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年) 年號錢非年號錢 年號時間錢幣稱謂錢幣特點 南宋年份錢幣數量分布補充說明 高宗(1127~1162) 建炎 (1127~1130)通寶、重寶、元寶;揩篆書對錢,版別復雜,折二為主,元寶主要是鐵錢銅錢鮮見;無(僅揩篆版、紀監版、大中小字版之分)珍稀版有各種點建等,小平比折二少; 紹興 (1131~1162)元寶、通寶;揩篆書對錢,折二多背星月紋(其它同上);小平元、通寶均少; 孝宗(1163~1189) 隆興 (1163~1164)元寶、通寶;揩篆書對錢,大小兩種字體,數量均少(同建炎版),大小字的揩、篆多種; 乾道 (1165~1173 )元寶;揩篆書對錢,折二多背星月紋(同紹興版);多鐵錢; 純熙 (僅僅6天) 元寶; 僅見鐵錢; 淳熙 (1174~1189)元寶、通寶;前期同隆興、乾道,小平、折二均為揩、篆書對錢,大小字,背日月;自柒年后改為背紀年(柒至十六),10種年份,有光背; 光宗(1190~1194) 紹熙 (1190~1194 )元寶、通寶;折二、小平均紀年(元至五),鑄造較精美;折二、小平均為元至五,共5年記載無光背 寧宗(1195~1224) 慶元 (1195~1200)通寶、元寶;折二、小平均紀年(元至六),元寶均為鐵錢;同上6年有光背,不知為何沒有七?“七”只有鐵錢; 嘉泰 (1201~1204)通寶、元寶;折二、小平均紀年元至四; 同上4年有光背; 開禧 (1205~1207 )通寶、元寶;折二、小平均紀年(元至三);同上3年書記載無光背; 嘉定(1208~1224)通寶、元寶,折二、小平均紀年(元至十四);鐵錢名目繁多;同上14年,有光背----為粗字; 圣宋重寶(非年號錢)嘉定元年鑄非年號錢,僅見鐵錢; 理宗(1225~1264) 寶慶 1225 元、通寶; 僅見鐵錢; 大宋(非年號錢)(1225~1227)通寶、元寶;折二、小平均紀年(元至三);(寶慶元年始鑄)同上3年僅小平有光背; 紹定 (1228~1233 )元寶、通寶;折二、小平均紀年(元至六);同上6年有光背 端平 (1234~1236)元寶、通寶、重寶;小平光背、背元,后折五多見;僅小平元年、無折二,小平有光背; 嘉熙 (1237~1240)通寶、重寶;折二、小平均紀年(元至四);折二、小平均為4年僅小平有光背; 淳佑 (1241~1252)元寶、通寶;折二、小平均紀年(元至十二);同上12年書記載有背四決,小平背十一年少; 皇宋元寶(非年號錢)(1253~1258)元寶;折二、小平均紀年(元至六);同上6年有光背 (寶佑元年始鑄); 開慶 (1259)通寶;折二、小平均紀年(僅見元年);同上元年; 景定 (1260~1264 元)元寶;折二、小平均紀年(元~五);同上5年有光背; 度宗(1265~1274) 咸淳 (1265~1274)元寶;折二、小平均紀年(元至八),鑄造不精;同上8年僅折二有光背 恭宗(1275) 無 端宗(1276~1278) 無 帝丙(1279) 無 說明:折二年份錢共計87枚,小平年份錢共計88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