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和糖尿病是經常伴隨出現的常見的慢性病。是心腦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研究發現,高血壓病合并有糖尿病以后,可以加重動脈的粥樣硬化,使得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高達50%。高血壓又可以加重糖尿病并發癥的發展。兩者相互作用,形成惡性循環。在臨床上,高血壓合并有糖尿病患者的危險分層均在“高危”以上。數據顯示,高血壓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為18%,糖尿病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為40%—50%。無論是那種病先發生,都會加重對心、腦、腎、血管等靶器官的損害。 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在我國近幾年新發病人數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并且有著相同的致病危險因素。如何進行合理治療并改善其遠期預后,是臨床醫生和眾多患者共同關注的重點。 到目前為止,國外有關降壓降糖治療的大樣本臨床試驗有:①前瞻性糖尿病研究;②強化降糖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轉歸研究;③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風險行動研究;④退伍軍人糖尿病研究等。其中試驗②在20個國家215個試驗中心進行,入選2型糖尿病患者11140例之多。雖然涉及2型糖尿病的不同人群,并采取了不盡相同的降糖治療方案,但結果卻相當的一致。在不同血壓和血糖水平的患者中,雖然都證明了強化降糖治療和強化降壓治療均有明顯的臨床獲益,但不管是大、小血管并發癥的種類,還是對這些并發癥的影響程度,降壓治療都比降糖治療的療效更明顯。降糖治療對微血管并發癥,特別是糖尿病腎病,可以產生明顯的益處,但對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等大血管并發癥卻沒有明顯影響。然而,降壓治療即便是在糖尿病患者中,也可以非常有效的減少大血管和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 試驗③的研究結果還顯示,單純降血糖并不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甚至有害。在這次試驗中,因嚴格控制血糖組增加了死亡幾率,不得不提前18個月終止了嚴格降糖的試驗。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高血糖雖然是糖尿病的主要臨床表現,但尚不能確定高血糖是否就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預后不良的主要原因。實際上,在糖尿病病死者中,80%以上死于心腦血管疾病。嚴格控制血糖的治療遠不如嚴格控制血壓及綜合控制心血管危險因素,這樣更能有效地改善心腦血管預后。 有鑒于此,美國多家科研機構發表聯合聲明,重新評估了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療策略。聲明指出強化降糖治療減少了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發癥,但糖尿病的防治需要干預所有危險因素,而不僅僅是高血糖。降低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風險的主要策略應該是在降低血糖的同時,通過強化降壓、調脂、改變生活方式等,來有效地控制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才能達到提高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并改善其遠期預后的目的。比如,患者血糖控制比較理想,而血壓卻經常在160/100mmHg以上,或同時發現了心臟,腎臟等疾患,那么降壓治療就顯得比降糖更為迫切了。已經有糖尿病腎病的患者,血壓控制不僅是保護腎臟的關鍵,而且也是防止糖尿病眼病加重的手段。 上述科學實驗還發現,強化治療組(降壓、降糖)與標準治療組相比,心腦血管事件并沒有明顯減小,尤其是強化降糖組,甚至出現了總體和心血管死亡率增高的傾向。這種危害明顯超過了任何可能的獲益。這說明,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無論是降壓還是降糖都必須適度。尤其是老年患者,更要注意過猶不及,防止過度治療的危害。 以上觀點來自試驗數據,自然算得上科學結論。摘錄下來供廣大病友參考,高血壓病和糖尿病現階段還沒有根治的辦法,疾病在每個人身上的表現,都是具體的復雜的,因而特別強調個性化治療。在接受正規醫藥治療的同時,要注意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優化生活方式,才能提高生活質量,改善遠期預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