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360個人圖書館上讀到一篇文章《做人不要太老實》,很受啟發。我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讀,又把它轉發到我的圖書館里收藏,再改了題目轉發到QQ空間上,推薦給好朋友也享受一下。 作者一定是位老實人,或者曾經是位老實人,至少有老實的至愛親朋。否則不會對老實人如此了解,條分鏤析,拆解得如此清清利利。 讀了這么好的文章不寫一點感想,就像那么巨大的石頭落入水中不起些波動一樣,是絕對不可能的。 第一,什么是老實人?老實人的致命缺點在哪里?過頭、過分、過于,呆板、死板,我認為這是老實人最突出最本質的標志,也是老實人真正的缺陷。由這個原因導致的吃虧、受欺負等等一切不幸遭遇,可以說都是自食苦果。這種老實真的要不的,對自己不好,對別人也不好,只能制造矛盾和麻煩,害已也害人,必須改掉。典型的一個例子最近真還有一個。比如非誠勿擾里有一位男孩,自道與前任女友同床相擁而睡,5個月沒有發生男女關系。這就是被柳下惠的故事宣傳洗壞腦子了,死板得沒了人性和應變能力。你可以不跟她同床,可以說不愛她因此不跟她戀愛,既然相戀相愛而且同床而睡,說明倆人已經心靈相許,何必如此壓抑自己的人性?這與愚忠愚孝的事情沒什么兩樣了。只是為了老實而老實,為了美德而美德。我認為這是真正意義的太老實,典型的太老實。 第二,不做老實人,但也堅決不能做虛偽人。恰恰相反,一定要老老實實做人,堅守做人的底線;做真實的人、誠實的人、守信的人、踏實可靠的人、謹慎謙虛的人。最重要的是永遠要捫心自問,做有良心的人、自然的人。不論任何美德,都要服從良知,服從人情,不要被老實綁架,為了老實而老實;更不能被美德綁架,為了美德而美德。一切事情,當良心有愧良知不安時,說明這個事情很可能已經失了分寸,有了問題。水是生命之源,但煮過頭了就有毒;糧食是救命的寶貝,吃多了就會傷害身體。世上再好的東西,都要適量、適時、適體、適宜,凡是不合適的東西,不論好壞,就是不可用的東西。所以,人參、靈芝也有吃死人的,牛溲馬勃也有吃好人的。 一切社會規定出來的東西都是后生的,是死的,直僵硬棍,是工具。只有良心是天生的,是活的,如氣如水如光如電,不論任何條件下都能發揮恰如其分的作用。違背良心的全部是危險可怕的,需要謹慎對待。世上的罪惡有的是一目了然,但大罪惡卻往往是依靠大道德施行的。比如說宗教戰爭、民族戰爭,乃至幾乎所有的戰爭,本來是最殘忍公開的屠殺,卻總是出以最道德最光榮最神圣的名義。 第三,不要把所有的缺陷都當作老實。文章中列舉了“知足、自滿、保守、怯懦”等15種性格缺陷,我以為這是人性的缺點,每個人、每種人包括虛偽的人、奸巧的人都可能有這些缺點。所以,這15種性格缺陷可以說是全人類共有的缺陷,每個人共同的公敵。這些缺陷必然會導致失敗和不幸,必須改掉。 文章說老實人“孤立”“軟弱可欺”“不受重視”“多抱怨”“賺錢難”“自我安慰”“被誤解”“開拓精神不足”“只求不輸”“意志脆弱”“幼稚”“自我懷疑”“金錢觀陳舊”“利益觀錯誤”“太偏激”“缺乏主見”“固步自封”,我覺得這是癡愚蒙昧,是假老實,是這些人借老實之名掩蓋自己的愚昧無能,就好像一個聾子背后塌下一座大山,雖然也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盡顯大將風度,但那不是大將的從容鎮定,而是缺陷導致的癡愚無知。不要因為能裝個大將風度就不治病,不要因為能裝個老實就甘心掩蓋自己的愚昧無能。 第四,吃點虧、受點誤解沒什么不好。必須保護自己的安全,必須注重溝通,學習有關技巧,盡量減少誤會。但是也不要“皮薄”,一句平常話的虧也不吃,一分錢的利也不讓,一點兒的委屈也不受,一點兒的抱怨也不忍。皮簿了不好處,即使單位里爭得了強勝,跟親人也難于和睦。人生,只要重大利益不受損害,重大問題不要誤解,這就好了。在行政事業單位,能直接任命免職的上司,就是你的衣食父母,你對他能計較得那么不吃虧不受氣嗎?如果沒有靠山,對領導又不“老實”、好較真,那就抵如基本失去了前途。相反,正是那些平日公認奸巧的家伙,往往在領導那里非常“老實”,像老黃牛一樣任勞任怨,像看家狗一樣忠心耿耿,像蛇一樣底調謹慎。他們只講才干——干實事、得實惠,只有假老實人才講才華——講公平正義、講自由獨立、講民主人權,才華橫溢,徒落個虛名。 第五,不要以成敗論英雄。不要以自己的價值觀評論別人。佛陀貴為一國王儲,自愿托缽乞食。陶淵明身為縣令,甘心掛印自耕。有的人清高是假裝,掩蓋自己的無能;有的人清高則是因為觀念不同,追求有別。世界之大,奇人之多,不要以一孔之見度量四海天下。 但是不管做什么人,要本自真心、自愿,做什么事,要經得起良心。倘能如此,此粟歸海化煙之時,也就不枉父母生你一回、不愧自己勞心費血一生了,說個生得艱苦,活得通透,死得自然,也真不是吹牛!至于功名富貴、歡樂享受,都還不是一場煙云? |
|
來自: lfstsg1968 >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