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為什么有的蝌蚪尾巴向上,有的蝌蚪尾巴向下?這位朋友觀察細致,問題提得好極了,說明有了自己的思考。這樣學下去,一定很快就學會。
再仔細觀察一下,凡是尾巴向上的,都是有它的規律的,同樣,尾巴向下的,也是有自己的規律的。原來,是看它的音所有的位置,是在中間線以下還是中間線以上。凡是在中間線以下的,尾巴向上,中間線以上,尾巴就向下。這樣,可以取得平衡與和諧。看,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和諧之道。如果正好是在中間線上,可以隨便向上或向下。但在同一曲子中,應該統一。
任何學問,只要你鉆進去了,都有它的學問有趣的地方。這也是學習的樂趣所在啊。
前幾課講的,都是音的名稱與音的位置。一定要好好記住了。今天開始,我們來講一下音的時值,也就是音的長短。關于這方面的知識,如果你有簡譜的知識,應該是熟悉的。下面我們先來看一個簡譜:
| 3 2 3 5 | 6 5 i 6 | 5 . 6 |
我們學習五線譜還是要建立在看得懂簡譜的前提下還學習的。這樣,我們只要把簡譜轉化成五線譜就方便多了。如果真的要從頭講起,那篇幅就要長許多許多。我的前提是假定你是看得懂簡譜的,只是不會五線譜而已。我的這一篇教材,是大學教材,不是小學一年級的教材。
上面這個簡譜,每兩根豎線,是一個小節。從一個小節中的節拍,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四分之二的節奏。即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一個小節里有兩拍。
音符下面帶一條橫線的,是一個八分音符。唱半拍。兩個八分音符合起來成為一個四分音符,唱一拍。所以,每一個小節里面,有四個八分音符。共唱兩拍。
寫成五線譜是下面這樣的:
現在看上去很看得懂吧?高音譜號,四分之二的拍子。共三個小節。我們先來看第三小節的最后一個音。這就是一個八分音符。唱半拍。我們應該記住它,它是組成音樂的一個最基本的元素。以此元素再發展出各種時值的音。它的圓點是實心的(還有別的時長的音是空心的)。在長桿的后面還帶有一個小彎鉤。記住它的形象。這就相當于簡譜中的 6 ,下面帶一橫線。 如果是兩個八分音符在一起,那么這兩個小彎鉤就會變成一條直線,直接把兩個音符連成一體,就像第一小節與第二小節表示的一樣。兩個連體唱一拍。 接下來再來說一下倒數第二個音符。它沒有了上面的那個小彎鉤,這就是四分音符。表示它一個音符就占一拍,比前面說的八分音符時間長一倍。 現在我們來看最后一個小節,第一個音符占一拍,第二個音符點半拍,加起來是一拍半,那么還有半拍到哪里去了呢? 原來,在第一個音符與第二個音符之間還有一個小圓點呢!這叫做符點。它的存在,表示前面的音再加長它自身的一半。前面是一拍,再加長一半,這個音就要唱一拍半,再加上最后的半拍,不正好是兩拍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