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塔通覽·山西卷>>>
年代:始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40),復建于宋嘉祐八年(1063); 形制、特點:八角十三級密檐式磚塔,原高八十六米;現狀:殘存七十一米,十一級;國保?
太平興國寺塔位于運城市安邑鎮內東北隅,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40),原名南海塔。據《山西通志》載:塔建于宋嘉祐八年(1063)。又乾隆年間《安邑縣志》載:“明嘉靖乙卯地震從頂裂至七層,寬尺許,至萬歷間地震復合”。從現存塔的形制看,為宋代風格。塔平面為八角形,原高八十六米,十三級,殘存七十一米,十一級。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地震,塔從頂端裂至第七級,縫寬一尺有余。萬歷年間,在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縫復合,是為奇觀。塔內八邊形空筒式,原有木樓板作為上下之隔層,已不存。平座與塔檐下均有磚雕斗栱承托,斗栱五鋪作出雙抄。塔體因多次地震裂縫較大,但塔身仍無傾斜。汶川地震后處危險情況,有關部門用鋼筋加固,但并沒全面整修。
加固中的光國寺塔
在旁邊一條胡同里可以基本看到古塔全景。明嘉靖年間的地震使古塔從上一直裂到下,而且裂縫巨大。開裂的兩面正好是前后置門的地方,相對薄弱。
頂部雖已坍塌,殘高仍有七十余米,塔下是稠密的居民區,該不會日日擔心吧。塔外這圈鋼架不是維修的腳手架,而是汶川地震以后加固的鋼架
太平興國寺塔賞析
運城安邑太平興國寺塔全景圖
作者:蘇州尖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