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 滄 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聳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中國詠海之詩最早并且最著名的當屬曹操的《觀滄海》。六朝以來,更為鮮見。有唐一代,詩歌發達,名句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所云之“海”當均屬虛指,然僅就吟詠大海之作而言,實乏善可陳。晚唐陸龜蒙《新沙》“渤解聲中漲小堤,官家知后海鷗知。 蓬萊有路教人到,亦應年年稅紫芝”,倒是從另一個角度描寫了海陸的變遷。
礁 石
艾青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
像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195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