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面的原因未按規范規程施工,施工程序方法和工藝不當且施工質量差;基礎地質條件不均勻,施工處理不當,引起建筑物非均勻沉降;混凝土早期強度受損;砂漿標號太低,粘結力差,墻體整體性不強;磚砌體組砌方法不正確,如通縫接槎不合要求等,使建筑物整體性較差;施工時應設拉結筋或鋼絲網片而未設,或設置時不合規范化,或者錨固不牢,使墻體不能形成整體,成為各塊分離的獨立式墻體;混凝土施工質量和維護保養差,使混凝土實際強度等級降低。
環境材料和管理方面的原因鄰近建筑物的基礎施工或其設備機械振動引起建筑物基礎沉降而開裂或使結合面裂縫包括收縮縫等缺陷裂縫)擴展延伸;地下水位變化,引起地基下沉而使墻體開裂;環境溫差引起墻面開裂;因建筑物群體引起氣流或者是大風挾雨水對墻體經常性沖擊荷載;柔性好的結構,因局部受壓過大,使梁和柱某處或多處出現鉸結,造成結構特陛發生變化(或者超靜定次數減少)結構變形很大;施工過程中設計變更不當,尤其是改變建筑物使用功能,顧此失彼而引起的墻體開裂;未嚴格對項目進行全面質量管理,交底不明,把關不嚴,措施不力弓l起施工質量差。
墻體裂縫的控制措施影響墻體開裂因素很多,以成因機理可分為兩類:一類為結構裂縫;另一類為表面裂縫。
控制辦法是針對這兩類裂縫產生原因,業主從謝干角度,施工角度,對工程建設全過程用系統過程管理方法進行予控。
從設計角度予控設計單位應主要解決結構裂縫,這種外力產生結構裂縫一般可通過設計單位精心設計較好地解決。
增強建筑物結構強度與剛度,使之整體堅固、抵抗外力,即使有外力作用也應控制其應力,通過結構徐變,達到應力盡可能消除,使墻體因外力產生的應力在墻體材料允許應力范圍內或是因應力松馳使產生裂縫閉合,然后修復。
重點解決非均勻沉降產生的應力和溫度變形引起的變形應力。增強底層結構強度與剛度,抵抗沉降變形應力,重點解決出墻端頭兩個單元窗周45度斜裂縫,建議窗臺處設置通長(60厚×墻體寬度)抗裂變形鋼筋混凝土梁,此梁通長至兩端框架柱或者構造柱,配筋4qb8分布筋為或2a#8通長鋼。
增強頂層結構強度與剛度,抵抗溫度筋網片。變形應力,重點解決山墻端頭兩個單元窗用45度斜裂縫。建議窗頂過梁拉通伸至兩框架柱或構造柱內。或者窗洞兩側加構造柱。
基礎受力應均勻,建筑物重心和基礎形心應重合。樁基每根樁受力應一致。地質水文條件和周邊環境應調查研究透,基礎形式和結構形式要合理。
高低形建筑應設沉降縫,建筑物過長應設溫度變形縫。
防l卜夕 墻部分懸挑構件,因與主體結構聯系不當,而產生細小裂縫。
框架結構陽臺混凝土壓頂或鋼扶手與墻體聯系處應設構造柱。
框架結構無煙灶臺、窗懸挑板或雨蓬等墻體懸挑構件應通過梁(或柱)與主體結構聯系在一起。如果聯系構件是梁,則梁兩端必須與框架柱或構造柱聯系在一起。
懸挑處屋頂山花(高出屋面較高)結構設計應既考慮滿足平穩要求,又要考慮與主體結構聯系,防止因為水平力引起的墻體開裂。
框架柱距過大,尤其山墻處,應在兩柱中設構造柱。
應控制建筑物高度和寬度之比,即建筑物長細比不能太大。
磚混結構構造柱設置應合理,數量不應太少。
選用涂料飾面應選用延展好的涂料。
從施工角度予控把關從施工角度解決墻體裂縫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和最終的解決方法,費用相對比較經濟。
墻體施工均應按規范、規程和設計要求精心施工,達到質量標準要求。
磚和砂漿標號應滿足設計要求。磚在砌筑前要濕水,磚體轉角處和交接處,尤其內外墻體的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的,對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的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對留置斜槎有困難且要留置直搓以及構造柱兩側應加設拉結筋,拉結筋必須按規范和設計要求設置,錨固必須牢靠。
磚墻砂漿飽滿度要高。據唐山地震調查表明,房屋的破壞一般發生在內外墻的接槎處,而這些破壞多由于施工時留置直槎而且施工質量很差,砌筑砂漿不飽滿所引致的。
確保面層與砌體的結合牢固。消除結合面縫。砌體抹灰前要清理,并且墻面澆水要透和勻;加氣塊砌體還應刷107膠。 面層施工工藝、方法要當,工期不能搶,質量要好。首先要選用好水泥和砂,外墻應選普通硅酸鹽水泥,砂的雜質和含泥量要少,顆粒應符合要求,力求消除砂漿自身結合面縫。磚混結構墻體面層可以二道成活,但框架結構宜三遍成活,厚度25為宜,每層抹灰施工完成后應澆水養護,并間隔一定時間(不少于7天)再抹下一層灰,且抹灰前,其上面一層要澆水濕潤,為消除結合層裂縫,應刮水泥漿(水灰比n37—o.4)一遍,刷107膠也可,并應修復封閉已產生的干縮裂縫,以使兩層結合牢固,面層施工完后應養護不少于3天。抹灰建筑砂漿宜摻加杜拉纖維等增強材料。
上部結構施工質量應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樓板、過梁、連系梁支座處應座漿。座漿采用1:3水泥砂漿,厚取20mm,這樣可增強建筑物整體剛度。
對鋼筋混凝土梁板,施工時要防止踩陷負筋。鋼筋搭接長度、錨固長度應符合規范要求。
混凝土施工質量要嚴格控制,確保達到設計要求。模板要清理、修整或更新,并且支撐牢固,嚴格控制水灰比和骨料級配。防止早強受損并注意維護保養,目.拆模不宜過早。拆模時間應以其同條件養護的試塊試驗結果為依據。
結束語綜匕所述,裂縫應針對成因,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完善設計及加強施工等方面的管理,使結構盡量不出現裂縫或盡量減少裂縫數量和寬度,以確保結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