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總統府位于南京長江路292號,現在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館。南京總統府已有600多年的歷史,1840年鴉片戰爭至1949年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的100多年里,這里多次成為中國政治軍事的中樞、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國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這里發生,或與這里密切相關,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動過。這一建筑群,成為近代中國歷史的重要遺址。南京解放后的近50年中,總統府一直作為機關的辦公場所。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機關單位陸續搬遷,并于1998年在總統府舊址之上,開始籌建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經過精心的規劃和五年的建設,至2003年已初具規模。目前,博物館總占地面積為9萬平方米,共分三個參觀區域。中區(中軸線)主要是國民政府、總統府及所屬機構;西區是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辦公室、秘書處和西花園,以及參謀本部等;東區主要是行政院舊址、馬廄和東花園。一系列展館和史料陳列,則分布在這三個區域中。總統府以諸多保存完好的近代中西建筑遺存,國內獨一無二且厚重的歷史文化氛圍,珍貴的文物和史料,風景優美的自然環境。大堂:中式建筑,抱廈五間面闊七間,硬山頂單層雙檐,與二堂以穿堂相連,呈“工”型殿。原為太平天國金龍殿,又稱榮光大殿,相傳洪秀全病逝后即葬于此。清兵攻占天京后,大殿被毀,于同治九年(1870)重建兩江總督署大堂。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就職典禮,就在大堂后的西暖閣舉行。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作為國民政府的大堂。1929年國民政府部分改建時,將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匾額掛于大堂正中橫梁上。以后,大堂先后被國民政府和總統府沿用。二堂(中堂):清代晚期建筑,原為太平天國的內宮建筑。兩江總督署時期為二堂。民國年間,為舉行禮儀活動的場所,如外國使節向中國政府首腦遞交國書,舉行各種儀式等。舉行會談前也在這里進行禮節性晤面。民國時期曾多次改建,內部保持了中式風格,北墻門外卻是西式門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