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思凡醉太平
——詞牌《醉太平》欣賞
陳敏昭
詞牌《醉太平》又名“四字令”、“醉思凡”、“凌波曲”等,雙調,38字,句句用平韻。也有45字、48字等變體。這里的格律是38字體的:
“平平仄平(韻),平平仄平(韻)。⊙平⊙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韻)。
⊙平仄平(韻),⊙平仄平(韻)。⊙平⊙仄平平(韻),仄⊙平仄平(韻)。”
南宋布衣文學家劉過(1154~1206)作有《醉太平·閨情》一首:“情高意真,眉長鬢青。小樓明月調箏,寫春風數聲。 思君憶君,魂牽夢縈。翠銷香減云屏,更那堪酒醒!”
澹秋先生在他所編著的《詞曲讀析》(中國文化出版社,2006年)中是這樣評價這首詞的:“俊秀纖柔《醉太平》,詞兼爽朗語清明。戀情流泄無脂粉,意境空靈句法精。”
這首詞描寫一個大家閨秀在彈箏中思念情人。起首二句從內心和外貌兩個方面刻畫女子的形象:她的感情非常深摯,她的思想非常真誠。不但品德好,儀容也很美。僅僅“眉長鬢青”四字,便把她美麗的容貌刻畫出來。古代女子以長眉為美。兩道修眉,一頭秀發,非常鮮明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這里的小樓,是指女子的妝樓。此刻一輪明月,照進小樓,如此良夜,這位女子彈起秦箏,清音繚繞,令人陶醉。箏聲神韻,好似春風,它蕩漾于小樓,使樓內充滿溫馨;它縈回于女子的心房,使她情意綿綿。。
下片將沉浸在甜蜜中的回憶拉回到寂寞相思的無情現實。“思君憶君,魂牽夢縈”,也是用白描手法,純系口語白話,然又歸于醇雅。簡煉明確,感人也深。“翠銷”句謂由于分別已久,室內畫屏彩色已漸漸銷退,暖香已漸漸減少。簡單六個字,把眼前與往日、環境與內心高度地濃縮在一起,可謂高度凝煉簡潔!“更那堪”三字,道盡個中況味,亦白描之特點。
南宋一生隱居不仕、浪跡江湖的戴復古(1167-?)作有三首《醉太平》,其一曰:“長亭短亭,春風酒醒。無端惹起離情,有黃鸝數聲。 芙蓉繡裀,江山畫屏。夢中昨夜分明,悔先行一程。”
其二《醉太平·鶴》:“高翔碧峰,低棲古松,朝昏聽水淙淙,夜闌何處鐘? 星容月容,云封霧封,山中人跡難逢,唳松風萬重。”
其三《醉太平·隱》:“秋陽落蕪,江涵碧虛。系舟柳岸風徐,卜樓閑楚墟。 柑黃任梳,葵荒自鋤。盤飧休笑狂疏,飯清溪野魚。”
北宋大書畫家米芾(1051-1107)在詩詞上的造詣也非常深厚,作有《醉太平·風爐煮茶》一首,反映了他淡雅潔致而又疏狂的情懷:
“風爐煮茶。霜刀剖瓜。暗香微透窗紗。是池中藕花。 高梳髻鴉。濃妝臉霞。玉尖彈動琵琶。問香醪飲麼。”
2013年5月6日星期一,上陽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