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凱撒與萬王之王的角力——帝國時代羅馬與帕提亞的大規模交戰史

     鴻蒙尊者 2013-04-21

             pBZf=!+E  
    對于羅馬帝國和帕提亞王國的戰爭史, 只要是稍微知道些羅馬史的朋友基本上都會有所了解.網上關于這個內容的中文資料也不少了,所以我本來不想再寫一篇內容雷同的文章;但是后來發現這些資料基本只是對戰爭的起因和結果作了一些簡單的敘述,沒有仔細描寫戰爭發生的原因,經歷和結果,這樣就漏了很多那個時代傳遞給我們的信息. 因此在下查找了各方資料,力求盡量真實仔細地描述這些被忽略的信息.由于本人也只是業余愛好,難免有疏漏,希望大家指正. ;^[VqFpeS  
    Hm>7|!  
    @]{+9m8G@  
    ;0Vyim)S]  
    序幕 百年冷戰的終結 `4xnM`:L"  
    M1Frn n  
    Y%OJ3B(n|  
          自BC 36年安東尼結束與帕提亞王國的戰爭和BC 20年奧古斯都最終與帕提亞達成和平協議以來,雙方不再進行戰爭層面上的明爭,然而類似美蘇冷戰的暗斗卻從未停止。雙方尤其關注亞美尼亞和帕提亞的王位繼承問題,奧古斯都、提比略、克勞狄諸皇帝先后扶持了五個在羅馬的帕提亞人質王子登上帕提亞國王的寶座,可是一一被帕提亞人挫敗;然而羅馬人卻把亞美尼亞一直牢牢握在手里,帕提亞諸國王雖屢屢想要打破羅馬人在亞美尼亞一家獨大的局面,但是限于自身屢屢分裂,內戰不斷而無法如愿。 不過在克勞狄皇帝統治末期,亞美尼亞發生了王位爭奪事件,給了帕提亞人極好的動武機會最終導致沃洛吉西斯一世派兵進攻亞美尼亞。帕提亞的動武是羅馬不能容忍的,這樣兩國間不可避免地要重新兵戎相見了,幾乎長達百年的冷戰也將隨之落下帷幕,新的動亂和戰爭將重新占據兩國關系的主要舞臺。 u|.c?fW'3  
    Gz_[|,i  
    7_=7 ;PQ<  
    第一篇 尼祿過招沃洛吉西斯一世 ORc20NFy7  
    ~!Ar`= [  
    t+H=%{z  
    Ⅰ 亞美尼亞概述 G*`H2-,  
    hoLQuh%2%  
         亞美尼亞是個夾在兩大強國間的緩沖國,雖然在提格蘭二世的時候也曾風光過一時,不過現在只能老老實實地當緩沖國。為什么羅馬與帕提亞兩國不惜代價都要控制亞美尼亞?這個跟其戰略地形有關。 nt5x[xa  
    +=N!37+G  
         +L]$M)*0&  
    6-+q3# e  
                                                                            亞美尼亞地形: 9>OPaL n  
    ~vGX(8N  
    ^^;#Si  
            從地圖看,亞美尼亞西臨羅馬的小亞諸行省,東南接帕提亞的各個附屬國,兩國無論誰控制了亞美尼亞,都能從新占據的地盤威脅對方的領土。尤其對于帕提亞來說,它的軍隊主力是機動性強的騎兵,從本土入侵羅馬的小亞行省需要渡過寬闊且渡口有限的幼發拉底河,會耽擱不少時間;并且羅馬人牢牢地控制著河上的渡口,帕提亞如果不付出重大代價根本不可能過河。但是控制住亞美尼亞后,帕提亞可以直接從亞美尼亞山區進軍羅馬的小亞諸行省。即便雙方不打仗,它也能有效防止羅馬從亞美尼亞進軍本土,所以沃洛吉西斯一世一定要把它控制在手中。 }JWLm.e  
    ^W*T~V*8  
           可是,亞美尼亞從奧古斯都時代開始就處在羅馬勢力的羽翼保護下,歷代皇帝中除卡里古拉外都非常嚴密的控制著其內政外交,并且幾次扶持被帕提亞本國趕走的人質王子充任傀儡國王,以此作為干涉帕提亞內政的基地,一般情況下羅馬人是不會允許亞美尼亞脫離自己的控制的。而此時的國王米特拉達梯是AD 42年在克勞狄皇帝的支持下繼位的,他統治雖然昏庸,但是亞美尼亞人并未對他離心離德。在內無合適的理由號召出兵,外無分裂勢力擔當支持者的情況下,沃洛吉西斯再對亞美尼亞垂涎三尺也只能望洋興嘆。 z2  m(<zb  
    G9YfJ?I  
    tx9;8K3  
    PL}c1Ud  
    Ⅱ 沃洛吉西斯一世單挑拉達米斯圖斯 q; n  
    jI;iTKjB(  
    oLh 2:c  
    t!2 85J8tn  
          AD 51年,伊比利亞(不是西班牙的那個伊比利亞~而是格魯吉亞東部地區的希臘化王國與西部的科爾基斯后來合并成為了現代格魯吉亞的前身)國王帕拉斯馬尼斯一世派他的兒子拉達米斯圖斯入侵亞美尼亞并驅趕了羅馬指定的國王米特拉達梯,拉達米斯圖斯自立為亞美尼亞國王。沃洛吉西斯一世終于等到了借口,他立刻宣稱帕提亞人擁有亞美尼亞王國的繼承權,一方面立他的兄弟提里達特斯為國王,一方面率軍向亞美尼亞進攻。 Bokpvd-c7  
    |l#<vw wE  
          拉達米斯圖斯統治殘暴,亞美尼亞人非常不滿,紛紛支持沃洛吉西斯,帕提亞軍隊一次正規的戰斗都沒打就把伊比利亞人趕跑了,亞美尼亞首都阿爾塔克撒塔和南方首府提格蘭諾凱爾塔投降。然而冬天的到來,糧食的短缺和流行病的爆發迫使沃洛吉西斯撤軍。拉達米斯圖斯重新收復了國土。 F^/b!)4X  
    )zK6>-KWA  
          亞美尼亞國王恢復了自己的統治,他不僅沒有因此吸取教訓善待國民,反而更加殘酷地對待他們,也許他認為自己的國王位置本來就是不合法的,時間當不長了,很有股破罐子破摔的味道,所以很自然的,沒多久亞美尼亞人就造反了。 Al0ls  
    AD 54年,造反的暴民包圍了王宮,拉達米斯圖斯第二次“突圍”,刀刺并拋棄懷孕的妻子芝諾比亞(未死)狼狽逃回伊比利亞,他的統治被徹底推翻。趕走伊比利亞人后的亞美尼亞再一次處于無主之地,帕提亞國王抓住機會立刻派兄弟提里達特斯率軍打回亞美尼亞,亞美尼亞人紛紛向他表示順從,這樣提里達特斯在亞美尼亞總算站穩了腳跟。沃洛吉西斯也知道羅馬人不會善罷甘休,他把一支軍隊交給了他的弟弟統帥,自己回帕提亞備戰。 kHhxR;ymA7  
    oWP3Y.  
           N0POyd/rL  
    k:0j;\Sx  
    jTa\I&s,A  
                                                                圖為 油畫拉達米斯圖斯殺妻 LhAN( [  
    l0G{{R 0Y  
    Ei:m@}g  
    Ⅲ 科爾布羅的外交手段和備戰 # fF5O2E'3  
    K_+M?ap_  
    (;g/ wb:  
    JQ ?8yl  
          同期的羅馬帝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在位13年的老皇帝克勞狄此時駕崩了,他的繼子,羅馬暴君界中的暴君尼祿繼位。大家都認為尼祿太年輕無法應付東方復雜的局勢;然而出乎眾人的預料,新繼位的尼祿一聽到亞美尼亞的危險局面后,立刻下令在臨近行省中征募東方老兵,同時任命亞細亞總督多米提烏斯?科爾布羅為東方駐軍總司令,率軍開赴亞美尼亞前線。 Ew]&~:$Ki  
    [6K[P3UZx  
          科爾布羅接到任命后趕往東方,他和敘利亞總督烏姆米迪烏斯?夸德拉圖斯協商后決定先用外交手段解決爭端。他們兩人都派使節到帕提亞勸國王放棄戰爭,用談判解決問題,并交出一些人質表示誠意。沃洛吉西斯的一個兒子瓦爾達尼斯此時正好造反,國王沒有精力同時再與羅馬人打仗,于是他同意撤出亞美尼亞的軍隊并交出一些帕提亞貴族作為人質以續跟羅馬人的和平。但是對于最根本的王位問題,雙方仍然懸而未決。 I5j|\ /Ht  
    QX?moW6UW  
          基于此,科爾布羅認為戰爭終究不可避免,于是在雙方談判交往的同時他采取各種措施積極備戰:他淘汰掉年老體弱而不能作戰的士兵,從加拉提亞和卡帕多西亞征募軍隊,及時補充戰斗人員,并在冬天進行訓練以適應亞美尼亞的嚴冬。他本人從不特立獨行,堅持和士兵同甘共苦,因此贏得了軍隊的尊重。經過這些措施,原來很久未經戰陣的軍隊恢復了昔日令人畏懼的戰斗力。 e2%mD.I  
    {Gh9(0,B?  
                             a$iDn_{  
    B}zBbB  
     '"hSX=  
                                                         圖為 羅馬軍團正在訓練 由密集陣--散陣~ V<}chLd,  
    N3)n**  
    RA){\~@wC  
            Ⅳ 科爾布羅擊退提里達特斯 s`y g?CR`,  
    WFmW[< g  
    pOB<Bx5t  
    8h=K S   
           AD 58年春,提里達特斯受兄長的支持發動對親羅馬的亞美尼亞城市的攻擊,戰爭終于爆發。科爾布羅聞訊迅速聚集第三、第四、第六三個軍團的兵力,配以來自小亞各地的輔助士兵開赴亞美尼亞。 <|E*aR|M  
    m,5?|J=  
           提里達特斯聽到羅馬軍隊主力前來攻擊的消息,他采取回避戰斗的方式,到處散布謠言企圖策反亞美尼亞各城市。不過羅馬統帥針鋒相對地聯絡各個屬國,要求他們從相鄰地區出兵攻擊敵人;同時他采取分散軍隊的方法占據更多據點以便同時攻擊更廣的地區。 SoFl]^l  
    wq8&2(|Fc  
          帕提亞王子的計劃被打亂,他只得派使者詢問為何在他兄長交出人質之后他卻要被趕出亞美尼亞?科爾布羅提出:只有王子本人向皇帝提出繼承要求并得到皇帝的批準,他才能在亞美尼亞王位的火山口上坐下來。雙方談不到一塊,這期間王子打算擺桌鴻門宴招待科爾布羅,但是卻在嚴陣以待的羅馬統帥面前自取其辱。 w xa MdA  
    u3Zu ~C  
          既然外交談判行不通,雙方又回到了武力解決的老路上。提里達特斯既沒有足夠的兵力又沒有膽量進行正面交戰,他便想陰招策劃切斷羅馬人從黑海到特拉布宗的補給線。科爾布羅事先就有預防措施,他在運糧的山路上建立一系列堡壘以保證安全。提里達特斯的偷襲計劃被迫取消。 sQ[N3  
    -8<vWe  
          科爾布羅通過打探知道沃洛吉西斯本人正忙于鎮壓赫卡尼亞人的起義,分不出兵力來支援他的兄弟。他抓住時機進攻亞美尼亞人的防御要塞,打擊提里達特斯的支持者。AD 58年夏,他率軍猛攻位于亞美尼亞西北部的堅固要塞沃蘭杜姆和其它兩座小要塞,羅馬軍隊英勇作戰,不到一天就把三座要塞攻下。未幾,他又越過亞美尼亞中部大片土地直接進攻首都阿爾塔克撒塔。羅馬統帥的這一行動等于將了王子一軍:如果他默認羅馬人攻城,毫無疑問會失去很多民心;但是如果和羅馬人交戰,他又怕被打敗。最后他決定率軍迎戰正在攻城的羅馬人,他的如意算盤是把羅馬軍隊引入伏擊圈殲滅之。然而他的企圖被科爾布羅看穿,他嚴令戰斗人員不得追擊。提里達特斯的計劃再次破產,援城失敗乃至被迫撤退。阿爾塔克撒塔勢孤,被羅馬人成功占領。為了震懾亞美尼亞人,科爾布羅下令夷平該城市。 j2.7b1s  
    "^a"`?J  
         zNdkwj p+  
    6 )P.wW  
                                           圖為 羅馬*炮 羅馬人擁有當時最好最完善的攻堅戰術 L$.3,./  
    +@?'dw  
    +A)> zx  
           ** 59年,科爾布羅率軍轉向東南方攻擊亞美尼亞第二大城市提格蘭諾凱爾塔,在攻城期間有一些亞美尼亞貴族企圖暗殺羅馬統帥,但是陰謀被發覺,這幾個人隨后被處決。科爾布羅命令把他們的頭顱扔進城里。震驚于羅馬人**的亞美尼亞人喪失斗志很快就開城投降,隨后羅馬人采取嚴懲反抗者,寬待投降者的方法拉攏亞美尼亞人,一些要塞和堡壘相繼被攻克,剩下的亞美尼亞人紛紛投降,亞美尼亞于是被平定。 =!xX{o?64  
    4OpzGZ4+  
          提里達特斯不死心被趕出亞美尼亞,慫恿他兄長沃洛吉西斯派兵支持他打回亞美尼亞,國王于是派一支軍隊企圖侵入亞美尼亞,提里達特斯本人興沖沖率軍前往亞美尼亞,但是很快就被羅馬副帥維路拉努斯擊退。 a%`%("g!  
    C&MqH.K  
           羅馬人重新控制了整個亞美尼亞,尼祿不久任命卡帕多西亞王室成員提格蘭六世為新任亞美尼亞國王,科爾布羅留下一千軍團士兵,三個聯盟步兵中隊和兩個騎兵中隊組成衛戍部隊拱衛亞美尼亞新國王的安全,他本人退回敘利亞繼任已死去的敘利亞總督烏姆米迪烏斯的位置。這樣亞美尼亞第一階段的戰事告一段落,羅馬人獲得了勝利。 :T G;W,`.V  
    j2UQQFh  
         }3X/"2SW^  
    [1 P_^.Htr  
                                                            **58-60 年的軍事行動圖: s)r !3HS  
    &|GH@^)@  
    t,|Apl]  
    Ⅴ 尼祿換帥 } u;{38~  
     g]?pY  
    *P= 3Pl?j  
        科爾布羅清楚地意識到,帕提亞主力因為赫卡尼亞的動亂并未參加AD 58-59年的軍事行動,但他們早晚會回師的,他一個人無法應付亞美尼亞和敘利亞兩條戰線的戰事,因此一方面寫信給皇帝要求尼祿再派一個統帥指揮亞美尼亞的部隊,另一方面征募軍人加強敘利亞的防御。
    pS+w4gW  
    V*\hGNV  
        AD 60年夏,亞美尼亞國王提格蘭六世率軍劫掠了附屬帕提亞的阿狄亞貝尼王國,此舉激怒了帕提亞國王,盡管此前他不愿與羅馬人發生正面沖突,但是他和他的貴族都無法容忍一個附屬國的國王也能如此羞辱自己。他派貴族莫納伊塞斯率軍進攻提格蘭,自己則暫時放棄鎮壓赫卡尼亞的動亂,下令全國總動員準備進攻羅馬的行省。 D}y W:Pi'  
    QNx]8r  
        AD 61年,莫納塞伊斯率領帕提亞和阿狄亞貝尼的聯合軍隊圍攻提格蘭諾凱爾塔,但是帕提亞軍隊主力是騎兵,騎兵是不適應攻城戰的,而作為附屬國參戰的阿狄亞貝尼步兵明顯不是羅馬人的對手。攻城期間,帕提亞人損失慘重卻沒有取得一點進展,自己的糧食倒快吃完了,莫納塞伊斯騎虎難下。
    JyE-c}I  
    C;m"W5+  
             g8MW6Y  
    Bu=1-8@=qs  
                                      面對帕提亞人的騎兵戰術 羅馬人早已找到了正確的應對方法 ]?=87w  
    L3Y,z3/  
    k^%=\c   
           科爾布羅對帕提亞人的進攻反應迅速,他立刻派第四和第十二軍團前去亞美尼亞,本人在幼發拉底河一邊集中另外三個軍團,他派使者威脅沃洛吉西斯最好撤退圍攻的軍隊,否則羅馬人將跨過幼發拉底河進攻帕提亞本土。 MBt\"b#t  
    ~Fh+y+g?  
          沃洛吉西斯權衡利弊后同意撤出亞美尼亞并進行談判,但作為交換,羅馬人必須同時撤走。羅馬統帥也不想拿他前些年積累下的榮譽冒險,再加上尼祿指派的新任指揮官正在赴任的路途上,于是同意共同撤軍。 _R ]s1  
    v`K%dBa  
          AD 62年,尼祿委派的新任指揮官盧西烏斯?凱森尼烏斯?帕伊圖斯到達卡帕多西亞。帕伊圖斯此前擔任過AD 61年的執政官,尼祿非常信任他,在他任期結束后就委派他接替科爾布羅擔任亞美尼亞前線羅馬軍隊的指揮官。 }+m4(lpl  
    #"-_~  
         帕伊圖斯新官上任,總想著要攻城掠地建立功勛而不考慮實際的困難。他既瞧不起科爾布羅的功績,當然也不會聽得進對方的勸告。另一方面,科爾布羅對這個狂妄自大的繼任者也很不滿,兩人關系破裂無法共事,這樣兩人公開分割了部隊:帕伊圖斯分到了四、十二和不久前從麥西亞趕來的第五軍團;科爾布羅仍然保留了三、六、十軍團和相應的輔助部隊。表面看來對抗帕提亞的羅馬軍隊共有六個軍團三萬人馬(不算輔助部隊),總數很可觀,然而由于分割了部隊,單一戰場上的羅馬部隊就不占人數優勢了。科爾布羅還好,他穩重謹慎,人數雖不占優卻整軍有方,知道何時進何時退;帕伊圖斯卻輕浮狂妄,一旦有個差錯,羅馬人在亞美尼亞的局勢是不容樂觀的。 bp'%UgA)1  
    ZhCd**  
    e~gNGr]L/  
    Ⅵ 帕伊圖斯的失敗和朗代亞和約 ;iYCeL(  
    HdlO Ga6C  
    fk15O_#3  
    E3p$^['vx  
           AD 62年夏,雙方的談判又一次破裂,沃洛吉西斯公開向羅馬宣戰。本來他的主要目標是敘利亞,然而科爾布羅十分警惕,他準備了許多工事和船只隨時用于反擊帕提亞人,國王見狀放棄了原來的計劃轉而向亞美尼亞進軍。 l #C<bDw  
    f uU"  
           帕伊圖斯非常樂意接受挑戰,他根本不顧他的冬營缺少必要的防御工事,也沒有安排合理的后勤供應就冒失地進入亞美尼亞。羅馬新任指揮官宣稱他的目標是收復提格蘭諾凱爾塔,他倒也攻占了一些堡壘,但是他既不防御攻占的目標又浪費自己軍隊的糧食,結果在AD 62年冬天到來時補給耗盡,不得已只能回師過冬。他給皇帝寫了封信夸大自己的功勞,他可能自欺欺人地認為戰爭已經結束了。 6qmV/DL  
    ^h=gaNL  
          但是不久他就得到消息,沃洛吉西斯帶了一支人數眾多的軍隊打到他這邊來了。這時帕伊圖斯犯了分兵的大忌:他把第五軍團單獨放置在本都,而手頭的軍團由于此前的隨意放假而人員不足。不過盡管如此,如果他集中兵力采取拖延戰術等到科爾布羅一方的援軍到來,他的勝算仍然很大。然而這位皇帝委任的指揮官是如此不堪重用,他進一步分兵把軍隊用于保衛一系列的堡壘和關隘,他企圖占領托羅斯山脈的制高點阻止帕提亞人的行軍,但是敵人用火把和火箭把他們全嚇跑了。他的堡壘被帕提亞人一一攻破,最后他本人和他的軍隊被包圍在朗代亞附近的堡壘里。 F@ pf._c  
    j p}.W  
           被圍的羅馬人由于主帥的懦弱無能而士氣低落。帕伊圖斯派人請科爾布羅率軍來救。科爾布羅出于對帕伊圖斯的鄙視拖延了一段時間才出兵,他帶了一半敘利亞的軍團并要求帕伊圖斯堅守等待援軍。沃洛吉西斯圍攻日久,軍隊糧秣快要耗盡,眼看羅馬人的援軍快要到來,他的形勢很是不利,換作提里達特斯早就撤軍了;作為帕提亞的國王,沃洛吉西斯比提里達特斯更富有冒險精神和戰斗經驗,他把陣亡的羅馬人的尸體和武器堆在守軍面前,威脅守軍投降。盡管擁有充足的糧食,帕伊圖斯還是認為軍隊士氣低落,無力再戰。他派出時節和國王討價還價,經過長時間的談判,雙方達成協議,羅馬人全部從亞美尼亞撤軍,所有在羅馬人手中的堡壘包括未被攻下的全部移交給帕提亞人;作為交換,羅馬人被允許安全地離開亞美尼亞。在這一切完成后,沃洛吉西斯獲準派一個使團到尼祿那里去。 Fsq)co  
    7F:;3c  
           敗逃的軍隊毫無章法的從亞美尼亞撤退,不久就在幼發拉底河上與科爾布羅的援軍相遇。科爾布羅抱怨他的努力被白費了,帕伊圖斯試圖說服他入侵亞美尼亞報復,但是科爾布羅認為沒有皇帝的命令不能隨便作戰,況且軍隊剛剛被打敗,士氣低落不堪再戰。他率軍重又回到了敘利亞。 )6Fok3u  
    )"7iJb<E  
         -lY6|79bF  
    gCB |DY  
                                                               *** 61-63 年的軍事行動圖 EM(g mWHij  
    52Z2]T c ,  
    #lL^?|M  
    W}@c|d $`  

    棋癡二 2012-02-21 12:30
    @ .KGfNu  
    -Qe Z#w|  
    BORA(,  
        Ⅶ 和約的簽訂及尼祿為提里達特斯加冕 jqkqZF  
    y_9Ds>p!T  
    J-4:H gx  
           AD 63年春,帕提亞使團到達羅馬,此時的尼祿皇帝和元老院并不清楚戰場的實際情況,因為帕伊圖斯一直掩蓋戰事的真相和隱藏相關的信件。尼祿和元老院是從帕提亞使節的要求和對護送使節到達的百夫長的詢問中得知事情的大概的。尼祿立刻召集他的幕僚開會,大家一致同意任命科爾布羅為統帥再次率領軍隊與帕提亞進行戰爭。同時為了減輕科爾布羅的負擔,尼祿又派蓋烏斯?塞斯提烏斯?伽盧斯為新任敘利亞總督。 y3ikWnx  
    I O> yIU[  
           科爾布羅開始整編軍隊,他認為紀律敗壞的第四和十二軍團已不適于作戰而把它們留在敘利亞,聚集他的舊部第三和第六軍團以及新調來的第五和第十五軍團,于AD 63年初夏開撥進入亞美尼亞。 E!AE4B1bd  
    U%<Inb}ad  
          科爾布羅沿著一百年前盧庫魯斯的行軍路線前進。他用一系列恐嚇和武力的手段打敗了頑固的背叛羅馬人的亞美尼亞貴族,夷平了他們的要塞。羅馬人的戰爭行為使得亞美尼亞人心惶惶,帕提亞國王沃洛吉西斯素知科爾布羅的威名,他明白自己要和科爾布羅單挑多半不是對手,他派出使節求和,科爾布羅重申提里達特斯必須到羅馬接受尼祿的親自加冕。國王最終同意了條件,這樣羅馬和帕提亞終于達成和議:亞美尼亞仍然作為羅馬的屬國,但其王位由阿薩西斯王室成員繼承,歷任亞美尼亞國王須經過羅馬皇帝加冕后方能正式上任,并且雙方軍隊都應撤出亞美尼亞。 %%wNZ{  
    =rK+eG#,  
           隨著和約的達成,提里達特斯也抵達羅馬大營,并從亞美尼亞出發前往羅馬。AD 66年,提里達特斯相繼訪問了那不勒斯和羅馬,尼祿皇帝在羅馬隆重地接待了亞美尼亞新國王,并親自把王冠戴到提里達特斯的頭上。這標志著雙方大規模戰事的終結,隨后雙方之間享受了半個世紀的和平。 :j`s r  
    Y4(  
           無論是從戰局還是談判上來看,兩國間的這次戰爭都是打了平手,雙方都未盡全力,算是一次有節制的戰爭。但是,亞美尼亞問題并未得到徹底解決,亞美尼亞國王雖由帕提亞王室成員充當,看上去應該更親帕提亞;然而帕提亞的爭位者眾多,往往新國王并非亞美尼亞國王的直系親屬,新國王繼位后為了分封自己的兄弟或侄子又往往要與亞美尼亞的非直系國王發生沖突,所以實際上亞美尼亞反而更親羅馬,一個親羅馬的亞美尼亞就更刺激帕提亞統治者產生要趕走親羅馬的國王而代之以自己親信的想法,這樣做的后果自然是引起一次新的戰爭,所以亞美尼亞問題仍是兩國麻煩的根源,而羅馬的國力明顯要高出帕提亞,羅馬皇帝中的有志者從未放棄過征服帕提亞,效法亞歷山大大帝飲馬印度河的想法,這使得雙方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和平,下一輪的戰爭將不可避免地再次暴發。  7[wieYj{  
    sT' 5%4  
           cs'{5!i]  
    Hq 188<  
          盛世時代的羅馬軍團~軍團士兵與輔助軍團(騎兵+槍兵+遠射部隊)的完美配合讓以帕提亞人為代表的亞洲軍隊很難從容應對. ~3 bPIg7D  
    !? gKqx'T$  
    >dG[G>  
          第二篇 圖拉真大破帕提亞 BVO<e \>3  
    O8.5}>gDn.  
    ?3xzd P  
           Ⅰ 戰前形勢 baK$L;Xo:  
    C7 3 kJa  
           當尼祿為提里達特斯戴上王冠后,兩國間結束了大規模的戰爭,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雙方的和平真正降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羅馬人的國力仍在持續上升,而帕提亞則早已開始衰弱。即便在最強盛時期,帕提亞面對羅馬的東擴也只能打成平手,可以想象,一旦羅馬有了一位強勢君主恢復共和國時期擴張政策的話,那么帕提亞就只有受虐的份了。 k)Qtfj}uij  
    \;"=QmRD%:  
           **98年,這個想象成為了現實:羅馬帝國最為雄才大略的皇帝圖拉真繼承帝位。圖拉真***53年圖拉真出生于 西班*. d;}nh2*  
    早年就投身軍旅,戰功卓著,渴望獲得凱撒式的榮譽。當他當上皇帝后即發動了對達西亞的戰爭,于AD 106年徹底征服達西亞,獲得大量金銀等戰利品;同年兼并納巴泰王國,現在橫亙在他榮譽路上的障礙只剩下帕提亞了。接下來的七年中,他專心治理國家,并為與帕提亞開戰做好充分的準備。 X*Prll(  
    ~O &:C{9=  
           帕提亞又是另一種情況:從AD 78年開始發生了兩場內戰,帕克如斯二世最終成功登上王位。可是當AD 105年他死了之后,他的兄弟和另一王族成員又立刻展開了一場持續十年的王位爭奪戰。持續不斷的內戰嚴重削弱了帕提亞的國力,同時也刺激了圖拉真將其征服的野心,他現在只是在等一個借口罷了。 q(2'\ _`u  
    8q}q{8  
    _t #k,;  
    hNmJ!Uo  
          Ⅱ 奧斯洛斯點燃導火索 wyO4Y  
    D!-g&HBTC  
    iV q'r4S  
    R3&Iu=g  
           帕提亞的這兩個王位爭奪者分別為在西部割據的奧斯洛斯一世(他也是帕克如斯二世的兄弟)和在東部自立為王的沃洛吉西斯三世,這兩人都聲稱是王位的合理繼承者,雙方無法共存只能靠武力解決。奧斯洛斯占據了經濟發達的西部,實力稍占優勢,但是他無法徹底戰勝對手,為了從側翼包圍他的競爭者,他做出了一個極其愚蠢的決定:AD 113年他派兵趕走了他的侄子亞美尼亞王位繼承人埃克瑟德里斯,將他的另一個侄子帕塔馬西里斯立為新國王。 MC.) 2B7  
    IE/^\ M  
           奧斯洛斯這一舉動顯然違反了半個世紀前羅馬和帕提亞的協議,此協議給與羅馬皇帝加冕亞美尼亞新國王的權力,違反這個協議意味著與羅馬的戰爭。奧斯洛斯顯然低估了羅馬人的反應,圖拉真已經等來了開戰的借口,他又怎能讓機會旁落!他立即宣稱帕提亞人違反協議并拒絕承認帕塔馬西里斯的國王地位,隨后(AD 113年10月)即從羅馬趕赴安條克準備發動戰爭。 !/i{l  
     ;LSANr&  
                           62o:,IcoG  
    =BAW[%1b  
                                                       *** 114-117年圖拉真皇帝的軍事行動圖: BdblLUGK#  
    ca*DZG/  
             紅色線條是戰前和戰后國界線; ZWU)\}}_R  
    dkBIx$t  
            白色線條內的區域是戰爭中羅馬人占領和圖拉真宣布吞并的領土; ]]9R mh=  
    as4;:  
            綠色箭頭及數字是羅馬軍隊的進軍路線和時間; QIvVcfM^  
    =llvuUd\n  
            黑色數字1:奧斯洛尼王國;2:索芬尼(羅馬傀儡政權);3:阿狄亞貝尼王國;4:查拉塞尼王國 Eo g0TQ+*  
    g:D>.lKd  
    " H&W}N  
    bvr^zH,C  
            Ⅲ 圖拉真兵發亞美尼亞 wb5baY9  
    ith 3 =`3  
    eH3JyzzP,  
    K>r,(zgVc  
            當圖拉真準備反擊帕提亞人并且已經出發至雅典時,奧斯洛斯派了個使節來見他,希望雙方達成和平協議并贈送禮物。顯然奧斯洛斯對他的魯莽行為開始后悔,不過抱著一線希望他還是懇求皇帝不要付諸戰爭。與此同時他致信給他自己扶上臺的亞美尼亞非法國王帕塔馬西里斯,要求他把王冠交還給皇帝。圖拉真當然不會同意,他直接拒絕了使節的請求。 nE&@Q  
    XQs1eP'{  
           AD 114年1月初圖拉真抵達安條克,他在這制定向東部用兵的作戰計劃,此前他已在沿途從帝國各地調集大軍。最終他集結了至少11個軍團,若加上輔助部隊和后勤,他的兵力超過了15萬。在春天到來時他率軍集結于卡帕多西亞邊境的堡壘城鎮米里提尼并由此進入了亞美尼亞。 ~u !|qM  
    t?ZI".>  
                         lL3kh J:%  
    {M$1N5Eh  
    5k3n\sqZA  
            面對羅馬人有備而來~亞洲再次顫抖了. 6C^ D#.S  
    `*["UER  
            此刻帕塔馬西里斯在亞美尼亞的地位很不穩定,許多亞美尼亞人不服他的統治而反抗,因為他驅逐了合法國王繼承人埃克瑟德里斯,所以他既不被羅馬人也不被亞美尼亞人信任。不過盡管如此他仍然妄自尊大,居然以合法國王的口吻寫信給圖拉真并要求對方退出自己的領土。圖拉真當然不予理睬。AD 114年3 - 4月,圖拉真率軍進攻阿薩莫薩塔和薩塔拉,兵不血刃奪取兩城,隨即向埃雷吉亞城進軍。這時亞美尼亞地區的總督和王子們紛紛帶了禮物來見圖拉真,帕塔馬西里斯陷入孤立。在羅馬人大軍壓境,自己內部四分五裂的形勢下,他被迫率埃雷吉亞城向圖拉真投降。圖拉真特地在營地中召開會議討論如何處置國王,隨后他接見了走投無路的帕塔馬西里斯。王子向他致敬并把王冠從自己的頭上拿下放在圖拉真腳下,然后平靜地站在那里,希望皇帝重新給他戴上。這時周圍的士兵都大聲叫喊慶祝,以致嚇壞了王子。圖拉真則命人把王冠拿走,帕塔馬西里斯此刻再也忍不住,他宣稱:自己是自愿到這里來的,他堅信應該重新收回整個王國,就像提里達特斯從尼祿手中接過統治權一樣。圖拉真回應他的抱怨說 :“我不會將亞美尼亞交給任何人統治,因為他屬于羅馬并理應由羅馬人直接管理。”隨后他宣布吞并亞美尼亞并建立一個新的行省。至于王子本人,他允許帕塔馬西里斯可以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他派了一隊騎兵護送王子和他的隨從,但是這位倒霉的王子在路上離奇失蹤了,他很有可能被圖拉真秘密殺死。 t#/YN.@r  
    o\<ULW*  
           AD 114年整個夏天和秋天,圖拉真繼續征服亞美尼亞各地。這一期間,羅馬人通過恩威并施的手段降服了亞美尼亞各部落首領,占領了亞美尼亞首都阿爾塔克撒塔。同時圖拉真也不忘訓練軍隊,他會時時注意軍隊的秩序而加以調整,他使士兵盡可能長時間的熟練操作各種軍事技能,他本人身先士卒,遇到危險從不退縮。這樣,羅馬軍隊一直保持著極高的士氣,軍隊也處于最好的狀態。 el<s8:lA  
    g ^2OkV(  
    )!Z*.?  
    Ⅳ 回師安條克 @* jz o  
    qu6D 5t  
    KKPh~ThC  
    Lpz>>}  
           AD 114年冬天將要來臨時,羅馬軍隊主力向南沿亞美尼亞高地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北部,控制著重要貿易通道的大城市尼西比斯不戰而降,圖拉真在此接見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帕提亞諸附屬國派來的使節。諸如奧斯洛尼國王敖德薩的阿布伽魯斯七世、巴特奈城太守斯波雷西斯、辛加拉城太守馬努斯及庫爾德人首領馬尼薩魯斯均派人送來禮物并請求和平。 4 Y9`IgQ  
    kT66;Y[  
           這些人個個心懷鬼胎:阿布伽魯斯既害怕圖拉真也害怕帕提亞,他企圖在兩國間保持中立走鋼絲;斯波雷西斯和馬努斯陽奉陰違,表面上多次遣使對皇帝表示順從,當皇帝要求他們來見自己時都采取各種借口敷衍,馬努斯還曾經暗地里派兵幫助亞美尼亞人和阿狄亞貝尼人;馬尼薩魯斯企圖利用圖拉真收復之前他被奧斯洛斯奪走的美索不達米亞領土,而阿狄亞貝尼國王美巴撒佩斯則干脆起兵直接對抗皇帝。征服者的反應是不理睬這些使節,他派騎兵指揮官盧西烏斯· 昆圖斯率軍直接攻下這些城鎮,辛加拉和它附近的地區就這樣被羅馬人收入囊中。 S_4?K)n #  
    [{,T.;'<j  
           圖拉真隨后在北美索不達米亞整頓軍務和處理政事,他命軍隊進入奧斯洛尼東部尼西比斯附近的森林伐木砍樹建造戰船,同時在附近修路積累后勤物資。他把攻下的地區合并為新建立的美索不達米亞行省,尼西比斯被設為這個行省的首府。AD 115年他啟程返回安條克過冬,他經過敖德薩時接見了投降的阿布伽魯斯。盡管先前阿布伽魯多次派遣大使贈送禮物給皇帝,但他本人總是用一個又一個借口拒絕直接見面,現在他終于在兒子阿爾邦德斯的勸說下接待了圖拉真。他特意在大道上接待了皇帝,向皇帝表達了他的歉意并獲得了寬恕。他的兒子給圖拉真留下了深刻印象。 YnS#H"  
    YQ)kRhFA  
           AD 115年冬皇帝回到了安條克,這時敘利亞發生了一場大地震,許多城市遭受損失,安條克受損尤其嚴重,自圖拉真在此過冬之際安條克聚集了大批法律、外交、貿易或旅游部門的相關人員,許多人員都受了傷,圖拉真的住宅也被毀壞,他本人也險些處于危險之中。 e8!5 I,I  
    T#Z^s~7&I  
                                                       a=1@*ID  
    EIAc@ $4  
           羅馬船的馬賽克形象~為了在兩河地區的補給和機動~羅馬海軍也進入了這塊的古老的土地. HTS0 s\R$  
    b<ZIWfs  
    J#(LlCs?@c  
            
    Ⅴ 兵抵波斯灣 (Q!}9K3  
    rJT a  
    9};8?mucr  
            由于地震的發生,圖拉真推遲了入侵帕提亞腹地的軍事行動。不過在AD 116年開春時他率軍重新進入敵人的國土。由于底格里斯河附近缺少植被和上好的木材用來建造戰船,所以他去年就用在尼西比斯附近的森林提供的木材建造了戰艦。他把艦隊分成兩部分,一支駛入幼發拉底河,他本人率領另一支駛進瓦貢斯附近的河流順流而下討伐公開和他唱對臺戲的阿狄亞貝尼國王美巴撒佩斯。  vF+7V*<  
    'ya{9EdlT  
           他費了很大功夫來在格德亞恩山脈一側的河流上架橋,因為帕提亞人在河的另一邊不斷采用各種方法阻止他。但是圖拉真擁有足夠數量的戰船和士兵,他把許多快船集中在一起,其余的船只系在一起并排放置在快船前面,并在這些船上搭載了數量龐大的重步兵和弓箭手,然后一起向對岸猛沖好像他們要渡過河來作戰。這種成功戰術的運用使得帕提亞士兵們一看到這么多的戰船一下子出現在他們面前而驚慌失措,立刻離開缺乏林木掩護的河灘。羅馬人成功渡過了河占領了整個阿狄亞貝尼及其首都阿貝拉。阿狄亞貝尼曾在AD 66-70年的猶太戰爭中給予猶太人支援,所以圖拉真占領此地也帶有報復意味。這里靠近尼尼微城,周圍大片領土都是古代亞述的領土。而昔日亞歷山大打垮大流士的高加米拉戰場和阿貝拉城也在這一地區內。圖拉真把該王國解散并入新建的亞述行省。 vWv"  
    k5e;fA/w  
                             UHkMn  
    ,PW'#U:  
                                                                            圖為 羅馬工兵架橋 =BAr .m+"  
    "m8^zg hL  
    p)-^;=<B3  
           此前圖拉真派百夫長森提烏斯出使美巴撒特斯勸他投降,但是他被后者囚禁。不久他乘羅馬大軍壓境局勢緊張之際鼓動他的獄友反抗,殺死了獄吏并打開大門,逃離牢籠成功回到自己人一邊。美巴撒佩斯撤退并加入了奧斯洛斯的帕提亞軍。 "Gzz4D  
    _< V)-Y  
            圖拉真令一支分艦隊順流南下巴比倫,他本人率軍加入西線沿著幼發拉底河山谷前進的羅馬艦隊。很快他們就進入了巴比倫尼亞境內,途中沒有受到任何反抗,因為帕提亞人的統治已經被本國民眾的反抗斗爭所推翻。不久羅馬軍隊就來到了塞琉西亞附近。這個城市在人口和財富上都可以與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媲美。該城的希臘人未經抵抗便迎接皇帝入了城。 "+nRGEs6  
    ;xj?z\=Pg  
                                     pYEMmZ?L  
    o:'MpKm  
           塞琉西亞~美索不達米亞在巴比倫衰落之后不二的明珠~與河對岸的帕提亞首都泰西封一起成為雙子城. ~,Ix0h+H+M  
    iWkWR"ys y  
                                   Gb6'n$g  
    N>`Aw^ _@&  
                                                            羅馬式的凱旋一次次出現在亞洲的城市 eo?bL$A[s  
    (%6P0*  
    2]*OQb#O6e  
           圖拉真計劃開挖一條運河以連接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這樣他就可以把他的幼發拉底河艦隊經運河進入底格里斯河南下。但是他勘查后發現幼發拉底河地勢比底格里斯河高,他擔心開挖后會使幼發拉底河形成洪水順地勢而下導致幼發拉底河無法通航,于是他放棄了計劃。他使用搬運機械把戰船拖著穿過分隔兩條河的狹窄地段(幼發拉底河流入一片沼澤地然后以某種水道與底格里斯河相連);然后他渡過底格里斯河經過短暫攻城后占領了泰西封。他還俘虜了奧斯洛斯的王冠和一個沒來得及逃走的女兒,奧斯洛斯本人僅以身免。 9cF[seE"0  
    cV6D<,)  
           這是羅馬人第一次占領泰西封,皇帝現在意氣紛發,一時間出了個昏招,他宣布吞并帕提亞,將之變為羅馬行省。他顯然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帕提亞的分封貴族們對他的這項錯誤政策大為不滿,不久它的惡果就將表現出來。 Btn?N  
    2%m BK  
           皇帝被元老院任命為大將軍并被賦予“帕提亞征服者”的名號。元老院還尊奉了他一大堆榮譽頭銜,同時保證他回來后會獲得他希望得到的凱旋式。他躊躇滿志,順流而下又攻占了蘇撒,于AD 116年初夏兵抵波斯灣。 \M^bD4';>  
    ^ZcGY +/~  
           底格里斯河入海口的島國查拉塞尼國王阿塔姆貝魯斯向圖拉真投降并表示效忠,此時圖拉真的功業達到頂點,他是第一個到達波斯灣的羅馬皇帝(也是最后一個),當此之時羅馬帝國也擴張到了空前絕后的地步。圖拉真率軍來到海邊,當他看到遼闊的大海和起航前往印度的船只,他說:“如果我還年輕,我一定要去印度并征服它。”他對印度及其神秘的習俗非常感興趣,他認為亞歷山大非常幸運。不過他覺得不久他也將會遠征到比亞歷山大還遠的地區,到那時他將會繼續寫信給元老院介紹他新的遠征及其成果。 n-;`Cy`k  
    gwMNYMI  
                                         b4kgFA  
    73;GW4,  
                          圖為 查拉塞尼王國~這個希臘老兵建立的國家是當時貿易路線上的重要一環~ #X 1ND  
    aW7^d'ZZ\  
    wIt}dc  
    kxv1Hn"`{E  
    zO6oT1I  

    棋癡二 2012-02-21 12:54
    0:(`t~  
       {5+t\~q$  
    }r&^*" 2=  
                                              **116-117年擴張到空前絕后地步的羅馬帝國疆域: 0T!_;IQ  
    (r cH\   
                   <Bc J;X/  
    Ⅵ 兩河大叛亂及羅帕兩軍的主力決戰 Pms"YhyZ7  
    "}PaM R]  
    7O{c>@\  
            AD 116年夏圖拉真率軍北返到達巴比倫。他去那里部分是因為它的名氣——盡管那里現在除了土墩、石塊和遺址外已經無法辨認了——部分是因為亞歷山大最后死在那里。他在巴比倫祭祀并奉獻犧牲。想必皇帝本人以為遠征應該結束了,然而他的想法是個錯覺。 ]|[,N>  
    TD+V.}  
           還在圖拉真在大海邊感慨和后來回師北返的時候,他早先公布的吞并帕提亞為行省的政策就引起了廣泛的反抗。帕提亞的各個貴族們關門當土皇帝的舒服日子已經很久了,連國王也不能干涉自己的權力,現在自己的封地變成了羅馬的行省,手里的權威損失殆盡,這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帕提亞統治者指揮打仗不行,背地里搞小動作卻很有一套。帕提亞奸細們到處煽風點火,所有被征服地區很快便到處發生了混亂和騷動,尼西比斯、敖德薩、塞琉西亞和阿貝拉都加入了叛亂,原先各地的羅馬駐軍和衛戍部隊也遭到驅逐和屠殺。另外,帕提亞的軍隊并未因戰爭受到很大的削弱;奧斯洛斯雖然一敗再敗,但他的軍隊卻還保持著完整性。現在這支軍隊由國王的弟弟米特拉達梯和他的兒子薩納特魯西斯率領著進攻羅馬的新占領區和支持者。 q4 $zsw  
    ;5 cg<~t  
                                 0qSd #jO  
    I9Af\ k|^  
                                      帕提亞人扇分點火的本事就如同他們的輕騎兵一樣快速而讓人難以捉摸 w> `3{MTQ  
    uArs[e|f  
    >=c<6#:s<9  
             圖拉真是在巴比倫了解到各地發生的反抗的,他先是派盧西烏斯和馬克西穆斯前去鎮壓反叛者和迎接米特拉達梯的挑戰。盧西烏斯率軍重新收復了尼西比斯,包圍并最終占領了敖德薩,羅馬人為了殺一儆百展開野蠻的屠城行動,最后一把火把它燒為平地。塞琉西亞也被埃盧西烏斯·克拉魯斯和朱里烏斯·亞歷山大占領并被劫掠一空。馬克西穆斯則與米特拉達梯交戰,但卻被擊敗并陣亡了,圖拉真得知情況后立即率軍對付米特拉達梯軍隊。雙方于AD 116年夏秋之際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某個地點展開決戰。圖拉真的軍事指揮能力確實極強,戰役結果帕提亞軍全軍覆沒,薩納特魯西斯戰死,米特拉達梯只身而逃。 F*rU=cu  
    MIasCH>r  
         Iz^~=yV)  
                                      面對的頂峰時期的羅馬軍團 帕提亞人在正面戰場根本難有作為 ~p<o":k+Lv  
    |lAu6d !  
    roYoxF;\  
           這次勝利大大改善了羅馬人面對的局面,帕提亞人放棄了再與羅馬人進行主力決戰的想法。圖拉真重新收復了大部分反叛地區。但是持續的作戰也使他的身體透支,皇帝年事已高,身體開始支撐不住。 J3cbDE%^m  
                 D Cx3_  
    <SmXMruU  
       qT^R> p  
      Ⅶ 哈特拉城攻防戰和猶太人的大起義 ae( o:G  
    B;?)   
    j4Pp n  
    A$.woE@  
           AD 116年年底圖拉真重返了泰西封,他吸取了教訓,放棄了要將帕提亞并為行省的想法,任命帕塔馬斯佩特斯為帕提亞國王并把王冠戴在他頭上。帕塔馬斯佩特斯是奧斯洛斯的兒子,但是早年與他父親反目后流亡羅馬,他這次陪同圖拉真一起出行。 EeC5HgIU'C  
    rld4uy}m  
           現在羅馬人的兵力分布在沿亞美尼亞山區直到波斯灣的600英里各處,漫長的補給線面臨一些頑固反叛城市和據點的威脅,圖拉真決定首先拿下占有重要戰略位置的哈特拉城。 rCqcl  
    {` Bgxej f  
           AD 117年初圖拉真親自率軍來到阿拉比亞攻擊哈特拉的人們,這些人之前已經反叛但是一直未被鎮壓。這個城市既不大也不繁榮,周圍的環境又主要是沙漠,既缺少水資源,當然也沒有樹林和草料。但是這種不利的環境卻為該城提供了保護,利用大規模軍隊攻城是不可能的。當地無法支撐數量如此多的軍隊的補給。所以皇帝必須在補給耗盡之前拿下城市。然而哈特拉人表現得極其頑強,不管是圖拉真還是后來的塞維魯斯都無法攻破它的城墻。圖拉真甚至派出騎兵向前猛沖城門,但是他的企圖失敗了,攻擊者被趕回營寨,而且皇帝本人騎馬督戰時也差點被擊中受傷。盡管他脫去了他的帝王服飾以免被認出;但是敵人注意到他引人注目的灰發和嚴肅的莊嚴面容,從而懷疑他的身份,于是向他射擊并擊中了他身邊的一個禁衛軍騎兵。圍城期間經常打雷下雨,閃電、暴風雨、冰雹經常襲擊羅馬人以至于他們覺得像受到了猛攻一樣。時間一長,士兵們水土不服,疫病流行,戰斗力大減。皇帝本人也病倒了,最后他被迫撤圍回軍。 v[WbQ5AND  
    6n 3 7R#(  
                         pn?c6K vO  
    xo/[,rR  
    3Qmok@4e)  
                                              初期的勝利之后 羅馬人面對過長的戰線開始感覺吃力 H~x,\|l#  
    =+`I%>wc  
    E8#r<=(m  
            這個時候他在病床上聽到后方出了大亂子:后方行省的兵力都已經集中在自己的麾下,現在這些行省兵力空虛。在帕提亞間諜的煽動下,昔蘭尼的猶太人首先造反,推舉安德烈為首領overthrow了當地羅馬和希臘人的統治。他們甚至吃俘虜的肉,用他們的血涂抹全身,穿他們皮做的衣服;許多人被鋸死;另一些人被扔給野獸,或被迫像角斗士一樣互相搏斗,大約有22萬人were killed;塞浦路斯人希羅德自稱大王并占據了銅礦,猶太人則在以彌賽亞自居的阿特米翁領導下攻擊異教徒,屠殺當地的羅馬和希臘居民;叛亂很快延伸到了沿海,引起了亞歷山大的屠殺和猶太的起義。圖拉真被迫分兵給盧西烏斯一部分軍隊回軍*壓。 KIO{6  
    .n]P6t  
           受哈特拉城防御勝利的鼓舞,帕提亞人再次開始叛亂,圖拉真不得已抱病親率大軍再次鎮壓美索不達米亞的叛亂,他東奔西走到處鎮壓,雖然每次都取得了勝利,但是叛亂此起彼伏已經無法撲滅,帕提亞人甚至已經反對傀儡國王帕塔馬斯佩特斯而擁立自己的統治者。病痛也更為嚴重地折磨他。他實在不能忍受,不得已任命普布里烏斯·埃里烏斯·哈德良統帥留在西亞的軍隊,自己起航前往羅馬。 )? WiO}"  
       i~ D,  
    &z;F'>"  
    Ⅸ 戰爭的結束和后續事件 }wzU<(Rx  
    =\H.C@r  
    6Ouy%]0$I3  
         ** 117年夏羅馬人歷經艱辛征服的亞美尼亞、美索不達米亞、帕提亞的大業很有可能化為泡影,圖拉真雖然很不甘心但是已經沒有什么辦法,他曾設想先短暫撤退等待來年繼續invade帕提亞。 但是他此時身體極度虛弱,他的部分身體已經****,全身水腫,很有可能是尿*癥,所有的invade plans已不可能繼續執行。AD 117年8月,他還未回到羅馬就在西里西亞的塞林努斯城駕崩,死前任命哈德良為繼任皇帝。德良審時度勢,他認為帝國的大患是在后方造反的猶太人,這些人如果得勢的話會把在前線的大軍后路切斷,而大軍主力現在陷入美索不達米亞的“People's War”泥潭中,一旦補給被斷則前景堪危。基于此,他迅速調整了前任的政策,與帕提亞議和交還了占領的帕提亞領土,亞美尼亞由行省再次改為屬國,羅馬的前沿邊境線重新回到了幼發拉底河。哈德良立刻率軍回師*壓猶太人,在回師的羅馬人主力面前,猶太人沒有任何勝算,羅馬人將以百倍的兇殘報復他們先前的殘*行為。 F<y$Q0Z}  
    l(|@ dp  
           帕提亞的傀儡國王帕塔馬斯佩特斯則被他父親奧斯洛斯擊敗,他逃回羅馬大營,哈德良把他立為奧斯洛尼國王,他在那統治到AD 123年病死。奧斯洛斯結束了由他自己一手導致的流浪生活后終于回到了他的首都,他擊敗自己的兒子并繼續統治到AD 129年。他死后由兄弟米特拉達梯繼位,米特拉達梯AD 140年戰死于羅馬邊境小國科馬基尼。 Q.: SIBP  
    :{NvBxc[  
           至此,羅馬帕提亞戰爭史上最為波瀾壯闊,也是帕提亞面臨的最危險的一次戰爭終于結束了。從戰爭進程看,如果不是圖拉真策略錯誤激起兩河各個區域統治者和人民的反抗,如果不是正好猶太人在后方叛亂嚴重威脅羅馬人的退路,一旦羅馬人的主力有機會繼續前進,帕提亞雖然不至于被徹底擊敗吞并但也必定將遭受毀滅性打擊,可能再無能力挑戰羅馬在西亞的霸權地位。當然受時代的局限,羅馬人的后勤也無法提供部隊從西亞打到印度的補給能力,圖拉真最好的策略應該是好好消化攻下的兩河流域,培養帕提亞地方政府與中央的離心力,最后使帕提亞分裂為自己間接控制下的幾個小國,這樣才能保證羅馬人從大西洋到波斯灣的超級霸主地位。歷史不能假設,事實是最后帕提亞終于收復國土,然而它為此付出了極高的代價:西部經濟最發達的省區被羅馬人嚴重破壞,軍隊也被擊敗,人民遭到屠殺劫掠,中央權威被損害,這將導致地方分裂勢力的強大。如果帕提亞統治者能審時度勢,勵精圖治,對外忍辱負重,帕提亞仍有復興的希望;可悲的是一代代國王一遍遍地重復先輩的錯誤,屢屢就亞美尼亞問題招惹羅馬這個強敵,下一輪的戰爭在這次戰爭結束時就已經開始醞育,它的爆發只是時間問題了。 \ A'MEd-  
    Qm86!(eZ-  
         _:F0>=$  
    |4NH}XVYJ>  
                                                     面對嚴整的羅馬軍隊~帕提亞人實在是勉為其難 b#cXn4<3D  
    >]uV  
    d>@&[C!28  
    2:0'fNXop  
    m~a'  
    |#^##^cF/  
    ^6Y4=  

    棋癡二 2012-02-21 13:18
    ,4RmT\%T  
    Mqy5>f)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无码|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不卡| 欧美大胆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软件| 欧美高清狂热视频60一70|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久久免费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综合一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电影|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三区|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婷婷| 成人午夜福利免费专区无码|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少妇和邻居做不戴套视频|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国产在线午夜不卡精品影院|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免费人成视频网站在线18| 18禁男女爽爽爽午夜网站免费| 欧美亚洲高清国产| 777奇米四色成人影视色区|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精品日韩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5D肉蒲团之性战奶水欧美|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免费看女人与善牲交| 欧美巨大极度另类| 无码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 影音先锋2020色资源网|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十页| 97人妻人人做人碰人人爽| 婷婷色爱区综合五月激情韩国| 55大东北熟女啪啪嗷嗷叫|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无高清码图片| 97成人碰碰久久人人超级碰oo|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