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自己的哭聲中來到這個世界,在別人的哭聲中離開這個世界”,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有人說,我們從母體呱呱墜落的那一瞬間,就注定了要走向死亡,無論你是達官顯貴,抑或風流名人,無論你是皇帝還是街邊的乞討者,都免不了終有一日要邁向死亡的終點。長生不老是不存在的,你今天努力上進千辛萬苦得來的一切財富都將隨著某日你肉體的灰飛煙滅的一瞬間化為虛無,誰都不能阻止這自然規律的發展,包括秦始皇和毛主席在內。
這么說起來就很喪氣了,無論我們怎么折騰怎么掙扎,都不能改變生命終結的時候注定是一場空的下場,無論你是千萬富翁還是貧民窟里的酗酒者,最終當你躺在太平間里的時候,都是一無所有,并且同樣的冰冷,同樣的赤條條,沒有任何不同。
既然如此,我為什么還要認真地活著?為什么還要那么辛苦地工作?為什么還要承受生活帶給我的那些苦痛?反正最終都是要死去,都是要面臨一無所有。

是的,其實我寫這些文字的初衷,就是想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那就是:
我們明知道自己終將死去,為什么還要這么認真地活著? 我們明知道最終一定是一無所有,赤條條來去,為什么還要這么辛苦地工作? 我們明知道生命的苦痛在最后將變成虛無,為什么還要默默承受那么多額外的苦痛與艱辛?
首先,我不認同佛洛依德的“生本能”學說,我總覺得他的大部分理論學說其實都是“先發現了讓人不解的現象,為了不被現象迷惑,進而去發明一個學說來解釋”。
我覺得,人之所以明知一切是空還依然堅強地活著,是因為人這個物種的思想性。
人是世界上唯一有思想性的物種,經過上萬年的進化,人類習慣性地在各種紛繁嘈雜的事物中尋找規律并加以利用,這個特質使人類有自我調適的能力,同時人類也愿意延期享受,并且這個延期的間隔可以很長。這是人類與其他物種最不同的一點。
再者,更重要的一點,我認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使命,以及他需要完成的課題。
就如同古代的王子自降生開始,無論他自己是否愿意,他都肩負著治國安民的使命一般,我們這些平凡人自降生開始,無論我們自己是否愿意,也將肩負著屬于我們自己的人生使命。
如果你生來身有殘疾,那么你的人生使命就是積極樂觀地活著,用你不屈不撓面對生活各種挑戰的精神去感動和激發那些身體健康的人,讓他們能夠因你的精神而更加積極地面對自己的生活,讓他們能夠因你的行動而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而你的人生課題,就是窮其一生地去面對和解決生活帶給你的種種不便,并從中體磨礪人類堅強的意志,體驗與坎坷命運同行的自豪感!
如果你是突然慘遭橫禍,剎那間從健康人變成殘疾人,這也可以理解為是你眾多人生課題里的一個,那是生活希望通過這個遭遇讓你重新思考你的生活方式及某些不為你自己覺察的信念體系,你的人生使命就是用不懈的努力和堅強的意志讓自己重新站起來,直到有一天,你成功地站起來,將這個重塑自己的過程中體驗到的正向的精神達給他人,激勵他們面對挫折,振奮他們迎接挑戰,從而達到你生命意義的升華。
而我們這些普通人,遇到的最多的是關于愛情的困惑。你苦苦地愛著的人兒某天開始永遠不可能再回到你身邊,他要么成為別人的伴侶要么離開了我們這個世界,你因此覺得沒有了他,似乎你的生命都沒有了意義。但他的離開也許就是你必須要面對的一個人生課題,生活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你重新來認識自己,重新來看待原本的你的生活,讓你能夠自我反省并進而去完善自身,或者生活是要用這種方式讓你去體驗那強烈的情感,去體會生命因這殘缺的愛情而帶來的美好和豐盈。這是你的生命過程中,必經的一個人生課題。笑著去面對它,超越它,接納它,遠比逃避和固守來得更加有意義。
是的,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是平凡人,我們身體健康,父母雙全,我們有大學學位,有著很好的工作,生活一帆風順,可是卻看不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更加找不到自己人生的使命。就像我之前曾聽過的一個故事,一個有著人人羨慕的事業和家庭的外企白領去求助心理醫生,原因是她實在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活著,因而痛苦得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事實上,生命的意義,不過是找到你的人生使命,及將那些意想不到的自己不能左右的挫折看做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
一個電影導演的人生使命是通過影像表達他的人生觀,并對社會產生正向的影響,抑或根本就是講故事給人們聽以讓他們放松身心;
一個家庭主婦的人生使命就是全心地照顧家庭,營造家庭的溫暖,感受平和的幸福,支持丈夫以使他幸福愉悅,養育子女以使他身心健康,并最終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個現實主義者的人生使命是創造財富,成就一番足以影響世人的偉大事業,而一個理想主義者的人生使命是完善自我,探索生命的種種可能性。
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在我看來,如果想要使你的人生充滿價值感,充滿希望和新鮮感,達到生命意義的升華,最重要的一點,無異于成為一個對他人有益的人——當然前提是首先能夠滿足自己和家人的需要。
是的,在有生之年力所能及地去幫助他人,能夠使你的內心變得更加柔軟,你會更加喜歡自己,并充分感受愛的能量——這是生命的意義的有效來源——生命的意義,就是在關愛自己的前提下,去幫助他人感受生活的美好!
生命的另一個重要意義,還來自于回憶。
我認為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有一天當你年老,你回頭看看自己的一生,發現自己曾經為很多人真誠地付出過,你曾經通過你的雙手創造過那么多美好的故事,你曾經用心創造過那么多優秀的城堡,那種欣慰和滿足感,就是生命的意義。
而最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當你年老回憶的時候,發現你雖然活了八十歲,卻只生活過一天,然后把這一天重復了八十年,僅此而已,那時候,生命就果真沒有意義了。
我們的確是一生下來就注定了死亡,可是從出生到死亡的這條線上,我們卻能夠通過自己的選擇讓他有所不同,我可以給他涂上我喜歡的顏色,給他穿上我喜歡的衣服,總有一天,我的這條線會變得五彩繽紛,并在最終我臨離開這個世界的之前,把它五彩繽紛的秘密告訴后人,讓他們得以傳承我的智慧,讓他們因為我的智慧而少走彎路,去為這世界創造更多。正如達爾文的智慧一直讓我們受益至今一樣。
只不過有一個事實我們必須清楚,那就是很可能我們付出畢生的精力也沒有能夠達到為后人貢獻智慧的境界,是啊,我們實在太平凡,實在太渺小,但是沒關系,我只要努力去付出,努力去創造,讓最終的結果交給宇宙去管理,無論最后的結果如何,我們都坦然接納。
是的,萬事萬物的誕生和消亡,都有其自然規律,相對于整個宇宙來說,我們人類是非常渺小的。小時候老師和父母都教導我們說:“命運掌握在你手中”,但長大后我才明白,命運其實只是部分掌握在我手中而已,我可以決定自己是否離開那個生活了十多年的城市重新來過,但卻不能決定戰亂是否發生在我的身邊,我可以決定和一個男人還是和一個女人結婚,但卻不能決定我的父母是誰。
生活,在努力創造之前,首先需要我們的全心接納。
接納你的父母曾經教養你的方式,那已經是他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們認為最好的教養方式,接納你的家鄉原本就是如此貧困,所有和你一同走過的小伙伴們都曾經在那里度過或愉快或痛苦的童年,接納你自己本來的樣子,無論你是高矮胖瘦,無論你是美丑黑白,這都是你的樣子,本來的樣子,他實際存在,無論你是否承認,他都是這個樣子。
生命也是如此。接納自己,就如同接納生命的自然來去一般,接納自己,就如同接納我們終有一日要消亡一般。
最后,說說我的人生使命。
某天晚上跟朋友QQ聊天,她說我就像是太陽,任何時候都充滿對生命的激情,每次她只要見到我,跟我聊聊天,就能感受到活著的美好了。
當時心里很感動她這么說,不是感動于她的話,而是感動于我的存在。
難道不是?如果我的人生使命就是要帶給人們希望,帶給人們太陽般溫暖燦爛的光輝,那我就努力去做,并且虔心接納我不可能做到十分完美這一事實,我告訴自己: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吧。(《追尋生命的意義》書評/自然而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