷、榆次、文水、屯留、長治縣、潞城、長子、襄垣、長治郊區、長治城區、高平、澤州、晉城城區、侯馬、襄汾、曲沃、堯都、洪洞、鹽湖、臨猗、永濟、聞喜、夏縣、絳縣等縣區。主要依靠通道綠化、重點區域荒山造林、干果經濟林、速生豐產林等工程支撐,大力營造干鮮果經濟林和速生豐產林,提高林業經濟效益,增強林業生態功能。
        同時,按照省政府“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鎮建設部署,列入太原都市區、太原盆地城鎮密集區、太原都市圈、晉北城鎮群、晉南城鎮群、晉東南城鎮群的58個縣(市、區)率先綠化,全面推進,加快實現城鄉生態一體化,重點搞好太原盆地城鎮密集區和晉南城鎮群東西兩山邊山地區及沿汾河兩岸綠化、晉北城鎮群西北邊山地區及沿桑干河兩岸綠化、晉東南城鎮群周邊山岳地區綠化,加快實現城鄉生態一體化。
        2.培育五大林業產業
        依托森林資源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制定產業政策和相關標準引導扶持和規范產業發展,促進林業產業轉型升級,重點培育十大主導產業,在全省建立起一大批布局科學合理、主導優勢明顯、產業特色突出、市場競爭力強的用材林基地縣、木本糧油基地、生物質能源基地縣等林業產業集群,逐步形成能夠在農民增收致富和縣域經濟發展中發揮主導性、支柱性作用的產業。“十二五”期間,主要培育干果經濟林、林木種苗花卉、森林旅游、速生豐產用材林、林下經濟開發等五大林業產業。
        3.建設一批重點生態文明、生態文化教育基地
        與全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相銜接,以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植物園、學校、博物館等生態景觀和教育資源豐富的單位為基礎,創建一批重點生態文明、生態文化教育基地。逐步使我省每個地級市建設1個國家級生態文明或生態文化教育基地,每個縣有1個省級生態文明或生態文化教育基地,各縣的生態文化教育基地要突出地方特色。

        三、“十二五”林業建設主要任務
        “十二五”期間,圍繞增加森林覆蓋率、增加森林蓄積量、增加農民收入的總體要求,全省林業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實施六大林業工程,發展五大林業產業,健全五大支撐體系,全面推進林業發展。
        (一)實施六大林業工程
        1.“兩山”造林工程
        “兩山”造林工程,主要指太行山、呂梁山按山系按流域大規模的造林綠化建設。主要依靠國家退耕、治沙、三北、太行等重點林業工程,啟動省呂梁山生態脆弱區植被恢復工程、三個百萬畝重點工程,同時市縣工程配套,形成上下結合,多輪驅動,大規模造林,盡快形成森林生態屏障。
        國家退耕還林工程。進一步鞏固以往的退耕還林工程成果,并開展一定規模的荒山荒地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完成營造林270萬畝,其中人工荒山造林150萬畝,封山育林120萬畝;完成補植補造175萬畝,發展干果經濟林187.9萬畝,營造薪炭林141.6萬畝,生態移民5.2856萬人。
        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營造林426.04萬畝, 其中人工造林241.2萬畝(喬木211.05萬畝,灌木30.15萬畝);封山(沙)育林133.99萬畝;飛播造林27.68萬畝。在人工造林中,完成農田(草牧場)防護林造林23.17萬畝。
        三北防護林建設五期工程。完成營造林600萬畝,其中人工造林300萬畝,封山育林300萬畝。
        太行山綠化三期工程。完成營造林589萬畝,其中人工造林347萬畝,封山育林242萬畝。同時完成低效林改造93萬畝。
        啟動省級呂梁山生態脆弱區植被恢復標桿項目。呂梁山生態脆弱區植被恢復項目,建設范圍包括忻州、呂梁、臨汾共23個縣。項目建設期8年,營造林總規模736萬畝。到2015年,完成營造林276萬畝。造林模式,適地適樹喬灌結合,特別是在適宜地段要大力發展灌木林,形成喬灌結合的防護林體系。
        啟動三個百萬畝重點造林工程。三個百萬畝造林工程,一是在中南部建設100萬畝生態防護林工程;二是在晉西北建設100萬畝樟子松防護林工程;三是在呂梁山中部建設100萬畝水土保持林工程。
        同時,在“兩山”造林工程中,要配合搞好外資造林項目。黃河流域生態恢復林業項目,在退化和易受侵蝕的土地上營造多功能人工林40.54萬畝,其中營造喬灌防護林29.79萬畝,經濟林10.75萬畝,配套建設水窖1340個。項目總投資28560萬元。啟動亞洲開發銀行貸款核桃基地建設示范項目,完成新造(改培)核桃基地50.55萬畝。同時,改擴建后續加工企業1座,項目總投資68000萬元。啟動歐洲投資銀行生態恢復與可持續發展項目,完成新造林53.7萬畝,其中喬木林18.6萬畝,灌木林4.65萬畝,經濟林30.45萬畝。項目總投資51200萬元。

        2.“兩林”富民工程
        以國家《林業產業政策要點》和《林業產業振興規劃》為指導,加快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大力發展以核桃為主的木本糧油基地,提升傳統加工產業,積極扶持新物質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我省林業產業快速發展。

        (1)以核桃為主的干果經濟林建設。“十二五”期間,要搞好六大干果基地。一是核桃基地,在呂梁山、太行山、太岳山低山丘陵區建設優質核桃基地250萬畝,改造低產林180萬畝;二是紅棗基地,在黃河沿岸、汾河中下游和滹沱河沿岸,發展紅棗經濟林50萬畝,改造低產林210萬畝;三是仁用杏基地,在晉北晉西北,發展仁用杏150萬畝,改造低產林50萬畝;四是柿子基地,在晉南盆地,發展柿子5萬畝,改造低產林20萬畝;五是花椒基地,在太行山中南部丘陵山區及晉南盆地邊緣山區,發展花椒20萬畝,改造低產林30萬畝;六是文冠果基地,在天鎮、廣靈、婁煩、昔陽、盂縣、沁縣等地建設20萬畝文冠果基地。同時,要搞好干果示范園區建設。結合省政府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要求,在大同南郊等26個縣區,發展干果示范園區100萬畝,配套建設一批干果加工銷售園區。“十二五”期間,每年新發展干果經濟林100萬畝以上,到2015年全省干果經濟林面積達到1800萬畝,實現全省農民人均一畝干果經濟林的目標。
        (2)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一是規劃在河流灘涂、平川地區、省直林區適度發展豐產林的區域,營造速生豐產林100萬畝,其中漿紙原料林90萬畝、人造板原料林10萬畝。 二是培育大徑級用材林30萬畝,主要樹種為華北落葉松、油松、樟子松、華山松、側柏、云杉、刺槐、國槐、楊樹、柳樹、榆樹、泡桐、黃連木、白蠟、黃菠羅、遼東櫟、水曲柳。三是培育珍貴樹種。著力培育臭冷杉、南方紅豆杉、匙葉櫟等珍稀樹種,積極保護古銀杏、大油松、古柏等古稀樹木。
        同時,要抓好林木種苗花卉、森林公園森林旅游等林業產業建設。林木種苗,重點要搞好種質資源保存利用、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培育優質苗木示范基地等工作。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年育苗面積達到100萬畝,年產苗量達到25億株,年苗木總產值達到50億元。到2015年,全省林木良種使用率達到65%以上,基地供種率達到80%以上。花卉產業,要大力發展花卉培育和銷售平臺,開發培育花卉新品種新技術。到2015年,全省花卉種植面積達到1000萬平方米,實現年產值15億元。森林公園建設和森林旅游開發,要加快森林公園建設步伐,努力打造六大森林旅游品牌基地。到2015年,全省森林公園總數達到270處,力爭實現全省所有縣、重點鄉鎮及大型工礦企業,都有一處供群眾休閑的森林公園。

        3.“兩網”綠化工程
        “兩網”綠化工程,主要指以高速路為主的道路兩側綠化、以省七大河流為主的河流流域綠化。
        (1)林網綠化,即全省通道綠化。“十二五”期間,全省高速公路建設總規模要達到6000公里,需要綠化的有3000公里。加上其他等級道路綠化。到2015年,全省通道綠化完成造林125萬畝。全省通道綠化工程,要成為全省轉型綜改標桿項目,要堅持高規格高標準綠化。
        (2)水網綠化,即全省河流綠化。我省七大主干河流,即汾河、桑干河、滹沱河、三川河、涑水河、沁河、濁漳河。在七大河流流域適宜綠化的面積中,規劃每年完成水源涵養林10萬畝,五年完成50萬畝。到2015年,“兩網”綠化工程,共完成造林175萬畝。
        4.“兩區”增綠工程
        “兩區”增綠工程,主要指我省廣大煤礦區的植被恢復,以及城市城鎮與農村結合部的城郊造林。
        (1)礦區綠化。為了加快改善礦區生態環境,規劃在我省大同煤礦、山西焦煤、陽泉煤業、潞安礦業、晉城無煙煤、中煤能源平朔等18個重點煤礦,啟動“重點礦區生態恢復工程林業建設項目”,規劃礦區植被恢復人工造林總規模210萬畝,總投資315000萬元。“十二五”期間,礦區完成造林150萬畝。
        (2)城郊區綠化。在城鎮郊區大搞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生態莊園,培植造林大戶、綠色企業、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等人與自然和諧的造林綠化體系。“十二五”期間,城郊區完成造林100萬畝。到2015年,“兩區”綠化工程,共完成造林250萬畝。
        5.“雙百”示范工程
        “雙百”示范工程,主要是在省直九大林區,開展生態示范造林和灌木林改造工程。在自然條件較好的宜林荒山,實施優良樹種示范造林,為全省培育造林樣板;在條件適宜的灌木林地,補植喬木,形成喬灌混交林,以此促進森林覆蓋率的提高。“十二五”期間,完成示范造林150萬畝,灌木林改造100萬畝。“雙百”示范工程,共完成250萬畝。
        6.“雙保”管護工程
        “雙保”管護工程,一是要繼續實施好國家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二是要努力加強森林防火防蟲工作,加強對野生動物、濕地的保護,全面搞好森林資源綜合管護工作。
        (1)國家天然林資源保護二期工程。實施范圍,包括我省地處黃河流域的朔州、忻州、太原、呂梁、晉中、臨汾、運城、長治、晉城等9個市的72個縣,以及楊樹、管涔、黑茶、關帝、太岳、呂梁、中條等七大林區。“十二五”期間,要繼續停止對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有效管護黃河流域山西沿岸的5825萬畝森林。完成中幼林撫育710萬畝。完成營造林1275萬畝,其中人工造林400萬畝,封山育林875萬畝。
        (2)全面加強森林資源管護

        加強森林防火工作。要強化森林火災預防、撲救、保障三大體系建設,重點加強森林火險預警和林火監測、森林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揮、森林航空消防、森林消防隊伍等方面的基礎建設;推進現代化林火管理進程,全面提高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到2015年,實現衛星監測成果30分鐘內發布,當日火災撲滅率達到98%,重點治理區域森林火情瞭望監測覆蓋率和森林防火通信覆蓋率分別達到90%和95%以上,森林火災受害率穩定控制在1‰以下。同時,要加強森林公安隊伍建設和基礎建設,建立和完善重大林業災害應急體系。

        嚴格控制林業有害生物。進一步加強檢疫御災、監測預警、應急防控和服務保障四大體系建設。加強對松材線蟲病、松蠹蟲、森林鼠(兔)害、經濟林病蟲等重點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積極推動以生物防治為主的無公害防治進程。到2015年,將林業有寄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5‰以下,無公害防治率達到80%,災害測報準確率達到85%以上,種苗產地檢疫率達到100%。同時加強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全面提升監測預警能力和防范控制水平。
        努力搞好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區建設和濕地保護工作。到2015年,新建各類自然保護區12個,全省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到1875.5萬畝,占國土總面積的8%以上;90%以上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80%以上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種類得到有效保護。“十二五”期間,新建濕地保護區5個、濕地公園26處。到2015年,全省濕地公園達到70處,自然濕地保護面積達到270萬畝,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55%以上。

        (二)健全五大支撐體系
        1.積極推進林業科技能力建設
        一是要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在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上,要以困難立地植被恢復技術研究為主,特別是干石山地、黃土丘陵重度侵蝕區、鹽堿地等困難立地造林技術要有較大突破;在林業產業發展技術上,要以提高質量效益產出技術為主,特別是在提高單產與效益的豐產技術上要有較大突破;在林木種苗技術上,以開發鄉土樹種為主轉變,特別在林木良種選育上要有較大突破。二是要大力推廣林業實用技術。要積極推廣干果經濟林新品種和抗旱造林集成技術、優良鄉土樹種應用技術、中日合作黃土丘陵區造林技術、生態治理立地類型劃分與造林模式選擇技術、灌木型飼料培育與加工技術、低產低效林改造及標準化建園技術、有害生物防控新技術、楊樹新品種伐根嫁接更新技術、風沙區沙棗等抗逆性樹種繁育及造林技術。三是要建設四大林業科技工程。積極開展科技推廣示范工程、鄉土樹種開發工程、優良品種培育工程、林業科技富民工程。通過林業科技進步與創新,到2015年,力爭實現林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60%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0%以上。要進一步強化科技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初步建立起覆蓋全省的林業科技推廣服務網絡,提高社會化服務能力。
        2.深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林改工作的要求,全面落實集體林權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加快明晰產權步伐。切實加強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薄弱環節和落后地區的指導,加強林改宣傳、政策培訓、典型示范和現場指導,搞好分區分類指導,確保在2013年,全省基本完成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的改革任務。實現產權到戶、林權證發放到戶和確立以農民為主的經營主體地位。加大支持力度,抓好督促檢查,確保責任落實,做到確權率和林權證發放率均達到90%以上,集體林地家庭承包經營率不低于70%,丘陵地區不低于60%,平原區不低于50%,確權準確率、糾紛調處率和檔案管理合格率不低于95%。
        3.加強生態文明和生態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建設
        實施繁榮生態文化戰略,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和生態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建設。選擇一批典型性、代表性、教育基礎設施較好且交通便利的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和生態文明教育扎實的學校、義務植樹基地等命名的省級生態文明或生態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建設一批“全省生態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全省生態文化示范基地”、“全省生態文化示范企業”、“全省生態文化示范村鎮”。加強生態文化產品創作,舉辦野生動植物保護成果展、生態攝影展、文藝家采風和生態筆會等活動,鼓勵開展生態文藝作品創制。建設健全生態博物館,小展覽館等生態文化設施,不斷提高生態文化品位。通過一系列生態文化的宣傳教育,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道德觀、生態價值觀、生態政績觀、生態消費觀等生態文明理念,培養全民愛林護林的良好風尚。達到推進全民崇尚生態文明的進程。
        4.加強林業信息化建設
        以《全國林業信息化建設綱要》為引領,深化信息技術在林業資源、評價、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各環節的應用,形成布局科學、高效便捷、先進實用、穩定安全的全省林業信息格局,為現代林業發展提供強大支撐。一是要加強林業資源監管和綜合營造林管理信息化建設,實現對森林資源以及營造林建設現狀;二是要加強林業災害監測體系和應急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高林業防災減災和應急處置的信息保障能力;三是要建設國家衛星山西林業遙感應用平臺,提高林業遙感應用水平和監測、服務能力,提升現代林業管理水平;四是要建立林業經濟運行信息系統,建立全省林業產業基礎數據庫,制定數據采集規程和標準,提升全省林業產業產值規模;五是要建強生態文化信息化建設;六是要建設林業電子商務平臺,建立統一的林權交易網,開發統一的網上交易系統,建立林產品和中小林業企業提供一個網上市場,實現林產品交易的電子商務化。

        要著重加強林業信息化統一基礎平臺建設。構建包括基礎設施、數據庫、應用支撐、應用系統等多個層次的林業信息化基礎平臺,為林業內網、外網建設提供統一、穩定、先進、高效的運行環境。加強網絡安全與綜合管理體系建設,修訂現行標準,優先制定林業信息化建設急需、共性、基礎性和關鍵性標準。積極做好林業信息化網絡及運行維護體系建設工程。“十二五”期間,確保80%的省直林業單位實現無紙化辦公,80%以上的行政許可項目實現在線處理,完成80%的省級林業信息化建設基礎平臺,80%的省級單位建成國家、省、市、縣4級互聯互通的全國林業電子政務傳輸網絡。

        5.加強林業基層單位和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林業工作站建設。按照建設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要求,強化林業站基礎設施建設,理順管理體制和經費渠道,建立比較完備的省、市、縣林業站管理體系;加強隊伍和能力建設,充分發揮林業站政策宣傳、資源管護、林政執法、生產組織、科技推廣和社會化服務等職能作用,確保林業各項工作在基層全面落實。加強木材檢查站和森林植物檢疫檢驗站建設。加快布局調整,重點在林業重點工程區、松材線蟲等檢疫性有害生物發生區和重點預防區、交通干線以及通往木材集散地的主要路段,完善全國木材運輸和檢驗檢查監督網絡體系;加強隊伍和制度建設,加大培訓力度;完成一級木材檢查站基礎設施和設備的標準化建設,實行全國木材運輸網絡系統管理,實現對木材運輸檢查監督網絡化、技術裝備現代化、檢查執法規范化。

        全面加強林業基層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國有林區棚戶區改造和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工程,將林區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各級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相關行業發展規劃,改善林區生產生活條件,建立健全林區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推進林業工作站、林木種苗站、林業技術推廣站、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站、森林公安派出所、木材檢查站等基層單位的基礎設施建設,力爭達到基層單位住房設施良好、辦公設備優良、環境優美、工作條件便利快捷的目標。

        四、主要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加大林業建設投入
        1.完善林業生態補償制度。要進一步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逐步提高標準,充分調動廣大農民保護公益林的積極性,要建立和完善省級和市縣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研究制定分級分類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在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中,繼續堅持將每噸10元礦山環境恢復治理質量保證金中的20-30%,用于本礦區或異地造林綠化。
        2.建立健全林業財政補貼制度。逐步建立林業補貼政策的普惠制,完善中央財政造林、森林撫育補貼制度,在逐步擴大試點規模基礎上全面實施。逐步推進省級重要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等重點區域補貼試點工作,并在試點基礎上逐步推開。建立林木良種補貼制度,對省級、市縣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和良種苗木培育給予補貼。推進林業機具購置補貼,加快林業機械化、現代化發步伐。研究制定深化集體木桶制度改革,促進集體林和林下經濟發展的財政政策。制定和完善我省荒漠化治理財政支持政策。進一步加大對核桃、文冠果等木本油料產業和林業生物質能源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對林業有害生物監測和防治的支持力度。
        3.完善林業金融稅收扶持政策。進一步爭取金融機構加大對林業建設的貸款投入力度,爭取省財政及市縣財政加大貸款貼息力度,完善貼息政策。建立和完善財政支持下的森要保險機制,完善保險項目,提高補貼標準,健全林業基層服務森林保險體系和工作機制。特別鼓勵金融機構開發與林業多種功能相適應的金融產品,建立面向林農的小額貸款和林業中小企業貸款的扶持機制,適度放寬貸款條件,貸款利率,簡化貸款手續,積極開展包括林權抵押貸款在內的符合林業產業特點的信貸融資業務。同時,完善林業稅費扶持政策減輕農民和企業負擔。
        4.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林業發展。積極發展非公有制林業,鼓勵各類社會化投資,包括民營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投資造林綠化,鼓勵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個體承包等形式參與林業建設。進一步明確非公有制林業法律地位,切實落實“誰造誰有、企造共有”的政策,依法保護投資者權益。降低民間資本進入林業的門檻,在融資、林木稅費、林地使用、森林采伐利用等方面制定有利于社會資金進入林業的政策措施。大力發展林業產權要素市場,促進并規范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等中介機構的建立和完善,為多元投資主體提供創業舞臺。

        (二)完善林業發展市場體系
        1.大力培育林產品市場體系。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加強市場需求研究,及時搜集分析林產品和市場信息,準確掌握行業和市場發展變化均勢,大力發展訂單林業,按照市場需求組織林產品生產。加大林產品消費政策引導,根據市場需求,加快建設區域性林產品市場,健全林產品市場統建體系。建立適應農民的農村林產品市場。充分發揮現有木材加工企業的生產能力,挖掘林產品城鄉市場潛力,建立和完善多元、穩定、安全的林產品市場體系。
        2.建立和完善林產品市場準入制度。開展省級名牌林產品評定活動,打造能在國內外立足的山西品牌。嚴格限制對資源消耗高、產品質量不達標,環境污染嚴重的林產品加工企業進入市場。制訂和修訂林產品省級標準及行業標準,強化林產品工業企業環境認證和質量認證的監督,規范林業產業市場行為。

        (三)加強林業機構隊伍建設
        1.強化林業行政管理體系。“十二五”期間,要進一步加強林業機構隊伍建設,強化林業行政管理體系。各級政府要將林業部門行政事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將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林木種苗以及林權保護管理、林業行政執法體系等方面的裝備和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基本建設規劃和相關營造林工程規劃。健全基層各級林業工作機構設置,制定符合各級林業設置、人員編制的相關政策。加強林業人才隊伍能力建設,全面提升管理服務水平。
        2.加強林業人才培養。加強林業科技領軍人才、急需緊缺專業骨干人才培養引進、強化青年英才培育、領導干部能力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注重高技能與基層實用人才開發和基層一線人才培育等重點林業人才工程建設。建立和完善現代林業教育培訓機制,全面提高林業人才隊伍的實際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實行林業生態建設責任制
        合理劃分省、市、縣在生態建設方面的事權,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實行各級政府林業生態建設目標責任制。林業主管部門要履行好組織、協調和指導等職責,搞好任務落實和監督等工作。各有關部門要發揮各自優勢和潛力,按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建立政府統一領導下的部門分工協作的生態建設目標考核機制,共同推進本地區的生態建設任務。

        (五)建立全省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辦林業新機制
        強化輿論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和網絡等媒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提高全民與生態建設的認識。在深入推進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及生態保護工作中,不斷創新形式,積極發揮社團組織作用,廣泛發動和組織各行各業,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投身到國土綠化和生態保護事業,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和生態保護參予意識。全力調動各部門力量共同推進綠化山西事業。倡導認種認養綠地,實現全民動手參與城鄉綠化美化。大力普及林業科學技術和法律知識,加強全民生態道德教育,爭取各種有效形式,不斷提高全民的法制意識,綠化意識,調動社會各界參與林業建設的積極性,建立起全社會辦林業的新機制,促進全民為建設美麗山西、促進生態文明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AV无码人妻| 奇米网777色在线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国产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国产免费观看 |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国产99青青成人A在线| 99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免费看| 黄色A级国产免费大片视频|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亚洲熟女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 | 免费无码观看的AV在线播放|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的电影|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少妇办公室好紧好爽再浪一点|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精品视频 | 色天天天综合网色天天| 各种少妇wbb撒尿| 正在播放国产剧情亂倫| 华人在线亚洲欧美精品|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韩国三级理论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老妇伦国产熟女老妇高清| 久久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99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99|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 97人妻人人揉人人躁人人| 好男人社区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69天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av男人电影天堂热app|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