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雪山白猿學習 那么,盤腿是怎么來的呢?傳說7000年前,在喜馬拉雅山上居住生活著一個人數不多的部落民族。這么高的山,冬天非常寒冷,并且缺衣少食,所以每年過冬,總得死幾個人,而部落里人本身就少。那怎么辦呢?部落的領袖就去觀察動物,印度的學者甚至考證說這位民族領袖的名字叫阿達錫瓦,他觀察到雪山上的白猴子,就是一種白猿能在室外安然度過冬季;他還到山洞里觀察狗熊,發現狗熊可以冬眠安然過冬。人是萬物之靈,人為什么就不能度過冬天呢?阿達錫瓦發現狗熊吃上一秋天,吃得胖胖的,然后就躲在一個山洞里面開始冬眠,蛇也冬眠,但是人類學不了啊,睡久了還頭痛。因此他就觀察雪山上的白猿,看看這些不冬眠的動物是如何過冬的,結果他就發現雪山的白猿都是盤著腿過冬的。然后他就有樣學樣,但是學得不像,還是渾身發冷,因此他就仔細觀察,發現了雪山白猿盤腿打坐的七個要點。 這七個要點就是腳怎么辦、手怎么辦、腰怎么辦、頸怎么辦、肩怎么辦、眼怎么辦、嘴怎么辦,共七個要點。這個方法我們現在管它叫“七支坐”,因為它有七個方面的要求,就是手、腳,肩、腰、頸、眼、口,所以叫“七支坐”。這個方法從喜馬拉雅山傳到印度,所以印度各個宗教都用這個方法。 不過它當時的名字叫“坦特羅”,后來變成“坦達”,后來變成“達”,再后來就變成“Chen”,這就是禪的音。這個“達”是意譯,“Chen”是音譯,其實就是禪定,這就是禪定的來歷。我們打坐,是打禪定來的,目的也是為 了“定”。這個演變過程,是印度的學者考證出來的,不是我們考證的。禪定跟禪宗不是一回事,是兩碼事,它只是打坐修行的方法;禪定是所有修道人都要了解和掌握的技術,佛陀也承認禪定是“共法”,公共的法,誰家都得用,只要你修行。后來在一千多年前,我國有一位著名的僧人,還被聘請去印度傳“七支坐”。 “七支坐”的七支,其實就是“肢”,就是手一支,腳一支,肩一支,腰一支,頸一支,眼一支,口一支。后來這個方法發展了,發展到四綱二十六個要點,這就是通行于佛道儒各家的打坐修行的秘訣。這二十六個要點我在講義里都印出來了,口訣都在上面。將來,你們打坐、禪定、修煉的時候可以慢慢地研究,慢慢地精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