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生活和解
文章來源:網絡 編輯:慕凌佛畫堂 她的火氣越來越大,每天早上一睜眼就像是萬馬奔騰:衛生間的水池里丟著昨天換下的衣服,馬桶幾天沒涮,泛著難聞的味兒,廚房的水槽里還留著昨天的洗碗水,油煙機上糊著一層油污,沙發上鋪滿了書報雜志,冰箱里的剩菜仍然沒包保鮮膜…… 她有潔癖,不能容忍一絲的臟亂,工作又忙,家里的一攤就只好交給老公。可偏偏他懶散又齷齪,她每天千叮嚀萬囑咐的話,對他而言都是耳旁風,這邊進去那邊出來,吵也吵了鬧也鬧了,過后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 還有孩子,明年就要考中學了,仍然迷迷糊糊的,放學就鉆進書房里不出來,也不知道在鼓搗啥。她總是忙,他也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倒并不在外面給她惹事,只是沉默寡言,眼神冷漠,死氣沉沉,沒有一點朝氣和活力。哪像自己年輕那會兒,精力充沛,活力四射,明媚得像春天里的花。她有時候著急,就沖孩子發脾氣,他也不爭辯,只冷冷地看著你,看得她心里發虛: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父母的情況也不好。母親糖尿病多年,只剩下微弱的視力,隔三差五地就要上醫院。病痛纏身的母親,活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老覺得自己活不了幾天了,動不動就要給她交待后事,讓她哭笑不得。父親血壓高,心臟也不好,偏又脾氣暴躁,嗜煙好酒,憑她怎么勸,就是戒不掉。父親每次犯病,都嚇得她心驚肉跳,覺得天要塌了似的。 老公那頭也是瑣事纏身,哥哥買房要跟他們借錢;妹妹沒考上大學,三天兩頭地纏著讓他找工作;婆婆時不時要來他們這兒小住幾天,她也要里里外外小心侍奉……老公工作倒是清閑,可每月那薄薄的幾張票子,甚至不夠她買件像樣的衣服。家里的一切開銷,房貸,孩子的學費,兩邊老人的撫養費,都要她來支撐。 生活像一場戰爭,她就像一個驍勇善戰的將士,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揮槍舞戟東征西戰。她個性強心氣高,凡事力求盡善盡美,到頭來,心力交瘁,脾氣暴躁,焦慮重重,生活的步調倉促凌亂慌張,像出鏜的子彈,還沒回過神來,已經射了出去。 直到那天,她在辦公室里整理好文件,準備下班回家。就在起身的瞬間,她忽然頭暈,天旋地轉,還沒來得及任何反應,人就直直地跌了下去。 醒來時,人已經躺在醫院里。男人紅著眼圈安慰她說,沒事兒,你就是太累了。查房的醫生接過話來:現在是沒事兒,以后可不能再那樣拼命了。你這是過度疲勞,再這樣下去,會要命的,醫學上有一種病叫“過勞死”你不知道嗎?人活著,要懂得愛惜自己,學會與生活和解,干嗎要活得那么擰巴啊…… 她怔著,心像被閃電忽然劈開了一個口子,電光火石般地炸開了。是啊,為什么不能和生活和解呢?家里臟一點亂一點有什么關系?她卻為此和深愛的男人感情日漸疏離;孩子的冷漠和沉默,是因為自己總是忙,很少帶他出去玩缺乏交流;父母身體不好,可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抗拒,不如坦然面對;婆婆偶爾來小住,每天回來有現成的飯吃,有熱水澡洗,也是幸福啊;老公掙錢雖然不多,可是任勞任怨,心性仁厚,是有口皆碑的好男人……她發現,僅僅是換個角度,她那萬馬奔騰般緊張焦慮的生活,忽然就松馳下來了。原來,所謂幸福,就是與生活和解。 出院后,她整個人都變了。不再緊張和焦慮,不再怨聲載道地要求老公,他反而很用心地去做家務,并且總能帶給她意外之喜。雙休日,無論再忙她都會放下手里的工作,和老公一起帶孩子去爬山郊游。一家人游走于山水之間,孩子在前面歡天喜地地捉蝴蝶,她和老公十指相扣含笑相隨,那般的和諧甜蜜,仿佛又回到了初戀時的時光。周末帶爸媽去看一場電影,看完后到飯館點幾道美味的小菜,慢慢地陪著他們喝一點紅酒,聽他們說一些前塵往事,細碎的音樂悠悠流淌著,舒服而愜意。父母顯然也很享受這種舒緩的溫情,母親臉色紅潤,父親情緒安寧。每天晚上看看書,修剪花草,或者繡十字繡,她的生活慢了下來,人卻慢慢優雅起來。 與生活和解,安于自己的選擇,優雅從容地享受生活的樂趣,仔細聞一聞生活的芬芳,這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