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是一個有1300年建鎮史的江南古鎮。十字形的內河水系將全鎮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塊,當地人分別稱之為“東柵、南柵、西柵、北柵”。作為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古風猶存的東、西、南、北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構成雙棋盤式河街平行、水陸相鄰的古鎮格局。2001年,烏鎮東柵景區正式對外開放,以其原汁原味的水鄉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一躍成為中國著名的古鎮旅游勝地。

|

|
烏鎮大門 |
清晨的河邊 |
|

|
沿河的民居 |
傍晚的河畔 |
景點 江南百床館
江南百床館,是中國第一家專門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館,座落在烏鎮東大街210號,又稱趙家廳,面積約1200多平方米,內收數十張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窗俅拆^,并不在于窮究其到底能收容下多少數量,而在于細細品味那一張張床上所加載的豐厚歷史與生活內涵?;蚯笃桨?、或求多嗣……當床也能被如此雕琢的時候,人一定也會和與幸福的,這就是古老中國人的心境。
|

|
江南百床館 |
雕花大床 |
景點 江南木雕陳列館
江南木雕陳列館,原是東柵徐家的豪宅,又名百花廳,以其木雕精美而聞名 。它雕梁畫棟 ,尤其是門楣窗欞上的人物、飛禽、走獸,通過圓雕、平雕、透雕、鏤空雕等表現手法表現得出神入化。如今,它的正室偏屋內更陳列了豐富的中國古代木雕精品器件。 江南木雕陳列館藏品豐富,可看性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味。細細品味,從中可以領略中國幾千年來博大精深的木雕文化,飽覽東方文明的一枝奇葩。

|

|
騎門雕花大梁 |
江南木雕陳列館 |
景點 宏源泰染坊
中國的藍印花布世界聞名,烏鎮則是藍印花布的原產地之一。宏源泰染坊始創于宋元年間,原址在南柵,清光緒遷址于此,系藍印花布制作基地,也是藍印花布制品集散中心。至今藍印花布的印染還遵循著祖輩留下的工藝,從紋樣設計、花稿刻制、涂花版、拷花、染色、曬干等,以其純天然、無污染的特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愛。在宏源泰染坊,可以看到這些工序的全過程演示,也可以在前面的店鋪中帶一些藍印花布的成品回家。對門還有一家藍印花布原料作坊,有幾個老媽媽在軋棉籽、紡紗線、織棉布,一路看下來,你就知道藍印花布是怎么織成,清新可愛的花紋是怎么印出來的。

|

|
宏源泰染坊 |
藍印花布 |
景點:茅盾故居、茅盾紀念館
茅盾故居:茅盾故居是革命文學家茅盾(沈雁冰) 祖輩居住的老屋,始建于十九世紀中葉,建筑面積650平方米,為清代江南民居 。茅盾自1896年7月4日誕生至1910 年春離鄉求學 ,在此生活了十三個春秋,以后數十年仍聯系不絕 。
茅盾紀念館:立志書院坐落在茅盾故居的東側,最初由邑紳嚴辰于同治四年創建,現在是茅盾紀念館。今天的書院基本保持了當時的面貌 。大門的門楣上嵌著 “立志”二字,兩旁的柱聯是院名的注解“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進得門來,穿越過道,就見一個小天井,內植桂花樹。過天井是講堂,上懸“有志竟成”匾額,乃浙江布政使楊昌浚所題,兩邊一副對聯是國學大師俞曲園撰寫,云:“分水舊規模,但愿聞風皆立志;殳山鐘秀杰,定知異日有成材”。

|
<,/P>
|
,,茅盾故居 |
茅盾紀念館 |
景點:余榴樑錢幣館、三白酒作坊
余榴樑錢幣館:余榴樑,土生土長的烏鎮人,錢幣收藏大家,著有《中國花錢》、《中國鑒賞與收藏》、《錢幣》、《錢幣漫談》、《錢幣學鋼要》、《世界流通鑄幣》等十多部學術專著。錢幣館內分批展出的皆為余先生數十年來收藏之精品,在這所小小的青瓦民居里,錢幣就是歷史的書籍。走馬觀花,當可領略浩瀚錢幣世界之一二。
三白酒作坊:相傳舊時烏鎮釀酒業十分發達,明時有釀酒作坊20余家,尤以高公生、順興、永盛三家最為著名?,F僅存高公生糟坊,原名高公生醬園,始建于明朝初年。所產"三白酒”以其香氣濃郁、酒味醇厚、入口柔綿、回味爽凈、余香不絕而名聲遠揚。

|

|
余榴樑錢幣館 |
三白酒作坊 |
烏鎮美食介紹
紅燒羊肉:烏鎮的紅燒羊肉選料十分講究,一定要以當年的“花窠羊”即青年湖羊為原料,這種羊肉肉嫩脂肪少,皮細潔多膏,是烏鎮冬令不可少的進補菜,民間有“一冬羊肉,賽過幾斤人參”的說法。
白水魚:烏鎮水域的野生魚類,生長在無污染的河流中,其肉嫩味美,屬稀有淡水珍品。無論清蒸、紅燒,都是難得美味。

|

|
紅燒羊肉 |
白水魚 |
杭白菊:
杭白菊其實并不產于杭州。1999年5月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杭白菊之鄉”的桐鄉市,杭白菊的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0%以上,是杭白菊的中國原產地,享有“杭白貢菊與龍井名茶”并提的榮耀。杭白菊又稱甘菊,是我國傳統的栽培藥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藥材“浙八味”之一。烏鎮白菊花瓣潔白如玉,花蕊金黃,朵大肉厚,香濃而幽雅,味甘而醇郁。
姑嫂餅:
烏鎮著名的傳統糕點之一。工藝雖不復雜,卻有獨家配方相傳,是一種老少咸宜的地方小食。它油潤麻香,入口酥、松、糯,咸甜適中,充滿鄉野風味卻又毫不粗礪,有芝麻、花生等各種口味。
烏鎮醬雞(鴨):選用本地農民當年放養的土種雌雞(鴨)作原料。加工時整體燒制,原汁浸燒,三次出湯;再放入上等醬油、黃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浸燒 ;出鍋后又得涂上一層麻油 ,方告完成。

|

|
姑嫂餅與杭白菊 |
醬鴨 |
自由游覽;【自由活動時間推薦項目】
民俗表演時間 :
皮影戲: 8:30—11:20 ,13:00——16:30,共21場,每隔十分鐘一場;
花鼓戲 :9:00—16:30,每隔半小時一場;
船拳: 8:30,9:30,10:30,11:10,13:30,14:30,15:30,16:10,(雨天沒有表演);
高竿表演:10:30—10:45,14:30—14:45,(受天氣的影響有時會暫停表演)。

|

|
花鼓戲 |
皮影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