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每6分鐘就有一人被確診為癌癥,每天有8550人成為癌癥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癥。未來10年,中國的癌癥發病率與死亡率仍將繼續攀升 發病率與死亡率呈持續上升趨勢,每年新發癌癥病例約350萬,因癌癥死亡約250萬 2009年,中山市每天有8.34人被確診為癌癥患者,5.27人死于癌癥。而在1970年,當地每天的癌癥發病和死亡僅有0.78人。 預計到2020年,中國每年的癌癥死亡總數將達300萬左右,患病總數將達660萬 結直腸癌與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受相關聯的基因影響,因而表現在生活方式上,常年高脂肪飲食、缺少膳食纖維攝入、久坐少動、不按時排便等因素都是這種癌癥常見的誘因。 ,2009年,中國人患最多的癌癥依次為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和食管癌,死亡最多的癌種第一位是肺癌,其次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 “這就是癌譜的變化。像肝癌、胃癌、食管癌、宮頸癌等屬于‘窮癌’,即在發展中國家普遍易得的癌癥;而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淋巴癌、前列腺癌則被稱為‘富癌’,是發達國家常見的癌種。” 專搞腫瘤流行病學的喬友林總結了一條規律:“窮癌”好預防難治愈,“富癌”難預防好治愈。他舉例說,像結直腸癌、乳腺癌、淋巴癌等“富癌”,沒有什么獨特顯著的誘因,因此難以預防,但只要發現及時,治療后一般都能存活較長時間乃至治愈。不過,喬友林強調,這一類富貴病也有一些共同的誘因 人口老齡化。在本質上,癌癥是人體衰老的結果之一,老化是驅動癌癥生長的代謝發動機,這已是科學界的共識。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美國一項醫學報告就發現:在80歲左右老年人的尸解中,1/4左右的人體內有惡性腫瘤,但這些老人生前都無與病癥有關的任何癥狀。他們的死亡,也是因于其他疾病或原因而致。換言之,老年人得癌癥,可以看做是一種“自然的事”。 中國人癌癥的發病高峰在75歲~80歲年齡組。“原先人的壽命沒有那么長,癌癥還沒有來得及發生,人就已經因其他疾病而去世了。而現在,中國70歲以上的老人越來越多了,癌癥發生的幾率也就大大增加了。
|
|
來自: 昵稱11487245 > 《閱讀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