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自姬姓。據《元和姓纂》所載,為春秋時衛國大夫石碏之后。又《春秋公子譜》云,其后有石駘仲。 權威的姓氏書籍如唐代《元和姓纂》等,都認為石氏為衛大夫石碏之后。今天的漢族各支石氏也多以石碏為本族始祖。 石氏是衛國公族,清人陳厚耀《春秋世族譜》和顧棟高《春秋大事表》等書,根據左傳杜注等資料,都對衛國石氏傳承關系有所介紹,據此可以列出衛國石氏的大致世系: ┌─○─石駘仲─石祈子 │ 衛康叔(姬封)─康伯─考伯─嗣伯─疌伯─靖伯─○─┴石碏─石厚──○─┐ │ ┌──────────────────────────────────┘ └─石稷─石買─┬─石惡─(?)石曼姑──石魋 │ └─○─石圃 在目前已經掌握的資料中,這個世系應該說是比較可信的。 (a): 靖伯 周武王封康叔于衛,七傳至靖伯,食采于石,遂以石為姓。 還清 靖伯之子,配梁氏生棟材 棟材 字孟和,配魯氏生元燮,元炯 元燮 配陳氏,生碣,礙,碏 碏 字季叔,配何氏,生厚,積 積 字存素,配王氏,生駘仲 駘仲 字驥良,配陳氏,生惡,惠,圃 惠 字平價,配張氏,生楚,制 制 字清伯,配吳氏,生買,署,蜀 蜀 字子明,配趙氏,生楨生,祺生 祺生 字希德,配周氏,生韜,淑 韜 字智略,配趙氏,生敬,忠,信 忠 字存實,配周氏,生章,美,耀,輝,光 輝 字德升,配呂氏,生英,俊,彥 俊 字景陽,配虞氏,生無黨,無偏 無偏 字守正,配王氏,生興序,興庠 興序 字宗圣,配錢氏,生毅,奮 奮 字天威,號萬石君,被尊為石氏始祖.(自高祖起事歷三朝) 西漢九卿大中大夫,配王氏,墓京兆北三十里. 子四:建,大中大夫,國舅;甲,柬議大夫; 乙,通奉大夫; 慶,字太隆,又名國望 1 世祖 奮 字天威,號萬石君,西漢九卿大中大夫,墓京兆北30里 2 世祖 慶 漢郎中御使大夫,拜右丞相,封牧邱候,墓京兆南40里許 配李氏,生子一:德 配韋氏,生子一:尚宏 配王氏,生子二:1,(人品)人旁一個品字;2,仕,漢越騎校尉 其中沖,術,衡遷益州 配酆氏,生子一:昶 8 世祖 昶 字淑清,魏東萊太守,遷青州厭次,墓青州廬山東二里。 9 世祖 嵩 字仕華,任秦州刺使,遷魏大將軍,墓厭次西九里許 10世祖 良質 字伯直,墓厭次上原 配許氏,生子一:引 11世祖 引 字紹光,晉太子舍人,墓厭次上管東歐八里 配張氏,生子五:1,約,晉下相令;2,鈞,晉下相令,3密, 4,鑒,晉尚書,遷上饒 5,舉,晉司徒,遷吳郡 12世祖 密 字文同,晉尚書,拜丞相,被石崇害,墓青州厭次 3,操,晉司徒參軍,遷秣陵;4,邕,晉朝議大夫遷上灞 14世祖 纖 字少卿,晉宗正卿散騎常待,勾章候,遷丹陽,墓楊州秣陵練東山南圭岙。 3,倩,晉廣平參軍;4,芝,晉殿中御使,入相 5,備,晉南昌侯 15世祖 淵 字漾川晉安太守,扈晉元帝遷丹陽,墓丹陽十里上湖。 配杜氏,王氏,生子一:景羨。 16世祖 景羨 字慕古,號祖述,劉宋平陽令,墓丹陽縣東南五里上村。 配胡氏,生子四:1,敝,字得圣;2,陽,冀州刺使; 3,潘,宋翰林;4,宙,宋幽州刺使。 17世祖 敝 字丹陽,遷會稽,宋北海刺使,墓丹陽西南龍公山。 配韋氏,生子三:1,彌之,字僧慶,號幽壘。 2,懷臣,平陽令;3,崇智,宋評事 18世祖 彌之 字僧慶,號幽壘,劉宋青州刺使,慕越州風景,遷剡邑(今 嵊州)東鄉,墓丹陽西南十八里小村。 配夏侯氏,生子二:1,靈寶,梁武康侯,遷余姚。2,靈 賜,遷剡邑 19世祖 靈賜 字宏達,剡邑祖齊散騎郎仕吳月別駕,偕父遷剡邑仙桂 鄉里。墓會稽縣東鄉十里大峰山。 配鄭氏,生子二:1,玢,字碧玉;2,璄,不傳。 20世祖 玢 字碧玉,齊太子舍人,墓會稽西門外。 配傅氏,生子一:略 21世祖 略 字北泉,梁錢塘令,墓會稽西門外上原。 配張氏,生子二:1,令彥,陳大中大夫;2,令寵,字惠虔。 22世祖 令寵 字惠虔,陳烏城縣丞,廉明愷悌,累遷至上柱國太保,太子太 傅。墓剡東三十里上岡。 配丁氏,生子三:1,勝,字元泰:2,滕 3,騰,陳司空丞相。 23世祖 勝 字元泰,陳司徒累贈太保,墓剡邑石家池之原。 配沈氏,陳氏,生子三:1,伯章,陳司徒大中大夫;2,伯 華, 3,伯辛,陳大司徒。 24世祖 伯華 號繁野,字惟明,仕臺州臨海主薄,捕盜,禱雨,民感其德。墓 山陰(今紹興縣)箬岙上池塘。 配王氏,王氏,生子二:1,庭秀,字茂隆;2,庭長,中書舍 人。 25世祖 庭秀 字茂隆,仕太學講學,贈金紫光祿大夫,墓會稽東十里上村。 配許氏,生子一:成文 26世祖 成文 字道初,隋禮部員外郎奉正大夫,墓會稽東門云池之原。 配劉氏,生子二:1,朝金,字元玉;2,朝珍。 27世祖 朝金 字元玉,號懷保,唐進士,任壽光文林郎,立縣志,建邑陽有 功,遷淮南刺使,封都昌侯,墓秦望山下墩。 配張氏,崔氏,生子二:1,正,唐進士員外朗;2,丕,字知 夫 28世祖 丕 字知夫,郡蔫為王府內使,累官至司空,墓剡邑上岡,石家橋北 之原。 配王氏,生子一:居賢 29世祖 居賢 字懷正,唐進士,任散騎郎,事母以孝稱,府縣旌表其門。墓小 安山之原。 配呂氏,生子三:1,國臣,唐丞相;2,宰臣,唐丞相; 3,相臣 30世祖 相臣 字遁老,號紹文,唐進士,不仕,長于吟詠,墓剡邑東鄉白沙峰 之原。 配董氏,生子二:1,思直;2,元慎。 31世祖 思直 號毅齋,隱士,墓上岡箬岙山之原。 一云:唐丞相,封文安侯;有云:仕工部郎中,贈金紫光祿大 夫。 配許氏,潘氏,生子六:1,山隱,唐崇德教授;2,懷績 3,懷待,字繼長, 4,懷金,九江通判 5,懷慎,唐丞相; 6,懷玫,刑部主事 32世祖 懷待 字繼長,以孝行蔫仕內使,贈上柱國,墓上岡小金山。 配裘氏,生子一:安肆,字道光。 33世祖 肆安 字道光,遷新昌,唐建安太守,升工部員外郎,后以子貴贈光祿大夫。 34世祖 秦潮 號土庵,唐進士,仕刑部郎中,贈太保上柱國,金紫光祿大夫。 墓上岡飛鳳,拾田建福威寺,遺像于殿。 35世祖 元遂 字伯和,號立齋,唐進士,由兵部郎中至太保,以子孫顯加 保上柱國金紫光祿大夫,墓新昌黃壇對岸平頂山,玄武形。 配裘氏,生子二 :1,昉,字明遠;2,朗,唐散騎郎,明州刺使。 36世祖 昉 字明遠,號乾軒,唐進士,仕鎮東軍節度使,以子榮,加 保上柱國金紫光祿大夫,墓靈柘(長詔水庫邊靈柘村)黃壇對面外 5,渝,太子賓客,隸部尚書 37世祖 湘 字端源,號碧潭,仕吳月東都勾覆宮,累贈上柱國太保,銀青光祿大夫。 墓新昌黃壇對岸平頂山王中塢之原長蛇形。 配孫氏,王氏,生子五:1,彥環。吳越檢校;2,彥瓊吳越新城令。 5,彥玕,龍圖閣學士,殿中御使。 38世祖 彥琪 自先寶,號退休,仕吳越建安令,升廣信通判,遷淮南節度使正奉大夫。 墓黃壇張家灣上崗。 3,匡鄞,唐進士,檢校太保? 39世祖 匡鄴 字重肅,號聽泉,宋進士,三司節度副使,累贈銀青光祿大夫,墓新昌善政鄉 百菊后門山灣,為百菊始祖。 配陳氏,張氏,生子二:1,待文,宋禮部郎中大中大夫;2,待武,字時憲 配吳氏,竺氏,生子二:1,琬之,宋武康軍節度使;2,鄭之,字遠意。 配楊氏,生子四:1,景推,宋工部給事;2,景白,宋中書舍人 ; 42世祖 景紋 字傳習,宋鹽鐵副使,遷輕車都尉奉正大夫,墓百菊后門山。 3,公承 配呂氏,生子二:1,禮問;2,義問,宋進士,寧國主薄,浙西提舉。 2,宗儀,宋進士,仕承事郎; 配王氏,姚氏,生子五:1,孝忠,進士,仕湖廣參軍;2,孝敬,進士, 46世祖 孝老 字道清,號愛松,宋進士,三江參軍,墓百菊上宅后門之原。 47世祖 正恭 字用謙,宋以祖蔭,知平江事,福建江州知事, 墓大陳橫山外之原。 配丁氏,生子四:1,奕通,宋解元;2,奕輔,宋泉州司法; 3,奕顯,字光顯;4,奕遠。 48世祖 奕顯 字顯光,墓酒醬潭村后眠犬山。 配詹氏,生子二:1,大恩;2,大中。 49世祖 大中 字榮甫,號愚隱,明以子孫貴,贈簽都元帥, 墓茅洋村口飛鳳銜珠,俗稱小碑。 配詹氏,生子三:1,祥用,青壇祖;2,祥任,道士岙祖; 3,祥仕,明都元帥,封武威侯,小將祖(小將,茅洋) 50世祖 祥任 字信之,道士岙始祖,墓上百菊對面周家 配何氏,張氏,生子二:1,壘(王字旁三個田); 2,璣(另寫作王字旁一個武)。 51世祖 壘 字尹彰,行允七,恩貢生,任淇水縣丞,墓百菊對面周家山。 配詹氏,生子三:1,思永;2,思誠;3,思敏。 52世祖 思永 字敬則,墓酒醬潭村外大陳山,五馬飲池形。 配梁氏,吳氏,張氏,生子五:1端慎,2端整,3端博, 4端忱,5端懌。 53世祖 端慎 字克正,行進三,墓道士岙岙橋頭龜肩型 (在農業學大寨時被平為大丘田)。 配錢氏,生子三:1,懋苣,不傳;2,懋蘭,字宜春, 行叔三,道士岙東房 3,懋苑,字宜芳,行叔四,道士岙西房。 54世祖 懋苑 字宜芳,行叔四,道士岙西房,墓道士岙后門覆鐘山形。 配章氏,生子四:1,諏;2,諞;4,訖;4,詮 55世祖 訖 字世雍,行宗三,墓道士岙村邊外山頭 配梁氏,生子三:1,信郁;2,信邳;3,信郢。。 56世祖 信郢 行杭十四,考墓埠頭村坎頭山,妣墓后門山。 配周氏,生子三:1,春登;2,春科;3,春日。 57世祖 春科 行柏廿二,明季鄉賓,墓酒醬潭外大陳山(俗稱小大陳太公)。 配陳氏,生子六:1,一思,行全十九,遷小將鎮大坑村; 3,一惠,行全廿一, 2,一慈,行全二十,鄉賓; 4,一志,行全廿三; 5,一懋,行全廿四,遷孫家坪, 墓蜈蚣形,繼子廷儒。 6,一聰,拾云溪庵。 58世祖 一惠 行全廿一,侯選經歷,墓鳥防三顆珠,棺材田等右上。 配王氏,生子四:1,廷份,字玉寅;2,廷仕,字玉音; 3,廷任,字玉衡;4,廷儒,字玉美。 59世祖 廷儒 字玉美,墓道士岙村前水潭等田里壁螃蟹形,繼一懋嗣。 配吳氏,生子二:1,瑚瑞;2,瑚璉,繼母舅吳姓為嗣。 60世祖 瑚瑞 墓大陳山春科公墳邊。 配丁氏,生子四:1,兆英;2,兆杰;3,兆威;4,兆風。 61世祖 兆威 名儀三,墓道士岙村里門前山中上穴。配徐氏,生子四: 1, 振乾,墓父墳東下方(俗稱小門前山太公);2,振坤; 3 ,振艮;3,振異。 62世祖 振乾 墓門前山兆威公東下方。 63世祖 汝仁 墓村前山螃蟹背。子二:? 64世祖 守興 墓門前山里邊岙橋頭并排四穴里數出第三穴。 生子三:1,法田,遷鳥防;2,法耕,考墓義烏留雅, 妣墓門前山外岙橋頭路等。 2, 法種,遷義烏城西留雅。 (2): 衛公族大夫,其子與公子州吁合謀軾君。公親殺子,迎立衛宣公。大義滅親有功于衛,世為衛大夫。孫駘仲以祖字為氏,碏公被奉為石氏始祖。 延年公 字曼卿,宋永城人。曼卿氣節自豪,不務世榮,為文遒勁而詩尤工,其樂意相關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交花之句,為當世所欣賞。徂徠作三豪詩,謂歐陽公豪于文而曼卿豪于詩,杜默誼于歌也。官太子中允,嘗進備策不報,已而西方用兵,帝思其言,欲召見則已卒矣。時人相傳仙去主芙蓉城云。 介公 字守道,宋山東泰安人,少時與胡安定、孫明復同讀書泰山,安貧力學,躬耕徂徠山下,時人稱徂徠先生。慶歷中,以進士擢太子中允。當富、韓、范同時執政,歐公、徐靖等并為諫官,介作慶歷圣德詩,著有《唐書糾謬》。 愗公 字敏若。宋徽宗時,權閹梁師成用事,宰相侍從俱出其門。公以名進士中博學鴻詞科,師成使客致意,因勸公往見。公堅拒曰:腐夫弄權,恨未能手批蠹根,奈何因取富貴?用是排擯,不獲仕于朝。金人滅汴,公以楚南幕官為吾南楚石氏開基祖。 泰公宋人,號杏林。初紫陽得道于海蟾。海蟾曰:異日有為汝脫韁解鎖者,當以授之。后果攖州太守怒坐鯨竊道由彬境,會天下大雪,紫陽與護送者俱飲酒村肆。杏林適入,既揖而坐遂同席。杏林問故,紫陽俱以告,杏林與彬守有舊,因為之先容,紫陽得免,深德之。故授以丹法焉。 堅公明洪武乙卯鄉貢,累官戶部主事,以廉慎著一時,交重其望。后遷員外郎,出為四川參議,尤卓品有政聲。楊文定稱:其在人中言若不出諸口,及遇所知,論天下古今事物之理,了然胸目,非人可及。 錄澧志 子明公 廷河公裔孫,兄子文以世襲改調廣東惠州衛,弟子敬以從征雪山有功,任施州衛。公獨奉親家居。懇田辟地,伯曾祖子孫居澧州,相去五十里,衣食教誨,如在一堂。家畜牛數十頭,有一瑞牛,角長九尺,群牛聽其指揮。宗祠后有隙地數畝,至今尤呼為牛王凹。和氣所鐘,百物效順,牛其一也。 仲玉公 諱瑗,廷河公裔孫。家世同居,子孫繁衍,叔曾祖父已承為鐘氏,仍同居守祖約,敦尚禮讓,長幼無間。明世宗詔建坊表之,號為義士,并復其家。壽八十有二,從祀忠義祠,實跡詳府志及通志。 槚公 字養沖,廷河公裔孫,郡庠生。行敦古誼,獎進人才,居鄰曹元龍力學而貧,公與共衣分燈,用助誦讀。元龍舉于鄉,出仕蜀達陵縣皆力助之行誼,詳郡志曹元龍傳。堂侄孫鯨幼而失恃,公撫以成立。教之如嚴師,卒成名進士。 之琨公字元美,廷河公裔孫,邑庠生。博學有才,著文甚富,氣節高邁,不茍同流俗,自號盛世逸民。崇禎辛未歲,獻賊蹈常德協公降,公罵賊不屈,遂遇害。清定鼎,崇祀忠義祠,實跡詳郡志忠烈傳。 盛祖公 號輝先,廷著公裔孫,湖南農業專校農業科畢業,奉令派往南洋考查實業,曾選充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及任黃浦軍校中校政治教官科長,剿匪軍總司令部秘書,臨澧農林場長等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