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暗物質隱藏了一個“鏡像世界”AMS-一種粒子加速器,綽號為太空的大型強子對撞機。AMS的最初實驗結果發現了可能是暗物質的痕跡。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6日消息,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研究人員仍無法證明“暗物質”的存在,后者被認為是宇宙的建構單元。盡管在國際空間站進行的20億美元的實驗發現了暗物質的痕跡,但卻從未直接的觀測到它的存在。然而,一項非常新的理論表明,暗物質可能隱藏了一個“鏡像的世界”,它或將重寫我們對宇宙的理解。 “可能存在一個鏡像的世界,里面發生了非常有趣的事。” 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詹姆斯·布洛克(James Bullock)這樣說道。“這意味著自然比我們想象的要豐富的多。” 本月初一支國際科學家小組聲稱國際空間站內的宇宙射線探測器發現了暗物質的第一個線索。歐洲核子研究委員會的物理學家波林·蓋格諾(Pauline Gagnon)表示,這項實驗將改變我們對宇宙的認知,“我們將很快揭開暗物質的真正面目。” AMS “這真是太棒了,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我們很快將打開全新世界的一扇門。” 蓋格諾說道。國際空間站小組表示阿爾法磁譜儀(AMS)的首項結果顯示了一個完全新的物理學現象的證據,后者可能是奇怪未知的物質。AMS于兩年前發射入太空。 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丁肇中是瑞士日內瓦附近歐洲量子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小組負責人,他期待在未來數月內獲得更具結論性的答案。這些發現顯示存在過多的正電子——帶正電的亞原子粒子。“長達80年的探測終于即將接近尾聲,”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物理學家、暗物質研究領域資深科學家邁克爾·特納(Michael Turner)教授這樣說道。 目前為止最細節的宇宙圖片——這是基于普朗克最初15.5個月搜集到的數據,這也是項目首個關于宇宙最古老的光的全天圖片,當時宇宙只有38萬年歷史。 “這一線索非常令人好奇,AMS的進一步研究結果或者可能揭開謎底。” 最終確定究竟是什么組成了神秘物質將會打開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包括多重宇宙和多維度的可能性,物理學家這樣說道。 瑞士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委員會研究中心的國際科學家小組表示,在過去的18個月中,國際空間站進行的實驗在記錄宇宙射線的過程中或可能意外的發現了暗物質留下的首個物理痕跡。科學家發現了大量過剩的正電子,后者可能是由衰變的暗物質產生的——暗物質被認為是宇宙的關鍵物質,它設定了行星和恒星的位置。 最新的宇宙組成圖:普朗克的高精度宇宙微波背景圖片使得科學家能夠獲得有關宇宙成分的更精密的信息。 建造歐洲核研究中心巨大的AMS粒子探測器的項目主管丁肇中表示,仍需要更多的數據來證實發現的的確是暗物質。“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AMS將提供最后的答案,這些正電子究竟是否是暗物質的信號,還是有別的起源。”丁肇中表示這些正電子過剩也可能來自脈沖星——一種會放射脈沖輻射的旋轉中子星。 暗物質環繞著宇宙的星系,因不會反射光而不可見。科學家因它對行星和恒星施加的引力拖拽作用而確定了它的存在, AMS內部。這一粒子物理學實驗模塊位于國際空間站,它旨在通過測量宇宙射線來搜尋各種不同類型的罕見物質。 上個月,歐洲航天局的普朗克望遠鏡搜集的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后的數據顯示,神秘的暗物質占據了整個宇宙密度的26.8%,比之前預想的要更多。正常的物質,例如天文學家利用強大的望遠鏡能夠觀測到的星系和行星,只占據了全部物質的4.9%。剩余的則是更加神秘的暗能量,后者被認為是導致宇宙不斷擴張的“幕后推手”。 丁肇中將暗物質描述為“當今物理學最重要的神秘之謎之一。”不僅是AMS,很多地上甚至深埋地下的實驗室也曾發現過暗物質的痕跡。(編譯/嚴炎劉星) 珠海新聞網報料熱線: 0756 - 2650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