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形框架柱的施工,根據圖紙所給的中心點位置,在基礎放線時用鋼尺直接畫出圓形柱的位置,當結構施工到地下二層、地下一層、首層及二層時,根據施工控制軸線直接找出圓心的軸線,然后再用現場做好的模具畫出圓弧形邊線和控制線。 六、高程控制測量 (一)、 場區高程網的建立:根據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提供的高程控制點 BM1 、 BM2 、 BM3 向施工現場內引測高程控制網,按附合路線施測,聯測現場高程控制點,從 BM2 附合到 BM3 ,按普通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施測,高差閉合差 ≤ 6 1/2 n(mm) ,閉合差應進行平差處理。 場區高程控制點要定期復測。 (二)、 建筑物的高程控制: 1 、 ± 0.000 以下標高控制: 基礎施工階段隨著挖土的深入,從現場高程控制點向基槽內引測標高, 采用懸掛鋼尺法(尺的零端在下),由基坑上的高程控制點直接向基坑內引測,以便減少測站數,提高引測精度,但應注意懸掛標準重物( 49N )和進行鋼尺的尺長和溫度改正。測法見下圖。
當挖土接近槽底時,根據此標高控制點控制清槽揀底。每 8m 打一鋼筋棍,抄上槽底控制標高,拉線清槽。地下二層結構拆模后,把標高返到結構內,放出建筑 1m 線。基槽內標高控制點要定期檢查,以便及時修正。引測到結構內的標高要附合到場區控制點進行檢查。 2 、± 0.000 以上標高控制: ( 1 )、當首層墻體、柱子施工完畢后,根據現場高程控制點,經復測校核后向首層測設建筑 +1.000m 線,首層測設的建筑 +1.000m 線允許誤差在± 3mm 之內。標高控制點設在外墻能夠鉛直拉上去的地方,每個施工流水段設置 2 個標高控制點并用紅三角標示。主體結構標高控制點平面布置圖見內控點圖。 ( 2 )、首層以上的各層標高抄測,以首層 +1.000m 標高控制點用鋼尺向上傳遞,第一施工流水段的兩個控制點經聯測校核, 若不超過± 3mm ,以平均值作為結果,若超過± 3mm ,則重新傳遞。用鋼尺量距時,應進行溫度、尺長改正。 以后各施工流水段的標高控制點要與前一施工段的標高點進行附合。抄平時應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設范圍的中間。 ( 3 )、標高傳遞接力層應選在< 50m 尺長范圍內,接尺部位選在 11 層,為了消除鋼尺量距產生的各項累積誤差,保證標高傳遞精度另外使用全站儀用三角高程測法測設標高。具體測法見下圖:
1. 地面面層測量
在四周墻身與柱身上投測出 100cm 水平線,作為地面面層施工標高控制線。 根據每層結構施工軸線放出各分隔墻線及門窗洞口的位置線。 屋面測量首先要檢查各方向流水實際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實測偏差,在屋面四周彈出水平控制線及各方向流水坡度控制線。 內墻面裝飾控制線,豎直線的精度不應低于 1/3000 ,水平線精度每 3m 兩端高差小于 ±1mm ,同一條水平線的標高允許誤差為 ±3mm 。外墻面裝飾用鉛直線法在 建筑 物四周吊出鉛直線以控制墻面豎直度、平整度及板塊出墻面的位置。 4. 電梯安裝測量 在結構施工中,從電梯井底層開始,以結構施工控制線為準,及時測量電梯井凈空尺寸,并測定電梯井中心控制線。 測設軌道中心位置,并確定鉛垂線,并分別丈量鉛垂線間距,其相互偏差(全高)不應超過 1mm 。 5. 玻璃幕墻的安裝測量 結構完工后,安裝玻璃幕墻時,用鉛垂鋼絲的測法來控制豎直龍骨的豎直度,幕墻分格軸線的測量放線應以主體結構的測量放線相配合,對其誤差應在分段分塊內控制、分配、消化,不使其積累。幕墻與主體連接的預埋件,應按設計要求埋設,其測量放線偏差高差不大于 ±3mm ,埋件軸線左右與前后偏差不大于 10mm 。 八、施工測量管理制度 (一)、測量管理體系:測量管理體系 是本工程測量工作的制度保障。 施工測量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基礎工作,是各施工階段的先導性工作,也是各階段竣工驗收的主要內容,是保證工程的水平位置、高程、豎向和幾何形狀符合設計要求與施工的依據,并為工程設計、施工與工程經營管理提供必要的測繪資料。搞好施工測量管理工作是保證正常施工和工程質量的前提。項目部由兩名測量管理人員,放線工作由施工隊測量人員完成,項目部測量組負責現場軸線控制網的測繪,負責建立各種關鍵的平面和高程控制點及其樁位的交接工作,對各分包單位測量工作的復核驗收,向監理的報驗工作和對現場所有測量單位的協調工作,向其他部門提供測量成果及有關數據。負責本部位施工范圍測量方案的制定、軸線定位、工程放線的實施以及資料的整理、上報工作。由于 本工程規模宏大,工期緊,結構復雜,精度要求高,應配備足夠的現場測量人員,才能保證施工正常進行,各施工隊 應配備至少一名經驗豐富、基礎扎實的測量 人員 和其它數名技術熟練的測量員 輔助施工放線, 每個人都應持有相應等級的崗位證書并報項目經理部、監理公司。 測量管理體系流程圖如下: (二)、儀器管理: 1 、儀器選用;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和工程放線的精度要求現場需配備的測量儀器如下表:
2 、儀器現場管理: ( 1 )、所有儀器設備都應有檢定合格證,并按周期檢定。 ( 2 )、儀器檢定按照國家(市)各類設備檢定規程規定的周期、檢定方法、檢驗準則在國家授權的計量單位進行檢定。 ( 3 )、保存檢定記錄,建立儀器管理臺帳,內容主要包括:型號、數量、檢定時間、搬運、收發使用等。 ( 4 )、現場設儀器柜,測量人員負責儀器日常管理。 ( 5 )、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杜絕冒險、違章。 (三)、資料管理: 根據《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 DBJ 01 — 51 — 2003 )中的有關測量章節內容和要求, 測量資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施工測量方案及審批。 2 、施工測量放線報驗表( 表 B2-2 ) 3 、工程定位測量記錄( 表 C3-1 ) 4 、基槽驗線記錄( 表 C3-2 ) 5 、樓層平面放線記錄( 表 C3-3 ) 6 、樓層標高抄測記錄( 表 C3-4 ) 7 、建筑物垂直度、標高測量記錄( 表 C3-5 ) 8 、沉降觀測記錄 九、復核、驗線 (一)、要求: 1 、各施工隊測量組放線完畢首先自檢合格后,方可向項目部測量人員申請驗線。 2 、項目部測量員復檢合格后,向監理公司申請驗線。 3 、經監理公司復檢通過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4 、驗線不合格,需立即改正,復檢合格后,重新整理資料,申請驗線。 (二)、驗線程序 (三)、驗線范圍: 1 、監理驗線范圍:現場和作業面各級平面、高程控制點,各種分部、分項工程的定位樁點,基槽位置、幾何尺寸和標高,各種關鍵部位的線。 2 、項目部測量員驗線范圍:除了以上監理驗線范圍內的必驗項目,隨時檢查各種細部線,驗線結果及時反饋各作業隊,以便改正。 (四)、施工測量驗線工作的基本準則 1 、驗線工作應主動及時,驗線工作要從審核施工測量方案開始,在施工的各主要階段前,均應對施工測量工作提出預防性的要求,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2 、驗線的依據必須原始、正確、有效。 3 、儀器與鋼尺必須按計量法有關規定進行檢驗和校正。 4 、驗線的精度應符合規范要求,主要包括: ( 1 )、儀器的精度應適應驗線要求,并校正完好。 ( 2 )、必須按規程作業,觀測誤差必須小于限差,觀測中的系統誤差應采取措施進行改正。 ( 3 )、驗線本身應進行附合(或閉合)校核。 5 、必須獨立驗線,驗線工作應盡量與放線工作不相關,主要包括:觀測人員、儀器、測法及觀測路線等。 6 、驗線的關鍵環節與最弱部位,主要包括: ( 1 )、定位依據樁位及定位條件; ( 2 )、場區平面控制網、主軸線及其控制樁(引樁); ( 3 )、場區高程控制網及± 0.000 高程線。 7 、場區平面控制網與建筑物定位,應在平差計算中評定其最若部位的精度,并實地驗測,精度不符合要求時應重測。 8 、細部測量,可用不低于原測量放線的精度進行驗測,驗線成果與原放線成果之間的誤差處理如下: ( 1 )、兩者之差若小于 1/ ( 2 )、兩者之差略小于或等于 ( 3 )、兩者之差超過 (五)、 質量保證措施 1 、 測量作業的各項技術按《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進行。 2 、測量人員全部取證上崗。 3 、測量儀器和量具除按規定周期檢定外,對經常使用的經緯儀、水準儀的主要軸系關系應在每項工程施工測量前進行檢驗校正,施工中還應每隔 1 ~ 3 個月進行定期檢驗校正。測量儀器和量具的使用應按有關操作規程進行作業,并應精心保管,加強維護保養,使其保持良好狀態 。 4 、施工圖、測量樁點,必須經過校算校測合格才能作為測量依據。 5 、所有測量作業完后,測量作業人員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上報項目部測量員核驗,最后向監理報驗。 6 、自檢時,對作業成果進行全數檢查。 7 、核驗時,要重點檢查軸線間距、縱橫軸線交角以及工程重點部位,保證幾何關系正確。 8 、滯后施工單位的測量成果應與超前施工單位的測量成果進行聯測,并對聯測結果進行記錄。 9 、加強現場內的測量樁點的保護,所有樁點均明確標識,防止用錯和破壞。 10 、 為防止測量誤差(系統誤差、偶然誤差和粗差),必須從人員、儀器、操作環境和管理四個方面解決。 11 、盡量選擇最佳觀測時間施測,在不利環境下施測的結果,應有嚴格的校核措施,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六)、發生錯誤的改正: ( 1 )、發現錯誤,應立即查明原因,向上級報告。 ( 2 )、對由此所施測的一切結果進行檢核。 ( 3 )、對發現的錯誤立即糾正,有關人員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 4 )、填寫錯誤追蹤記錄,并制定預防措施。 十、沉降觀測 由甲方委 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對主體建筑的沉降進行觀測。 十一、配合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驗線 按照北京市建設工程規劃監督若干規定及實施細則(北京市人民政府 86 號令)的要求,施工方有責任和義務,配合業主對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本工程的規劃驗線和規劃驗收工作,我們視業主工作是我們的工作。 ( 1 )、當我方按規劃總圖的樓座樁定出外控樁,并撒出外廊灰線后,供甲方請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驗灰線。 ( 2 )、當結構施工到首層時,供業主請有資質的測繪單位和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來驗線。 ( 3 )、當結構施工完畢,我們將匯總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要進行結構審核的資料上報給業主 , 由業主報市規劃主管部門對工程進行審核 . ( 4 )、當工程竣工后我方將配合業主請來的作竣工驗收的測繪單位作好竣工測量工作和資料收集工作 . 十二、新技術的運用 積極應用計算機網絡,上網查詢全國及世界范圍內高層建筑測量的成功經驗,資源共享。 |
|