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攤“尋寶” 五一節放假那天,我和兒子去北方圖書城買書。 幾天前,我的手機里收到一條信息——“五一節期間,北方圖書城舉辦圖書打折優惠活動”。我喜歡看書,也常逛書店買書。所以,看到這則信息,我非常高興。5月1日下午,帶著興奮的心情,我和兒子騎車“飛到”北方圖書城。 北方圖書城位于市區中心位置,在市區南北主干道——青年路路邊。書店規模不大,但經營形式比較靈活,此次圖書折扣優惠活動就是該書店一次促銷活動。 在書店外街口處,人山人海,非常熱鬧——那是一個臨時露天書市,搭著遮陽棚,街口立著彩虹門,上寫“圖書折扣大酬賓”。書市里購書的人圍攏簇擁在書攤旁,都在聚精會神地看書選書。書攤分成幾個區域,有七-八折區、五折區、四折區、二折區。二折區的圖書都是原來的樣品書或多年未售出的庫存書,還有些許損壞或不完整的套裝書,這些書不分類別,散堆在攤位上。其他區域的圖書因保存完好或新近出版的,所以都是整齊分類擺放的,有兒童類、社科類、工具類,還有裝幀精美的名著典籍書籍。 我們先隨著購書的人流,游覽了一遍各個區域,了解了書籍的基本情況。二折區的圖書雖看似散亂堆放的舊書,但其中也不乏好書,而且折扣大價格優惠。而七-八折區域雖是裝訂精美,但都是書店里常看到的,折扣低優惠不多,不是現在首選的。二者比較起來,還是二折區的書更實惠。 于是,實際調查了一遍后,我們集中精力到二折區認真選購。說是“選”,其實是“翻”。不但用眼,還要用手。不但費神,還要費力。有些書被翻上翻下,挑來選去,所以要選出自己愛看的書,真如“沙里淘金”似地“尋寶”一樣。選好的便捧在手里,繼續“淘”,繼續“尋”! 看到人們聚精會神地挑選著,為我們也擠入人群,投入其中,翻哪、找啊、選哪。我把選中的書轉交到緊隨身后的兒子的手里。半個多小時后,兒子手里的書摞成高高一摞,雙手捧著都快拿不動了。兒子有點堅持不住,催我快點結束這類似于“搶”的購書行動。今天氣溫很高,也是入春以來最熱的天兒。我忙出了一身汗,看兒子也有點累了,雖興猶未盡,但我還是果斷地說,“不選了,結束‘戰斗’!”。 來到收款處,書店員工看到我們選了這么多書,忙過來統計書款。統計結果是:9本書原書價格276元,兩折后實際書款共計55.2元,真是太實惠了!這9本書中,有4本文學名著、3本歷史故事、1本經濟學通俗讀本、1本英語練習冊,都是值得閱讀或收藏的好書。 這次購書,收獲很大。一是買到了自己喜歡、價格又便宜的好書;二是認識到了一個道理:知識對于渴求知識的人來說才是有價值的;書的新舊不影響它承載的知識的價值,只要你需要知識,你想獲得知識,承載知識的形式(如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知識的渴望度,你追求知識的堅持度,你獲得知識的幸福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