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 研究領域大方向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檢驗醫學、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康復醫學等等。
1、臨床醫學:培養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通科醫師。學生應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技能;掌握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和急、危、重癥的初步處理;具備臨床醫學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畢業后能夠從事臨床醫療工作。
課程設置分為普通基礎課、醫學基礎課及臨床專業課,主要課程有:政治、英語、體育、計算機、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傳染病學、神經病學、精神病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皮膚性病學、放射線學、核醫學等。
2、麻醉學:培養從事臨床麻醉、危重病醫學、疼痛治療和急救工作的臨床麻醉醫師。學生應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麻醉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及臨床麻醉的操作技術;具備臨床麻醉學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畢業后能夠從事臨床麻醉、急危重病例的緊急處理、復蘇、監測與生理機能調控等工作。
課程設置有普通基礎課、醫學基礎課、臨床課及專業課,主要課程有:政治、英語、體育、計算機、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麻醉應用解剖學、麻醉生理學、麻醉藥理學、麻醉儀器設備、臨床麻醉學、重危醫學等。
3、醫學影像學:培養從事醫學影像學診斷與介入治療的臨床醫師。學生應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礎知識,醫學影像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學習醫學影像設備的構造原理;具備醫學影像學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畢業后能夠從事醫學影像學診斷及介入治療工作。
課程設置有普通基礎課、醫學基礎課、臨床課及專業課,主要課程有:政治、英語、體育、計算機、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電子學基礎、臨床放射技術、放射診斷學、超聲診斷學、介入放射學等。
4、醫學檢驗:培養從事醫院、血站及防疫部門醫學檢驗及醫學類實驗室工作的臨床檢驗醫師。學生應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醫用化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病原診斷學、血細胞形態的基本理論和技術;熟悉常用儀器的基本構造、性能和操作方法;熟悉國家衛生工作及臨床實驗室管理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檢驗醫學前沿學科的理論和技術發展動態;具有數理統計及計算機應用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和實際工作能力。
課程設置有普通基礎課、基礎醫學課、臨床課及專業課,主要課程有:政治、英語、體育、計算機、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臨床生化檢驗、血液檢驗、微生物檢驗、免疫學檢驗、分子生物學檢驗、臨床輸血技術及實驗室管理等。
5、法醫學:培養從事各種法醫學鑒定工作的法醫師。學生應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法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各種法醫學檢驗鑒定技能;熟悉法醫學的基本理論和與法醫學有關的法律知識;學習法醫病理學基本理論,法醫尸體解剖和病理檢驗的基本技能,法醫病理診斷和死亡分析,出具法醫病理學鑒定書;學習法醫物證檢驗的基本理論和常見法醫物證檢材的檢驗技術,出具法醫物證鑒定書;掌握法醫毒物分析檢材采取和送檢的原則,常見毒物的分析技能;掌握法醫臨床學活體損傷、傷情、傷殘等檢查及鑒定的基本理論和技能;熟悉司法精神病學的基本知識及法醫精神病鑒定的初步能力;具備法醫學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畢業后能夠從事各種法醫學檢驗鑒定及其與法醫學有關的檢驗技術工作。
課程設置有普通基礎課、醫學基礎課、臨床課及專業課,主要課程有:政治、英語、體育、計算機、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法醫學概論、法醫病理學、法醫毒理學、法醫毒物分析學、法醫物證學、法醫人類學、法醫臨床學、司法精神病學、刑事科學技術、實用法律、犯罪心理等。
6、口腔醫學:培養從事口腔醫療和保健工作的臨床醫師。本專業學生應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技能;學習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和急、難、重癥的初步處理,口腔修復的基本知識和一般操作技能;具備口腔醫學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畢業后能夠從事口腔及頜面部疾病的醫療和保健工作。
課程設置有普通基礎課、醫學基礎課、臨床課及專業課,主要課程有:政治、英語、體育、計算機、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材料學、口腔影像診斷學、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口腔預防學等。
7、預防醫學:培養從事預防醫學工作的公共衛生醫師。本專業學生應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學習自然和社會環境因素對人群健康與疾病作用的規律;學習應用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等原理和方法分析環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對人群健康的影響,制訂防治對策;具備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領域研究的初步能力。畢業后能夠從事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執法等公共衛生領域的工作。
課程設置有普通基礎課、醫學基礎課、臨床課及專業課,主要課程有:政治、英語、體育、計算機、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寄生蟲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傳染病學、藥理學、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環境衛生學、勞動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兒少衛生學、衛生化學、公共衛生概論等。
8、 藥學:培養能系統掌握藥劑學、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藥學分析和藥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掌握臨床用藥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術;掌握藥物及其制劑的篩選方法,藥物的鑒別、檢查及含量測定原理、方法,具備藥政管理和藥事法規的基本知識,能夠從事各類藥物開發、研究、生產、質量檢驗、鑒定和臨床合理用藥等工作的高層次藥學人才;學生畢業后從事各級醫療機構、醫藥院校、科研機構、醫藥公司、藥品生產企業、社會藥房及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等相關單位的工作。
課程設置有藥學、基礎醫學、化學,主要課程有:政治、英語、體育、計算機、人體解剖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生藥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學、藥理學、臨床藥物治療學、藥事管理學、藥物毒理學、核藥學、中醫藥學、臨床醫學概論等。
9、護理學:培養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護理管理和護理研究的高級護理人才。學生應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知識及護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技能;學習急、難、重癥護理的基本原則和操作技術及專科護理和重癥監護的技能;具備醫院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及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畢業后能夠從事高級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工作。
課程設置有普通基礎課、醫學基礎課、臨床課及專業課,主要課程有:政治、英語、體育、計算機、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病理學、藥理學、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護理管理學、社區護理學、老年病護理學等。
10、康復治療學:為各級醫院康復醫學科、ICU、神經內外科、骨科、燒傷整形科、老年病科、康復中心培養并輸送康復治療專門人才。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醫學基礎知識和臨床基本知識;掌握檢查、分析身體傷殘程度的方法及現代康復治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運動療法、物理因子治療、作業療法、言語療法、心理治療、中國傳統康復治療等并能運用上述方法對各種功能障礙進行治療。培養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一專多能,既符合國內標準,又接近國際標準的物理治療師及作業治療師。學生畢業后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課程設置有公共基礎課、醫學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公共課、專業課。PT方向包括人體解剖學、人體發育學、人體運動學、物理療法基本技術、骨科及燒傷物理治療、神經疾病物理治療、心肺疾病物理治療、中醫康復治療學、假肢形器學、語言治療學。OT方向包括:人體解剖學、人體發育學、人體運動學、作業療法理論、人類行為的作業基礎、障礙康復心理學、骨骼肌肉主燒傷作業治療、老年病作業治療、內科與神經疾病作業治療、環境改選,人類職業及職業康復、假肢矯形器學、語言治療學。
11、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方向):培養從事衛生事業管理與衛生執法的專門人才。學生應掌握醫學基礎知識和管理學的基礎理論;學習公共衛生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及衛生事業管理、醫院管理學、藥事管理學、衛生信息管理的基礎知識;具備衛生事業管理、醫院管理的能力;畢業后能夠從事醫院管理、衛生事業管理等工作。
課程設置有普通基礎課、醫學基礎課、臨床課及專業課,主要課程有:政治、英語、體育、計算機、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寄生蟲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管理學基礎、管理心理學、管理運籌學、衛生監督執法學、衛生事業管理學、醫院管理學、藥事管理學、衛生信息管理、衛生經濟學、公共衛生概論等。
12、勞動與社會保障(醫療保險方向):培養從事醫療保險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應掌握醫學基礎理論和臨床基本知識,掌握經濟學、保險學知識;醫療保險基金的管理和經營,醫療保險核保、理賠和社會醫療保險基金的籌集、征繳、支付、管理知識;社會醫療保險政策調研、醫改方案制定、調整等知識。具有一定的政策分析和政策評價能力,熟練運用計算機進行辦公自動化和數據管理,能夠閱讀外文專業資料,勝任各級政府社會醫療保險機構、商業保險公司和醫院醫療保險相關工作和社會保險業務工作。
課程設置有普通基礎課、醫學基礎課、臨床課及專業課。主要課程有:英語、體育、計算機、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臨床醫學概論、疾病分類學、社會保險學、醫療保險學、人身保險學、保險精算、醫院管理學、醫學社會學、西方經濟學、會計學原理、貨幣銀行學以及醫療保險專業外語。
13、法學(醫事法學方向):為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執法監督機構、各級醫療機構、法律服務機構培養從事衛生行政執法、醫事法律服務的懂醫學的應用型法學高級專門人才。主要從事醫事法學、衛生行政執法的處理和訴訟。
課程設置有普通基礎課、醫學基礎課、臨床課及專業課,主要課程有:政治、英語、體育、計算機、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行政法學、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及行政復議法學、商法、國際法學、法律文書協作、醫療糾紛與法律處理、法醫學、衛生法學(含衛生執法與監督)、衛生事業管理學、藥事管理學、醫院管理學、社會醫學與社區衛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