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擊高考復習 創造美好前程——李傳成顧問在備戰高考第一輪復習動員會上的講話 5月11日19時,在集美學校在教學樓廣場舉行了2013屆高二備戰高考第一輪復習動員會。高二班主任、相關成員以及全體高二學生參加了動員會。動員會上,李傳成顧問詳細介紹了學校2013屆高二第一輪復習計劃,提出了“循序漸進,夯實基礎,不留肓點,連點成線,網線成面,形成網絡”的具體復習要求。 同學們,大家好! 你們是集美學校高中部首屆畢業生,從現在開始你們就要踏上2013年高考總復習的征程。為了使大家增強備戰高考的緊迫感和頑強的意志,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高考第一輪復習動員大會。動員大會的宗旨是“搏擊高考復習 創造美好前程”。下面講三個問題:一是、調整心態,走進高考總復習;二是、明確復習目標,克服不良習慣,提高復習效率;三是、了解高考試題特點,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 一、調整心態,走進高考總復習 高考,是決定人生道路如何走的分水嶺;高考,是決斷青春夢想是否實現的天門關;高考,是拼搏人生的首座雄關。為了高考我們歷練和準備了12年。在這12個春秋,我們留了多少汗水,花了多少精力去鍛鑄智慧的利劍,去苦練過硬的本領;為了高考,我們在求知的羊腸小道上艱難跋涉,翻越一道道學習難關,攻克一座座知識堡壘?,F在離12年期盼的決戰、決勝時刻僅剩下360多天了,當我們進入2013年高考總復習的時刻,我們應該怎么辦?我們應調整心態,積極主動地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備考復習中去。 1、要有“我能成功,我必成功”的堅定信心和豪邁情懷。 每個人干什么事,特別是干大事都要有堅定的自信心。美國作家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秘訣”,我們中國也有一句格言說明自信心對人生的影響“思其敗則必敗,思其殆則必殆,思其難則必難,思不成則難以成,信其能是可能,信其行則可行,信其成則可成,成敗自在人心”。孫浩在他的《自信的力量》一書中說“自信是一種激勵自己奮發進取的心理素質,是一種斗志昂揚地迎接生活挑戰的樂觀情緒,是一種戰勝自己告別自卑的靈丹妙藥”。 面對高考這人生重要選擇和的挑戰,每個同學都要克服畏難、自卑、消極的思想觀念。都要牢固樹立“只要努力我能成功,我必成功”的堅定信心。都要有“別人行,我更行”的豪邁志氣。有了這種信心與志氣才會在剩下的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段,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堅實的前進步伐。當然這種自信和志氣,并不是心靈空虛者的狂妄,也不是毫無根據的自以為是的盲目樂觀,而是建立在勤奮基礎上獲得的,是基于對自己客觀的評價,是對形式清醒認識之上所放發出來的熱情干勁。 2、要有 “高考未了奮斗不息 ”的頑強意志。 兩軍相遇強者勝。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競爭仍然十分慘烈,只有基礎扎實,知識全面,能力過硬的才能捷足先登,搶占橋頭堡。而要成為這樣的強者,就必須始終保持“愛拼才會贏”的精神狀態,就要有不屈不撓的頑強毅力,才能不斷地夯實各科基礎,填補各個知識缺漏,增強各種能力,提高綜合實力和本領。 在剩下的360多天里,學習的要求將進一步提高,知識的容量和密度將進一步增大,練習和考試將更加頻繁,因此同學們要有頑強的意志來應對這段時間的磨練和壓力。要有“為了金榜題名,為了人生的長遠發展,在這短短的360多天里要脫他一層皮,掉他幾斤肉又何妨”的思想觀念。在這關鍵的360多天里,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不管遭受什么挫折,不管那次考試成績優還是劣,我們都要以積極的態度正確對待,要從困難中獲得動力,要從挫折中取得經驗,要從考試失誤中找準努力方向。高考未了奮斗不止,永不放棄,永不言敗。 3、要樹立“依靠自己、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成就自己”的自強不息的精神。 面對高考,家長反復叮嚀,老師循循教導,學校一再激勵、提醒。凡是這些都是外在因素,只能起輔助、促進作用。要真正提高應戰高考的實力,全靠同學們自己。在于同學們的認識真正到位,在于精力真正集中,身心真正投入,學習真正自覺。我們要牢記“天上掉不下餡餅,收獲全靠自己”, 要堅持自立自強:一是堅持依靠自己,勤學、善思、多問,認真查漏補缺,夯實基礎;二是堅持嚴格自律,努力戰勝自己的惰性及其他各種不良習性,排除影響學習、分散精力的各種雜念和干擾,全身心投入。三是堅持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標準從嚴要求自己,不自滿,不安于現狀,執著追求,永攀高峰,努力超越自己,去奪取高考的最佳成績,成就自己。 4、要有“每臨大事有靜心”的平穩心態。 面對高考這關系到人生前途和命運的重要拼搏,有些同學情緒亢奮,心態緊張,吃不甘味,睡不香甜,上課精神難于集中,自習不知復習那科,考試怯場,這種狀況不改變勢必影響復習效率,影響自己實力的充分展示。面對高考我們在思想上要重視,要有激情,要有緊迫感和競爭意識,但在心理上卻要沉著冷靜,以一顆平常心正確對待。平時學習中我們不要過多考慮我能不能考上,會不會考砸之類的問題,而要經常在內心告誡自己,只要我怒力了,拼搏了,不管結果如何,我就對得起父母和親友,對得起學校和老師,對得起自己的人生,我就無怨無悔了。要有“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大無畏的精神,要保持樂觀的情懷,要多一點微笑,多想一些成功的、有趣的、愉快地事。每天晚上睡覺前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情況,找準自己在這一天中有什么收獲和提高。不管收獲和提高的大小,都要滿足的說,我沒虛度這一天,然后,便可心安理得地讓自己入眠。從現在課開始,不管大小考試都要有意識的訓練、提高自己的應試心理素質,使自己在高考的考場上,能以良好的心態,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5、要有計劃。 有的同學對時間抓得不緊,把今天該完成的功課留待明天去做。其結果是“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有計劃學習的人,就是時間的主人。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在談到教與學的方法時說“時間應該仔細劃分,務使每年、每月、每時都有它指定的工作”。 要服從自己的作息時間表,不允許一次“例外”,比如:三九寒冬要強迫自己從溫暖的被窩里爬出,開始黎明前的第一個項目:跑步,三伏盛夏要抑制自己乘涼的欲望,靜坐讀書;打球最高興的時候要舍得立即放下球拍;當天的定額沒有完成時,再好的電視也不要看。因此,意志力是關鍵因素。蘇東坡說:“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計劃就像攔截享樂欲望的堤壩,容不得一點缺口。缺口不堵,千里之堤毀于一旦。 同學們,編筐編簍全在收口,高考第一輪復習就是收口的開始。我們要珍惜著360多天收口的時間。為了跨越高考最后的征程,破關奪冠,圓青春夢想,我建議大家,以青春的名義,在自己內心中莊嚴宣誓: “我既然選擇了大海,既要乘風破浪,我既然選擇了藍天,就要展翅翱翔,360多天,是千里馬就要迎風長鳴,360多天,是蛟龍就要騰空起舞。” 二、明確復習目標,克服不良習慣,提高復習效率 高考總復習分三輪進行:第一輪復習是基礎能力過關;第二輪復習是綜合能力過關;第三輪復習是最后沖刺和調整階段。今天著重講第一輪的復習目標,即基礎能力過關。 基礎能力過關是指:牢固掌握三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建立知識網絡,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第二輪綜合復習奠定堅實基礎。 綜觀近幾年的高考,各學科基礎知識考查的分值為總分的60-65%,而偏題、怪題非常少見,幾乎沒有。這就要求同學們在第一輪復習中嚴把基礎關,準確記憶和正確理解書上的各個知識點。在每個知識點的掌握上,不留空白和隱患。要達到:當你閉上眼睛的時候,就能夠把復習過的相應的知識在腦海中重現(演電影)。 在第一輪復習中,各科老師都會從最基本的知識開始逐一地進行推進式復習。即使你在高一、高二時并沒有跟上老師的進度,甚至你是班里的差生,只要你在這個環節中認真聽講、努力復習,不僅完全能夠趕上進度,而且非常有可能會名列前茅。畢竟這個階段老師會對每個知識點都再作詳細的講解。 一般來說,第一輪復習的時間是最長的,也是最細的。這是使成績能上一個大臺階的最有利時機,錯過了這個時機,再想超越別人就不容易了。在這個階段,同學們應該把“攻克每個知識點”作為自己的目標,然后想辦法去把這個目標實現。要知道,老師在講授的時候,往往是依照班中中等學生復習進度來安排自己的教學進度的。倘若在這個階段你覺得“吃不飽”,那么你就可以在把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完成好的基礎上,加大難度進行訓練;倘若在這個階段你覺得“吃得過飽”,那么你就應該盡可能拿出更多的時間來跟上老師的進度。在這個時候,只要保證自己能跟得上大部隊,那就達到了目標。 在第一輪復習中,因為一些知識點在高一、高二時就已經學過,所以有的同學就會覺得很熟悉,這就容易出現一個問題:有的同學一看書本就明白,教師一引導就會,獨立完成做題就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個問題需要同學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克服,否則第一輪的效果將會越來越差。 在高考總復習中,要特別注意克服自己的不良學習習慣對復習的干擾。 一般的不良學習習慣有: 1、忽視概念性的問題而重視一些難題、怪題。 2、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科目上,冷落了其它科目(偏科)。 3、平時依賴計算器,一考試就犯計算上的錯誤,搞的自己手忙腳亂。 4、聽老師講例題覺得會了,自己做參考書上題一看明白了,自以為會了,不再動手去做。 5、匆忙應付老師的作業,搞題海戰術,卻不認真對待做題時發現的問題。 6、成績好一點的同學認為老師上課講的太簡單,開小差。其實忽略了老師對某一些關鍵問題的分析。 7、將老師講的例題一字不漏的抄下來,而同時忽略了老師精辟的分析。 只有克服不良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復習效率。 三、了解高考試題特點,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 要獲取總復習的高效益,還要根據高考要求,了解高考試題特點,腳踏實地的,認真仔細的去攻克一個個知識堡壘,趟過一條條能力險灘。 高考試題的特點之一,是知識覆蓋面廣,因此我們要全面復習,系統掌握知識,不能一知半解。 高考試題的特點之二,是注重考察基礎知識、基本能力。高考各科試題,基礎題占總分的60-65%(460分左右),中檔題占總分25-30%(190分左右),較難題占總分的10%左右(75分左右),而總分能得到530分左右,就能上一本大學??偡帜艿玫?60分左右,就可以上二本大學。而總分在440以下,可以考上三本或大專院校。而基礎題的分值,占總分的60——65%。所以千萬不要好高騖遠,丟掉基礎去鉆難題。當然,對于有余力的同學則要努力爭取更高分,但也應在確?;A題不失分,中檔題能多得分的前提下去鉆研較靈活、難度較大的題目,千萬不可鉆牛角尖,把時間精力用在偏題、怪題上。 高考試題的特點之三,是要求靈活運用所學基礎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難度不大,只是比較新穎而已,關鍵要能把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吃透,要能明確知識的內涵、外延及其使用方法,使用范圍。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思考、鉆研、透徹理解,不能滿足死記硬背,一知半解。 要獲取總復習的高效益和高效率,還要講究“一日勝十天”的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應努力做到: 1、要科學合理安排時間。要在緊跟教學進度的同時根據個人實際,將自由支配的時間主要用在薄弱學科、薄弱知識點、考點的攻克上。 2、要重視知識的歸納梳理、比較辨析、要為每個學科編織知識網絡,系統掌握知識(抓主干線知識);要注重知識的比較辨析,同中見異,異中求同,揭示知識規律;要認真歸納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方法與技巧。 3、要重視練后、考后的分析與反思。把每次考上中做錯的題,再做一遍,找其原因,力爭考后100分。 4、要做到問題不過夜。當天發現的知識缺漏或疑問,要通過自己翻閱資料、通過思考或請教老師、同學,當天解決。 5、要增強團隊合作精神。養成與同學相互切磋、相互探索、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與老師相互尊重和密切配合的良好習慣。 6、勤學好問,獨立思考。我國科學家茅以升說過,在學習上要“博聞強識,多思善問”。要正確處理“學”與“問”的關系?!皩W”是基礎,“問”是輔助。下面舉一個事例:我有一個考入清華大學的學生叫汪洋,他在介紹學習經驗時說“要勤學好問,但又有五不問:已學過的知識未經復習的不問;課本未仔細閱讀思考的不問;習題未深入分析的不問;找不到矛盾的不問;提不出自己見解得到不問。在學習過程中應當善于從“學”與“問”兩方面去發展,長善救失,不斷提高” 。 7、要養成記筆記的習慣。記筆記是一個人總結概括并提煉精華的能力的體現。一切筆記都是為自己服務的,要在不影響聽課的前提下把最關鍵的部分記下,筆記要整齊、精煉是三年學習的梗概,一目了然。 8、各科要均衡發展。有個“木桶理論”很形象地說明偏科的危害。木桶裝水的多少取決于最短的木板而不在乎長板有多長。對學習來說,用大力氣把弱科補起來,比花同樣精力提高強科成績更劃算。只有保證自己各科實力均衡才能保證不會因為高考中各科試卷難度不均而吃虧。 優秀高中畢業生學習策略介紹 一般學習策略: 1、課前預習,找出問題,聽課時才能有重點的聽。 2、認真聽講,把老師講的精華抓住,“課上一分鐘,課下半天功”。晚上不能開夜車,否則白天沒精打采,形成惡性循環。 3、記筆記:基本概念不用記,而老師對概念的解釋特別要記。老師講例題時,將題抄好之后,就聽老師分析、解題,最后把答案抄下來,課后自己再獨立做出來。 4、課后把當天所學的內容看幾遍,想一遍,直到全部理解后再去做題,否則只是應付作業。這樣事半功倍的掌握了知識,以后就能少了許多障礙。 5、每次考試前都將平時作業和以前試卷中做錯的題重新做一遍。這是查陋補缺最好的方法。 學科學習策略: 語文學習: 1、記基本的字詞、文言虛詞意義及用法。 2、閱讀現代文,分析寫作技巧,作文列提綱。 3、重視課外閱讀,但由于時間關系,只能讀一些精短的文學、科學作品,提高語文水平。 4、做閱讀理解時做到泛讀、精讀、掃讀。瀏覽一遍知道大意,精讀掌握段落大意及答題點,第三遍搜尋問題答案。 英語學習: 1、牢記單詞,當然包括它的用法,爭取每一個單詞背下一兩個例句,用起來就不容易錯了。 2、系統的學語法,平時零零碎碎記下來的要及時總結,更要看系統總結的書。 3、加大閱讀量、背誦文章。建議每天晚上將白天學的單詞背一遍,語法記一遍,早自修再回憶一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外語的學習就需要長期積累才能見成果。 數學學習: 1、數形結合思想,每一個初等函數在頭腦里有清晰的圖,由表達式得圖象,從圖象推定義域、值域等。 2、函數與方程的思想,例如二次函數定義域、值域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的應用。 3、分類討論,例如在求解含參數的不等式時,分別討論參數取值范圍,復雜的問題分割成幾個簡單問題了。 4、數學要多做題,才能見識,掌握多種題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