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進行勞動定額管理和建立生產責任制?怎樣進行勞動定額管理和建立生產責任制?
(1)定額管理:
即對每個生產人員規定勞動定額,從而作為全場生產安排和組織勞力的信據和計算勞動報酬依據。 制定勞動定額指標時,要考慮到場內設備條件、豬群狀況、技術力量和每個生產人員的能力大小。從生產實際出發,既要調動生產人員的積極性,又要照顧到他們的生活和體息,以便提高勞動效率。定額指示應當以本場有代表性的中等勞力,在本場現有技術和管理水平條件下,以通常的勞動強度積極工作1天(如8小時工作制)所達到的工作質量和數量。也就是說,這個定額指示一般生產人員通過努力都能完成,并有少數人超額,個別后進的經努力可以守成。定額過高過低都會影響積極性。
(2)生產責任制:
是在勞動定額的基礎上,對每個生產人員所成完成本身勞動定額指標的具體要求,從而確保定額的順利完成,達到提高生產水平目的。
1.定崗位,即根據任務和人員業務、思想水平,固定崗位,并要求各負其責,并要相對穩定。
2.定任務,即把場內任務落實到每1個人。如一般條件下,1個飼養員應管理母豬20頭或種公豬15頭、斷乳仔豬150-200頭、育肥豬80-100頭等。在母豬飼養管理中,還要求每頭繁殖母豬年產2窩以上,每胎平均斷奶成活仔豬9-11頭,斷奶窩重160-180公斤等具體指標要求。
3.定飼料,即 同各的生產情況,建立領料制度,專人發放,過磅登記,定期結處,嚴禁浪費。
4.定報酬,即根據任務守成情況付給合理報酬,并實行必要的獎罰制度,超額的給予表彰和獎勵, 完不成定額應予以批評和經濟處罰。
在建立生產責任制和制定勞動定額時,各場應因場制宜,不能生搬硬套,在貫徹執行過程中應及時總結,不斷修改,趨于科學合理。
|
|
來自: LM0318 > 《437.畜牧 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