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多少少也聽說今年就業形勢不好,去年我們找工作的時候的情景還歷歷在目,辛酸和心酸自不必說。現在回過頭來看有了些不一樣的體會,也聽取了一些師兄師姐和長輩的教導,我希望能跟環境系的師弟師妹們分享這些感悟,希望我們去年的失敗經驗能夠為今年求職的同學提供一點點的幫助。 介紹我的情況,女,環境系碩士,非土著,非北京生源。應屬于本校學生求職大軍中劣勢群體。本文絕非成功經驗介紹,只是失敗經驗分享。所以并不涉及寫簡歷、職業裝扮、網申、面試等諸多技術環節,我希望解決前期方向性的問題,避免犯低級錯誤。 我是今天下班后花了幾個小時認真寫出來的,想來想去還是決定發在水木上。這是我近一年多的見聞、體會和感悟總結,如果有不太對的地方誤導了師弟師妹請高人指正,不喜歡亂噴的人。 摘要: 就業形勢不好,首先要擺正心態,放低姿態;其次要認清嚴峻形勢,知己知彼;再次,多從細節下手提升競爭力;最后要把握一切可能的就業機會。 =========================================分割線================================ 1. 擺正心態 按照我的邏輯,放在最前面的內容就是最重要的,請一定要重視。 心態是指要做好充分的求職心理準備。幾乎應屆生求職過程中心理落差都非常大,一方面的確是競爭激烈,另一方面則是我們沒有做好準備。當你決定將你自己拋向社會時,一定要卸下清華、碩士或者博士這些頭銜和光環帶給你的優越感,這只是你小學同學和你父母親戚眼中的你,他們只是小眾。要知道你一旦走到了求職市場,別人看見的你只是考試的機器,企業不需要會考試的你,也不需要很會做實驗的人,他們需要的是馬上能夠干活、配合度高、能給他們帶來真金白銀的人。說到企業追求利潤可能大家會馬上想到萬惡的資本家就知道剝削工人的勞動力,老子能來你們企業是你們的榮幸。請千萬千萬不要這樣想,企業家是值得尊敬的,他們有很多我們學生身上沒有的寶貴品質,能夠創辦一家企業很不容易,因為他們的努力才可能有我們的就業機會。要知道在社會的大學中我們真的就是一張白紙,在自己什么本領都還沒有的時候還沒有資格挑三揀四。所以,一定要摘下自己的光環,虛心地、虔誠地對待自己潛在的雇主。 2. 角色轉換 角色轉換是指你要迅速地從學生狀態進入社會人士的狀態。這種角色的變化絕不是你去面試前穿個西裝就OK的,說到這里插一句,有些同學可能是面試的時候才第一次穿西裝,可能還不是自己的,這樣會讓你看起來非常“生”(著裝包括衣服、鞋子、系領帶水平、發型、走路方式、提包等多個因素,不注意細節就還是容易露餡的),除此之外還有跟陌生人說話的表情、言語、禮節等等都是別人評價你角色的標準。為什么角色重要呢,就是因為企業都不喜歡很“生”的人,他們希望你是這個圈子,或者至少讓他們感覺到你愿意把自己放到這個圈子中來,太生的人會讓人覺得你會有一段較長的成長期,你和團隊的磨合不一定會很順利,而且還可能讓他們聯想到清華的同學的自我評價和職業期望都較高,以后不好管等等。 之前講的都是外在的角色,而真正的實現角色轉變,是自己內心要對自己的社會人士角色的完全認可。要摒棄長期以來在純凈的校園環境中形成的精神潔癖。比如求職中面子并不那么重要,也許你“不要臉”的執著會換來一份工作(不是說要去低聲下氣的求別人,而是說好馬也可以多吃吃回頭草,其中的技術含量自己去領會吧)。也不要對社會的公平性抱很大期望,簡歷不看被扔掉也很正常,企業看臉蛋、身高、特長招人的也比比皆是,靠關系招的就更多了。所以說這么多,總結起來就是把自己從內到外武裝成一個社會人,厚著臉皮去找工作吧,因為你不去找它,工作自己不會來找你的。 3. 自我定位 前兩項工作完成之后就需要考慮定位問題了。定位其實挺難的,往大了去說就是職業規劃。說到職業規劃我就覺得有種被忽悠的感覺,自己好花了一番心思做規劃,但是求職之路坎坷,自己原本規劃的方向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曙光,極其受傷。一位著名的求職專家某次在清華的講座上說,職業規劃就是忽悠,工作都沒找到哪來的規劃,好歹安慰了我受傷的心。其實事后我覺得,職業規劃是應該畢業前3年做的,這樣有3年的時間為自己規劃的目標準備,才有可能增大規劃的成功率。所以,如果到了研三了才開始去收集宣講會信息的再考慮職業規劃可能是你想多了。那么定位定什么呢,我覺得還是得著眼于最緊迫的兩個問題,一個是要不要轉行,另一個是待遇相關問題。 轉行就意味著你要去跟科班出身的人搶飯碗,搶之前你得好好地做一番自我評估,看自己有幾兩重。環境專業的學生跨專業無非去快消、管理咨詢和金融(呵呵,這個分類邏輯不嚴密),一些去其他行業國企、外企的也算吧。總體而言,你要知道你可能跨過去的領域還有很多跟你水平相當或條件更好的其他專業的同學也可能去,所以其中的競爭異常慘烈。 一個一個說吧,快消喜歡積極外向(至少看起來是)、容易溝通、形象好、英語水平好、有領導力(個人理解就是一些活動的策劃和團隊組織能力)的人;管理咨詢行業(幾大著名咨詢公司)非常看重經濟和管理專業,雖然他們說他們團隊有也希望有理工科背景的學生加入,但是前提是你必須懂經濟和管理,或者你至少曾經在里面實習過,或當過PTA,總結歷年來宣講會的師兄師姐的特點如下:帥哥美女(用他們的話說這樣的團隊帶去見客戶有氣場),英語口語好,為這份工作很早開始準備,包括理論知識學習、實習和案例分析面試等等,還有一點也很重要,他們之中很多有靠山,我不是說靠關系,他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要么就是依托一個系、一個協會的資源,要不就是自己熟悉的師兄師姐的幫助;金融的話,一般理工科跨過去做行研的挺多的,但是對方要求求職者有一定專業基礎這也不過分吧,經濟雙學位有點勉強、CPA加分,CFA考過的(一級也行)加分,去各大金融機構實習過的加分,當然最最重要的還是你所學專業對應的行業是否受關注,比如,目前醫療和能源這樣的都是前景看好的行業,可惜我們可能了解不太多。還有就是說說國企吧,大家都想去的,國企其實是一個很復雜的系統,憑關系進去的人很多(我覺得這就是為什么國企網申的時候總會讓你填寫是否有親人在該單位,以及要求填寫近親的情況),聽一位職業輔導的老師說,國企每年基本上是內部好的職位先被分完了,剩下的一些技術崗或專業要求高的崗位是開放出來競爭的,所以條件也比較清楚,專業對口是基本要求,形象氣質好、情商高、學歷高的加分。 總之,根據去年的就業情況來看,可以得出跨行業求職之路非常艱難,一定要慎重決定,最好不要把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里。去年就業形勢不好造成的結果就是一些經管的同學沒有去成他們想去的投行,然后降低目標去了咨詢,本來沖著咨詢去的同學在位置被占之后就去了快消等著名外企,然后剩下的人就沒有然后了。當然我說的只是這些領域中的知名企業,任何行業中的企業都有三六九等,如果執意要跨行業,也可以去一些不那么有名氣的企業,包括行業中的一些民企。之前已經說過了,不要認為這些企業就是行業中的屌絲,既然你配不上那些白富美、高富帥的企業,那么你自己也沒有太多資格去挑剔別人,小型企業是存在人少、活兒多、管理培訓不規范的情況,但是在你什么也不懂的時候它還是不嫌棄你,愿意栽培你這是值得感恩的。如果覺得轉行有風險,請就在本專業找工作,難度會降低很多,畢竟,你是在跟全國其他院校的本專業學生競爭,還是有優勢的。 終于說到待遇的定位了。說到錢終于有點興奮了,一年以前,我希望能找一個起薪是年薪十萬的工作,一年以后我的待遇沒有達到這個標準,我并沒有覺得失望。我非常珍惜這份工作,單位愿意培養我,工資夠我花,工作很開心。去年有一次若萌到系里做就業輔導,一個博士師兄坦言,難道大家找工作不就是沖著那份工資去的么,我當時暗暗的想,師兄你的覺悟不夠高啊。。我不是指追求只求奉獻不求回報,我們都是俗人。待遇有很多種,錢真的只占很少一部分。比如,有的單位可以解決戶口,那么工資可能就很少,有的單位工資高但是需要經常性地加班,或者需要經常出差,或者有的單位隨時有可能被裁掉的風險,還有的需要非常謹慎不能出錯,還有的需要跟同事和客戶斗智斗勇、喝酒應酬,太多太多種可能性了。其實據我了解,很多已經工作的師兄師姐看重的還是發展的前景和跟領導的關系,主要還是以后的發展,畢竟職業是一輩子的事,你在和諧的工作環境中遇到愿意培養你的人讓你順利成長、不斷升上去才是最有吸引力的。所以,剛入職的待遇并不說明問題,自己在工作中不斷磨練自己的職業化素質和專業化技能才是最重要的,這條路走順了才能保證以后自己的市場價值不被低估。另外,千萬不要盲目攀比,不要拿自己的薪水跟投行、咨詢的同學比,人家是拿命在換錢,也不要跟國企央企的同學比,他們也隨時在擔心領導對自己的看法怎樣。要知道沒有十全十美的工作,借用一個去麥肯錫師兄的話“冷暖自知”,還是那句話光環都是別人的,不要為所謂的光環和面子所累,自己的生活把握好才最重要。 4. 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聽起來很玄乎,我的意思呢就是你如何讓自己在一群競爭中顯得有特點,從而脫穎而出。有個事實不得不說,如果不是專業性特別強的崗位,核心競爭力很多時候跟考試成績、跟科研經歷沒有什么關系。核心競爭力可以很多種,比如跨學科的背景、特別突出的英語能力(比如口譯)、好的演講能力、某一項特長等等。不過這些還是有些難度的,我們大多數還是普通人哈。我覺得一些速成的就是讓自己跟別人打交道的能力更強,這個更具有可行性,也很實用。 ① 要大方,不要拘謹。一位職業輔導老師說清華的學生大多數都很蔫兒,偏內向,不太容易給別人留下活潑、積極的印象。企業領導可不喜歡找一個以后需要他們去賣萌討好的人。改變的方式就是多跟人說說話,說話聲音大一些,多笑笑,讓別人覺得你很有親和力,很好相處,跟你工作很和諧。 ② 要懂禮節。盡管我們都是高素質的學生,但是我們學生慣了,并不太在意禮節。你有過幫別人按電梯、擋電梯門、雙手接過東西面帶笑容說謝謝嗎,在面試之后感謝面試官并跟面試官道別嗎,盡管都是不起眼的細節,這些細節會讓你給別人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③ 表現出高情商。這個范圍太大了,舉個例子吧。一位光華的mm去國開行面試,中途被領導問到簡歷中表演主持特長的問題,要求她現場即興表現一段,據說這位mm就即興編了一個順口溜,邊拍手邊微笑著說“嫁人就嫁國開男,英俊瀟灑業務強。。。”(大意如此),一群50多歲的男領導被逗得開心得不得了,然后就拿到offer了。情商說起來挺虛的,在實踐中一定要記住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滿足了對方的需求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在啰嗦一句,去企業面試之前對企業所在的行業、競爭對手和企業本身做好功課很重要,這讓對方感覺他們對你而言很重要。 5. 不要放過任何一個求職的渠道。 盡管正規的招聘是一條陽關大道,但是每年還是有很多學生并不是通過正規的招聘進入職場的,我這里沒有任何貶低通過關系求職的行為。盡管可能大多數的學生是沒有什么關系背景的,但是我們還是要挖掘。對于研究生而言,你做過項目的可能性很大,導師有橫向項目的可能性也很大。在你實在覺得想去的單位去不了,找到的單位不想去,或者戶口等問題沒有解決的等等,還有一條路就是導師和學院的資源。先說學院,學院每年是有助研的戶口指標的,如果戶口對你是首要需求的話,可以考慮。關于導師這邊的資源則要慎重考慮。首先,你可以提一些要求,請導師幫你留意。但這樣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導師不給力,或者太忙了,拖了很久才告訴你沒有合適的,這樣會耽擱你的求職進度;另外一種是導師按照或者基本按照你的要求幫你找了一個,你覺得不合適,不想去,我覺得這樣挺不好的,因為導師動用自己的關系幫你他自己也需要還別人的,你又不去就顯得很任性和不負責。 結語,就業形勢不好,首先要擺正心態,放低姿態;其次要認清嚴峻形勢,知己知彼;再次多從細節下手提升競爭力;最后要把握一切可能的就業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