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撒切爾夫人最早是被俄羅斯人冠于“鐵娘子”,隨后都認為這樣稱謂對她恰如其分,于是就名聲在外了。但撒切爾夫人“鐵”在何處呢?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1、挑戰傳統的男權社會,將男人權威踩在腳下。英國政壇尤其是保守黨,向來是大男人的天下。但作為夾在眾多男人政治家之中的女性,撒夫人表現出比男人更卓越的領導能力、超然的膽量和膽識、堅毅的意志品質和無畏的改革精神。由此創下三任英國首相的紀錄。 2、實施新經濟政策,振興英國經濟。這就是對國有企業開刀,實施私有化,提高國民經濟長期效率。 1979年之前,在英國工黨領導下,國家經濟大面積國有化,工會力量不斷擴大,嚴重阻礙了市場效益的充分發揮,導致經濟的全面衰退。 撒切爾夫人對經營虧損的國有企業,鐵面無情地進行私有化。基本的方法就是以較低的價格將國有企業上市,如英國航空公司,英國石油公司,英國電信公司,英國羅孚公司等等。后來包括電力公司,國家電網,水務公司,鐵路,公共汽車公司,銀行,保險公司,房地產抵押公司等等。 不少部門在私有化過程中遭到工黨強烈反對。尤其是水務,電力,電話,交通等的私有化,也出現了私有壟斷替代國有壟斷的問題。從純利潤的角度考慮,私有化解決了國有企業虧損的問題。但是,反對者認為,私有化公司的高利潤是建立在犧牲消費者的利益基礎上的。私有化公司為了謀求高額利潤,必然抬高壟斷價格,削弱對消費者的服務質量。而支持者認為,只要建立起有效的價格和服務質量監督體系,就可以削弱私有化產生的負面影響,同時也能夠提高私有化公司的經濟效率。 從國有企業私有化的結果看,正面的效果明顯的大于負面的效果。撒切爾夫人的新經濟政策取得了成效,英國經濟強勁復蘇。 3、削弱工會的力量,打破工會對社會勞動力市場的壟斷。降低企業的勞工成本和勞資雙方的摩擦成本,為經濟復蘇建立一個具有競爭性的、靈活而高效率的勞動力市場。 上世紀80年代初,工會領導的煤炭工人大罷工使英國經濟陷入癱瘓。關閉污染和低效煤礦也成為英國擺脫困境的主要矛盾。當時,政府每年大量的廉租房補貼,難以為繼。為了解決這些矛盾,盡管遭到強烈抵制,撒切爾夫仍拿工會開刀,削弱工會權力,限制其作用和影響力。從實際情況看,沒有對工會作用的節制,沒有對廉租房的部分私有化,英國就不可能出現后來高速度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當然,英國的私有化,工會力量的削弱,是在一個有完整的福利體系下面進行的。英國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實行了全民的免費醫療和教育,實行全面的國家安全福利體系,包括養老,工傷,孩子補貼,失業救濟等一整套的福利措施。 4、為英國收復馬爾維納斯島(福克蘭群島),展現了在捍衛國家核心利益上的剛強意志、戰略判斷力以及卓越的才能和膽識。 1982年4月,阿根廷軍隊發動突襲一舉占領英國守備力量單薄的馬島,英國朝野震動。當時的國防部長、聯合參謀長等強人都認為馬島主權已無法收復,進行戰爭沒有意義。可是,從沒有當兵經歷的撒切爾夫人,力排眾議,堅持不惜代價,將自己捍衛國家主權和利益的意志和決心付諸實施。正是她將這武力捍衛國家主權和利益的意志和決心貫徹到軍隊和戰爭行動中去,使軍隊為國家利益和榮譽一往無前而沒有退路。最終,英國軍隊征戰萬余公里之外的南大西洋,打敗阿根廷奪回馬島。使英國保住并鞏固了對馬島的主權領有,且在今后的爭端中,始終占據極其有利的地位。毫無疑問,沒有撒切爾夫人英國就永遠失去了福克蘭群島。 打敗阿根廷收復失地,注定了撒切爾夫人這個鐵娘子成為大不列顛民族的英雄,也奠定了她的世界歷史地位。因此,由她領導的經濟改革的阻力自然大為減少,在她們11年的領導下,長期萎靡不振的英國有了中興跡象,延續了聯合王國的經濟和政治的強盛。 5、在外交領域強勢外交,寸步不讓。她從英國對歐盟的經濟貢獻里面,每年挽回數十億英鎊的‘回扣’。一方面減少英國的損失,一方面逼迫歐盟提高行政效率。 在香港問題上,撒夫人表現出她審時度勢放眼未來的一面。對中國收回香港主權,‘鐵娘子’遇到了‘鐵男子’鄧小平。但她很快理解了“香港問題是無條件的回歸”的真實性。作為世界級女政治家,她當然清楚殖民有主義早已進了歷史垃圾處理站,豈能看不清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鐵娘子因此并未在細枝末節上多糾纏,使香港基本上順利回歸。 總之,撒切爾夫人是用一種務實和長遠的眼光,看待中英兩國的未來,把香港回歸的問題處理得漂亮,保障了后來中英兩國的長期和平外交關系。 回頭再看撒切爾夫人,她的務實精神就是對英國經濟發展的貢獻。她把效率、公平和人權做出新的安排。這個安排的目標,就是要達到效率和公平的平衡。那樣經濟發展和效率將是第1位的,在短期內公平要為效率讓路,因為沒有效率的公平不可能持續。 撒切爾上臺的時候,正是勞資矛盾激化,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時候。為了打破僵局,撒切爾不顧一切反對,對工會開刀,對國有企業的低效率開刀。 工會要求絕對公平,要求保障工人的權益。而這個權益所能建立的基礎是社會生產力良好持續的發展。當工會的力量變成是阻礙生產力正常發揮的時候,經濟效率就大大下降。而沒有效率的、停滯不前的經濟,不可能滿足日益膨脹的公平欲望。 當低效率和高欲望交錯進入死胡同,社會經濟面臨崩潰。這樣,資本家、工人和國家三者利益同時受損,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陷入空前危機狀態。 撒切爾夫人敢于冒著莫大政治風險對工會對國企開刀,這要有超然的勇氣和遠見卓實精神的。鐵娘子通過10年努力,經濟效率上去了,社會增加了一些不平等,但是有經濟效率作為后盾,這種不平等慢慢的被眾多的中產階級所接受。 鐵娘子這樣的領袖如果是在我國,肯定被捧到天上,但他們那兒是資本主義社會,鐵娘子退休后基本也是無人理會了,難免“晚景凄涼”。現在去世了,人們反倒又想起她來。 ![]() 在我國也沒多少人了解這位鐵娘子。我對她的了解首先是來自于對1982年馬島戰爭的興趣。而我國媒體并不在意她在國內經濟發展和國際政治中的作用,津津樂道的只是說她即便是鐵娘子也不得不向中國俯首稱臣,只能將香港拱手奉還(1984年到北京與中國政府簽署《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媒體只說這是她懾于我們大國威力甘拜下風,完全無視她對時代和社會發展走向的充分認識,所具有的主動性。請看她對中國人思想的評介,她說:“根本不用擔心中國什么,因為中國在將來幾十年甚至一百年內,無法給世界提供任何新的思想”。不必認為這斷言是出自于英國貴族式的盲目和傲慢。她出身于平民,一無顯赫門第的庇蔭,二無夫貴妻榮的依傍,全靠自己不懈努力和頑強打拼,才在傳統的男人領地的政治漩渦和激流中,攀上權力之巔。她當權后使長期處于衰落不振的英國,出現了中興局面。因此說,她能成為一名可以傲視群倫的政治家,自有她的洞察力和判斷力。 鐵娘子語錄:1、政治上,若要空談,找男人;想要實干,找女人。2、這位先生的主張就是讓窮人更窮,讓富人更富。這是什么鬼政策?它不能創造美好的社會!3、凡是有不和的地方,我們要為和諧而努力;凡是有謬誤的地方,我們要為真理而努力;凡是有疑慮的地方,我們要為信任而努力;凡是有絕望的地方,我們要為希望而努力。4、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必須腳踏實地去掙。5、站在路中間是很危險的,因為你會被從兩個方向來的車輛撞倒。 (撒切爾夫人圖片2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