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于17個新鄭國際機場會給鄭州帶來什么?
河南境內的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全國第一;未來5~10年,河南境內單位面積鐵路密度也將是全國第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河南的航空業謀求怎樣的發展?
昨天,鄭州航空港地區總體規劃方案評審會召開,由國內9位知名規劃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原則上通過了規劃方案,并提出了進一步修改、完善的意見和建議。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黨委書記趙新民介紹,下一步,將加快航空港地區土地利用規劃的編制,爭取明年上半年全面開工建設航空港區。他還透露,今年9月底,鯤鵬航空基地將遷移至鄭州,春秋航空在鄭州設基地的具體事項也在洽談中,今后,河南人乘飛機出行將越來越便宜。
●規模相當于17個新鄭國際機場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地處中原腹地,在鄭州東南角,位于我國最繁忙的京廣航路的中部,又處于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接合部,是我國重要的干線機場。不過,對比鄭州市在全國公路、鐵路系統中的樞紐地位,航空運輸最為薄弱,與鄭州市區域交通樞紐地位極不協調。
航空港與航空港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未來的航空港區,總體功能定位是全國大型復合樞紐機場和國際貨運樞紐所在地,以航空客貨物流、臨空制造業、現代商貿等為主要功能的現代化生態型航空新城。
規劃的航空港區分為“一核兩區”,目前的航空港是機場核心區的一部分,在其北部和南部分別是物流商貿區、臨空產業區。三個區域的總面積達138平方公里,相當于17個現在的鄭州新鄭國際機場。
航空港區西面以京廣鐵路為界,東、南、北三面以國家南水北調工程線路為界,包括新鄭市孟莊、薛店、龍王,中牟縣張莊、三官廟、九龍六個鄉鎮的部分土地。
在未來138平方公里的生態型航空港新城中,“一核兩區”將通過合理的產業布局和有效的交通組織連接到一起,功能完備、特色鮮明、協調統一。
其中,機場核心區面積約48平方公里,北部物流商貿區面積19.6平方公里,南部臨空產業區面積26.5平方公里,其余43.9平方公里用地為水域和非城市建設用地。
●三步走圖謀全國“制空權”
“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鄭州航空港地區總體規劃期限為2008~2035年,在27年的時間里,鄭州將分三步,打造全國大型復合樞紐機場和國際貨運樞紐。
第一步:2008~2012年,以規劃方案為指導,大力發展基地航空公司,形成以航空物流為先導的發展格局,建設北部片區和南部片區各9平方公里,加快項目引進和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工業新區。
第二步:2013~2020年,航空港地區(不包括機場核心區)用地規模為34.93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33萬人左右,臨空經濟三個功能園區框架基本形成,協調管理機制完善,經濟總量在全市比重明顯上升,成為推動鄭州及周邊地區發展的重要引擎。
第三步:2021~2035年,航空港地區用地規模為94.1平方公里,人口(不包括機場核心區)控制在43萬人左右,鄭州機場旅客、貨郵吞吐量分別達到7000萬人次和200萬噸以上,成為全國大型樞紐機場和國際貨運樞紐。
●各種交通方式實現零換乘
目前的鄭州航空港地區,南北向高速對外交通較好,東西向交通和常規對外道路不太方便。將來,在鄭州航空港地區內,將云集航空、城際軌道、高速公路、公交、社會車流等多種交通方式,如何實現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的零換乘,打造一個綜合交通體系至關重要。
◎城際軌道:鄭州至許昌城際軌道線經過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兼有鄭州主城區至航空港地區的市域軌道快線功能,規劃設5個站點,分別是機場航站樓樞紐站,北部片區航城中心站、會展中心站,南部片區梅河站、牛村站。
◎對外道路交通打造“三縱四橫”路網:包括京珠高速公路、機場高速公路、“四港聯動”快速路、龍中公路、登封—機場—商丘高速公路和機場迎賓大道及延伸線等。
◎內部道路形成規則方格網:除現有的兩座互通式立交外,將來,航空港地區將在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交叉處再規劃新建18座立交橋;在航空港地區北部片區和南部片區各規劃一個長途客運站,近期可安排建設臨時汽車客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