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9年10月下旬,侵華日軍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進行冬季大“掃蕩”。最猖狂的是號稱日軍精銳的獨立混成第2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在日本軍界則被稱為“名將之花”。 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第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誘敵深入,成功地將敵軍誘入黃土嶺。11月7日16時,阿部規秀在一座獨立院的平壩前,用望遠鏡觀察戰況,被八路軍指揮員敏銳地“捕捉”到。身邊沒有更好的裝備,最好的“招呼”就是迫擊炮了。 炮兵連長楊九坪接受任務后,迅速指揮作好了射擊準備。隨后,一發發炮彈呼嘯著飛向空中,直奔阿部規秀的指揮所。炮彈在侵略者軍官群中炸響,以致“旅團參謀盡皆負傷”,阿部規秀不久便一命嗚呼。后來日軍哀嘆: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失去統一指揮的日軍很快被八路軍分割圍殲,傷亡達900余人。 參戰的炮手李二喜當時年僅18歲,獲得了“神炮手”美譽!聶榮臻元帥還因此獎勵他一把手槍。而這門迫擊炮也成了國家一級文物。 左權是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犧牲的職務最高的將領。這件珍貴遺物,見證了這位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指揮員不平凡的人生。 1935年11月,紅1軍團參謀長左權率部完成長征,到達陜北的第一個大仗就是直羅鎮戰役,全殲國民黨軍第109師,擊斃敵師長并繳獲其使用的比利時造S.F轉輪手槍。后來,這支轉輪手槍就由左權使用。 抗日戰爭開始后,左權常常佩帶著這支手槍在前線指揮作戰,百團大戰、黃崖洞保衛戰等重要戰役戰斗的勝利,都凝聚著這位名將的智慧和心血。
|
|
來自: 李灝 > 《軍事裝備(武器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