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通向書法圣地之門 萬丈高樓平地起,硬筆楷書是功底,楷書若是不過關,欲速不達空歡喜,夯實基礎莫心急,勤學苦練靠自己,對照字帖找差距,入帖出帖成一體。 【一】。學寫硬筆楷書很重要;我認為它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大凡練字的人基本是從楷書習起,先習楷書,后學行書,再而草書,楷書是基本功,就像一個小孩在學走路,剛開始是一個起點,即所謂的初速度,行書就像一個少年在跑,即所謂的加速度,而草書就像體育明星劉翔在飛,是一種在加速度過后形成的高速度。楷書寫起來好看,但是很‘版’,寫著寫著就有點煩,沒有幾多人愿意坐得下來習之,許多人都想跳過這一環節,而行書則不同,是大家公認而且喜歡的一種字體,行書寫得好既好認又不失為一種瀟灑,草書則不為大多數人認同,除了欣賞,我覺得它并不為大多數人接受,寫得好的草書而又非一般人能達到那種境界;那種飄逸揮灑自如一氣呵成的感覺,的確是爽哉,但難也。我剛開始,也是從學寫楷書練起,總有點浮躁, 練習楷書還不到火候時,就想一跳而過,自以為還行,后來又練習寫行書,學的是黃若舟黃老書法大師的【怎樣快寫鋼筆字】版本,那時行書剛興起,還比較時髦,初習一段時間之后,自認為像那么回事,于是練習草書,但是卻寫得八不像,感覺不夠協調,少了些韻味,我想估計還是水平沒達到,但問題出在哪里,卻百思不得其解,后來停了一段時間,卷頭從來,又重新再練習楷書,練了十天半月,心血來潮時即興創作轉練行書,呵呵,,,,,,發現行書比以前大有進展,我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是當初楷書練得不過關,起點落后,初速度不夠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書法等級水平還不夠,要不然現在書法都提倡講求硬筆書法考級】我想大概就是這個道理。看來學習楷書之重要不無道理,說到此處,想必你或許有所同感吧。權當拋磚引玉。 萬丈高樓平地起,硬筆楷書是功底,楷書若是不過關,到頭卻是空歡喜。就像一個習武之人馬步扎得穩不穩是同樣道理,楷書字的框架,字的結構,筆畫的穿插,避讓,大小一致等等把握得準否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到你的行書水平的提高,練好楷書,再練行書畢竟是因為起點高基礎牢,所以行書的字才能穩,準而協調。 【二】改變不良的書寫習慣很重要,我個人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書寫習慣,既有好習慣,當然也包括不好的書寫習慣,有的人隨筆丟,橫七豎八寫得很飄,有的人則寫得很散,左右偏旁分了家等等,已形成不好的書寫習慣--------,想改確難,但不改不行,不然練再多長時間,也提高不了,這一點我深有體會,臨帖的時候,總寫得不像,神似,形似還是差了一截,主要原因用筆的陋習沒改變而造成,因此改變不好的用筆習慣是提高書法水平的一個有效地手段。 【三】善于發現捕捉字帖當中的一些亮點,揣摩分析,別人的字為什么寫得好,好在哪里?自己的字差距又在哪兒?既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又要用挑剔的眼光去捕捉,看書看報看字帖,賞花賞月賞秋香,提高個人文化修養,知識水平,取長補缺,推陳出新,為之所用,另外就是把平常寫的字和作品,收集在一起時常看看品味,發現問題,仔細分析,把寫得好的字用記號標注,寫得差的字與字帖進行對比,對照字帖再多加習之,直到滿意為止。這不失為是一種好的辦法-------美之取名為書法習字糾錯集。 以上只是筆者多年習字的體會,不一定全對,只是與書法愛好者相互交流共鳴共勉,共同提高,若對你有一點啟示,那將是我最大的欣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