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xbdf.cn/content/09/1109/01/129310_8646691.shtml 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就是慈悲,就是菩薩。 凡是從積極正面的角度考慮,比如說老婆菜咸了,得到結果是老婆憤怒,下次你做,不做飯沒有權利評價,矛盾升級。 正確的說法是老婆今天做的菜美味極了,如果能在淡一點就更好了更加完美了,老婆高興,下次果然做得淡一點,即指出了事實又讓她心甘情愿去改正。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往往就是在說明事實的方法上出現了問題,愚癡的人直截了當說問題結果造成緊張不和諧的氣氛,智慧的人提高了對方積極性同時又指出了不足,她心甘情愿去改正。 一、批評員工一定會引起逆反心理,如果表揚員工同時要求其做的更加完美則雙贏。 請女朋友是看電影,看完后問她感覺,她說是爛片,一點都不好看,下次你就不會請她看了,結果雙方不愉快。 如果改成說真好看,如果是動作片就更棒了,下次他就會請你看動作片。 其它如這個會議紀要不錯,這個地方這樣做就更加完美了! 你真不錯,有你這樣的朋友就更好了。 溝通是藝術,矛盾產生在于溝通藝術差。 不懂溝通藝術的原因很簡單,是不懂得人性,人性喜歡被欣賞,厭惡被批評,人性喜歡自主自由選擇,厭惡被強迫。 所以溝通中永遠不要批評他人,永遠用放大鏡尋找他人身上的優點,知道還能堅持做到就是溝通藝術高強的人。 永遠把讓對方改正的要求夾雜在表揚中說出,比如一定不能說菜咸,而要說菜太好吃了,如果能淡一點就更完美了。 永遠不要說你寫的是垃圾,而要說寫的棒極了,如果這個地方能這樣寫就更完美了。 懂得人性,換位思考,把要求夾在表揚欣賞肯定中說出就是智慧的菩薩。直截了當的批評就是愚癡愚蠢的人,因為不動人性不懂換位思考不動慈悲,只有傷害。 二、傾聽藝術要表達三個層次:第一我在認真聽,第二我聽懂了,第三我很關心這個問題,還要適當反饋。 三、不猜想不判斷不推測三不原則。絕不主觀預測猜想判斷推測,只要客觀實際,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只說事實,對方就無法駁倒你。 老王開會打斷別人談話,蔑視他人,最后大家都不說話了。你是領導,你怎么處理?第一種,批評老王,老王,你今天火氣這么大,會議被你搞糟了,你要反省。老王一定氣壞了,兩人無法溝通。 這是要用到第一原則,用積極證明的語言描述問題:老王,你今天發言積極踴躍,但是開會是討論,如果你不打斷他人談話即更完美了,如果每個人都積極參與討論,會議效果會更好。 你說的全是事實,老王無法反對,高高興興接受。 三、提問要采取誘導式,比如你問昨天下午你出去了嗎?對方警覺,說沒有我一直在家。如果改成昨天下午你和小玲在一起嗎?他一定會說,不是,我和小芳在一起,因為人的本能是糾錯。 邀請女孩不能說,你有空嗎?我們一起去看電影。她一定會說對不起,我沒時間。如果改成下周二晚上7點我們去看電影,她一定說周二我沒時間,周三吧! 這種說法讓對方掉進陷阱,她無法拒絕而只能換時間。 如果問對方你喝什么,對方無法回答,只能說隨便。正確的問法是你和啤酒還是紅酒,對方只能選擇一種。 第五,推銷自己,讓別人喜歡你。 溝通交流中要說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每日一得:表揚她然后讓其完美;換位思考即慈悲;用放大鏡找優點;人性喜歡被欣賞。 快樂的事:鍛煉加熱身體快樂。 成就清單:明白人性有成就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