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藥用價值
鐵皮蘭(通稱),民間藥農又稱:“救命仙草,千金草 軟黃金,植物黃金”被國際藥用植物界稱為“藥界大熊貓”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評價鐵皮石斛“強陰益精.厚腸胃,補內毫不足,平胃氣,長肌肉,益智除驚,輕身延年”.《道藏》記載,具有滋陰補虛,生滋潤肺等功效,因其效驗如神和卓著的滋補功效,鐵皮石斛名列中華九大仙草之首.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北有人參,南有楓斗”。現代臨床應用和藥理研究證實:鐵皮石斛對咽喉疾病、腸胃疾病、白內障、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抑制腫瘤生長具有顯著療效;對增強免疫力、擴散血管、抗血小板凝集、提高肌體免疫機能、抗衰老、刺激唾液分泌、抗疲勞、耐缺氧、緩衰老、養顏美發、明目強身等具有顯著功效。特別是滋陰潤肺、養胃生津、健腦明目、補五臟之虛勞;對煙酒過度、勞累過度、夜生活過度、用眼用腦過度、聲帶嘶啞等有特殊療效。對于我國上千萬咽喉炎、氣管炎、肺癌患者、4000多萬糖尿病患者,1千多萬教師隊伍,3億多煙民來說是極好的防病、治病、保健良藥。
滋養陰津
1、《中國藥學大詞典》稱楓斗“專滋肺胃之氣液,氣液沖旺,腎水自生,“說他善于養陰生津,治療陰虛津虧諸癥。
2、中醫學認為,陰液為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具有滋潤形體臟腑、腦髓骨骼,抑制陽亢火動的作用,能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與生殖功能活動。如果人體陰液不足,就會出現精神萎靡,面色無光,眼干神滯,腰膝酸軟、頭暈乏力、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大便秘結等癥狀,楓斗是養陰的要藥,服用楓斗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人體陰液不足的問題。
增強體質
1、石斛具有滋陰養血的功能,清代《藥性論》說石斛能補腎積精、養胃陰、益氣力;
2、石斛內含有豐富的多糖類物質。實驗證明石斛多糖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增強腹腔巨噬細胞對雞紅細胞的吞噬能力。
補益脾胃
1、脾胃有消化飲食,攝取水谷精微以營養全身的重要作用,是營養的源泉,因此營養充足與否主要取決于脾胃的功能。
2、石斛是益胃生津藥,《神農本草經》、《本草再新》中均有記載,人民稱他為“腸胃藥”,是治療胃脘痛,上腹漲痛的常用藥物。
3、現代實驗證實,石斛對脾胃病中常見的致病菌—幽門螺桿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治療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幽門螺桿菌陽性的病癥,同時,口服石斛煎液能夠促進胃液的分泌,增強胃的排空能力,幫助消化。
護肝利膽
石斛有較好的利膽作用,歷代醫家都認為“鐵皮楓斗”具有滋養肝陰的作用,是治療各種肝膽并的要藥,可用于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結石等肝膽疾病。
清虛熱
1、虛熱,表現為身體疲乏無力,頭暈眼花,面色潮紅、心悸心慌、咳嗽少痰、失眠健忘、小便黃赤、舌紅、脈細等一組癥狀。
2、《本草綱目拾遺》、《本草衍義》分別記載“清胃除虛熱,”“痔胃中虛熱”。與普通清熱藥物相比,石斛所清的虛熱完全是一種虛熱,是以陰虛,熱盛為特點的。藥理實驗表明,石斛能夠顯著的降低熱盛家兔的發熱高峰值和體溫反應指數,縮短發揮熱時間。
強筋壯骨
1、增強抗風濕:人進入中年以后,“人陰氣自半”(朱丹溪)人體的陰津開始衰弱,筋骨功能逐漸減退,石斛能夠滋養陰液,陰液能夠潤滑關節,從而達到強筋健骨、流利關節、增強抗風濕的效果。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石斛能提高應激能力、具有良好的抗疲勞,耐缺氧的作用。
2、促進循環:石斛能養陰,可以濡潤脈道,擴張血管,從而促進血液循環。實驗結果表明,石斛能夠顯著改善血淤癥狀,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可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3、降低血糖:中醫認為,消渴病(糖尿病)的發生,主要以腎陰虛,肺胃早熱為基本病機,以氣陰兩虛為其病理特點,石斛功能養陰`清熱潤燥,自古以來就是治療糖尿病的專用藥。臨床研究表明,石斛不僅可以增強胰島素活性,同時能顯著降低血糖水平,使學堂恢復正常。
抑制腫瘤
1、石斛對人體肺癌,卵巢癌和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某些細胞有殺滅作用,具有較強的抗腫瘤活性。
2、臨床時間表明,石斛用于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能改善腫瘤患者的癥狀,減輕放、化療的副作用,增強免疫力,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明亮眼目
1、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的精氣都通過脈上,注于眼睛,而肝“開竅于目”眼睛的生理病理于肝的陰精旺盛與否關系密切,石斛具有滋陰養目的功能,被歷代醫家作為養護眼睛的佳品。
2、現代藥力研究證實,石斛對防治老年人常見的眼科疾病—白內障不僅有延緩作用,可以保持晶狀體的透明度百分之三十六點八,而且半乳糖所致的酶活性異常變化有抑制或糾正作用。
滋養肌膚
1、人體進入中年期后,由于體內的陰液日益減少,從而加速了皮膚老化,使之邊黑或變皺。
2、石斛含有多量的黏液質,對人體皮膚有滋潤營養作用。
延年益壽
1、《神農本草經》將石斛列為具有“輕身延年”作用的商品藥物。
2、現代研究表明,石斛含有多種微量元素,這些微量元素對于人體的健康長壽有著密切的關系,石斛對人體的抗衰老作用比一般的藥物對人體的抗衰老作用更廣泛,更全面。
二、鐵皮石斛種植技術
http://wenku.baidu.com/view/0e74a1976bec0975f465e23d.html?from=related&hasrec=1
一.種植簡樸:室內利用空閑房屋,陽臺,樓頂,樓梯間等無土立體栽培法進行種植;室外利用曠地,山坡,菜園,庭院,花壇都可種植.
二.適應性強:該品種適應南北天氣,抗干旱,抗水澇,四季生長,無病蟲害.
三.種植本錢低:一次栽苗,長期受益,幾天澆一次水,業余時間可以治理.
四.種苗純正,種苗栽培成活率達98%以上.
五.生長快,產量高:種植四個月左右,可不斷采收.
鐵皮石斛的種植技術
1. 選地、整地 根據其生長習性,鐵皮石斛栽培地宜選半陰半陽的環境,空氣濕度在80%以上,冬季氣溫在0℃以上地區,人工可控環境也可。樹種應以黃桷樹、梨樹、樟樹等且應樹皮厚有縱溝、含水多、枝葉茂、樹干粗大的活樹,石塊地也應在陰涼、濕潤地區,石塊上應有苔蘚生長及表面有少量腐殖質。
2. 繁殖方法 可以采用組織培養繁殖小苗或采用分株繁殖法。石斛種植一般在春季進行,因春季濕度大、降雨量漸大,種植易成活。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石斛,剪去3年以上的老莖作藥用,二年生新莖作繁殖用。繁殖時減去過長老根,留2-3厘米,將種蔸分開,每株含2-3個莖,然后用山林中腐熟土大棚遮陰栽培。
3. 田間管理(1)澆水石斛栽植后期空氣濕度過小要經常澆水保濕,可用噴霧器以噴霧的形式澆水。(2)追肥 石斛生長季節應注意追肥,可用腐熟的花生鼓、菜籽餅、過磷酸鈣等加入河泥等混合物撒在根部,此外尚可用0.05—0.1%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追肥。(3)整枝 每年春天發新芽前,結合采收老莖將叢內的枯莖剪除,并除去病莖、弱莖以及病者根,栽種6-8年后視叢蔸生長情況翻蔸重新分枝繁殖。
4. 病蟲害防治(l)石斛黑斑病為害葉片使葉片枯萎,3-5月發生。防治方法:可用50%的多菌靈l000倍液噴霧l-2次。(2)石斛炭疽病為害葉片及莖枝,受害葉片出現褐色或灰色病斑, l-5月均有發生。防治方法: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噴霧2-3次。(3)石斛菲盾蚧寄生于植株葉片邊緣或背面,吸食汁液,5月下旬為孵化盛期。防治方法:可用生物農藥海正滅蟲靈4000倍液噴霧殺滅或集中有盾殼老枝集中燒毀。
5. 采收加工 (1)采收每年春末萌芽前采收,采收時剪下三年生以上的莖枝,留下嫩莖讓其繼續生長。(2)加工因品種和商品藥材不同,有兩種方法:①將采回的莖株洗盡泥沙,去掉葉片及須根,分出單莖株,放入85℃的熱水中燙l-2分鐘,撈起,攤在竹席或水泥場上暴曬,曬至5成干時,用手搓去鞘膜質,再攤曬,并注意常翻動,至足干即可。②也可將洗盡的石斛放入沸水中浸燙5分鐘,撈出晾干,置竹席上暴曬,每天翻動2-3次,曬至身軟時,邊曬邊搓,反復多次至去凈殘存葉鞘,然后曬至足干即可。
鐵皮石斛屬氣生蘭科草本植物,是重點保護的中藥材之一。鐵皮石斛被冠以“仙草”稱號,該藥材具有生津潤喉、清熱消炎、清音明目,調節人體“五臟六腑”之功能,能增強免疫力、提高抗衰老、抗輻射等作用,對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和眼科疾病有明顯的療效。
當代化學和藥理學研究發現,鐵皮石斛中含有豐富的多糖成份,干品中含量占五分之一。這種多糖具有增長丁細胞、B細胞、NK細胞和巨噬細胞(M種)功能的作用。鐵皮石斛中所含多糖對癌癥病人具有明顯增強T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以防御外界病源因子的侵襲和清除體內衰老死傷、突變細胞,借以維持機體的生理穩定狀態。
野生的鐵皮石斛大多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及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我國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的皖、浙、云、貴、川等地的山區。主要頒布于上述地區的高山峻嶺懸崖峭壁和巖石縫隙中。由于鐵皮石斛生長條件的特殊性和分布的局限性,又經長期采挖,自然資源瀕臨枯竭,國內市場供應緊缺,國際市場每公斤干品價已達1000美元以上。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三、食用方法石斛的作用:http://www./thread-70-1-1.html
石斛為蘭科植物金釵石斛或其多種同屬植物的莖。本品入藥書始載于《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石斛別名林蘭、杜蘭、吊蘭花。其主產于我國四川、貴州、廣西、廣東等地。每年秋季采挖。炮制后曬干入藥。
性味歸經:甘,微寒。入胃、腎經。
功效主治:滋陰清熱、潤肺養胃、強筋健骨。主治熱病傷津、口干煩渴、胃痛干嘔、咳嗽少痰等癥。
中藥石斛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石斛的功效:益胃生津,滋陰清熱。胃生津,滋陰清熱。用于陰傷津虧,口干煩渴,食少干嘔,病后虛熱,目暗不明。
中藥石斛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石斛的作用:石斛原植物
1、胃陰虛及熱病傷津證。本品長于滋養胃陰,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熱。主治熱病傷津,煩渴、舌干苔黑之證,常與天花粉、鮮生地、麥冬等品同用,如《時病論》清熱保津法。治胃熱陰虛之胃脘疼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可與生地、麥冬、黃芩等品同用。
2、腎陰虛證。本品又能滋腎陰,兼能降虛火,適用于腎陰虧虛之目暗不明、筋骨痿軟及陰虛火旺,骨蒸勞熱等證。腎陰虧虛,目暗不明者,常與枸杞子、熟地黃、菟絲子等品同用,如石斛夜光丸(《原機啟微》)。腎陰虧虛,筋骨痿軟者,常與熟地、山茱萸、杜仲、牛膝等補肝腎、強筋骨之品同用。腎虛火旺,骨蒸勞熱者,宜與生地黃、枸杞子、黃柏、胡黃連等滋腎陰、退虛熱之品同用。
用藥用量:常用量:干品每日6~15克;鮮品每日15~30克。煎湯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1.本品質地堅硬,入煎需長時間煎煮。2.不能同巴豆、僵蠶同用。3.若超劑量服用本品容易導致胃腸道肌肉麻痹,故需限量服用。
石斛妙方應用:
1.石斛湯:石斛10克,水煎30分鐘,取汁,一日內分2次溫服。主治熱病引起的口舌干燥、肺燥咳嗽以及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等癥。
2.石斛飲:鮮石斛生地、遠志、茯苓各30克,炙甘草15克,生姜5克,將除生姜外的藥物搗碎,與生姜一同放入砂鍋中,水煎30分鐘,取汁即可。每日1劑,分3次溫服。此方具有滋陰益氣、生津止渴、清熱退熱之功效,主治陰虛發熱。
3.祛煩養胃湯:石斛15克,熟石膏、南沙參、玉竹各12克,天花粉、山藥、茯苓各9克,麥冬6克,半夏4.5克,廣皮3克,甘蔗30克,將諸藥放入砂鍋中,水煎30分鐘,取汁即可。每日1劑,分3次服用。主治燥熱煩渴。
4.石斛粥:石斛10克,粳米50克,加水熬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
5.石斛炒羊肝:石斛10克,羊肝200克,醬油、料酒各6毫升,食鹽、味精各2克,蔥花、姜末各5克,炒制。佐餐食用。
6.石斛燒肘子:石斛10克,豬肘子250克,味精、食鹽各2克,醬油、料酒各5毫升,蔥段、姜片各5克,燒制。佐餐食用。
石斛的吃法一:鮮吃——取新鮮鐵皮石斛若干,洗凈入口細嚼,味甘而微黏,清新爽口,余渣吞咽即可。(功效:強陰益精、開胃健脾。)
石斛的吃法二:煎湯——洗凈切碎或拍破加水入鍋用文火先煎煮30分鐘,后放入1-2克西洋參再煮30分鐘,可重復煎煮,連渣食用。近代名醫張錫純說:“鐵皮石斛最耐久煎,應劈開先煎,得真味”(功效:補虛養陰,清熱。)
石斛的吃法三:泡茶——洗凈后切薄片,用開水沖泡后飲用,可重復沖泡,連渣食用。(功效:開胃健脾、降火理氣、對慢性咽喉炎療效顯著。)
石斛的吃法四:熬膏——洗凈切碎或拍破可加其他中藥材加水煎汁,連煎兩次,棄渣后用小火濃縮,再加冰糖,繼續熬制成膏狀引用。(功效:對勞損虛弱、肢節多痛、體乏、夜多盜汗等癥狀有顯著療效。)
石斛的吃法五:浸酒——洗凈切碎拍破、單味或和其他物料一起浸入40度以上酒中,3個月后即可食用。(功效:補腎養陰、生精祛風。)
石斛的吃法六:入膳——洗凈切碎或拍破和雞鴨等材料一起文火燉2-3小時,連渣食用。或用文火煎煮后取汁備用,加入其他原料可煮粥、做羹、煲湯等。(功效:養陰生津、抵虛熱、微汗、筋骨酸痛等常見的體虛癥。)
鐵皮石斛的服用配方:
石斛的功效與作用一:清肺生津湯功用:清肺祛痰熱、健脾利水濕
原料:鮮鐵皮石斛15克,鮮梨50克,核桃仁15克,花生米15克,鴨肉200克。制作:先用鮮石斛放沙鍋中,加水煮半小時,再將其余材料一并放入,用大火煮沸,再用溫火燉1小時即可服用。
石斛的功效與作用二:滋陰防感湯功用:本方具有滋陰清肺之功能,能有效地預防流行性感冒。
原料:鮮鐵皮石斛12克,西洋參12克,板蘭根15克,金銀花15克。制作:先用鮮石斛放沙鍋中,加水煮半小時,再將其余藥材一并放入,煎煮一小時,濾其汁;然后再加水煎煮,合并2次煎汁服用。
石斛的功效與作用三:安眠湯(古方推薦)功用:中醫學認為,失眠多系心腎不交所致。本方用于調補心腎。用石斛養陰而潤腎水,生百合、甘菊花清心安神,子雞滋補養身。諸味合用,使心腎相交,自然好睡眠。
原料:鮮鐵皮石斛12克,生百合20克,甘菊花12克,子雞120克。制作:先用鮮石斛放入沙鍋中,加水煮半小時,再將生百合、甘菊花、子雞一起放入,加水,用大火煮開,再換溫火燉1小時即可服用。
【宜忌】①《本草經集注》:"陸英為之使。惡凝水石、巴豆。畏僵蠶、雷丸。"
②《百草鏡》:"惟胃腎有虛熱者宜之,虛而無火者忌用。"
【貯藏】干品置通風干燥處,防潮;鮮品置陰涼潮濕處,防凍。
石斛(鮮石斛、干石斛):石斛味甘,卻驚定志,壯骨補虛,善驅冷痹。
用量:二錢至四錢,鮮的三錢至一兩。
注:石斛味甘,性微寒,是養陰藥。主要能滋養胃陰、生津液,適用于熱性病津液受傷或陰虛內熱,以及舌光無苔、津液少等胃陰不足癥。本品善于補虛,所以有實邪或濕溫病尚未化燥傷津時不能用。
本品性寒而滋潤,無散寒的作用,對冷痹(寒性關節痛)不能用。
附:鮮石斛比于石斛的清熱生津的力量大,一般熱病津傷多用鮮石斛,陰虛舌干用于石斛。
瘦肉麥冬石斛湯
豬瘦肉:400克 薑:3片 麥冬:15克 石斛(幹品):25克
水:8碗
習慣熬夜的人多數陰虛火旺,津液缺乏,眼紅口幹。中藥石斛具有養胃生津、滋陰清熱、明目、降低血壓等功效,如加入有補陰益髓之功的豬瘦肉共熬湯,能清胃熱,養胃陰,生津液,止渴飲,實為日常熬夜、體虛者和老幼婦孺的滋補佳品。
做法:
1.先用溫水將石斛泡軟,用剪刀剪成約6釐米的小段;
2.豬瘦肉洗淨剁碎;
3.清水煮沸倒入燉盅,放入肉碎,浸泡30分鐘,再放入石斛、麥冬和薑片,用小火燉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飲用。
功效:
湯水回甘,清胃熱生津止渴,滋腎退熱明目。能滋陰潤燥,通利小便,解渴利水,對消渴瘦弱、便秘、燥咳、酒醉不醒。
1、石斛米粥原料:鮮石斛,水,粳米,冰糖
制法:每次取鮮石斛30克,加水200毫升,久煎取汁約100毫升(因石斛最耐久煎,方可出效),去渣,選用北粳米50克,冰糖適量,同入沙鍋內,再加水400毫升左右,煮至米開粥稠停火。每日2次,稍溫頓服。
效用:具有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用。[適應癥狀]熱病津傷,心煩口渴;病后津虧,虛熱不退;胃虛隱痛百兼博干嘔,舌光苔少等癥。
2、石斛倒扣草燉豬瘦肉湯
原料:霍山石斛25克、倒扣草30克、豬瘦肉500克、生姜3片。
制法:石斛稍浸泡;倒扣草反復洗凈;豬瘦肉洗凈,整塊不刀切。與生姜一起放進燉盅內,加入冷開水1500毫升(約6碗水量)蓋上盅蓋,隔火燉3小時,調入適量鹽、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豬瘦肉可撈起切片拌醬油佐餐用。
3、清燉石斛螺
原料:青螺(石螺)1500克,豬脊肉9克,石斛6克。配料:鹽少許。
制法:1.青螺吐泥、洗凈,用沸水燙熟,撈起。湯汁濾清后留用。2.挑出螺肉,用淡鹽水洗凈,瀝干,裝入燉盅。豬脊肉切成連塊,用沸水飛去血穢。3.螺汁同石斛先用一小鍋約煲20分鐘后,除去藥渣,濾清藥汁,待用。4.將藥汁倒入燉盅內,再將豬脊肉放于盅內的螺肉面上,約燉1小時后,調入鹽,即可食用。
藥用價值:石斛味基,性微寒,可滋陰養胃、生津除熱。與青螺、豬肉合燉,能滋陰潤燥,通利小便,解渴利水,對消渴瘦弱、便秘、燥咳、酒醉不醒、目赤腫痛等病癥均有較好療效。
4、紅參石斛竹絲雞
[原料]紅參3克、石斛3克、竹絲雞150克、姜片適量。
[做法]將竹絲雞去毛洗凈切塊,再與洗凈的藥材放進燉盅內,加清水300毫升,武火隔水燉2小時即可。
湯方分析:紅參能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石斛味甘性平,養胃陰、生津液、滋腎陰、潤肺補脾除虛熱。烏雞治虛勞、消渴、滑泄、下利、崩中、帶下等癥。
適用人群:氣陰兩虛之人而見神疲乏力、虛勞煩熱、口干舌燥、失眠多夢、崩中帶下等癥。
5、學生考前湯譜:石斛洋參瘦肉湯
材料:石斛10克,西洋參6克,豬瘦肉200克,蜜棗3顆,鹽3克。
做法:1.全部洗凈2.瘦肉厚片,飛水。3.將清水400克與所有放入燉盅內,隔水燉2小時,加鹽調味。
效果:神疲乏力,煩躁多夢。亦用學習緊張,復習考試過度疲勞者。
6、麥冬石斛煲雞
原料:麥冬10克、石斛12克、雞半只。姜1片、鹽適量。
做法:1.雞洗凈后斬件。2.麥冬及石斛洗凈。3.將雞、麥冬、石斛、姜片放入電砂煲中,加入1升水煲2小時。4.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清熱、養胃生津。
7、蟲草花石斛湯
原料:瘦肉250克,蟲草花50克,石斛30克,百合20克,麥冬10克,蜜棗1個,鹽1小匙
做法:1、將瘦肉洗凈,切成塊。2、將蟲草花、石斛、百合、麥冬、蜜棗等材料洗凈。3、湯煲內加入適量的水,將所有煲湯的材料一起放入。4、蓋上鍋蓋,開大火燒。5、大火燒開后,表面會有一層浮沫,用湯勺將浮沫撇去。6、再開小火慢慢煲1.5個小左右,關火前5分鐘加鹽,好了,享用美味養生的靚湯吧。
8、鐵皮石斛雞湯
原料:烏骨雞1/2只,石斛75克,茯苓片7.5克,西洋參7.5克,鹽1/2大匙
做法:1.烏骨雞洗凈,切塊,放入滾水中氽燙去血水,撈出瀝干備用。2.石斛、茯苓片、西洋參洗凈備用。3.所有材料放入電鍋內鍋中,加水至2/3滿,移入鍋中,外鍋加入2杯水煮至開關跳起,取出,加入鹽調味。
9、石斛田七煲老鴿
原料:石斛20g、熟田七15g、老鴿1只、瘦肉50g、陳皮5g、老姜5g、枸杞子3g、鹽適量。
做法:1、將老鴿斬塊,瘦肉切塊,入熱水鍋焯水后洗凈。2、將老鴿肉、瘦肉、石斛、田七、陳皮、老姜、枸杞子放入燉鍋,加入沸水淹沒原料,燉制3小時至鴿子酥爛時放入鹽調味即成。
10、養陰消渴湯
原料:石斛6-9克,開冬,玉竹,南沙參,黃精,熟地,淮山,茯苓各12克,陳皮5克.
做法:可隨意酌加瘦肉或雞肉適量,加沸水八碗同煲三小時.食時下鹽調味.
11、石斛海馬養生湯
原料:石斛十顆(約10克),海馬兩只,瑤柱約50克,雞肉150克,豬瘦肉150克,礦泉水4大碗,鹽適量。
做法:把所有材料清洗干凈放入燉盅燉三小時調入適量鹽即可(水開后開始計算時間)。
12、石斛淮山黨參煲水蛇
原料:石斛15克、淮山30克、黨參35克、水蛇5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藥材稍浸泡,洗凈;水蛇宰洗凈,置沸水中稍滾片刻,再洗凈,晾干水,起油鑊稍爆炒。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油便可。
13、石斛竹蓀老鴨湯
原料:鴨子半只、石斛10克、竹蓀1包、老姜1小塊、京蔥1段、料酒20毫升、清水2升、鹽11/2茶匙、味精少許。
做法:1、鴨子洗凈后切成塊,石斛浸泡10分鐘后裝入煲湯袋,老姜拍扁,京蔥切小段;2、將鴨塊和姜、蔥一起放入鍋內倒入清水沒過鴨子,大火煮出血沫后撈出鴨子、姜蔥,用水沖凈血沫,然后放入湯煲內;3、湯煲內倒入2升清水,放入石斛、料酒,蓋上鍋蓋大火煮開后轉問火燉1小時;4、提前20分鐘將竹蓀去頭,反復浸泡4、5遍以洗凈泥沙;5、1小時后打開鍋蓋,調入鹽和味精,然后倒入竹蓀,蓋上鍋蓋繼續燉20分鐘即可
14、石斛參地酒
石斛參地酒:石斛30克,麥冬24克,生地黃、玄參各50克,天花粉30克,生山藥、黃芪各60克,蒼術、葛根各20克,鹽知母、鹽黃柏各15克,低度白酒1500毫升。將11味中藥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經常搖動,浸泡5~7天后,過濾去渣即成。每次取30~60毫升,按1:1的比例加入蜂蜜糖水混勻服用,日服2~3次。
該酒能滋陰清熱,生津潤燥。適用于燥熱傷陰型糖尿病患者,用于氣陰兩虛型糖尿病患者亦有一定療效。
15、西洋參石斛茶
[原料]西洋參5克,石斛30克。
[制法]先將西洋參揀雜,洗凈,曬干或烘干,切成飲片,放入較大容器內,備用。將石斛揀雜,洗凈,晾干后切成片,放入沙鍋,加足量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鐘,用潔凈紗布過濾,去渣,收集濾汁盛入入有西洋參飲片的容器中,加蓋悶15分鐘,即可飲用。(或將西洋參、石斛碾成細粉沖開水代茶飲用,每次3~5克,每日1~2次。)
[吃法]當茶,可分上、下午2次,頻頻飲用,代茶飲服,當日吃完。
[功效]滋陰養胃,生津止咳。本食療方適用于胃陰虛實熱型白血病并發口腔炎患者。
16、石斛決明沖劑
原料:石斛,花旗參各30-50克,杞子,菊花,菟絲子,沙苑子,女貞子,決明子車前子各60克,丹參60-80克.
石斛的吃法,石斛的種類有很多種,其中的鐵皮石斛最為出名,正宗的鐵皮石斛味不苦,有粘液,干嚼無渣,色為鐵綠色或微黃。石斛這種對我們來說并不是很熟悉的一種中藥材,你對此有著怎樣的認識呢?來一起看看專家的介紹吧。
石斛的使用方法有四種:第一種配藥使用,可讓醫生開出處方;第二種磨粉,和西洋參1:0.3配比磨粉,每天兩小勺;第三種煮茶喝,取鐵皮石斛十五克,切片或者直接放在1.5升至2升的水里煮沸后用中火慢煮一個小時
正宗的鐵皮石斛味不苦,有粘液,干嚼無渣,色為鐵綠色或微黃。使用方法有四種:第一種配藥使用,可讓醫生開出處方;第二種磨粉,和西洋參1:0.3配比磨粉,每天兩小勺;第三種煮茶喝,取鐵皮石斛十五克,切片或者直接放在1.5升至2升的水里煮沸后用中火慢煮一個小時;第四種入膳,放熱水瓶里浸泡三個小時以上,連水和鐵皮石斛當底可煲雞、鴨、骨等,煲制時間略長于平時即可。功效三、四最明顯,醫生現在建議的是取前兩種,因為更方便一些,當然也有一定的道理。
石斛粳米粥:鮮石斛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取石斛30克,加水200毫升,用文火久煎取汁約100毫升,去渣,再加冰糖、粳米適量,同入砂鍋內,加水400毫升左右,煎至米開粥稠停火。早晚溫熱服下,7天為一個療程。
石斛茶:取鮮石斛45克,沸水沖泡,代茶頻飲。具有滋陰養胃、清熱生津的功效,適用于熱病傷津、口干躁煩、舌紅少津者
配方:鐵皮石斛、生曬參、麥冬、山藥、茯苓、乳糖。
配方依據:本配方是全國名老中醫專家連建偉教授依據傳統驗方組方而成。中醫認為該方生津益氣滋陰,清肺養胃補腎功效顯著。
鮮食:每日取新鮮的[小香鐵皮石抖]20~30克,以清水沖洗干凈直接食用(同吃水果一樣)。宜早飯或飯前食用(胃寒者,不建議新鮮食用)。
入茶:取新鮮的鐵皮石斛20~30克,以清水沖洗干凈后切薄片,配紅棗幾顆或些許枸杞,加清水若干(根據自己飲水量),以武火將水煮沸,再以文火煮30分鐘以上即可飲用。或直接沸水沖飲。食畢,將[小香鐵皮石抖]取出食用。
入膳:取新鮮的鐵皮石斛50~120克,以清水沖洗干凈,根據個人口味喜好可煲雞、鴨、骨等。煲制時間略長于平時些許即可。
入酒:取新鮮的鐵皮石斛500克,以清水沖洗沖洗干凈,配枸杞、西洋參、白酒1000克,浸泡2個月后早晚適量服用。
石斛的吃法,鐵皮石斛花是其中最珍貴的部分了,除了具有保存價值之外,其鐵皮石斛莖還有著一定的藥用功效,另有解郁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